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纵雪梅;王润泽;许铁;吕建农;曾因明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R)、D2受体激动剂组(I-PER)及D2受体拮抗剂组(I-SPI).于再灌注第7d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结果: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7d可引起沙土鼠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行为学结果显示I-R组鼠探索活动较Sham组明显活跃(P<0.01)),I-PER组鼠的探索活动较I-R组明显减弱(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I-PER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明显多于I-R组(P<0.01).TUNEL法检测发现,与Sham组相比,其余3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均增多(P<0.05).I-PER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D2受体激动剂可显著抑制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提高存活细胞数,改善行为学障碍.

  • 氧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性沙土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包仕尧

    本文利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并再灌注形成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对缺血再灌注的沙土鼠的脑组织中过氧化物和水份含量的变化的影响的研究,探讨自由基在脑缺血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自由基所致缺血性脑损伤反应主要出现在再灌注期,自由基清除剂对这一损伤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 JNK在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耀岐;曾因明;王俊科

    Kitagawa等[1]在沙土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中,首次观察到机体对短暂亚致死性缺血的适应性反应能增加神经元对致死性缺血的耐受性,由此提出了脑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的概念.此后各国学者对IP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假说.近年来,以受体激活为起点,以细胞内信号转导为主线,构成预处理保护机制研究的重点,其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途径在IP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培高利特对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许铁;纵雪梅

    海马CA1区对脑缺血为敏感,即使短暂的脑缺血也可造成锥体细胞凋亡[1].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可显著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学异常,减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其脑保护作用与诱导bcl-2并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有关[2].

  • 巴曲酶复合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林;曾因明;陈群

    采用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巴曲酶复合低温对沙土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 D)活性和氧自由基的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陶沂;石晶;郑惠民;缪明永;王学敏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成全脑缺血模型(缺血20分钟,再灌注30分钟).动物随机分为预缺血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预缺血组给予两次(各2分钟)缺血预处理(间隔48小时).用氧电极法测定呼吸功能和呼吸链的氧化酶(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结果缺血模型组动物的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及氧化磷酸化效率均较假手术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种氧化酶的活性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而预缺血组的这种改变不明显,各测定值接近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的差异显著.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线粒体功能的损伤.

  • 沙土鼠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羟自由基的变化及氯胺酮对其影响

    作者:沈霞;许鹏程

    目的研究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的羟自由基变化及氯胺酮对其影响.方法制作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脑缺血10分钟,再灌流60分钟.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流组和氯胺酮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纹状体和海马羟自由基(OH·)、三磷酸腺苷(ATP)和多巴胺(DA)含量.结果海马二羟基苯甲酸(2,3-DHBA)含量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流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再灌流组2,3-DHBA的含量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ATP和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氯胺酮可明显增加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ATP和DA含量,减少再灌流期间的2,3-DHBA含量.结论氯胺酮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和再灌流期间DA的释放和促进ATP含量的恢复,而减少OH·的产生,这可能是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 联合应用巴曲酶和依达拉奉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娟;丁新生;高志强;冯美江;印卫兵;龚洁

    探讨联合应用巴曲酶和依达拉奉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 min造成前脑完全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巴曲酶组、联合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巴曲酶、巴曲酶和依达拉奉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以及电镜下观察沙土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并在光镜下计算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凋亡率.联合使用巴曲酶和依达拉奉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及巴曲酶组比较P<0.05;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率在巴曲酶组0~24 h时间点之间比较P>0.05,在0~24 h时间点与48~72 h时间点比较P<0.05;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率在联合治疗组0~48 h时间点之间比较P>0.05;在0~48 h时间点与72 h时间点比较P<0.05.电镜下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线粒体肿胀,胞核固缩,核形态异常.巴曲酶组的海马锥体细胞病变较对照组轻.联合治疗组海马锥体细胞病变较巴曲酶组更轻.联合应用巴曲酶和依达拉奉较单独使用巴曲酶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而且在48h内仍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 不同动物的不同脑供血动脉结扎后存活率比较

