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E1多态性与河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曾辉;杨杰;张国亮;王涛;王瑞

    目的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E1启动子区的多态位点rs16949649T>C和rs2302254C>T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及预后相关,但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研究报道较少见.本研究探讨NME1基因rs16949649和rs2302254多态性与河北地区NSCL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5-10-01-2010-01-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90例NSCLC患者以及190名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同一地区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的方法进行rs16949649和rs2302254基因分型.应用x2检验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组间的分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应用SHEsi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型并计算单倍型的OR值.结果 对照组NME1基因的rs16949649 TT基因型和rs2302254 CC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0.5%和68.9%,显著高于NSCLC组的27.9%和53.7%,P值分别为0.012和0.007.携带rs16949649 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C+CC)个体患NSCLC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1.86倍(95%CI:1.20~2.88),携带rs2302254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TT)个体患NSCLC的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个体的1.94倍(95%CI:1.27~2.96).单倍型分析显示,携带rs16949649 C/rs2302254 T单倍型可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OR=1.82,95%CI:1.28~2.58).rs16949649和rs2302254基因型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瘤大小、TNM分期和肿瘤转移无关,均P>0.05;但是随着肿瘤转移程度的加重,风险型基因型所占比例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结论 NME1基因的rs16949649和rs2302254多态性与河北地区NSCLC的发病风险相关.携带rs16949649 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C+CC)和携带rs2302254 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TT)可分别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携带rs16949649 C/rs2302254 T单倍型亦可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

  •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ERT-CLPTM1L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联分析

    作者:刘世国;裴锐;沈智俊

    目的 研究湖北省汉族人群中TERT-CLPTM1L基因rs402710、rs401681、rs465498、rs4975616和rs27361005个常见多态性位点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08-01-2014-08-30湖北省武汉地区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304例作为研究组,样品来源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选取同期该地区无肿瘤或其他疾病的正常人319名作为对照组,样品来源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采用Sequenom公司的MassArray(R)iPLEX系统对304例肺癌患者和319例对照样品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5个SNP位点中,对照组rs4975616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分析中舍去.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仅rs2736100位点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P=0.034;且rs2736100位点(C/C)型与(A/A)型相比,患病风险显著提高,OR=1.96,95%CI为1.13~3.41,P=0.008.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rs402710和rs401681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D'=0.971,r2=0.910;rs401681和rs465498之间也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D'=0.986,r2=0.546;而rs2736100与rs402710、rs401681和rs465498之间无明显连锁不平衡现象.结论 汉族人群TERT-CLPTM1L基因的rs2736100位点与肺癌的易感性显著相关,(C/C)型的患者罹患肺癌的风险较(A/A)型高;而rs402710、rs401681和rs465498位点与肺癌的易感性无相关性.

  • Tourette综合征与多巴胺D2受体启动子区域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关联分析

    作者:谭庆荣;杨宏宇;皇甫恩;舒青;苏明权

    为研究Tourette综合征(TS)与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启动子区域(DRD2P)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我们对TS与DRD2P和COMT基因做关联分析.

  •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人类基因组学发展中的应用

    作者:蒋刈;戴朴;韩东一

    第三代基因组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目前是与分子标记有关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连锁分析或关联研究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于生物的起源、进化及迁移等群体遗传学研究、疾病相关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等诸多领域.随着检测和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NPs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将成为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

  •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作者:贾丽燕;来保勇;赵楠琦;王晓;谭展飞;刘兆兰;刘建平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D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中药治疗DR的汤剂复方,对纳入文献的提取资料信息进行编码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RapidMiner6.0数据挖掘软件对DR按分期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终纳入中药复方治疗DR的中文文献152篇,涉及中药方剂152首,含中药1657味,用药频次占50%以上的中药有:非增殖期DR病变为黄芪、丹参、生地黄(54首方剂,572味中药);增殖期DR病变为蒲黄、三七(4首方剂,41味中药).整体用药频次前5位的是黄芪、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152首方剂,中药1657味).药物归类:各期DR均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清热药,再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止血药;各期用药药性均偏寒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所有组合以黄芪为中心,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4味药分别与黄芪有较强关联,另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当归、赤芍、川芎3味药相互间也存在组方关联.结论 中药治疗非增殖期DR病变以益气活血滋阴药为主,增殖期DR病变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在增殖期DR病变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寒凉药的比例稍增加;核心药物组合以黄芪为中心,并与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等组合用药.

