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髓内固定的治疗策略

    作者:熊进;施鸿飞;王守丰;王骏飞;陈一心;骆东山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锻炼策略.方法 采用PFN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77例79侧,男29例29侧,女48例50侧.年龄60~95岁,平均73.6岁.根据AO/ASIF骨折分型:A2型56例58侧,A3型21例21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效果、髋关节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结果 术中复位效果优良率100%,手术操作优良率81%~84.5%.术后3~6个月时骨折均愈合.随访1~2年,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复位丢失、内同定失败等.结论 PFN能提供可靠的内固定,用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 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技巧

    作者:陆海明;李凡;吴小峰;王秋根;高伟;黄建华;桑伟林

    目的 总结和评价应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10月,应用髓内钉治疗6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男42例,女27例;年龄28~68岁,平均48.6岁.根据Russell-Taylor分型:ⅡA型17例,IB型11例,ⅡA型28例,ⅡB型13例.结果 除8例失访和2例随访期间死亡外,其余5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6个月,平均3.9个月.术后参照由Sande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优18例,良32例,中6例,差3例.结论 在正确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首选方法.

  • 附加接骨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下肢长骨髓内钉术后不愈合

    作者:陈楚鹰;何久盛;张永林

    背景:临床上髓内钉固定技术广泛应用于下肢长骨骨折的治疗,并且疗效显著。但是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探讨附加接骨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髓内钉固定后下肢长骨不愈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应用附加接骨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28例股骨或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34.6±11.3)岁;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6例;股骨骨折13例,胫骨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骨折20例。结果:全部2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28个月,平均(19.3±4.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已达到骨性愈合。13例股骨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7±1.3)个月,15例胫骨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9.1±1.6)个月。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保留髓内钉给予侧方附加接骨板固定的同时,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髓内钉固定下肢长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 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晔;高鹏;王以朋

    胫骨中下段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少、血运差,且多合并腓骨骨折.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外固定或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内固定又包括钢板螺钉、髓内钉等.目前,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仍存在诸多争议[1,2].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理骨折

    作者:高鹏;张保中;张嘉;刘勇;邱贵兴

    目的 评估采用交锁髓内钉及骨水泥强化方法治疗肱骨干及近端病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及骨水泥强化方法治疗的15例肱骨病理骨折的治疗情况,其中11例病理骨折,4例濒临骨折.结果 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1.1岁(29~65岁).5例病变位于近端1/3,10例位于中1/3.平均手术时间121 min(85~177min),平均出血量650 ml(400~1200ml).4例接受输血(平均输血量RBC 2.3 U).12例术后随访超过12个月.其中10例结果优良.2例诉肩部僵硬.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例性骨折,可提供稳定的固定并允许患肢早期活动.骨水泥强化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AO接骨板与Sanatmetal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单节段双骨折的比较

    作者:曲宪芳;赵宇;刘书茂;刘长松;贾金生;管波清

    目的 比较加压接骨板与髓内钉固定对闭合性尺桡骨干单节段双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30例闭合性尺桡骨干单节段双骨折分别采用AO接骨板与Sanatmetal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行AO接骨板内固定;12例行Sanatmetal髓内钉内固定.骨折分型均为AO:A3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转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上明显少于接骨板螺钉组,两者有明显差异;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转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髓内钉在治疗成人尺桡骨单节段双骨折中,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二期取出方便等优点.但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效果更多取决于术者的经验和骨折类型.

  • 髓内钉与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田竞;李秀岩;周大鹏;赵勇;于海龙;项良碧

    背景:投弹骨折是部队新训期间常见的训练伤之一,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本文对应用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目的:比较闭合复位、AO非扩髓肱骨髓内钉系统(UHN)经皮置钉固定与切开复位于骺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例肱骨干中下段投弹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HN组(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顺行经皮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LCP组(17例)均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通过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周围神经损伤和肩肘关节Rodriguez-Merehan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31±12.5)个月.UHN组与LCP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切口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神经损伤、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UHN与干骺端LCP治疗肱骨投弹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髓内钉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平均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种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强;张庆明;曹立;高志华

    目的 回顾比较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国产短重建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国产短重建髓内钉(短重建钉)治疗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PFN组40例,短重建髓内钉组67例.术后分别给予随访.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质量等指标.结果 完成随访95例,平均随26月.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组和短重建钉组分别为(76.33±3.68)%和(82.05±1.98)%,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7.18%和89.29%.PFN组手术时间短于短重建钉组(P<0.05).结论 PFN和短重建髓内钉均是治疗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材,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水林;孙贵才

