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镜下胃柿石1例

    作者:李秀贤;郑吉国;王秀英

    1 患者,女,33岁,因"上腹部疼痛二十天,伴腹胀"来院门诊检查.因二十天前进食较多柿子后逐渐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进食量减少1/3(每天进食4-6两),体重下降2公斤.查体;消瘦病容,左上腹压痛(+).胃镜下见:胃底部有中等量积液,抽吸胃液,胃体腔内见一个大小形态约4cm×7cm灰白色肿物.表面嵌灰白色颗粒状"结石",上起于胃体与胃底交界处,下止于胃角上2cm处左右,占据半个胃腔,胃镜不能推动.用活检钳将胃石分次勒断三部分并取标本送病检.胃体部可见多处充血、水肿、糜烂.胃窦粘膜红白相间,表面粗糙不平.经活检证实:胃窦为"萎缩性胃炎",胃石为:"胃柿石".结合胃镜检查所见给予口服雷尼替丁0.15g,2次/日,10%碳酸氢钠10ml,3次/日,连服10天后病人无任何不适,行胃镜复查,镜下所见:整个胃粘膜未见充血、糜烂,未见"柿石".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3例报道

    作者:刘江玲;马俊英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碳酸氢钠的无菌注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在我院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本药的过敏反应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02年度穿琥宁注射液过敏3例报道如下.

  • 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慧明;杜向东

    目的:探讨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是否能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和未使用碳酸氢钠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各25名,将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使用碳酸氢钠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可明显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 口服补液盐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作者:李茜;田红林;李晓雯;李晓燕

    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1967年制定的配方,其成分是氯化钠、碳酸氢钠和葡萄糖,加水后饮用,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秋季腹泻引起的轻度及中度脱水,临床疗效显著.为使质量安全的药品更好的用于临床和门诊患者,笔者委托自治区药检所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1 ]的要求: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应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检验.笔者对其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试验,以期获得更具科学性,可以有效提高微生微生物污染检出率,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检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 灌肠致水中毒1例

    作者:李志华;潘锦婷

    患者男,54岁.5年前因肠梗阻做回结肠端侧吻合术,因出现盲襻综合征人院.为做钡灌肠检查,12小时内用肥皂水或温开水灌肠8次(每次约1000m1).均有粪水排出,未记排出量.其后患者即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双手抽搐.静推10%葡萄糖酸钙20ml未见效.约6小时后,血压180/120mmHg,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发绀,随即处于浅昏迷状态.初步诊断:灌肠致水中毒.经气管插管给氧,静滴5%碳酸氢钠250ml,不见缓解,并出现肺水肿.经用20%甘露醇500mml,3%氯化钠液500ml静滴,于24小时神志恢复,于4天后做了盲襻肠管切除,痊愈出院.

  • 氯乙酸烧伤合并中毒死亡一例

    作者:谢卫;苏青和;许炳元;杨敏杰

    患者,男,25岁,工作中被热氯乙酸液(体积分数93%,温度90℃)烧伤,伤后2 min清水持续冲洗30 min后,用质量浓度为5O g/L的碳酸氢钠清洗创面,1 h后送入我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温36.5℃,呼吸24次/min,心率78次/min,血压120/90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胸、腹、四肢及会阴部氯乙酸深度烧伤20%TBSA.立即用质量浓度为0.5 g/L的洗必泰清洗创面,创面暴露,给予补液和抗感染治疗.伤后2h患者出现呕吐、烦躁,给予静脉滴入地塞米松20 mg.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6及能量合剂,吸氧,留置导尿,导出残余尿100 ml.伤后3 h患者病情加重,烦躁,胸闷,抽搐,频繁呕吐.血气分析示:PCO25.08 kPa(1kPa=7.5 mmHg),P02 5.7 kPa,HCO3-18.4 mmol/L,BE-6.3 mmol/L,SaO20.60.立即静脉滴注质量浓度为50 g/L的碳酸氢钠250 ml和地塞米松20 mg.质量浓度为50g/L的碳酸氢钠3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雾化吸入.伤后5 h 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患者逐渐转入嗜睡、昏迷状态,呼吸30次/min,心率120次/min,血压158/120 mmHg,皮肤紫绀,血尿.继续应用碱性药物及速尿,病情无改善,于伤后10 h死亡.