  • 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及动脉硬化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刘勇;王启章;刘祖尧;宋毫;张祥钦;李玉浩

    目的 讨论脑白质疏松(LA)与大脑动脉硬化以及脑内微出血的关系,为预防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病的临床措施指定以及识别脑卒中高危患者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患者脑白质疏松分级与脑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以及脑白质疏松分级与脑微出血分级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轻度脑动脉硬化20例,中度脑动脉硬化19例,重度脑动脉硬化11例;患者的脑白质疏松分级中Ⅰ级16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患者的脑白质疏松分级中不同脑动脉硬化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脑微出血分级中0级12例,1级13例,2级9例,3级16例,患者的脑白质疏松分级中脑微出血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微出血分级与脑白质疏松分级的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脑微出血等级与脑白质疏松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453,P<0.05).结论 脑血管硬化为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的临床原因之一,而脑白质疏松可以进一步导致脑内微出血,预示脑出血倾向的增强,可以作为临床早期预防脑卒中的指标之一.

  • 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杂质总量的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

    作者:丛骆骆;吴彬;郭洪祝;邵明立

    目的:通过挖掘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杂质总量的相关数据,分析其内在的关系,为有效防控药品安全性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个常用抗生素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近5年的药品抽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从杂质总量入手,比较不同生产企业样品之间的差异程度、选用生产企业的出厂检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杂质总量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内在关系.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的生产企业样品中杂质总量的数据偏高且离散程度较大,不同年度样品杂质总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产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趋势存在相近现象.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表明,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杂质总量存在内在关系,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监管部门应充分研究并利用其内在关系,进一步加强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升药品安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药斗摆放设计

    作者:伍海鹏;兰乐霞;刘红雄;张红莲;康洁;伍海涛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法找寻中药处方药物组成的规律,合理调整药斗摆放。方法:对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进行抽样,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结果:使用频数较大、关联度较大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芩、玄参等;分别考察与使用频数居前30味中药有强关联的中药,合计41味中药。结论:对药斗摆放进行合理规划,使强关联的中药摆放在合适区域,可加快调配速度,提高劳动效率。

  • 紫苏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

    作者:安琪;唐雪阳;卢广英;温静;梅莹莹;左胜;朱乃亮;王春梅;周永强

    目的 确定紫苏方的佳药物制备物形式,并对如何创制优质药物作出解答.方法 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在酸性和碱性系统下测定紫苏方不同药物制备物形式中有效指标性成分黄芩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相对量、含量相对比值以及出膏率和体内外抗菌药效对紫苏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进行系统表征,并将质量表征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紫苏方富集物中6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总计53.43%)较其他制备物形式明显提高,约为稀醇提取物的3.2倍,水提取物的3.6倍.出膏率降低至稀醇提取物和水提物的1/3.且成分相对比值更为合理,所组成的药物体系具有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故紫苏方富集物为佳药物制备物形式.结论 基于药物体系基本组成与制备得率,探寻药物成分的适含量及其相对比值,是创制优质药物的重要途径.

  • 基于药物体系酚类特征架构的决明子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刘璐;李倩;周德勇;孙道涵;路东波;孔静;才秀芬;王梦林;武秋红;李文霞;李思潼;范圆圆;黄玉娟;冯鑫;石任兵

    目的 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决明子药材特征图谱及其特征指标性成分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决明子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检测决明子药物体系构架的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决明子药材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6个特征指标性成分和萘骈吡喃酮类、蒽醌类的含量对11批决明子药材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药材将11批决明子药材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以批号10决明子为基准药材,决明子药材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2个特征峰,11批药材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2个特征峰;批号5、11、8、1、2指标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5、11、2、9、7与基准药材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5、11、8、1、2、9、7优良度居前.结论 所建立的决明子药材中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所构建的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可用于分析决明子药材质量整体性与应用有效性,为决明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可靠方法学依据.

