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Visfatin/PBEF/Nampt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剑;刘超

    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的非胰岛素结合部位,激活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从而模拟胰岛素作用,降低机体血糖.这一因子还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合成及积累.Visfatin cDNA序列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相同,Visfatin在细胞内尚发挥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作用,通过调节氧化型辅酶Ⅰ(NAD)的生成从而调控Sirt1的活性,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调亡等过程.

  • c-Myc、SIRT1、acetyl-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宋新峰;张彦聪;张志芹

    目的:探讨c-Myc、SIRT1及acetyl-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增生症中的c-Myc、SIRT1 (Sirtuin type 1)、acetyl-p53 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c-Myc阳性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0%/67.2%)低于c-Myc阴性组(分别为86.2%/86.2%),SIRT1阳性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1%/64.9%)低于SIRT1阴性组(87.9%/87.9%); acetyl-p53阳性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86.7%)高于acetyl-p53阴性组(分别为58.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及SIRT1蛋白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差,而acetyl-p53蛋白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好.

  • 白藜芦醇通过SRIT1/NOX-p47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吴艳宁;赵占胜;王婷;张甜甜;底孟林茜;金玉怀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高浓度葡萄糖孵育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SRIT1及NADPH氧化酶-p47(NOX-p4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7r5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细胞周期进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IRT1、NOX-p47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培养可明显促进VSMC增殖,诱导G0/G1期细胞向S期转化,明显增加NOX-p47蛋白表达,减少SIRT1蛋白表达;白藜芦醇(25、50、100μmol/L)以浓度依赖形式抑制高糖孵育下VSMC增殖活性,阻止其由G0/G1期向S期转变,降低VSMC NOX-p47表达,增加SIRT1蛋白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SIRT1/NOX-p47蛋白信号通路干预高糖诱导的VSMC增殖,对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起到防治作用.

  • 依泽替米贝通过SIRT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过度乙酰化

    作者:张弛;黄靓;罗其富;屈顺林;韦星;唐志晗;高治平

    目的 探讨依泽替米贝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目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20 mg/L胆固醇:β-环糊精混合物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制备荷脂细胞模型,经30μmol/L依泽替米贝处理荷脂细胞24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Ic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及脂肪酸合成酶表达的改变,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与SIRT1的相互作用,转染shRNA抑制SIRT1的表达研究SIRT1在依泽替米贝调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乙酰化水平中的作用.结果 血管平滑肌细胞经20 mg/L胆固醇∶β-环糊精混合物处理48 h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升高,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增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与SIRTI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但依泽替米贝处理后能够改善胆固醇:β-环糊精混合物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这一系列改变.然而,若利用SIRT1 shRNA抑制细胞SIRT1的表达则能够废除依泽替米调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过度乙酰化的作用.结论 依泽替米贝通过SIRT1抑制血管平滑肌源性荷脂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过度乙酰化.

  • 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肝X受体-α乙酰化修饰改变与SIRT1有关

    作者:张弛;黄靓;屈顺林;韦星;唐志晗;佘美华

    目的 为研究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SIRT1与肝X受体-α是否发生相互作用、肝X受体-α的乙酰化修饰如何改变及其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免疫共沉淀检测肝X受体-α与SIRT1是否结合,免疫印迹法检测肝X受体-α的乙酰化修饰改变及SIRT1的表达改变.结果 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分化12、24 h和48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SIRT1与肝X受体-α共沉降,去乙酰化的肝X受体-α蛋白水平升高,SIRT1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 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肝X受体-α与SIRT1存在相互作用,肝X受体-α的乙酰化修饰逐渐降低,其机制与SIRT1的水平升高有关.

  • Sirt1与糖稳态

    作者:张梨;杨永玉;张政;胡长平

    持续高血糖是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主要特征,糖稳态失衡引起代谢失调,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Sirt1是哺乳动物中一种NAD依赖性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Sirt1通过降低PGC-1α、NF-κB、Foxo1、Akt等蛋白分子的乙酰化水平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炎症反应,使机体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本文就Sirt1调节糖稳态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产热型脂肪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马翊鹏

    脂肪组织是调节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储能型脂肪(白色脂肪)过量积累可导致肥胖,引发健康问题,而产热型脂肪(棕色/米色脂肪)通过线粒体的氧化产热消耗能量,具有潜在的抗肥胖作用.研究显示产热型脂肪可由众多前体细胞分化而来,其分化方向受多种转录因子包括PRDM 16、PPARγ、SIRT1等调控,且这些转录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文就调控产热型脂肪分化形成的分子机制综述如下.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陈丽莉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尤其是心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现有研究证明,二甲双胍除降糖作用外,还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改善生物钟功能等作用,因此,二甲双胍对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独立于其降血糖作用之外.本文就二甲双胍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靶向人SIRT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崔静;赵刚;孙仁虎;勾善淼;黄敏;王春友