    Tibia fracture is the most common one among the long bone fractures. The treatment included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 ORIF ),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 MIPO ), external fixator and intramedullary nailing ( IMN ). The technology of tibia intramedullary nailing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Kuntsche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 IMN ) was preferred for most tibia shaft fracture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 of minimal surgical dissection with appropriate preservation of blood supply,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re-operations. Classic approach of tibia intramedullary nailing was conducted either through or near the patellar tendon. Both technologies required a hyperflexed knee, which was easy to cause the proximal tibia fracture angulation deformity. The rate of chronic anterior knee pain was reported varying from 10% to 70%, with an average of 50%. A semi-extended suprapatellar approach was described, with advantages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knee pain and fracture malunion. However, some considered the suprapatellar approach may increase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 surface pressure which may cause the damage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surface, or injurg of important soft tissue structures such like meniscus within the knee joi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n the suprapatellar approach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s for the treatment of tibia shaft fractures.

  • 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不愈合的外因及处理

    作者:程超;常宝生;宋建华;曹强;周煜虎;党璐;封鹏

    目的 讨论不取出髓内钉的情况下采用前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无菌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56例肱骨干骨折经髓内钉固定治疗后的无菌性骨折不愈合患者.56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45例接受了顺行性髓内钉固定治疗,11例接受了逆行性髓内固定治疗,51例出现萎缩性的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肥厚性骨折不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肱骨前侧清创和钢板植入并保留髓内钉.术后所有患者随访至影像学检查确诊骨折愈合.结果 55例(98.2%)在术后平均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1例出现医源性正中神经麻痹,但术后6周自发性完全康复.1例出现植入物周围持续性高压力性骨折,通过再次受伤更换固定钢板来桥接不愈合处和骨折处后康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伤口愈合并发症,并且肩肘部活动正常而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前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治疗后无菌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该术式可作为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式之一.

  • 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

    作者:杨雨润;李子荣;孙伟;陈瀛;林朋;刘成刚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经顺行髓内钉治疗后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47例采用顺行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年龄55.3岁(18~95岁);男31例,女16例.骨折的AO分型:A型14例,B型27例,C型6例.车祸所致者14例,高处坠落者11例,摔倒者22例.大转子顶点进钉38例,梨状窝进钉9例.采用卡方检验探索骨折分型、年龄、是否合并骨质疏松、进钉点位置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当期望计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结果 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年龄、AO分型、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进钉点位置的选取对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显著性影响(P<0.0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用了梨状窝进钉点.结论 进钉点选择不当可能造成股骨头血供受损,针对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推荐采用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钉点.

  • TAD值在INTERTAN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家赵;方诗元;夏睿;王叙进;孙建皖;徐磊

    目的 探讨TAD值(Tip Apex Distance,尖顶距值)在第四代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INTERTAN钉并遵循"尖顶距"原理放置拉力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骨折按内固定研究协会/ 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 型1例,31-A2 型12例,31-A3 型3 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5~18月的随访,平均8.5月,按JOA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4,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并按TAD原理放置拉力螺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减少拉力螺钉切出等并发症.

  • 股骨远端肿瘤性缺损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余;马立敏;尹庆水

    目的 比较股骨远端骨肿瘤手术中两种不同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别,为临床选择更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模拟股骨远端骨肿瘤瘤段切除病例,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进行重建,建立该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软件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当给予平行于股骨长轴轴向压缩700N情况下,比较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模型应力均未达到屈服应力,锁定钢板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接近正常值,大应力为50 Mpa,股骨头大位移为2.9 mm.髓内钉的大应力为85 Mpa,股骨头大位移为3.8 mm.结论 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用于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的重建手术,锁定钢板比交锁髓内钉更稳定,刚度更大.

  • 肱骨干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技术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中长期研究

    作者:栗剑;张光武;张昆;吕鹏飞;薛涛

    目的:回顾性研究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的肩关节症状、功能和运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钢板和20例顺行髓内钉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随访肩关节 HSS、JOA、VAS 评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平均随访7.3年(1~11年);髓内钉组平均随访6年(1~10年)。结果 HSS 评分优良率:钢板组84.2%,髓内钉组65%;JOA 评分优良率:钢板组78.9%,髓内钉组60%;VAS 评分:钢板组1.78分,髓内钉组2.3分;肩关节运动范围:钢板组在前屈、外展、外旋运动方面优于髓内钉组。在肩关节评分、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范围方面,钢板组和髓内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后大部分肩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正常状态。顺行髓内钉固定只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防止医源性损伤,就能明显减少肩关节损伤。