  • 基于药物体系的藁本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左胜;孙雅姝;迟蕾;梅莹莹;安琪;姜艳艳;张硕峰;周永强;张晓雷

    目的 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藁本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方法,为中药质量有效评价提供新模式.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7批藁本饮片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等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质量表征;以洋川芎内酯I含量为参比,对饮片进行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相对比值质量表征,并以批次4(已确定药效的饮片)为基准,作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相对比值的比值差,其绝对值之和表示为非关联系数δ,分析得关联度排序(δ/关联度).结果 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质量表征:以阿魏酸含量排序为批次7>批次6>批次4>批次3>批次1>批次5>批次2,含量相差大约2.2倍;以洋川芎内酯I含量排序为批次7>批次4>批次3>批次6>批次1>批次5>批次2,含量相差大约4.9倍;以苯酞类含量和排序为批次7>批次3>批次6>批次4>批次1>批次2>批次5,含量相差大约3.6倍;批次7、3、4、6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较高.基于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批次4 (0/100%)>批次7(1.21/79.8%)>批次3(1.36/77.3%)>批次6(1.83/69.5%)>批次5(2.18/63.7%)>批次1(2.28/62.0%)>批次2(9.14),即批次7、3的质量表征与批次4关联度较高.综合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以批次4为基准,可得批次7、3质量较优.结论 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并以具有确切药效的药材饮片为基准,进行质量表征关联度分析,以评价其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这是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模式.

  • 基于酚类特征图谱的山楂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赵博;田恒康;孙道涵;申立峰;孔静;路东波;李文霞;武秋红;刘璐;李倩;张元元;吕珊;陈梦杰;石任兵

    目的 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山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山楂饮片质量.方法 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表征山楂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表儿茶素、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及黄酮类(以金丝桃苷、表儿茶素表征)、酚酸类(以原儿茶酸和绿原酸表征)的含量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1批山楂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以批号1的样品为基准饮片,山楂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13个,其中黄酮类成分特征峰7个,酚酸类特征峰6个,11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3个特征峰.批号5、10、8、2、6样品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4、3、7、8、2样品与基准饮片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5、10、8、2、7、3样品良度居前.结论 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所评价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山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山楂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山楂饮片质量.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远志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李焕娟;张璐;彭平;权建野;迟蕾;孙雅姝;赵丽敏;许舒娅;姜艳艳

    目的 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远志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远志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远志中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等4种酚类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结合药典方法测定远志中萜类有效指标性成分细叶远志皂苷含量,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远志进行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并对远志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进行关联分析.使用非关联系数、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指标反映与基准饮片质量的关联性.结果 样品2、3、6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饮片样品4,样品9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样品4接近.以样品4为基准计算各样品与样品4的非关联系数,进一步得到关联度排序为:样品4 (0/100%)>样品3(0.41/94.18%)>样品9 (0.94/86.60%)>样品6(0.96/86.31%)>样品2(1.05/85.01%)>样品11(1.15/83.62%)>样品1(1.21/82.65%)>样品12(1.23/82.43%)>样品8(1.35/80.72%)>样品14(1.39/80.10%)>样品10(1.52/78.27%)>样品7(1.55/77.91%)>样品5(1.64/76.63%)>样品15(2.27/67.56%)>样品13 (3.12/55.44%),即样品3、9、6、2与基准样品4质量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3、6、2、9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样品11、1、12.结论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远志质量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可综合精准地评价远志质量优劣,为远志资源筛选、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亦可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 基于药物体系的栀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

    作者:许舒娅;李钢;梅莹莹;卢广英;赵丽敏;唐雪阳;张璐;李焕娟;彭平;石任兵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栀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栀子饮片质量。方法运用所建立的 HPLC-PDA 法表征栀子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及环烯醚萜类(以栀子苷表征)、苯丙酸类(以绿原酸表征)的含量,同时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栀子总萜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栀子总酚含量,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6批栀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6为基准,栀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9个,其中环烯醚萜成分特征峰4个,苯丙酸类成分特征峰5个,16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9个特征峰。批号3、4、7、8、13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6,批号7、1、9、4、3、12、5、14与基准批号6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3、4、6、7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了栀子饮片的 HPLC 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方法,并结合总酚及总萜含量测定对16批栀子饮片进行质量表征。所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栀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栀子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栀子饮片质量。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蒲黄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李钢;许舒娅;赵丽敏;卢广英;孙道涵;王亚利;唐雪阳;彭平;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蒲黄饮片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蒲黄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16批蒲黄饮片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异鼠李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5种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及其和的含量。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蒲黄中以黄酮类为主的酚类含量,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蒲黄总甾醇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δ、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蒲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7、3、5、4、10、13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8,批号5、7、6、10、1、13与基准批号8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7、5、10、13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及其相对比值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蒲黄饮片质量优次,为蒲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 基于药物体系的紫苏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唐雪阳;安琪;孙道涵;温静;卢广英;许舒娅;黄亚婷;李钢;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紫苏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紫苏子饮片质量。方法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表征紫苏子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及黄酮类(以木犀草素表征)、酚酸类(以迷迭香酸表征)的含量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5批紫苏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15的样品为基准饮片,紫苏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12个,其中黄酮类成分特征峰5个,酚酸类成分特征峰7个,15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2个特征峰。批号15、6、9、10、2、5、7样品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12、11、7、4、14、10样品与基准饮片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5、6、7、10、2、5、9、12、11、14样品优良度居前。结论对15批紫苏子饮片进行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所评价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紫苏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紫苏子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紫苏子饮片质量。

