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铁贮水平与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及血管造影形态学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孙秀玲;马建国

    目的评价血清铁参数与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CL)患者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异常及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 aryartery disease,CAD)程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8例具有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LDL-C)>3.38mmol/L]从未治疗过的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9±6)岁,作为HCL组和32例年龄匹配而胆固醇水平正常(Normo cholester lemia,NCL)的男性为NCL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10d内行99mTc-甲氧基异丙基异氰(MIBI)SPECT检查.结果在HCL组发现血清铁蛋白与心肌灌注系数(γ=0.70,P<0.001),可逆系数(γ=0.66,P<0.01)和心室壁运动系数(γ=0.53,P<0.05)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而总铁结合力与灌注系数之间呈一弱(负)相关(r=-0.52,P<0.05).在NCL组铁参数与灌注系数及心室壁运动系数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证实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决定HCL患者,心肌灌注的独立因素(β=0.55,P>0.05).铁参数与两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评分所定义的CAD程度无关.结论体内铁贮水平升高,与HCL患者心肌灌注和功能异常的严重性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CAD的造影病变范围无关.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可增加铁介导的氧化应力和LDL-C过氧化作用,导致HCL相关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进一步损伤心肌灌注和室壁运动功能.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的评价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焦占全;张梅

    本文综述了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的评价方法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方面新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心肌灌注的造影评价方法及联合应用两方面加以介绍.

  •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作者:周松;李振莲;王连芹;任振芳;齐丽平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7.8±10.1)岁。入选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应用替格瑞洛并行急诊PCI,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及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记录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出血事件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ST段回落>75%比例增加,无复流比例降低,(78.0% vs.92.7%)、(50.0% vs.78.2%)、(16.0% vs.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大出血3例(6.0%)、轻度出血3例(6.0%)、不明显出血44例(88.0%);试验组大出血1例(1.8%)、轻度出血11例(20.0%)、不明显出血43例(78.2%);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3.6%vs.18%)、[(46.5±4.7)mm vs.(48.8±5.7mm)]、[(57.9±5.1)%vs.(5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保护心脏功能,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方面优于替格瑞洛单药治疗。

  • 替格瑞洛对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刘佳;王学超;李如意;刘惠良;白士茹;吴海波;李鑫柠;陈天磊;杜荣品

    目的 评价替格瑞洛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以STEMI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23例,术前应用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替格瑞洛组61例和氯吡格雷组62例.明确诊断后即刻口服负荷量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继以替格瑞洛维持.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继以氯吡格雷维持.比较术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TIMI)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并观察住院期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总体CTFC数值、具体血管(LAD、LCX、RCA)比较均小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中TIMI>3级所占比例、术后心肌灌注TMPG 3级比例高于氯吡格雷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急诊PCI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格瑞洛可改善其术后心肌层面的血流灌注,且用药安全.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抽吸导管冠脉内局部推注替罗非班的疗效研究

    作者:朱红涛;刘学庆;丁晓军;唐剑峰;赵剑锋;欧阳巍立;龚军辉;吴明海;邱林林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通过抽吸导管冠状动脉病变处给予替罗非班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81例,其中40例经抽吸导管在罪犯血管堵塞处局部缓慢推注替罗非班,41例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缓慢推注替罗非班.主要终点为各种原因的30 d死亡;次要终点包括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心肌呈色分级(MBG)、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局部给药组MBG3级患者明显多于经指引导管给药组(68%vs.36%,P=0.002),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则明显减少(12.5%vs.25.6%,P=0.0027).两组患者各种原因30 d死亡(2.5%vs.2.4%,P=0.943)、TIMI血流3级(92.5%vs.87.8%,P=0.848)、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0%vs.1.2%,P=0.764)、靶血管重建(2.5%vs.4.9%,P=0.931)及不稳定性心绞痛(15%vs.19.5%,P=0.840)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PCI术中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局部缓慢给药能改善心肌灌注,减少住院期间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但是对于30 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

  • 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罗亚玮;陈方;张维东;高阅春;张晓玲;张宇晨;潘昱;何继强

