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剂量3-硝基丙酸预处理后鼠脑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

    作者:朱红灿;孙圣刚;李红戈;高晓群

    目的:探讨小剂量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 3-NPA)预处理后鼠脑海马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变化,揭示3-NPA预处理的机制.方法:雄性沙土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NPA预处理组(n=36).3-NPA预处理组腹腔一次性注射3-NPA 5 mg/kg后1 d、3 d、5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海马脑源性Epo的表达变化.结果:腹腔注射3-NPA后1 d、3 d,海马区可检测到脑源性Epo的表达,腹腔注射3-NPA后5 d,海马区Epo的表达极低,正常对照组无Epo表达.结论:脑源性Epo的表达变化和3-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时间相一致,提示Epo的表达与小剂量3-NPA预处理相关.

  • 小剂量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CA1区及纹状体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朱红灿;孙圣刚;李红戈

    目的:探讨小剂量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预处理诱导沙土鼠脑缺血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将5组沙土鼠腹腔分别注射双蒸水5 mg/kg、10 mg/kg、15 mg/kg、20 mg/kg 3-NPA,于注射3-NPA后3 d,透射电镜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细胞核和细胞器超微结构形态的变化;每组均分别于注射后1 d,2 d,3 d,4 d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模型,恢复血流期满时处死动物,通过Cresyl Violet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层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应用不同剂量3-NPA后3 d,纹状体神经元细胞核均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15 mg/kg及20 mg/kg 3-NPA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轻度肿胀.应用不同剂量3-NPA 1~3 d后,前脑缺血沙土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存活神经元数目均高于双蒸水对照组(P<0.01或0.05),第4 d则下降,与双蒸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3-NPA诱导脑缺血耐受较安全,具有时间依赖性,无剂量依赖性.

  • NO在高压氧调控脑微血管舒缩功能中的效用

    作者:刘磊;刘景昌;蔺世龙;李斌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高压氧调控脑微血管舒缩功能中的效应和机制. 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和显微荧光方法分别观察沙土鼠软脑膜及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实验前后的变化. 结果: (1) 高压氧暴露后, 细动脉收缩. 腹腔给予L-NAME, 毛细血管关闭, 再暴露高压氧, 毛细血管开放. 脑表面局部应用L-NAME, 细静脉呈节段性痉挛状态, 再暴露高压氧, 细静脉痉挛缓解. (2) 高压氧直接暴露下, 共培养的内皮细胞[Ca2+]i增加, 平滑肌[Ca2+]i减少.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并高压氧暴露, 平滑肌[Ca2+]i增加. 结论: NO参与高压氧对脑微血管舒缩功能的调控.

  • 机体不同状态下高压氧暴露后对脑微血流动力作用的差异性

    作者:蔺世龙;刘景昌;刘磊;冶建宏

    高压氧暴露后对大脑血液灌流的影响是国内外高压氧医学领域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所用方法不同、观测对象不一致、观测环境不统一,使观测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以致形成了高压氧暴露后对大脑血液灌流量变化规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给高压氧治疗理论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本实验以沙土鼠为观测对象,探讨了正常动物和急性脑缺血损伤动物高压氧暴露大脑微循环血流动力作用的变化.

  • 001 缺血再灌脑血管内皮损伤及GPⅢa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育英;赵秀梅;刘凤英;郑世荣;田牛

    目的: 用CD61抗体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血管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GPIIIa糖蛋白的表达. 方法: 本研究用夹闭沙土鼠一侧颈总动脉、 30 min后再通造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由颈动脉注入FITC标记血小板,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体软脑膜微血管中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结果: 再灌注后即刻, 软脑膜细静脉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呈星点状分布; 再灌注30~60 min, 可观察到小动脉和细静脉内皮形成的空泡. 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1~6 h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GPⅢa表达增强. 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增强.

  • 巴曲酶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印卫兵;丁新生;冯美江;龚洁;顾萍;李娟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蒙古沙土鼠63只分为巴曲酶组45只,假手术组9只及对照组9只.对照组及巴曲酶组鼠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操作,不行缺血处理.巴曲酶组于缺血再灌注前0、0.5、1、3和6h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巴曲酶8 BU/kg,每个时间点9只.缺血再灌注96 h后3组鼠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的Bcl-2、eNOS、VEGF及Akt蛋白的表达及电镜下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并在光镜下计算海马CA1区的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巴曲酶组使用巴曲酶后,Bcl-2、eNOS、VEGF及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巴曲酶组各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微结构显示巴曲酶各时间点抗细胞凋亡明显.结论:巴曲酶具有明显的海马CA1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上调Bcl-2、eNOS、VEGF及Akt蛋白的表达.