  • 基于药物体系的金花葵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冯朵;谭立;彭平;申立峰;许舒娅;吕珊;张元元;陈唯;张芳

    目的 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金花葵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金花葵的质量.方法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法表征金花葵特征图谱中19个特征峰及其所属化学类型,对15批金花葵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及酚酸类(以绿原酸表征)、黄酮类(以金丝桃苷表征)的含量对15批金花葵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参比药材将15批金花葵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金花葵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19个,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3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16个,15批金花葵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9个特征峰.以批号1为参比,批号10、14、8、11、6、5各有效指标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参比药材,批号5、6、3、7、2、11、12与参比药材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5、6、11、3、7、2优良度居前.结论 所建立的金花葵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通过分析金花葵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金花葵质量.

  • 基于药物体系的肉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黄亚婷;潘婷;温静;唐雪阳;孙雅姝;迟蕾;彭平;石任兵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肉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建立肉桂饮片特征图谱,筛选7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的关联性;同时测定6个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原儿茶酸、表儿茶素、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并表征主要酚类成分和主要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通过关联度等概念表征其量的关联性。结果以批号13为基准,基于质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肉桂饮片特征图谱中筛选的7个特征峰中有酚类成分2个、苯丙素类成分5个,15批肉桂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7个特征峰。基于量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批号14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4、6、8、10含量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较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13、4、6、8、10优良度居前。结论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表征,可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优次,为肉桂饮片资源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 基于金花葵核苷类成分的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孔静;贺晶;谭立;申立峰;李倩;张元元;吕珊;武秋红;陈梦杰;刘璐;李文霞;路东波;石任兵;姜艳艳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花葵药材中7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2'-脱氧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对金花葵药材进行质量关联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HPLC-光电二级管阵列(PDA)法测定金花葵药材中7种核苷类成分,基于7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及指标性成分加和含量对11批金花葵进行质量表征,并对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7种核苷类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11批金花葵药材中7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以批号1为基准药材,批号2、6、9、10、4各指标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药材,批号6、9、8、4、3、11与基准药材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2、6、9、4优良度居前.结论 所建立的金花葵药材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能分析金花葵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为金花葵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 芎芍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

    作者:迟蕾;孙雅姝;杨书娟;潘婷;温静;黄亚婷;李焕娟;张璐;彭平

    目的 确定影响芎芍方药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优选出芎芍方的佳药物制备物形式,为创制芎芍方优质抗偏头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以药物体系为基础,采用所建立的HPLC-PDA分析法测定芎芍方制备物中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基于制备物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含量相对比值、相对量以及出膏率和抗偏头痛药效对芎芍方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进行系统表征,并将质量表征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3种芎芍方药物制备物形式均表现出抗偏头痛作用,抗偏头痛作用大小为:富集物>醇提物>水提物.通过芎芍方药物制备物药学-药效质量表征关联分析可知,芎芍方富集物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高、出膏率低、用量小且抗偏头痛作用强,为抗偏头痛的佳药物制备物形式.结论 基于药物体系所建立的芎芍方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芍方药物制备物质量表征研究.关联药学-药效分析得出基于药物体系的基本组成及其制备得率,提高关键有效成分的含量,优化组成比例,是提升药物药效的关键因素.

300 条记录 4/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