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改变及护理

    作者:陈红;王凤学;贺西征;王秀兰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改变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全程监测805例病人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血压(Bp)及体温(T)指标.心电图有异常变化者,立即做标准心电图描记波形.并与术前心电图对比,分析其与麻醉、手术等关系,实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结果805例病人中,有145例病人发生心电图改变.经过对因对症处理114例转为正常,占总数的78.3%;31例未完全纠正,但有好转,占总数的21.7%.结论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异常改变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麻醉用药、手术刺激、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机械性刺激、本身循环功能差及低体温、高热等.监护中结合围术期病人生理、心理、病理变化,随时进行心电监测,发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及时报告治疗.

  • 院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电图分析

    作者:秦晓兵;李斗;武培源

    冬春季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仍是一种凶险的急性中毒,主要原因多为南方来京务工人员使用煤炉不当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通风不良造成的.笔者作为急救中心的院外医生,能在发病现场,第一时间与患者接触,并行心电图检查.现将现场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早期的影响.

  • 抗精神病药物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作者:卓克娅;李宇

    目的:探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异常的影响.方法:抽取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住院病例中符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用药前后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评价分析的400例设为治疗组;和同期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评价分析的病例4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分析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与非抗精神病药物组之间以及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之间对心肌损坏的心电图表现.结果:1.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组自治疗第2、4周末,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非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组(P﹤0.05),心电图其他异常(P﹥0.05)均无显著差异.2.利培酮(145例)组自治疗第2、4周末,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高于非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组(P﹤0.01或P﹤0.05) 有明显差异,心电图其他异常(P﹥0.05)均无显著差异.3.奥氮平、阿立哌唑、奎硫平、氯氮平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组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于非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组(P﹤0.01或P﹤0.05),心电图其他异常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对心血管系统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 抗精神病药物在维持治疗中对心电图影响的分析

    作者:孔令芳;盛嘉玲;顾燕;吕珍苏;张忆军;刘焱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慢性精神病患者维持治疗中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用自编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调查表>对本院长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入组患者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对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服用和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药物的种类、剂量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99人中,其中心电异常人数229人,占38.23%.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469人,有心电异常者187(占31.22%);未服抗精神病药物者130人,有心电异常者42人(占7.0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心电异常发生率高的为: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药物种类中以氯氮平组发生心电异常率高70例(占40.70%),氯丙嗪组次之为86例(占39.27%),奋乃静组14例(占32.56%),利培酮组17例(占30.36%).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心电图异常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病维持治疗中对心电图的影响是很常见的,与剂量的大小无关,利培酮和奋乃静对心电图影响小于氯氮平、氯丙嗪.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疗效分析

    作者:谷彩云;慈秋甫

    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儿40例,均有胸闷、憋气、头晕、乏力、发热等临床表现.其中,心音低钝4例、心律不齐3例、心率增快8例;心肌酶谱检查:CK-MB均增高,部分病例有两项以上增高;均有心电图异常,室性期前收缩30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ST-T异常2例;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无异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12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1岁.

  • 急性脑血管病80例心电图异常结果分析

    作者:黄晓娟;谷卫丽;李红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特征.方法: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脑血病80例,患者于入院后立即描记心电图并行心电监测12小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及血电解质.结果:心电图异常65例(81.25%),主要表现为T波改变、异常Q波及心律失常.病情好转出院70例,病情恶化8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 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心电图变化分析

    作者:董敬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作为观察组,100例患者为非合并糖尿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ECG异常的发生率为81.0%,对照组ECG异常的发生率为6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应引起临床重视,以减少BHS而导致的猝死。

  •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影响分析

    作者:龙建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6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影响。结果1630例患者中共有960例患者符合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其中心电图异常患者364例,比例为37.92%;年龄、血压以及UAE等指标异常患者其心电图异常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BMI和血脂异常患者其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与其年龄、血压增加以及UAE异常有关。

  • 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对糖尿病心、眼、肾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照;许樟荣;王玉珍;莫朝晖;李翔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眼、肾及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994-2006年确诊的5 841名糖尿病患者按不同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类型分组,研究糖尿病眼、肾并发症及心电图异常率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结果 5 841名患者中,1 006人(17.22%)有眼底病变;其中背景性眼底病变898人(15.37%),增生性眼底病变108人(1.85%);微量尿白蛋白1 145人(19.60%);心电图异常1 077人(18.44%).随着血压升高,视网膜、肾脏并发症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SBP和DBP均高的患者有更严重的眼底病变、白蛋白尿和更高的心电图异常率.经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白蛋白尿和心电图异常率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似.结论 高血压促发和加重糖尿病患者眼底、肾脏并发症和心电图异常.严格控制血压能降低这些异常的发病率.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临床探讨