  • 靶向肿瘤内高乳酸环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骏;宫希军;徐璐;曹明;杜临安

    目的 探讨靶向肿瘤内高乳酸环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ILA-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TILA-TACE组和TACE组,TACE组30例患者单纯行TACE治疗;TILA-TACE组30例患者在行TACE治疗的同时灌注碳酸氢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12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TILA-TACE组疾病控制率为86.67%,高于TACE组的5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LA-TACE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80.00%,高于TACE组的5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肿瘤内高乳酸环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 救必应胃痛片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作者:蒋秋香

    目的:完善和提高救必应胃痛片的质量标准,为有效控制该制剂内在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增加显微鉴别项,对处方中以细粉入药的木香、救必应、肉桂、陈皮和高良姜5种植物药材进行显微鉴别.(2)简化原标准中橙皮苷、桂皮醛和木香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增加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的薄层色谱鉴别法.(3)简化及改进原标准中检测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增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桂皮醛3个含量控制指标成分,建立同时测定橙皮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和桂皮醛含量的方法.结果:(1)显微鉴别中,救必应胃痛片粉末具有与木香、救必应、肉桂、陈皮和高良姜等对照药材相应的显微特征.(2)薄层色谱鉴别中,橙皮苷、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的图谱清晰,与杂质斑点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3)含量测定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橙皮苷、桂皮醛质量浓度分别在0.894 4~44.72 μg· mL-1(r=0.999 3)、0.857 6~42.88 μg· mL-1(r=0.999 3)、1.901~142.6 μg· mL-1(r=-0.999 2)、1.578~78.92μg· mL-1(r=0.999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8%(RSD=2.1%)、101.2%(RSD=2.2%)、101.3%(RSD=2.7%)、96.2%(RSD=2.8%).测定救必应胃痛片样品13批,其含量分别为:木香烃内酯0.011 6~0.200 8 mg·片-1;去氢木香烃内酯0.084 9~0.221 9 mg·片-1;橙皮苷0.711 7~1.232 0 mg·片-1;桂皮醛0.029 5~1.007 5 mg·片-1.结论:本文所建立和完善的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4种含量控制指标成分的测定方法,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救必应胃痛片的质量控制.

  • 问题3:挤压综合征的处理要点有哪些?

    作者:都定元

    解答:挤压综合征的处理要点包括:(1)尽快解压与施救,应及早去除挤压因素。恢复受压部位的血运,避免机体组织长时间的缺血缺氧。(2)早期对患者积极进行容量复苏,避免肾脏缺血;应避免补充含钾液体以防止加重高钾血症,可予以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交替使用以减轻钠负荷、补液速度应能维持尿量>1mL/(kg· h)为目标。(3)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避免肌红蛋白及尿酸形成管型加重肾脏损害。碱化尿液治疗时需要监测尿液pH值,维持尿液pH>6.5。(4)密切监测血钾浓度,高钾血症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胰岛素比例糖水、利尿、导泻等措施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或通过尿液、胃肠道排出体外。一旦发生高血钾、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应及时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以减轻肾脏损害、维持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肾功能恢复。(5)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 654-2黄体酮碳酸氢钠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雷康兰

    目的:观察654-2、黄体酮、碳酸氢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66例通过B超确定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肌注黄体酮,静滴654-2和碳酸氢钠治疗。结果2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654-2、黄体酮和碳酸氢钠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明确,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抗生素致伪膜性结肠炎1例

    作者:米景梅

    1 病例分析患儿,男,1岁,主因"发热腹泻、流涎"以"急性结肠炎"收住院,患儿近一月来因"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在我院门诊及儿科住院治疗,先后应用"青霉素"、"白霉素"、"丁胺卡纳霉素"、"洁霉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治疗,病愈出院.于入院前两天,患儿突然高热达39℃,持续不退,伴腹泻大量稀水样便,数频,患儿在短期内出现脱水,急诊收住我科.入院查体:T:39.4℃,神志清,精神差,呈急性脱水病容.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口唇干燥,口腔粘膜,舌粘膜均满布伪膜,基底充血,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余(-),入院后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稳紊乱,对症治疗,口腔局部给予碳酸氢钠及制霉菌素涂抹.经过8天的住院治疗,患儿痊愈出院.