    目的 构建针对人SIRT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基因沉默效果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 针对SIRT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分别构建3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经大肠杆菌扩增,酶切,PCR,测序鉴定,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 mRNA和蛋白的被抑制情况.结果 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SIRT1-shRNA真核表达质粒,插入的DNA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PANC-1细胞后,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其中以1号重组质粒效应强.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以SIRT1为靶向的shRNA的重组质粒.其对胰腺癌PANC-1细胞SIRT1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IRT1的功能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 SIR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符一岚;王瑛;尹继业;任华益;周宏灏;刘昭前

    目的:探讨SIR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38名肺癌患者(其中184名对化疗耐药和154名对化疗敏感)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铂类(顺铂、卡铂)为基础的化疗。分析其SIRT1的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后筛选出4个tag SNPs进行基因分型。OR和CI用来评估SIR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在>60岁的肺癌患者中,rs3758391的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显著相关(OR=0.38, P=0.049)。rs3740051、rs12778366的遗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IRT1 rs3758391基因多态性可以显著影响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的敏感性,SIRT1可能作为肺癌铂类化疗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D4+T细胞中缺乏SIRTI诱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张媛媛;杨晶;张国平;彭捷;陈旭;陈方平;徐雅靖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IRT1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TAT3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IRT1和STAT3结合水平;aGVHD患者CD4+T细胞过表达SIRT1后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TAT3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h17相关基因RORγt,IL-17A,IL-17F的表达.结果:与未发生aGVHD患者比较,aGVH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SIR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TAT3表达水平、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且STAT3乙酰化与磷酸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P<0.01);STAT3与SIRT1结合显著减少.aGVH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过表达SIRT1后,STAT3乙酰化及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RORγt,IL-17A,IL-17F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CD4+T细胞中SIRT1表达不足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STAT3高度乙酰化及磷酸化,介导Th17的相关基因表达升高,进而诱发aGVHD的重要因素.

  • 冬虫夏草通过SirtⅠ发挥对HK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影莉;敖翔;李慧;邓松筠;肖舟;彭卫生;项金华;周巧玲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HK2细胞凋亡水平和Sirt1表达的影响,探讨CS对HK2细胞IRI的保护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S(10,20,40,80,160,320 mg/L)与HK2细胞共培养24 h,测定细胞增殖率,确定其佳干预浓度;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用0.01μmol/L抗霉素A处理模拟缺血过程,2h后恢复含血清培养基模拟再灌注过程.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I/R组,I/R+CS组(160 mg/L),I/R+CS(160 mg/L)+sirtinol(25 μmol/L)组,24 h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Sirt1和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 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AnnexinV-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S 10~160 mg/L与HK2细胞作用24 h,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明显(P>0.05);当浓度增大到320 mg/L时,出现明显抑制HK2细胞增殖的现象(P<0.01).与对照组相比,I/R且Sirt1,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相对于I/R组,I/R+CS组Sirt1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P<0.01),而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给予Sirt1抑制剂sirtinol后,I/R+CS+sirtinol(25 μmol/L)组Sirt1 mRNA和蛋白明显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I/R+CS组增加(P<0.05).结论:CS对HK2细胞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S促进Sirt1表达有关.

  • 糖尿病肾病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翔宇;曹爱丽;王利;王浩;彭文

    糖尿病肾病(DN)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慢性肾脏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关于D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清楚.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生命现象,主要通过降解和循环利用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去除受损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与DN发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 Abraxne对Lewis肺癌小鼠Per2基因 及SIRT1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雪峰;范娟;杨玲麟;傅少志;陈琼英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ne)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生物钟基因Per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紫素组[紫素30 mg/(kg·d)]、Abraxne组[Abraxne 30 mg/(kg·d)],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于右腋部背侧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LLC)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于接种后第5天开始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用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肿瘤体积及生物学行为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er2、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4组小鼠接种LLC细胞前、接种后第5天、给药后第5和10天的体重变化比较,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体重有差别(F=17.703,P=0.000);②4组小鼠体重有差别(F=7.976,P=0.000);③4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有差别(F=21.641,P=0.000).模型组、紫素组、Abraxne组小鼠给予Abraxne治疗后第0、2、4、6、8和10天的肿瘤体积比较,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肿瘤体积有差别(F=35.128,P=0.000);②3组小鼠肿瘤体积有差别(F=8.376,P=0.000);③3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趋势有差别(F=43.624,P=0.000).与模型组比较,紫素组和Abraxne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er2、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Abraxne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er2、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紫素组(P<0.05).结论 Abraxne较紫素更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生物钟基因Per2、SIRT1的表达被强化有关.