    作者:梁维基;冼洪光;陈镭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群进行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5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动脉压<113mmHg、≥113mmHg分为两组,再以脉压<65mmHg、65~85mmHg、>85mmHg分为三个亚组.结果(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心电图异常均逐渐增加,P<0.01.(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3)脉压相同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3mmHg、≥113mmHg两组进行比较,心肌肥厚,心电图异常均无差异,而平均动脉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平均动脉压<113mmHg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比SBP、DBP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 老年重症心肌炎和心包炎及胸膜炎一例

    作者:姜里强;朱霓;郭志福;马丽萍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发热、咳嗽伴乏力、胸闷4d"于200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感冒,体温39.5℃,伴胸闷、咳嗽、咳白色黏痰.高血压10余年,血压高180/110mm Hg(1mm Hg=0.133kPa),口服替米沙坦80mg/d.查体:体温37.6℃,血压87/62mm Hg,心率108/min,呼吸20/min.心左界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异常(图1).肌钙蛋白I(cTnI)17.43μg;白细胞8.83×109/L,中性粒细胞60.9%,红细胞4.17×1012/L,血红蛋白128.0g/L;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高血压3级;急性心肌炎?心包炎?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耀民

    急性脑血管病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并发心电图异常.我们收集我院两年米收治的4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进行分析.

  •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评估方法学研究进展

    作者:尚青华;徐浩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据美国心脏病、学会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5、1/8、1/8[1].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全球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将从1990年的630万增到1100万,30年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将增加74.6%[2].自上世纪60年代,以Framingham为代表的研究小组就开始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运用回归、判别和生存分析等方法,通过大规模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发现:吸烟、总胆固醇水平、血压、心电图异常、体能锻炼、心理因素、女性停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肥大等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重大影响,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冠心病预测模型,开发出了更适于临床应用的简易评估工具.国家中心环境预报(NCEP)、美国高血压教育计划(NHBPEP)也把控制血脂、血压水平作为预防冠心病的一个目标,并根据Framingham的绝对危险度调整了临床治疗指南[3-4].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都集中对危险因素水平和数量的调整,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统计水平的提升,使预测方法学改进成为可能.

  •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心电图特征波新认识——附罕见粗大Epsilon波二例

    作者:陈静;俞建华;邬涛;杨人强;李菊香;黄慧萍;胡金柱;胡建新;吴延庆;吴清华;程晓曙;洪葵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是主要累及右心室的非缺血性心肌病.90%的ARVD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其中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V1~V3导联T波倒置,大约25%~35%的患者存在特征性的Epsilon波.

  • 胆心综合治疗体会

    作者:钱昕

    胆囊疾患者导致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和心电图异常称为胆心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本文结合我科遇到的6例胆心综合症对两者的鉴别加以讨论.

  • 婴儿高钙血症引起的心电图异常J波一例

    作者:李丽;庞保东;李瑛瑜;王丽娟

    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伴呕吐4d,精神差3d"入院.急性起病,体温高38.6℃,无寒战及抽搐.恶心、呕吐,精神差,偶有烦躁哭闹.尿频,1日20余次,每次尿量不多.入院时查体:T 38.4℃,P 127次/min,R 28次/min,BP 75/50mm Hg(1mm Hg=0.133kPa),体质量6.5kg.神志清,反应可,体质消瘦,皮下脂肪薄,呼吸平稳,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界不大,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 乳腺癌术后含表柔比星化疗和辅助放疗后心电图异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于华;梁伟;代嘉虹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采用表柔比星化疗和辅助放疗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51例乳腺癌术后采用表柔比星化疗和辅助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异常与年龄、肿瘤部位、基础疾病、内分泌治疗、含表柔比星累积剂量和放疗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11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占21.6%;年龄≥50岁、伴有基础疾病、含表柔比星累积剂量≥400 mg和电子线放疗方式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年龄< 50岁、未伴有基础疾病、含表柔比星累积剂量<400 mg和调强放疗方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采用表柔比星化疗后辅助放疗导致的心电图异常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含表柔比星累积剂量和放疗方式有一定关系.

  •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朝领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9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患者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于发病的0.5~1天内做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其中有128例患者在1~3周内进行2~4次心电图复查,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异常心电图128例,总异常率达65.1%,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复极异常、节律异常、传导异常、房室异常,其中又以复极异常中的ST-T改变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高,占47.7%,其次是心律失常,占25.0%.脑干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高(83.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次之(80.6%),小脑出血组低(22.2%),不同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发生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定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及脑、心血管病变存在共同病理基础因素有关,对于各种心脏异常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心电图检查所见,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老年退化性心脏病22例心电图分析

    作者:郭海玲

    伴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脏左侧纤维支架硬化症(Lev病),是一种老年退化性疾病.为研究心电图(ECG)诊断 Lev 病的价值,我们分析了2001~2005年离退休干部在我院的查体资料,发现 ECG 中10.6%符合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204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