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消合剂为主治疗食管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导致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症,临床常见两种类型,即酸性反流物引起的消化性食管炎和碱性反流物所致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1] .反流性食管炎病机的关键是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酸水上泛而发病,其病位主要在脾胃[2].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仍局限于抑酸药加食管动力药.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性反应、增进食管和胃的蠕动等功能,并且可以减少复发[3].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笔者以上消合剂配合西医治疗因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后胃食管吻合术后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肺与食管切除病人术后痰液性质对比研究
目的:进一步了解肺与食管切除病人术后呼吸道炎性反应和痰液黏弹性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测量39例肺与食管切除病人术后第1~5日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痰液黏、弹性等流变学指标.结果:肺切除组术后第2日痰白细胞计数高(15.86×106mg-1),食管切除组术后第3日痰白细胞计数高(17.81×106mg-1).肺切除组术后痰IL-8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术后第4日明显降低至0.39ng·ml-1与术后第1日的2.61ng·ml-1比较差异显著(P=0.02).食管切除组术后第2日痰IL-8水平5.00ng·ml-1,明显高于第1日0.93ng·ml-1,有显著性差异(P=0.002),术后第3、4日逐渐降低.两组术后痰IL-8水平在术后第3、4日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食管切除组痰黏性明显低于肺切除组,除术后第1日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3);肺切除组术后痰弹性大于食管切除组,术后1~3日有显著差异(P=0.00).结论①食管切除术后呼吸道炎性反应过程迟于肺切除术后,术后留置胃管可能是引起食管切除病人呼吸道炎性反应的相关因素.②肺切除术后痰黏弹性高于食管切除术后,对此类病人更应加强降低痰黏稠度的促进排痰护理措施.
-
下咽和颈段食管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由于下咽部(喉咽部)位置隐蔽,下咽恶性肿瘤临床早期症状缺乏,难以早期诊断,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甚至侵犯颈段食管,5年生存率仅在15%~47%之间[1]。研究表明,广泛的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和手术后化放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5年生存率,但是切除以后带来的言语和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修复手术后缺损,重建患者的吞咽和言语功能是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防治进展
食管吻合口瘘(esophageal anastootic leakage,EAL)是食管切除、食管重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EAL的发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31.6%~71%[2],国外文献报道EAL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25%和5% ~ 35% [3-4].EAL的成功治疗,对医师和患者都是挑战.下面将近年来EAL防治的有关文献作如下综述.一、EAL的定义[5]吻合口瘘的定义是指食管与胃肠吻合不严密或愈合不佳而发生的瘘,有的在悬吊或包埋吻合口时,缝线过深、过紧造成胃或食管穿孔,也称为瘘,有的作者提出吻合口区瘘更恰当.贲门或胃断端封闭不严密或胸胃缺血坏死后穿孔后引起的临床表现与吻合口瘘相似,临床不易鉴别.
-
人工食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肿瘤的切除、畸形的矫正或创伤的修复,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术是恢复患者术后正常饮食的惟一途径.目前常用的食管替代物为胃、结肠或带血管蒂的游离小肠.然而这些替代物均有不同的缺点和禁忌证,而且手术创伤大、干扰生理功能、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寻求一种安全、简单,并符合生理的食管重建方式是胸外科医师长期以来探索的目标,其中人工食管就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3].
-
034食管切除后用作替代食管的重建管状胃处的第二个原发癌
-
食管切除术后返流(编译)
复习食管切除术后返流的发病机制及抗返流手术的效果.