  • 能量限制条件下SIRT1和SIRT2的表达变化

    作者:庄绪莹;李天题;赵虎;傅玉才;李朝晖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的能量限制(CR)下,大鼠脑组织中SIRT1和SIRT2的表达变化.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75%CR组(喂养食物为正常对照组的75%),55%CR组(喂养食物为正常对照组的55%)和高脂组,喂养8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和SIRT2的表达与定位.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实验组中SIRT1、SIRT2的表达.结果 在大鼠脑组织中发现SIRT1可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表达,且主要于细胞核中表达;SIRT2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能量限制下,与对照组相比SIRT1表达升高;高脂食物条件下,SIRT1表达相对于对照组增高,但是比CR组减少.75%CR与55%CR相比,后者中的SIRT1的表达增加更多.与对照组相比,55%CR增加SIRT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5%CR和Hfa增加SIRT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T2在CR和Hfa下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CR能增加SIRT1而不增加SIRT2的表达,重度CR比中等程度CR对SIRT1表达的影响更大.

  • 浅谈SIRT1与脑血管疾病、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苏清平;薛偕华

    SIRT1是Sirtuins家族成员中研究为深入的一员,参与了基因调控、糖脂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调控人体多种疾病及其预后,特别是在脑卒中、肿瘤、代谢性疾病等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SIRT1与脑血管疾病、肿瘤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介绍,揭示SIRT1与多种疾病的内在联系.

  • 芒果苷对柔红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殷万斐;彭志刚;赵卫华;杨杰;姚奕斌;吴泽广;石泽延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柔红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损伤影响及SIRT1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取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以4 μmol/L柔红霉素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芒果苷(25、50、100μmol/L)干预,选择白藜芦醇(25μmol/L)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用RT-PCR方法检测SIRT1、FOXO3a、BIM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IRT1、FOXO3a、BIM的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芒果苷作用于柔红霉素所致心肌损伤模型后,SIRTl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芒果苷浓度的增高,SIRT1的表达量逐渐增高;其下游因子FOXO3a与BIM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并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芒果苷能改变柔红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SIRT1、FOXO3a、BIM的表达水平,提示SIRT1可能是芒果苷保护柔红霉素致心肌损伤模型的重要作用因子,并通过进一步调控且其下游FOXO3a和BIM两因子的表达来发挥保护损伤心肌的作用.

  • 热量限制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可能作用

    作者:侯亚萍;汪华侨

    热量限制(CR)是指一种有计划的减少由食物提供的热量,热量限制摄取的营养供给标准.CR对延缓衰老、维持机体年轻的生理状况、延缓或预防一些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等有利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于CR导致机体延缓衰老的机制形成了很多相关的理论及假说.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脑健康问题,尤其是AD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不少研究表明CR具有提高认知及记忆能力、延缓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延缓衰老等有利作用.本文主要从基因的表达及转录方面和凋亡及氧化应激两方面来概括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CR在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单壁碳纳米角的敏感性

    作者:贺轲;黄睿;夏正林;段小鹏;何景亮;李伯伟;张锦前;向国安

    目的:探讨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单壁碳纳米角(Single-Walled Carbon Nanohorns,SWNHs)的敏感性.方法:通过在HepG2细胞中建立过表达和敲低SIRT1的细胞株,流式细胞检测不同SIRT1表达水平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SWNHs对HepG2细胞进行处理,CCK-8法评估HepG2细胞对SWNHs的敏感性;采用Westernblotting探索SIRT1影响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获得低表达si-SIRT1和高表达pLV-SIRT1细胞株,发现si-SIRT1组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有(14.94±1.22)%细胞出现凋亡,HepG2组和pLV-SIRT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3±0.34)%和(4.49+0.34)%,si-SIRT1组与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SWNHs的敏感性,低表达si-SIRT1组的数据显示,低浓度SWNHsl0在24h后si-SIRT l-HepG2细胞的活性下降到(43.22±2.21)%,而大剂量SWNHs40在48 h后si-SIRTl-HepG2细胞的活性下降到(2.02±0.13)%,与对照组(HepG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estern-blotting验证,si-SIRT1组的P53表达增高,其相关下游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也出现高表达.结论:通过敲低SIRT1后HepG2细胞周期阻滞,对SWNHs的敏感性显著增强,SWNHs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 胃癌组织中SIRT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及价值

    作者:谢慧君;袁明明;王伟伟;蔡德巍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SIRT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及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术中取患者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β-catenin的表达,探讨这两种基因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结果肠型胃癌组织中SIRT1阳性率为30.26%(23/76),弥漫型SIRT1阳性率为85.29%(2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肠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阳性率为60.53%(46/76),弥漫型β-catenin阳性率为8.82%(3/34);有淋巴结转移者SIRT1阳性率为55.26%(42/76),无淋巴结转移者SIRT1阳性率为20.59%(7/34);按照TNM分期,Ⅰ~Ⅱ期SIRT1阳性率为13.04%(6/46),Ⅲ~Ⅳ期SIRT1阳性率为67.19%(4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可能是参与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可作为手术治疗前的评价指标,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情发展程度呈正相关,是判断疾病发展的标志,另外SIR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β-catenin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344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