  • 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的 Meta 分析

    作者:张军;袁承杰;曹烈虎;陈晓;翁蔚宗;苏佳灿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中检索,检索日期截止至2016年6月,收集关于锁定钢板、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研究,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纳入1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回顾性研究,共涉及523例患者,其中锁定钢板组311例,髓内钉组212例。采用 Constant 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内固定方式结果相似[MD =-0.29,95% CI (-2.71~2.13), P =0.82]。在肱骨头坏死、术后感染和螺钉切出等并发症方面,两种内固定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相似,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估锁定钢板、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Meta分析

    作者:江长青;陈国飞;江小成;李伟;张文涛;任士友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SpringerLink、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Science 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 5年1月.收集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数合计为700例,其中髓内钉组303例、锁定钢板组397例.结果显示在观察指标中,术后并发症、Constant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二次手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髓内钉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P <0.05);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前举、外展、内旋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而外旋髓内钉组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旋方面明显优于锁定钢板,而无证据显示其在术后并发症、Constant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二次手术率、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前举、外展、内旋方面优于锁定钢板.

  • 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与体会

    作者:王艳华;张晓萌;付中国;陈建海;党育;杨明;张殿英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有移位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髓内钉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9例.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时间短7个月,长3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4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手术时间为71.6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0.48 ml.末次随访平均肩关节疼痛评分0.52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24个月,肩关节活动平均活动范围:前屈135.24°,外展130.24°,内旋33.33°,外旋50.71°.术后平均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82.48分,其中优2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95%.1例延迟愈合、1例术后肩痛、1例伤口渗液不愈合.结论 采用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可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

  • 肩峰指数与运用 Multiloc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作者:邹义源;向明;李一平;杨国勇;陈杭;胡晓川

    目的:评估肩峰指数(acromion index,AI)与 Multiloc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采用 Multiloc 髓内钉治疗1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48~67岁,平均61.4岁;AI 为0.69~0.94,平均0.78,其中男0.66,女0.75。根据 Neer 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47%),三部分骨折7例(41%),四部分骨折2例(12%),其中合并有鹰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肩袖损伤及腋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2、4、6、8、12个月门诊定期复查,X 线检查复位效果及愈合情况,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 评分等指标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ASES 评分中:总分 P =0.670,疼痛 P =0.078,生活功能 P =0.010;Constant 评分中:总分 P =0.019,疼痛 P =0.083,功能活动 P =0.453,肩关节活动度 P =0.007,力量 P =0.869;出血量 P <0.001;骨折愈合时间 P =0.001;手术时间 P =0.866。日常活动中:前屈上举 P =0.012,外展 P =0.010,外旋 P =0.038。6例男性平均 AI 为0.66±0.54,11例女性平均 AI 为0.75±0.40,两者 AI 相比 P =0.218。提示 AI 与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活动(特别是前屈上举、外展、外旋)有相关性。结论肱骨近端骨折运用髓内钉治疗时,AI 大小与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无明显相关性。AI 越小,术中出血量越少,骨折愈合时间越短;AI 越大,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骨折愈合时间稍长。AI 较大的患者,术后 ASES 评分及 Constant 评分较高,术后功能活动(前屈上举、外展及外旋)较好;相反,AI 较小的患者,术后 ASES 评分及Constant 评分相对较低,术后功能活动(前屈上举、外展及外旋)相对较差。在运用 Multiloc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暂未发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且 AI 的大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肱骨近端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

    作者:周君琳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7%[1]。其中80%发生在老年女性[2‐3],87%属于低能量、骨质疏松性骨折[3]。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其发生率不断增高[1‐3] 。多数肱骨近端骨折属于无明显移位型,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那些存在明显移位的骨折,保守治疗则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老年患者肱骨近端往往存在明显骨质疏松,传统内固定物在这一部位的应用效果往往不佳,术后失效的风险很高。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其中以锁定型肱骨近端接骨钢板和锁定型肱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humeral nail ,PHN )具有代表性。这两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各具特点。以往对于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讨论较多,随着 PHN设计方面的不断改进,其应用逐渐增多、优势不断显现,本文针对此方面内容做一概述。

  • 浅谈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利弊

    作者:吴晓明;王蕾

    一、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老概念与新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1]。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在近三十年移位骨折占整个肱骨近端骨折的比例上升了50%[3-4]。保守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较差,肱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5-6]。近年来对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比例在欧美国家逐年上升[7-9]。

1205 条记录 10/61 页 « 12...78910111213...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