  • 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SOD和MDA的影响

    作者:王红兵;王赣江;孙丽华;李丽;李明欣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沙土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卵巢切除的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卵巢切除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治疗的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12 h处死动物取材,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B组和D组SOD活性高于C组;MDA含量低于C组.结论:雌激素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 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粘膜病理学改变的研究

    作者:迟晶;傅宝玉;九岛亮治;服部隆则

    目的和方法:应用HP标准菌株ATCC 43504,增菌培养后接种于6周龄沙土鼠胃内.分别于2周、12周后杀死实验鼠.鼠胃经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进行HP组化染色、AB/PAS染色及Brdu.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接种HP2周后,胃粘膜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及腺窝内可见大量HP存在,AB/PAS染色处见肥大细胞增多.Brdu.PCNA呈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HP12周后,胃窦部出现溃疡(2/ 3),胃粘膜上皮细胞可见核分裂相及淋巴滤泡.结论:①接种HP2周后的沙土鼠胃粘膜呈急性炎症改变,HP定植于胃窦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提示沙土鼠是研究HP感染性胃病有价值的动物模型;②HP感染性胃粘膜Brdu.PCNA呈阳性高表达,表明HP感染过程中,伴有细胞部增值性变化.

  • 低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耐受

    作者:田代实;郭国际

    脑缺血耐受(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CIT)是指一次或多次短暂(亚致死)缺血作为一种损伤性应激原, 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而提高脑组织耐受后续较长时间(致死)缺血能力的现象. 在严重脑缺血之前给予各种保护性的干预措施称为预处理(preconditioning). 1990年Kitagawa等[1]首先在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中发现, 短暂的全脑缺血后再灌注对随后更长时间的缺血可产生耐受性. 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脑缺血耐受的存在.

  • 妥泰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田;李义召;张秋玲;迟兆富

    目的研究妥泰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成的全脑缺血模型.56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治疗组和预防组.预防组的动物分别给予大、小剂量的妥泰(100 mg/kg、50mg/kg)灌胃观察3天而行手术,术后24小时处死动物;治疗组的动物术后立即分别给于大、小剂量的妥泰(100 mg/kg、50mg/kg)灌胃观察7天处死动物.测定各组沙土鼠血、脑组织中的MDA、SOD的含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CA1区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缺血组相比,妥泰治疗组和妥泰预防组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SOD含量明显增高(P<0.01).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发现,妥泰治疗组和妥泰预防组的脑CA1区缺血改变较缺血组减轻,且大剂量组缺血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妥泰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与妥泰的剂量大小有关.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为妥泰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毒性.

  • 沙土鼠在听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彭华;郭梦和

    听力学是二战后由Davis将其发展成专门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和听觉障碍诊断、处理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人们发现沙土鼠耳蜗结构与豚鼠十分类似,但高频听力比豚鼠敏锐,尤其在高频听力具有优势,其高频听力可达到40~50 kHz;沙土鼠的耳声发射更易引出;沙土鼠对电刺激诱发更敏感,如电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electrically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EEOAE)、电刺激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都更易引出,更稳定。另外,沙土鼠饲养成本较豚鼠更低廉,且抵抗力较豚鼠更强,存活力更好。所以,目前国外学者已大量将沙土鼠应用于听力学的研究中。在国内沙土鼠用于听力方面的研究报导不多。现将沙土鼠的耳部结构及其在听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 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与海马锥体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曲练;旷满秀;谭秀娟;程智刚;蔡宏伟

    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参与缺血性细胞损害.国外文献报道细胞凋亡是缺血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 Death, DND)的一种重要形式[1],另有文献报道,在致死性脑缺血前1~7 d予以非致死性脑缺血,可明显减轻后一次脑缺血引起神经损害,称此现象为脑缺血耐受(cerbral ischemic tolerance)或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2].脑缺血耐受,是否通过抑制凋亡发生,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锥体细胞的凋亡阳性细胞,探讨沙土鼠脑缺血预处理与海马锥体细胞凋亡的关系.

  • 清幽胃泰汤对脾虚沙土鼠幽门螺杆菌清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俊;喻方亭

    目的观察清幽胃泰汤对脾虚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的除菌疗效及炎症变化.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SS1灌胃利血平致脾虚沙土鼠,建立脾虚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Hp)动物模型,予以清幽胃泰汤常规剂量及双倍剂量,与丽珠胃三联及空白对照,检测各组胃粘膜Hp定植量、炎症程度及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结果清幽胃泰汤常规剂量及双倍剂量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有效清除Hp,改善粘膜炎症,胃粘膜NO含量、NOS活性显著下降,清幽胃泰汤常规剂量与双倍剂量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与丽珠胃三联比较,清幽胃泰汤除菌效果弱于丽珠胃三联,粘膜炎症、胃粘膜NO含量、NOS活性与丽珠胃三联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清幽胃泰汤对脾虚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能有效清除Hp,改善胃粘膜炎症.