    作者:张留宝;陈进贵;刘平

    目的:选择合适动物建立脑缺血模型.方法:结扎左侧或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果:(1)结扎兔和SD大鼠左侧或右侧颈总动脉,不影响其存活;(2)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的SD大鼠,其中2/3以上动物在术后1~7 d内死亡,虽然有2只大鼠存活10 d,但体质消瘦;(3)结扎沙土鼠左侧颈总动脉后,有1/2的动物在5~12 h内死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沙土鼠,术后2~5 h内全部死亡;(4)结扎SD大鼠4动脉(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后,其中约1/3在术后2~5 h内死亡,约2/3在术后12 h内死亡,另有2只在24 h后死亡.结论:因大鼠的脑血管配置与人类近似,好选用大鼠做脑缺血模型.

  • 蛋白激酶B(Akt)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中的表达

    作者:冯美江;丁新生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m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m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t表达,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结果:A、C两组表达的Akt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D组无明显Akt表达;B组锥体细胞凋亡较A、C两组显著,D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Akt可能通过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参与介导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

  • 氯化锂预处理对沙土鼠前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作者:施韬;钱燕宁;王斌;马瑞;周建平;卞清明

    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 min,制备前脑缺血性脑损伤模型.48只沙土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4),A组手术前连续5天给予氯化锂腹腔注射,B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锂.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假手术组(Ash,Bsh,n均为12)和缺血组(Ais,Bis,n均为12),分别于术后3天(Ash3,Ais3,Bsh3,Bis3,n均为6)和7天(Ash7,Ais7,Bah7,Bis7,n均为6)断头取脑,制成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每0.04mm2中含有的细胞数)分别为:Ais3组15.8±3.31、Ais7组13.54±5.22、Bis3组11.81±4.58、Bis7组1.48±1.55、Ash3组28.17±4.02、Ash7组28.11±4.14、Bsh3组29.64±5.99、Bsh7组30.21±2.95.Ais3组、Ais7组显著多于相应的Bis3组、Bis7组(P<0.01),Ais3组、Bis3组显著多于相应的Ais7组、Bis7组(P<0.01).结论:氯化锂预处理能明显减少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 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时间效应关系研究

    作者:龚洁;丁新生;印卫兵;冯美江;高阳;李娟;高飞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时间效应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5 min后再通建立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巴曲酶(8 BU/kg)对其进行治疗,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结果:治疗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海马CA1区Bcl-2表达明显增加,Bax表达降低,尤以缺血再灌注前6 h、即刻、缺血再灌注后1、3及6 h明显(P<0.01).结论:巴曲酶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作用存在明显时效关系,机制可能是增强Bcl-2的表达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 氯化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卞清明;钱燕宁

    目的:观察沙土鼠前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并探讨氯化锂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min,制备前脑缺血损伤模型.沙土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氯化锂预处理组(U-Pre组)、氯化锂治疗组(U-Post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各组再分别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动物.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脑皮质区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①TUNEL染色:脑缺血再灌注后3天,与相应IR组相比较,LI-Pre组和LI-Post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②磷酸化Ak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相应IR组相比较,LI-Pre组或Li-Post组各时点亚组大脑皮层部位磷酸化-Akt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多(P<0.05或P<0.01).结论:①氯化锂能显著减轻沙土鼠短暂前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②氯化锂的脑保护作用与其激活PI3-K/Alt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沙土鼠前脑缺血后海马P53蛋白的表达及氯化锂的干预作用

    作者:卞清明;钱燕宁;王斌;于波;施韬

    目的:观察沙土鼠前脑缺血时海马区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氯化锂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min,制备前脑缺血损伤模型.沙土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氯化锂预处理组(LI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SH1d、SH3d、SH7d;IR1d、IR3d、IR7d和LI1d、LI3d、LI7d),每个亚组6只动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P5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LI组中LI3d、LI7d亚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较IR组中相对应的IR3d、IR7d亚组为轻,LI3d、LI7d亚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明显多于相对应的IR3d、IR7d亚组(P<0.01);②P53免疫组化IR组于再灌注后1天P53蛋白表达增高,3天后显著增高,再灌注后7天有所下降,但仍高于SH组;LI组P53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IR组(P<0.01).结论:①氯化锂预处理能显著减少沙土鼠短暂前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②下调促凋亡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氯化锂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成浩;杨建平

