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及胃窦Cajal间质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 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14天, 空白组和模型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安静环境隔离, 不予任何处置.干预结束后进行胃电节律的测定, 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胃窦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 (ICCs) 表达.结果空白组ICCs表达为 (20.19±1.12) %, 模型组为 (5.32±0.97) %, 电针组为 (26.87±2.23)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减小, ICCs表达降低 (P<0.05);与模型组比较, 电针组大鼠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增加, 且ICCs表达明显增多 (P<0.05或P<0.01).结论 电针能够显著地增加胃电慢波节律和胃窦组织中ICCs表达水平, 从而影响胃肠运动, 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
TrkA、TrkB和TrkC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的表达
目的检查高亲和性的神经营养物质受体(TrkA、TrkB和TrkC)在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上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方法并以二氨基联苯胺(DAB)为呈色剂,检查免疫反应细胞.结果 3种受体在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四级通路的三叉神经中脑核、二级和三级核团均有表达.同一核团内3种受体的免疫阳性细胞密度不同.在胞体和突起上均观察到TrkA和TrkB免疫反应染色,但TrkB标记的突起较长,TrkC染色多局限于细胞体部分.结论在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3种神经营养物质受体都可能在维持神经元存活和调节递质释放等方面发挥特定的作用.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21)是众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新成员。与其他 FGF一样,FGF-21也有一个内核区,其中28个高保守的氨基酸残基中有10个可以与FGFR相互作用。小鼠 FGF-21编码的 cDNA含210个氨基酸,其中有一约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疏水性氨基末端,为一分泌型蛋白质的典型信号序列。人 FGF-21编码的 cDNA含209个氨基酸,其序列与鼠源约有75%的氨基酸相同[1]。经典的 FGF途径需要肝素的参与,而 FGF-21缺乏特异性的肝素结合区域,但它的共受体结合区域β-klotho 可以结合 FGFRs[2]。因此,FGF-21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信号传导作用,该受体由经典的 FGF酪氨酸激酶受体和β-klotho构成。体外研究表明 FGF-21主要与FGFR1c/β-klotho结合,但也有研究表明 FGF-21可以通过4个 FGFR亚型发挥作用[3]。虽然 FGFR大量表达,但是β-klotho却特异性地在白色脂肪、胰腺、肝脏和睾丸中表达,因此 FGF-21主要集中在上述器官中发挥作用[4]。本文就 FGF-21的生物学功能、药理学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胃癌HER2检测的标准化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胃癌的首要治疗方式,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治愈[1]。但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达中晚期,即使采用围手术期化疗或辅助化疗,这些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2-3]。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途径如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HER2/neu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21,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185 000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4],即HER2蛋白。
-
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和其他肿瘤中的表达
CD117是由c-kit基因(4q11-q21)编码的Ⅲ型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目前CD117已成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不可缺少的参考指标.大部分病理医师对CD117的认识是从GIST开始的,可能会认为CD117是GIST的特异标记物.而且,初认为除GIST外,其他肿瘤尤其是梭形细胞肿瘤很少表达CD117,但随着近年的广泛运用,已发现许多表达CD117的肿瘤[1].为促进对CD117的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有必要就CD117的表达谱等问题作一综述.
-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美国病理医师学院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解读及展望
HER2癌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编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度同源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HER2状态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预测非常重要.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靶向性抗癌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家族,亦称erbB受体,含4个成员即EGFR(erbB-1、HER1)、erbB-2(HER2/neu)、erbB-3(HER3)和erbB-4(HER4),均属于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ype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ITK).这些受体是单个氨基酸链蛋白.每一受体含3个区域(domain)即细胞外区、疏水跨膜区和细胞内区.细胞外区为受体及其相应的配体或配体样物质结合处.受体与配体或配体样物质结合后形成同种或异种二聚体.
-
EphB1在喉癌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EphB1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喉癌分级分期及预后提供实验检测依据。方法雌性BALB/c裸小鼠,4~5周龄,分成3组(A1、B1、C1),每组12只。A1组左侧背部接种100μl含3×106转染空载体的喉癌细胞悬液,右侧背部接种100μl 含3×106高表达EphB1的喉癌细胞悬液每周测小鼠背部瘤的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B1、C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入EphB1基因或空载体转染的细胞,每周观察2次。约12周时杀死小鼠取肺及肝组织,观察计数脏器表面转移结节数目并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B1基因的表达情况。体外Transwell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转染了EphB1的永生化的人干细胞系LO-2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转移能力以及其生化能力。结果经尾静脉注射入EphB1基因的小鼠比转入空载的小鼠肺组织及肝组织表表面结节明显增多( P <0.05);A1组小鼠背部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B1组;EphB1基因在喉癌中较癌旁组织中表达增高;转染了EphB1基因的LO-2细胞间质分化率明显增高。结论 EphB1基因可促进喉癌转移,其表达的增强提示喉癌转移能力增强,临床检测其表达水平可辅助准确诊断喉癌的转移情况,预测喉癌患者预后。
-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TrkC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生长因子-3及其受体TrkC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背根神经节(DRG)中NT-3与TrkC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行为学检测表明,造模后大鼠的感觉功能显著下降(P<0.05),电针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电针组的NT-3与TrkC表达显著升高(P< 0.05),第20天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NT-3分泌显著增多(P< 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通过提高NT-3与TrkC的表达,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感觉功能.
-
血清microRNAs 在胃肠间质瘤中的意义
胃肠间质瘤(GIST)是人类常见的肉瘤,主要高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KIT 或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生长缓慢和隐匿.25% ~30%有明显的恶变表现,术后15 ~30 年后还可能存在复发[1-2] .经研究发现,mi-croRNAs 在肿瘤方面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血清中,microRNAs 有稳定表达,我们提出通过对血清中microRNAs 研究,观察其能否作为早期诊断GIST 的重要标志物.