    目的:观察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的中高危NST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0例,年龄18~75岁。术前组(38例):患者在造影前(12±2)h开始首先给予10μg/kg负荷量的替罗非班,3 min内推注完毕,然后以0.15μg/kg/min静滴至PCI完成后24 h;术中组(42例):在指引导管到位后给予10μg/kg的负荷剂量,3 min内推注完毕,然后改为0.15μg/kg/min静滴至PCI完成后24 h。比较两组院内、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肌钙蛋白I(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与本组术前比较,术前组在PCI术后CK-MB、hs-CRP和sCDL40降低,为(22.91±11.76)U/L vs.(14.69±15.72)U/L、(16.50±7.76)mg/L vs.(10.91±13.16)mg/L、(18.92±8.90)μg/L vs.(12.65±1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中组比较,术前组在PCI术后sCDL40降低[(14.23±8.91)μg/L vs.(12.65±1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60)。结论早期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能抑制炎症反应,明显减少心肌的急性损害。

  • 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心肌灌注的评价研究

    作者:吴迪;张红超;姚克纯;李利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缺血心肌血运重建后心肌灌注的价值.方法 3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别予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血运重建,在术前、术后早期(<1个月)、及术后晚期(6~12)个月分别行实时MCE检查,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进行评分.将其结果与相应阶段造影(CAG)和(或)冠脉增强CT成像(CT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按16段心肌节段法进行分段分析测量.36例患者576个节段中,运动异常节段247 个,MCE结果与治疗前冠脉造影吻合率为89.89%.冠脉血管再通术后早期共有172 个节段有改善,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靶血管供血支配区吻合率为78.00%.术后晚期,MCE与冠脉影像结果吻合率为80.56%.结论 实时MCE可随访观察冠状动脉再通血运重建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的情况,可尝试用于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的临床随访.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赵倡武;苏毅;马欣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ACS合并DM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等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n=4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内注药20 min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及心肌灌注血流分级,术后8 h、12 h、24 h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术后8 h、12 h、24 h替罗非班组的cTnT、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脉内注药后20 min行冠脉造影,替罗非班组IRA的TIMI及心肌灌注血流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内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凝基础上合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减少心血管事件.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李文;张鸿举;王相智;梁毅;丁少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IIIa(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对冠脉灌注、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87例发生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冠脉组,n=45)与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静脉组,n=42).冠脉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在冠脉内3 min注入替罗非班12 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 μg/(kg·min)静脉维持24~48 h;静脉组在支架释放后3 min内静脉注入替罗非班12 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 μg/(kg·min)静脉维持24~48 h;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TFG)、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并比较两组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指标、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即刻两组TFG、CTFC、TMPG、MBG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给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或静脉内给药后,两组TFG、CTFC、MBG、TMPG指标均较未给药前显著改善,冠脉给药组TFG、CTFC优于静脉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PCI术后1周心超结果(LVEF、LVEDD、LVESD)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1月和3月随访期MACE发生率两组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微循环血流,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药物介入联合与直接PCI死亡率相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如何尽早恢复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一直是STEMI相关研究的重点。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外,近年来受关注较多的另一策略是药物介入联合策略(pharmaco-invasive strategy)。

  • ACS患者住院期间强化降糖治疗不增加获益

    作者:闫睿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2013年9月9日在线发表了荷兰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合并入院高血糖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CS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并不减少梗死面积,且与损害相关,未来研究还应关注ACS患者PCI术后持续升高的血糖,并选择佳血糖管理策略。
      既往研究表明,ACS患者入院时高血糖水平与死亡率增加相关。项该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对伴有高血糖的ACS患者行强化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即执行严格的血糖标准是否有利于患者转归获益。本研究共纳入入院时血糖水平在7.8 mmol/L~16.0 mmol/L的294例患者,排除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其中275例患者(93.6%)接受PCI治疗。对患者随机进行强化血糖管理(静脉输注胰岛素使血糖降至4.7 mmol/L~6.1 mmol/L)或常规血糖管理。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入院后72小时的高敏肌钙蛋白T值(hsTropT72);次要终点为随访6周后的肌酸激酶曲线下面积、心肌带(AUC-CK-MB)、释放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结果显示,强化血糖管理组和常规组的中位hsTropT72分别为1197 ng/L和1354 ng/L(P=0.41);两组的中位AUC-CK-MB分别为2372 U/L和3171 U/L(P=0.18);两组的心肌灌注评估心肌损伤的中位程度无明显差异(2%对4%,P=0.07)。少见严重低血糖(<50 mg/dL,共发生13例)。在患者出院前,发生死亡或自发二次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8例和1例(5.7%vs.0.7%,P=0.04)。