  • 碳酸氢钠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观察

    作者:唐运香;赵东娥;白思华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气道开放,容易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气管切开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临床常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进行雾化吸入及气道湿化,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有时还会出现大量痰痂堵塞气道,严重时必须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我们采用5%碳酸氢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对40例颅脑外伤行开颅术并气管切开术患者实行雾化吸入及气道湿化,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双黄连粉针致喉部水肿1例

    作者:丁念珍

    患者,男,34岁.因发热、咽痛、咳嗽3天于2001年4月3日入院.体温38.3 ℃,脉搏86次/min,神志清楚,咽部充血,扁桃体1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余未见阳性体征.人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双黄连粉针(河南浙川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091 7)2400mmg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内静滴,滴速每分钟40滴,当输入80ml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述喉部堵塞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并遂渐加重.呼吸每分钟32次,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三凹征,口唇发绀,面部浮肿,以双眼睑为甚.喉部重度水肿,可闻及喉鸣.诊断:双黄连过敏致急性喉水肿.立即给氧,更换液体,停输双黄连,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静推地塞米松20mg,肌注非那根25mg,10分钟后缓解,继用10%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葡萄糖水40ml滴注,5%碳酸氢钠250ml纠酸,抢救30分钟后喉梗阻症状完全消失,住院治疗5天痊愈出院.双黄连系金银花、黄芩、连翘的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滴出现的副作用报道逐渐增多,但出现急性喉水肿的报道甚少.

  • 氟康唑分散片联合碳酸氢钠涂擦治疗儿童念珠菌感染口腔炎疗效分析

    作者:刘洁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念珠菌感染口腔炎的48例患儿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了新的给药途径,即局部应用氟康唑分散片联合碳酸氢钠涂擦治疗口腔念珠菌病,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白秀莲;赵琳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光疗,给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观察2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 2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方便、经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黄润珍;李雄方;严达明

    目的 探讨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尿酸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2例.A组为苯溴马隆给药组,B组为碳酸氢钠给药组,C组为苯溴马隆加碳酸氢钠给药组.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的血肌酐、血尿酸(UA)、24 h尿UA、尿素氮、甘油三酯、24 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5周后,3组患者的血UA、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尿UA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C组患者的血UA、24 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A组和B组(P<0.05),尿UA高于A组和B组(P<0.05),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UA、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尿UA的排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碳酸氢钠在长效麻醉中作用的观察

    作者:朱堂保;江玲

    我们在长效麻醉药中加入5%碳酸氢钠用于痔瘘术后镇痛,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 碳酸氢钠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拉姆次仁

    目的:探讨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治疗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以86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分别为43例,前者采用的单一碳酸氢钠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应用了氟康唑,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及其口腔白斑面积、pH值.结果: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一周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除了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均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均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陆文斌

    目的:研究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鹅口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小儿鹅口疮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碳酸氢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艳;郑建峰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碳酸氢钠作为一种弱碱类药物,临床常用剂型包括片剂、注射剂等.早前碳酸氢钠常用于中和胃酸、碱化尿液等常规治疗.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碳酸氢钠已从初单纯的代谢性酸中毒治疗逐步拓展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急救措施以及癌症领域等疾病的缓解和治疗.碳酸氢钠作为简单的化学制剂药物,利用其碱性的特点可对口腔和消化道的酸性环境进行护理,缓解其他药物治疗或诊断技术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在多项手术中的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839 条记录 40/42 页 « 12...3435363738394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