  • 梓醇对缺血再灌注受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杨;李丹清;包永明;安利佳

    目的观察梓醇在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梓醇治疗组.采用短暂性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电镜观察缺血后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血后凋亡细胞的数量;经TTC组织酶染法显示脑组织梗死区域后进行图像分析,计算缺血后脑组织梗死面积的百分数.结果与缺血组相比,梓醇治疗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梗死面积显著下降(P<0.05).结论梓醇对缺血再灌注受损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半球缺血沙鼠脑表达MMP-9的变化

    作者:谢逸群;杨期东

    目的:动态观察沙土鼠脑缺血再灌脑内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它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作沙土鼠半球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后6,24,48h,5d和14d取脑,免疫组化技术观察MMP-9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发现MMP-9在正常组及手术组非缺血半球没有表达,缺血半球术后6h开始表达,并在24~48h表达强(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诱导沙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MP-9表达增加.MMP-9表达增高可能是早期脑缺血再灌后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脑缺血 MMP-9 沙土鼠
  • 脑缺血再灌期NO分泌与脑"盗血”、"反盗血”反应

    作者:刘磊;林春梅;赵士福

    目的:探讨NO是否参与脑缺血再灌期脑"盗血”与"反盗血”反应.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电化学和超微病理方法分别测量和观察沙土鼠软脑膜微血管管径、NO含量和脑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初期,细动脉呈线状收缩.缺血(50±10) min时,细动脉扩张至大值,此时,NO合成也增加至大值.而后细动、静脉缓慢收缩,至缺血2 h,细动、静脉呈节段性痉挛状态;同时,NO合成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缺血30 min再灌流5 min,NO分泌增加,细动、静脉扩张;缺血2 h再灌流5 min,NO合成减少,细动脉收缩.[ HTH〗结论: 轻度缺血时,NO合成增加,参与"反盗血”反应;重度脑缺血时,沙土鼠微血管EC的结构严重受损,O2-NO通路中断,参与"盗血”反应.

  • 高压氧合并牛磺酸治疗沙土鼠脑缺血的实验研

    作者:刘磊;赵士福;李中元;崔建新

    已有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可减轻缺血时脑细胞凋亡,但急性期高压氧暴露可致使自由基大量生成.牛磺酸为脑保护剂,具有抗自由基作用.二者联合应用能否进一步减轻缺血时脑组织损伤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病理及组织化学方法,探讨沙土鼠亚致死性脑缺血再灌流期,高压氧合并牛磺酸对沙土鼠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 一种C-Jun N-末端激酶肽抑制剂在沙土鼠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赛力克;温浩;Kazuhiko Nozaki;Yasushi Takagi;Junya Hayashi;陈祎招;Nobuo Hashimoto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海马C1区域神经细胞活动中JNK的作用,我们评价了一种JNK抑制剂即D-JNKI1在沙土鼠一过性大脑缺血模型中对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DND)的作用.方法 55只沙土鼠随机分为11个组.5组沙土鼠先接受5 min前脑缺血处理,再灌注3 h后,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向每组沙土鼠右侧侧脑室内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D-TNKI1(2μL PBS内加入0.00012,0.0012,0.012,0.12,1.2 μmol/L D-JNKI1,每组n=5).对照组(n=5):沙土鼠先接受5 min前脑缺血处理,再灌注3 h后,通过立体定向方法方法向右侧侧脑室内仅注入PBS 2μL.腹腔内注射组(n=5)沙土鼠;先接受5 min前脑缺血处理,再灌注3 h后,1.2 μmol/L D-JNKI1溶于0.5 mL PBS腹腔内注射.假手术组(n=5);沙土鼠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未夹闭.预处理组(共3组,n=15):先将0.0012μmol/L D-JNKI1,0.00012μmol/L D-JNKI1溶于2μL PBS,分别注入两组沙土鼠的右侧侧脑室内,另外一组沙土鼠的右侧侧脑室内仅仅注入PBS 2μL,30 min后三组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min,48 h后再次接受双侧颈总动脉夹闭5 min.所有沙土鼠从接受夹闭5 min双侧颈总动脉后4 d处死,作冰冻切片和Niss1染色.结果 缺血再灌注3 h后用D-JNKI-1治疗,有神经保护作用,好的神经保护效应浓度为0.0012μmol/L.D-JNKI-1预处理加强了2 min预处理所诱导的缺血耐受效应.结论 D-JNKI1在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中对海马CA1区域的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 赤芍总苷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仁强;陈健文;庞建新;蓝秀键;邱灿华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 min再灌注24 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于造模24 h后TPG对沙土鼠脑组织含水量、SOD与MDA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同模型组比较,TPG200、400 mg/kg·b.w.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提高,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病理检查表明给药组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赤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赖真;王沙燕;邓常青;耿小茵;张阮章

    [目的] 为了探讨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AS)的影响.[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脑缺血15 min再灌注24 h和48 h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星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表达.[结果] 缺血15 min再灌注24 h后,GFAP免疫阳性反应达高峰,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可使GFAP免疫反应减轻;缺血15 min再灌注48 h后GFAP表达减弱,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可使其增强.[结论] 补阳还五汤和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114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