-
腋下小切口联合内镜行食管癌切除术
经胸食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手术的经典方法,虽然现代麻醉及外科技术降低了手术风险,但开放食管切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甚至有文献报道高达70%~80%[1],住院死亡率也高达4%~7%,为减少围术期并发症,腔镜微创外科已愈来愈多地应用于食管手术[2].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为18例患者施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1980~1998年,我们共诊治了44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对4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3例因患其它疾病未手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手术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2~62岁。主要症状为吞咽梗噎感20例(合并胸骨后疼痛4例、胃酸增多1例)、上腹部疼痛8例、胸背部疼痛5例、吞咽疼痛3例、咽部异物感和咳嗽、气短各1例。3例无任何症状。所有病人均进行了钡餐上消化道内镜检查,4例进行了腔内超声检查。肿瘤位于胸段食管中1/3者23例,上1/3者10例,下1/3者7例,胃和食管交界处1例。合并裂孔疝并反流性食管炎1例、食管憩室1例、慢性胃炎2例。 37例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2例肿瘤巨大、分叶不易摘除者和2例合并严重食管炎者行食管切除
-
Ⅲ期贲门失弛症的外科治疗
1987年4月至1997年10月我们共收治Ⅲ期贲门失弛症病人10例,占同期贲门失弛症病例总数的3.3%.采用全食管切除、结肠或胃重建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3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三切口手术(常规组)与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微创组)的手术时程、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引流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常规组(18例)和微创组(17例)的术后引流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程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程长于开胸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两组其他术后观察指标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呼吸功能障碍、吻合口瘘,两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致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安全可行,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
胸腹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癌68例
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后易复发,手术效果不满意.为此,我们对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报道如下.
-
漏斗式食管胃吻合术在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可以增加食管切除的长度,减少食管断端癌残留,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较低,而术后胃液食管反流发生率较高.为此,2001年3月~2004年1月我们先后采用常规单层法、种植式和漏斗式食管胃吻合术行颈部吻合共126例,现特别推荐漏斗式食管胃吻合术.
-
食管癌术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引起晕厥一例
患者男,45岁.2008年1月因吞咽乏力行上消化道造影发现食管上段狭窄,胃镜检查见食管入口狭窄,进镜困难.2008年2月1日在全麻下行全咽喉、全食管切除,咽-胃颈部吻合术,气管造瘘术.术后病理报告:(1)食管髓质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侵透肌层达纤维膜,并与气管壁纤维性粘连.肿瘤累及环后,未累及双侧声、室带、喉室、会厌、双侧梨状窝、双侧襞裂及贲门,胃切缘及气管下切缘未见癌.
-
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目的:探讨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7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56例(98.2%)获长期随访.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8%,再出血率为1.8%.结论:本手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令人满意,手术难度相对较小,值得推广.
-
食管切除病人的健康指导
本文从术前指导,术后指导以及出院指导三大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对食管切除患者进行优质合理的健康指导,其目的在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轻食管切除病人的痛苦。
-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胸腔内吻合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3例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的胸外科急诊,临床误诊率及手术死亡率较高.1992至2003年,我院成功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
中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中段食管的解剖特点,探讨外科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 26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入路根治性切除161例,姑息性切除5例,探查手术6例;采用右胸入路根治性切除89例,姑息性切除2例.所有切除肿瘤的病例,均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胸膜顶吻合.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肺部感染19例,切口感染12例,胸腔积液增多5例;心脏并发症1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GI、食管镜和CT检查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切口行中段食管癌手术,既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又尽可能减少组织创伤.
-
三角吻合术和传统管状吻合在食管癌患者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究三角吻合术和管状吻合术在食管癌患者食管切除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食管切除术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的164例食管癌患者,其中三角吻合术84例(A组)、管状吻合术80例(B组),比较两组吻合时间、出血量、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吻合时间、出血量和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吻合口瘘(4.76%)及吻合口狭窄(2.38%)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11.25%,16.25%) (P<0.05),两组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率(60.71%)显著高于B组(31.25%)(P<0.05),不满意率(8.33%)低于B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切除后,采用三角吻合方式吻合食管胃颈部,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不增加吻合时间、出血量和其他并发症,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外科治疗食管平滑肌肉瘤2例
病例1患者女性,60岁.主诉2个月前出现进食梗噎感伴胸骨后烧灼样疼痛,逐渐加重,近半月只能进流质.于1998年3月20日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X线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梭形膨胀性充盈缺损,粘膜完整,长约8 cm.胃镜见距门齿约32 cm处食管粘膜隆起,无破坏,活检未找到肿瘤细胞.6月3日在全麻下经左胸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周围轻度侵润,与粘膜下层粘连较重,表面呈结节状.考虑有恶性肿瘤的可能,遂行中下段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切除肿瘤体积为6 cm×3 cm×3 cm,鱼肉样.病理报告:食管中下段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上下切缘无瘤细胞侵润.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 a共8次,随访5 a未见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