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后辅助化疗起始时间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de Melo Gagliato等于2014年第8期《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linical impact of delaying initiation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的论著,阐述了乳腺癌术后化疗起始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emtansine治疗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有优越性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 Sunnybrook Odette癌症中心的Sunil Verma等在2012年367卷19期
在线发表题为 的论著,报道了新型抗体-药物共轭物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T-DM1由直接作用于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erbB-2 (HER-2)的抗体trastuzumab与抗有丝分裂细胞毒类药物DM1(derivative of maytansine)通过硫醚以共价键结合而成. -
首个基于证据的特应性脊髓炎诊断标准
2012年2月J Neurol Sci在线发表了日本学者Kira研究组基于证据提出的特应性脊髓炎(atopic myelitis,AM)诊断标准[1].AM是指在有特应性疾病(定义见下面描述)的患者出现的脊髓炎.AM早于1997年由Kira报道,其后在韩国和欧洲国家均有报道.日本的全国性调查和韩国的病例系列报道显示患者颈/胸髓受累,以后索为主,可出现四肢感觉障碍,伴有哮喘的患者还常见无力和肌萎缩,1/4的患者伴有周围神经受累.Kira研究组还发现AM患者脑脊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和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显著增高,但在多发性硬化(MS)、干燥综合征、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1)相关脊髓病等均未增高,且其水平与AM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表明这两个指标为AM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2].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特应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AM患病率也将相应增高.AM与脊髓受累为主的MS在临床上难以区分.干扰素或格拉默治疗可促使细胞因子网络向Th2类细胞反应方向偏移,而Th2类细胞反应是AM发病的重要机制[3],干扰素或格拉默可能使AM病情加重.因此对AM和MS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伏立康唑长期应用可致黑素瘤
伏立康唑属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使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受阻,用于曲霉属、镰刀菌属和足放线病菌属等引起的严重感染.伏立康唑治疗时耐受性一般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性水肿、头痛、呼吸功能紊乱、视觉障碍、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国外报道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约有2%的患者可出现皮肤反应,包括光敏反应、唇炎和干燥症.随后又有伏立康唑可致严重光敏反应、加快皮肤光老化、假迟发性皮肤卟啉症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SCC)的报告.2010年1月18日美国<皮肤病学文献>(Archives of Dermatology) 在线发表的一项观察报告表明,2例患者出现原位黑素瘤与长期应用伏立康唑相关.
-
苯二氮类药物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2014年9月9日,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在线发表Billioti等[1]的病例对照研究指出,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
光敏性降压药可能增加唇癌风险
<内科学文献> 8月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非西班牙裔白人长期使用某些光敏性降压药物(如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可增加唇癌的风险[1].这是美国学者对1994年8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期间处方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3 616例使用降压药物2年以上的非西班牙裔白人高血压病患者,评估的降压药物包括4类:氢氯噻嗪、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赖诺普利;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该研究纳入的惟一非光敏性药物).共有712例发生唇癌,且几乎所有唇癌均为鳞状细胞癌.唇癌的发生风险与抽烟、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有关.该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抽烟的风险因素后发现,相比于未用药者,用药5年以上的患者发生唇癌的优势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氢氯噻嗪4.22 (2.82~6.31);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复方制剂2.82 (1.74~4.55);赖诺普利1.42 (0.95~2.13);硝苯地平2.50 (1.29~4.84);阿替洛尔1.93 (1.29-2.91),排除其他药物干扰后降至0.54 (0.07~4.08).
-
徐国恒教授等提出脂肪起源于筋膜的新观点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肥胖与代谢研究室徐国恒教授实验室,于2016年2月在Stem Cells在线发表论文提出脂肪细胞起源于筋膜组织,该模型既能解释脂肪组织从无到有的新生,也能解释已有脂肪组织的自我扩增。
-
人类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2013年4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疾控中心、安徽疾控中心等单位的中国科学家的新研究成果《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果和意义.
-
GLUT3底物识别与转运的分子机制被揭示为肿瘤治疗研究提供新基础
本刊讯 2015年7月1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自然》在线发表《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与转运底物的分子基础》,报道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处于不同构象的3个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并通过与之前该组解析的GLUT1的结构比对,完整揭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底物识别与转运的分子机制,为基于结构的小分子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
-
北京大学发布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
本刊讯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肝胆胰外科合作,研发了一种肝癌的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MCTA-Seq).该技术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全面测序分析,实现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是癌症诊断方法上的一个突破.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上.
-
北京宣武医院首次证实丁苯酞对皮质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治疗效果
本刊讯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贾建平教授主持的"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成果被世界权威医学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接收,并在线发表,这是国际上首次证实一种药物对皮质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治疗效果.
-
二甲双胍与糖尿病治疗强度降低相关
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10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一线治疗与糖尿病治疗强度显著降低相关,并且与心血管根据JAMA Intern Med 杂志10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一线治疗与糖尿病治疗强度显著降低相关,并且与心血管事件、急诊就诊和低血糖等短期不良结局减少相关([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4.5294])。
-
FOLFOXIRI +贝伐珠单抗相比FOLFIRI+贝伐珠单抗可使mCRC患者的PFS延长9.7个月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0月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III期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成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与FOLFIRI+贝伐珠单抗相比,初始治疗采用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可靠数据力证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胰腺炎风险无关!
Diabetes Obes Metab 杂志提前在线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肠促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超过130万例患者,其中有5195例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研究者发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比值比为1.03,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瑞典隆德大学临床代谢病研究所 Bo Ahrén 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
-
中国学者首揭口腔肠道菌群或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
2015年7月2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和华大基因的研究成果称,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病理生理和疾病控制的重要环节,为元基因组学辅助的RA个性化诊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
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新指南
2016年4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内科学年鉴》在线发表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指南终版(以下简称《新指南》),阿司匹林再次成为医学界瞩目的焦点。USPSTF的建议一直被认为是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权威解释,《新指南》汇总分析了有关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11项临床研究数据及对结直肠癌的随访分析,这是对2007年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预防结直肠癌的推荐及2009年USPSTF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内容的更新。
-
中国科学家解开冠状动脉“身世之谜”
冠状动脉何时开始发育?从哪里生长而来?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经过十余年持续研究,中国科学家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的研究成果解开了冠状动脉的“身世之谜”。研究发现,除已经认知的心外膜,冠状动脉还有一个重要“起源地”--心内膜。
-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的研究员涂长春领衔的联合课题组,在云南蝙蝠体内检测出了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抗原性分析表明该病毒具备感染人的能力,推断其很可能是SARS病毒的祖先或“亲属”,为理清SARS来源提供了重要数据。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新研究成果。
-
军事医学科学院发现结直肠癌发病新机制
英国《自然-通讯》5月13日晚在线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张令强课题组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方面的新成果。此项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揭示泛素连接酶Smurf1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并且导致患者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子。谢萍、张明华、何珊等研究人员通过对336例患者的结直肠癌样本分析发现,泛素类蛋白通路的修饰酶体系在结直肠癌中也呈现高表达,它们与Smurf1协同作用,促进了对抑癌蛋白的快速降解,从而解释了Smurf1为何具有促癌功能。
-
胃束带手术或会增加分枝杆菌感染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提示,迅速增加的分支杆菌感染与胃束带手术相关,但尚未确认感染的确切来源,这篇文章在线发表在9月10日的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