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格林-巴利氏综合征1例
病历简介患者,女,56岁,住院号:1009718.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活动障碍伴胸闷,呼吸困难2周,于2000年5月25日入院.1个月前曾因感冒、发热、咽痛,服感冒药片而愈;2周后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麻木,皮肤过敏,肌肉压痛明显,双下肢活动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闷、气促、不能站立行走,卧床不能主动翻身.
-
脊髓创伤后并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刘某某,男性,51岁,河北张家口人.主因"腰部外伤1月余,四肢力弱伴呼吸困难1月" 以"四肢力弱待查,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性大"于2011年6月13日入本院.1.1 现病史 患者2011年5月6日下午4点于工地施工时被重物砸伤腰部,当即感腰部剧烈疼痛,双下肢不敢活动,急被同事送往当地医院,腰椎CT扫描提示腰2椎体骨质呈粉碎状破坏、节段性椎管破坏、部分骨质后突侵占椎管、硬膜囊受压严重变形,遂以"腰2椎体爆裂骨折、脊髓神经损伤、双下肢不全瘫"收住当地医院骨科.
-
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3例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23例,疗效较好.
-
血浆置换治疗急性格林-巴利9例报道
急性格林-巴利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免疫反应,消除致病因子对神经损害,并促进神经再生.血浆置换可去除血浆中致病因子如抗体成分.笔者总结我科2002年4月至203年1月用血浆置换治疗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综合治疗格林巴氏综合症1例
病例:患者王××,男,30岁,于1996年3月10日就诊.主诉双侧手指为阵发性麻木,半月后麻木呈持续性,并逐日加重,向远端发展.同时双下肢从远端开始麻木,逐渐发展到腰部.上下肢体发胀,疼痛不适,20天后感头痛,一月后感到面部麻木,四肢瘫痪.经益都中心医院神经科诊断为急性格林巴氏综合症.病人住院2月,病情稳定,但肢体瘫痪未恢复.为进一步治疗,故来院就诊.查: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尚好,神志清;双上肢肌肉萎缩,能平举,握力及肌力均为"0"级.双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诊断为格林巴氏综合症恢复期.
-
急性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急性对称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愈后约1%~3%患者可出现1次以上的复发,称之为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RGBS).我院自1972年~2001年收住院37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有RGBS16例(4.3%)、36次发作,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50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分析比较如下.
-
1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伴呼吸肌麻痹的护理对策
2002年8月我们收治1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病情严重,经积极抢救,患者病情顺利转归,整个住院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护理对策,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复发1例
患者,男,2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眩晕、站立不稳9天,于1998年6月9日住院.1周前因发热咳嗽,后出现双下肢乏力,由下肢向上肢发展,2天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行走不稳,双手不能持物,伴恶心呕吐,多汗,小便困难,既往于1997年5月及1998年2月各有类似上述症状发作一次.体检:体温37.2℃,神清,语言不清,无眼睑下垂,眼球各方向活动好,双眼水平震颤Ⅱ°,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减低,闭目直立试验(+),双侧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不稳,两肘、膝关节以下触、痛觉明显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性反射(一),腰穿压力正常,蛋白0.7g/L,细胞数正常,肌电图示:广泛周围神经性损害.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用地塞米松20mg静滴,每日一次,用7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30mg,每天一次及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等治疗,20天后基本痊愈出院.
-
血浆置换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5例护理体会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对15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运动神经电图对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评价的意义
1995~2003年,我们对43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电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GBS预后评价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
间隔26年的复发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患者女,41岁.于1962年因受凉感冒后逐渐出现四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四肢末端浅感觉呈套式减退,无脑神经受损,无晨轻暮重.在我科住院诊治,查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神经性病变.临床诊断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给予地塞米松治疗20d痊愈出院.次后患者于1995年、2001年曾两次因四肢麻木无力入我科住院治疗,行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诊断为GBS,给予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治疗约20d痊愈出院.3d前患者因洗澡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无呼吸困难、饮水呛咳.
-
21例以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1 一般资料21例患者,全部为住院病人,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组织研究院组织以Asbusy为首的委员会拟订的急性格利-巴利综合征(AIDP)的诊断标准.男10例,女11例,年龄小10岁,大38岁,平均25岁;病前1~2周内有明确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19例,无明确感染史2例;全部病例均有四肢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上胸部有一不确定感觉平面,或胸部束带感12例;肌力Ⅲ级5例,Ⅳ级16例;伴周围性面瘫2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5例.
-
脑外伤术后并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
例1,患者男,36岁,车祸致头部受伤于2007年5月16日入院,查头部 CT 示左侧额颞颅骨内板下片状高密度影,脑中线结构右移,左额、顶骨骨折。诊断为左额颞硬膜下出血、颅骨骨折,予去骨瓣加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四肢活动正常。术后第14天患者出现精神疲软、四肢无力,尤其抬颈明显费力,讲话吃力及呼吸也渐感费力。查体:BP 130/82 mmHg ,四肢张力低,双上肢近端肌力1级,远端2级,双下肢肌力2级,四肢远端针刺觉减退以下肢明显,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急查心电图正常、头部 CT 同前术后样改变,电解质仅血钾稍降低为3.2 mmol/L,经补钾治疗1d后血钾正常但症状毫无改善,同时颈椎MRI 检查未见异常,遂请神经内科会诊。申请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以累及感觉神经与双上肢近端运动神经明显)。并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呈明显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诊断明确。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同时给予弥可保、维生素B1、神经节苷脂等营养神经、免疫调节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在术后第18天呼吸肌无力加重,马上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治疗10 d 后病情逐步好转,遂去除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6周后患者肌力达4级出院,并门诊定期随访观察。
-
血浆置换并透析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格林一巴利综合征1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与操作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15~62岁.8例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史,4例有腹泻史,3例有发热史,余2例无明显疾患.病程达高峰时间为5天~4周.
-
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儿童癔症性瘫痪11例报告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四肢无力,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起病急.儿童癔病性瘫痪的起病也急,症状貌似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造成误诊.本文11例儿童癔病性瘫痪均被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明确诊断后经1到 3次暗示治疗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
肝包虫术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患男,48岁,藏族,牧民.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2 周余."于2005年5月10日收住我院普外科,诊断为"肝包虫病,盆腔包虫,梗阻性黄疸",遂行"肝包虫囊内摘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可.于术后16d,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呈长袜套样痛觉过敏,余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查血清K+3.00mmol/L,考虑低血钾症,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予以补钾等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补钾后症状无改善,并出现四肢无力加重伴呼吸费力.查腰穿示淡黄色脑脊液,初压120mmH2O,潘氏试验(+),糖1~5管阳性,细胞计数WBC 2个/mm3,Na+143mmol/L,Cl-110mmol/L,蛋白定量1.4g/L,血免疫球蛋白检查IgG9.0g/L,IgA 6.24g/L,IgM2.47g/L,IgE 25g/L.肌电图示双侧胫前肌失神经损害.神经电图示: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对侧减慢,右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稍延长;②感觉传导速度,右正中神经波可疑降低,有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诊断明确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予以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d,甲强龙500mg,1次/d,静点3d后改为地塞米松10mg静点,逐渐减量并同时加用营养神经,扩血管等药物及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救治成功的体会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侵犯运动神经根及其周围神经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二次患病者更少见.现将我们成功病治的重症病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