    目的研究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尼卡地平处理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尼卡地平处理组.正常组不进行手术操作,不进行脑缺血;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进行脑缺血;对照组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5 min造成完全性前脑缺血模型;尼卡地平处理组在脑缺血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尼卡地平2 mg/kg.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来检测死亡神经元的DNA片段.HE染色计数海马CA1区1 mm长度内正常的锥体细胞数.结果 (1)缺血再灌注后2~4 d,对照组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数比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2)缺血再灌注后2~4 d,尼卡地平处理组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多(P<0.01).(3)尼卡地平处理组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P<0.01).结论完全性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存在细胞凋亡;尼卡地平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

  • 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后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成浩;杨建平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后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30只沙土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Ⅰ组,n=10)、缺血组(Ⅱ组,n=10)和尼卡地平处理组(Ⅲ组,n=10).Ⅰ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行脑缺血;Ⅱ组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5min造成前脑缺血模型;Ⅲ组在脑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尼卡地平2mg/kg体重.3d后取出动物脑组织,HE染色计数海马CA1区1mm长度内正常锥体细胞数.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正常锥体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Ⅱ组的正常锥体细胞数少于Ⅲ组(P<0.01).结论尼卡地平能减轻脑缺血后脑细胞损伤.

  • 亚低温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CA1区Bax表达变化的关系

    作者:陈秀侠;滕大才;胡忠浩

    目的 研究亚低温(33℃,4 h)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 CA1 区Bax表达变化的关系,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 min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常温再灌注组(IR)、低温假手术组(HSH)、低温再灌注组(HIR),每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 h、4 h、1 d、3 d、5 d)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n=6).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迷宫检查,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海马存活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ax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 4 h亚低温可显著减少缺血沙土鼠1 d、3 d、5 d的探索活动及CA1区的凋亡细胞,增加存活细胞,抑制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ax的早期表达(2 h、4 h、1 d ).结论 4 h亚低温对沙土鼠5 min前脑缺血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抑制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早期Bax的表达可能是其减少海马细胞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培高利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HIF-1α表达的影响

    作者:纵雪梅;许铁;曾因明;裴冬生

    目的 研究培高利特(pergolide)对沙土鼠前脑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α, HIF-1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沙土鼠5 min I/R损伤模型.54只雄性沙土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培高利特组.分别于再灌注第1、3、7天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HIF-1 α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沙土鼠海马CA1区HIF-1 α有较弱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海马CA1区再灌注1天HIF-1 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至再灌注3天及7天HIF-1 α表达消失(P<0.01或P<0.05).培高利特可显著诱导海马CA1区神经元中HIF-1 α的表达,以再灌注1天表达多(P<0.01),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缓慢减少,至第7天仍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 培高利特可显著诱导脑I/R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HIF-1 α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褪黑素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作者:郭继东;张晶;邢淑华;谷淑玲;戴体俊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30 min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缺血10 min再灌注1 h后测定海马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1 h后海马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给予MT可部分逆转这种改变.结论 MT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的MDA含量,可能与其维持SOD的活性有关.

  • 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沙土鼠海马CA1区延迟性神经元死亡及ATP水平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顾卫东;陈群;曾因明

    目的 观察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水平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低温减少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ND)的机制.方法 采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10 min.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低温组,3组动物又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进一步分为再灌注6 h、48 h、96 h 3个亚组.所有沙土鼠脑缺血期间脑温均维持(38.0±0.2)℃,再灌注6 h内,低温组脑温维持(30.0±0.2)℃,常温组脑温维持(38.0±0.2)℃.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ATP、ADP、AM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法,CCO活性测定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再灌注96 h,低温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常温组(P<0.01).除再灌注6 h外,低温组海马ATP和腺苷酸池(ATP+ADP+AMP)含量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低温组各再灌注时间点海马CA1区CCO活性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 低温可通过保护CCO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减少DND.

114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