  • 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田晋帆;吕树铮;戴敬;宋现涛;葛长江;张东凤;张闽;许锋

    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所致的血流中断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常见原因。冠状动脉急性血栓性闭塞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特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挽救坏死心肌,减少患者死亡率是急性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然而,开通心外膜血管并不意味着获得佳心肌灌注,即无复流现象[1,2]。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过重的患者,单纯PCI治疗不仅无法清除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血栓,还可导致病变处血栓碎裂脱落,流向远端血管造成微循环栓塞、心肌灌注不良,降低了PCI治疗的获益,也增加了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心电图持续ST段抬高,低心肌呈色(MBG),低TIMI分级及增加的校正TIMI帧数是心肌灌注不良的标志[3]。

  • 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文广;任琳;张晶;汤秀英;张双月;马利祥;杨红梅;刘晓媛;王庆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与溶栓治疗比较,有更高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更低的再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1-2].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仍为棘手问题,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从而影响急诊PCI的疗效[3].替罗非班可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维持心外膜及微循环灌注,使急诊PCI的获益进一步扩大[4-5].本研究拟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 320排动态容积 CT 冠状动脉成像与心肌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森;杨林峰;周涛;张瑞杰;李敏;翟继良;刘海燕;孙钢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T心肌灌注成像( 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CT-MPI)显示的心肌灌注缺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CTCA及CT-MPI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TCA 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180支,其中正常冠状动脉56支,狭窄冠状动脉124支。按照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供血范围统计,CT-MPI显示86支冠状动脉灌注正常,94支冠状动脉存在灌注缺损。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缺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 TIMI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储备功能

    作者:杨柏松;齐国先;邓学科;张月兰;贾大林;彭永文;曾定尹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是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价心肌灌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简单、方便的TIMI计帧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静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量,并进一步进行CFR的测定,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糖尿病心肌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

    作者:吴铿;游琼;莫海亮;黄瑞娜

    目的 探讨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Toll 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初步探讨 TLR4、TNF-α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灌注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糖尿病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型糖尿病(T2-DM)组37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组17例、单纯T2-DM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LR4及TNF-α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分别检测单核细胞分泌TLR4、TNF-α蛋白水平.进行心肌灌注单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图像可视化分析.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单核细胞TLR4和TNF-α的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糖尿病心肌病组心肌灌注总负荷评分(SSS评分) 和总静息评分(SR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TNF-α表达与SSS评分水平呈正相关(r=0.75,P<0.05;r=0.931,P<0.005),与SRS评分水平也呈正相关(r=0.78,P<0.05;r=0.89,P<0.005).DCM组SSS评分、SRS评分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呈正相关(r=0.728,P<0.005;r=0.738,P<0.005),与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研究提示TLR4、TNF-α可能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灌注中具有炎症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 TLR4、TNF-α表达介导级联反应,从而促进内皮分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引起心肌灌注的炎症损伤.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肌灌注、代谢、功能的关系

    作者:朱建成;杨向军;章斌;杨俊华;吴翼伟;蒋文平

  • 干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的旁分泌机制及治疗策略

    作者:裴志勇;赵玉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现有的治疗措施(药物、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但对于已坏死的心肌却无能为力.随之而来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使心功能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现状

    作者:黄榕翀;葛均波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尽管随着药物治疗、介入技术和外科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然而成功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中,仍有超过30%的患者发生远期左室重构,引发心力衰竭.因此,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防治仍然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自2001年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以来[1],包括BOOST(2004,2006)[2-3]、TOPCARE-AMI(2002,2004)[4]、MAGIC(2004)[5]、MAGIC-3-DES(2006)[6]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6~12个月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运动耐量增加,心肌灌注改善,而且细胞移植并不增加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包括致心律失常和支架内再狭窄等.近多个研究小组发表了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实验结果,但结果不尽相同,再一次引发了关于干细胞治疗有效性的争论.

  • 重视心电图在评价心肌灌注中的作用

    作者:刘伊丽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时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是AMI治疗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约有20%~25%的A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的前向血流恢复到了TIMI 3级,但其供血区心肌微循环却得不到充分灌注,表现为无血流(no-reflow)或低血流(low-flow)现象,心电图表现为抬高的ST段在IRA再通后无明显下降,这类患者有较高的住院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而认识到,心肌水平的充分灌注是再灌注治疗成功的关键.评估再灌注治疗效果应该从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微血管血流两个层面来衡量.

414 条记录 5/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