-
小鼠不全性肠梗阻对Cajal间质细胞表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鼠小肠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导致自发性节律性收缩运动、电活动变化与Cajal间质细胞(ICC)表型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在小鼠回肠套入硅胶管,建立小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研究小肠平滑肌层形态学改变;利用常规生理和电生理技术观察环行平滑肌肌条自发性节律性收缩和慢波变化规律;利用全层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CC表型标志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的变化.结果:小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形成后14 d,梗阻近端肠管显著扩张、小肠平滑肌层明显增生肥厚;小肠平滑肌自发性节律性收缩节律紊乱、幅度不规则、频率变慢;平滑肌静息膜电位去极化、慢波幅度变小、频率变慢;ICC表型标志c-kit表达显著减弱、甚至消失.结论:小鼠不全性肠梗阻导致机械和电活动紊乱与ICC表型转化导致的ICC数量减少和网络破坏有关.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CC表型改变的细胞/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
-
HGF/SF、c-met基因信号异常与胃肠道恶性肿瘤
癌基因的变异及其参与的信号传导与肿瘤的关系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领域.在细胞信号传导网络中重要的传导通路之一是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肝细胞生长因子/离散因子(HGF/SF)和他的受体c-met: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刺激上皮细胞增生、迁移、形态发生,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相关.我们就目前的相关研究论述HGF/SF、c-met和他们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进展.
-
PDGF家族新成员:PDGF-C和PDGF-D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是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其它间充质来源细胞的强有丝分裂原和化学驱动剂.同VEGF家族成员类似,PDGF家族每一成员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DGF/VEGF同源结构域.生物活性PDGF分子一般由二硫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组成,受体是酪氨酸激酶受体PDGFR-α,β.PDGF及其受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肾脏、血管、肺和中枢神经系统.PDGF家族成员目前至少有4个,即PDGF-A,B,C,D.其中PDGF-A,B的研究历史已有二十余年,而PDGF-C,D是近年来刚发现的两个新成员.本综述主要是探讨PDGF-C,D两配体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并与两个传统的PDGF分子PDGF-A和PDGF-B加以比较.
-
促血管生成素1、2及Tie-2受体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
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它们的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为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1].我们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 对肺腺癌和癌旁肺组织Ang-1、Ang-2及Tie-2 的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Ang-1、Ang-2及 Tie-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探讨3者在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酪氨酸激酶受体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对老年大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影响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能有效地保护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1],是迄今所发现的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作用强的神经营养因子.
-
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c-fos,c-ju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作为主要的修复调控生长因子,影响创面修复和修复后组织改建等过程,其生物活性主要通过bFGFR2介导实现.bFGFR2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bFGF特异性结合后,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c-fos和c-jun等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后,将细胞外刺激传导到细胞核内.
-
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两种原癌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与胎儿无瘢愈合的关系
胎儿皮肤创面愈合后一般不形成瘢痕,而成人创面愈合常有瘢修复,这一变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研究中人们发现胎儿无瘢痕愈合不受胎儿所处的无菌、湿润和低氧环境的影响,而可能与伤口处的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密切相关.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作为主要的修复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多个环节都产生作用.EGF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EGF特异性结合后,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c-fos和c-myc等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后,诱导细胞核内特异性基因转录,刺激组织修复细胞增殖,趋化炎性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向伤口聚集,加速创面愈合.目前,关于EGF,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人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特征还缺乏研究,对这一规律的揭示,将有利于深入了解EGF调节创面愈合的机制和早期妊娠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部分奥秘.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的总RNA,分离mRNA,用R-PCR方法检测这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EGF,EGFR,c-fos和c-myc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皮肤组织内这三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中,EGF,EGFR,c-fos和c-myc基因表达进一步升高,基因表达量分别为晚期妊娠胎儿皮肤的1.24倍,1.11倍,1.28倍和1.63倍.EGF、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fos和c-myc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EGF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这4种基因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修复密切相关.
-
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s tyrosine kinase,RTK)介导许多关键的细胞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ON属于RTK亚家族中成员之一,主要表达在上皮来源的细胞,其配体是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acrophage stimulating protein,MSP).RON活化后引起细胞转化、生长、迁移和基质侵袭.我们就RON分子结构、激活方式和致癌机制作相关阐述,并探讨RON在肿瘤中的表达,有助于肿瘤的治疗.
-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基因突变检测:支持诊断和预测格列卫治疗反应
在1998年[1]和2003年[2],一些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研究已经阐明胃肠道间质瘤存在c-kit或PDGFR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alpha)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属于功能获得性突变.c-kit 或PDGFRA表达蛋白同属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一般情况下,与配体结合形成二聚体,从而激活酪氨酸激酶体系,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两种受体基因任何一种发生突变,都会产生无配体作用下,受体自身持续性激活,并引领与细胞分化、生长、凋亡相关的下游信号传导活跃,导致细胞的肿瘤性生长.c-kit 和(或)PDGFRA基因突变,成为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因.这是近十年来病理学转化性研究重要成果的例证[3].
-
小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缺氧的子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缺氧是导致肿瘤细胞放疗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缺氧在实体瘤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实体瘤中缺氧细胞占10%~50%,对放射线有较强的抵抗,成为肿瘤放疗后复发和转移的潜在根源[1].甲磺酸伊马替尼(其他名称:格列卫)是一种高效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止酪氨酸激酶受体如Bcr-Ab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干细胞因子(c-Kit)等的自身磷酸化,影响细胞信号传导,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本研究将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于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研究小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于缺氧状态下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甲磺酸伊马替尼进一步应用于宫颈癌的放射增敏治疗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