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废弃指剔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作者:胡玉祥;张文正;伍辉国;宋东宁;江克罗

    2005-2008年,我院对20例离断废弃手指,经剔除骨质及肌腱形成游离皮瓣后,修复其他手部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8~55岁.均为手指碾压、撕脱离断或多段离断伤,指体无法再植或再植后无功能,同时伴有其他指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离断指中示指5例,中指8例,环指4例,小指3例.废弃指剔骨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5.0 cm~3.0cm×7.0cm.

  • 带指背静脉的顺行指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邻指皮肤缺损

    作者:王斌;邵新中;何丽娜;高顺红;蒋文萍;马铁鹏;李春江;杨焕友;杨义;尹佳丽;张文龙;焦成;林楠

    手指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修复的方法较多,如带蒂皮瓣、邻指皮瓣、掌背动脉皮瓣、游离皮瓣等,各有其优缺点<'[1-3]>.2004-2007年,我们应用带指背静脉的指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理想效果.

  • 游离废弃指皮瓣在急诊手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苏明;张全荣;寿奎水;张志海;陆征峰

    2003-2005年我院采用废弃指再利用,10例离断废弃组织经剔除骨质及肌腱形成游离皮瓣,一期移植修复创面,术后手功能及外观满意.

  • 小鱼际皮瓣修复指腹瘢痕挛缩

    作者:马亮;丁晟;宋建良

    手指瘢痕的修复方法较多.如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足趾游离皮瓣、全厚皮片游离移植,远位或邻指带蒂皮瓣及邻指岛状皮瓣等.1997 ~ 2001年,我们用小鱼际皮瓣修复指腹瘢痕挛缩11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下腹部逆行超薄带蒂皮瓣修复手和前臂皮肤缺损

    作者:刘绍辉

    手及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经历了腹部带蒂皮瓣至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过程.近期来,腹部超薄带蒂皮瓣又因其安全、实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1993年6月~ 2001年2月,我们应用下腹部逆行超薄带蒂皮瓣修复了72例手和前臂皮肤缺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白辉凯;谢振军;赵国红;赵建军;梁正洋

    目的 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对6例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均为手背、手掌或手指皮肤缺损创面,利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缺损面积为3 cm×2cm~6cm×5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15个月,外形及功能较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自然、饱满,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1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皮瓣外观稍臃肿,需二期行皮瓣修整.手部经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安全可靠,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 手部皮肤覆盖原则与趋向

    作者:程国良

    手部皮肤覆盖是手部创伤的三大治疗原则之一.合理正确的皮肤覆盖是手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时时遇到的技术操作.它决定创面覆盖后手的外形、功能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皮肤覆盖的治疗原则是:能用游离皮片移植不用皮瓣移植,能用局部皮瓣不用远隔皮瓣,能用带蒂皮瓣不用游离皮瓣.这一治疗原则一直是手外科临床医师应牢记的准则.

  • 指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原则

    作者:顾玉东

    指部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之一,因此处理此类损伤是临床医生经常面对的问题.回顾我刊近三年共发表有关论文83篇,其中应用胸腹部交叉皮瓣12篇,应用上肢部位(臂及前臂)游离或带蒂皮瓣12篇,应用下肢部位(大腿、小腿及足部)游离皮瓣21篇,应用手部(掌背及指动脉、掌指神经血管蒂、V-Y推进皮瓣等)皮瓣38篇,可见利用手部皮瓣是修复指部皮肤缺损的主要方法.

  • 携带淋巴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肢体阻塞性淋巴水肿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殷初阳;李圣利

    目的 为携带淋巴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肢体阻塞性淋巴水肿提供解剖学依据和皮瓣设计思路.方法 在16侧新鲜尸体上下肢上行普鲁士蓝-氯仿间接注射染色,解剖、观察浅集合淋巴管在前臂皮瓣和小腿内侧皮瓣供区的分布、走行.结果 前臂皮瓣和小腿内侧皮瓣的供区内可供移植、吻合的浅集合淋巴管分布较稳定,能够保证设计尺寸为5.0cm×15.0cm的皮瓣内包含2条或2条以上的浅集合淋巴管.结论 切取携带可供吻合的淋巴管的前臂皮瓣和小腿内侧皮瓣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皮瓣的设计要根据局部淋巴管的走行和分布灵活调整.

  • 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

    作者:张丕红;范鹏举;龙剑虹;肖目张;黄晓元;杨柳荣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 术前石膏倒模,根据石膏模型设计右侧游离背阔肌肌瓣并进行移植填充,矫正半侧颜面萎缩.肌瓣上于蒂部旁携带1 cm×2 cm大小皮肤,缝于下颌角前缘切口,以便术后观察血运.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脉、面前静脉吻合,术后常规抗血栓、抗痉挛、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两例肌皮瓣均成活.术后下颌(即蒂部)稍显臃肿,一例鼻唇沟填塞组织稍有外移、下坠,3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 准确的组织瓣设计和塑形、可靠的血管显微吻合、良好的组织瓣固定是游离组织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手术成功的三个关键.

  • 头面颈部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伟;林晓曦;杨川;王炜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头面部不同类型毛细血管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适合手术的23例头面颈部患者,根据病灶的面积和手术前的条件分别采用了植皮,扩张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和游离皮瓣修复等方法,并进行术后评价和随访.结果 除一例特别原因造成皮片下积血,皮片部分成活不良二期再植,一例同位素治疗后扩张器病例远端发生血运障碍后改植皮以外,其余皮片,皮瓣均成活良好,但随访皮片有较明显的色差,而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皮瓣修复效果较好,其中扩张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效果佳.游离皮瓣较适合有皮下组织萎缩的大面积的病例,而其他大面积病灶可采用分期分区植皮.

  • 5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嘉莹;陈嘉健;曹阿勇;薛静彦;陈灿铭;柳光宇;胡震;狄根红;韩企夏;沈镇宙;邵志敏;YU Pei-rong;吴炅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全乳切除后接受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比例正逐年增高.腹部游离皮瓣是目前应用多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51例患者(1例患者为双乳重建,手术计52例次)中,行游离的横行腹直肌(free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F-TRAM)手术1例次,保留肌肉的F-TRAM19例次,DIEP 32例次.结果:手术成功49例(96.1%).受区血管的选择:胸廓内血管42例次(80.8%);胸外侧血管1例次(1.9%);肩胛下血管9例次(17.3%).穿支平均数量为2.31支(1~4支),平均手术时间为8.1 h(4.6~12 h),平均住院时间为20 d(10~39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4~22 d).在Ⅰ期重建的40例患者中(包括1例双侧Ⅰ期乳房重建),术后化疗有23例(57.5%),其手术距离首次化疗时间为15.6 d(7~33 d).乳房重建术后乳头重建患者13例(25.5%).随访1.2~38.5个月,中位随访7.5个月.全部皮瓣坏死2例(3.92%),皮瓣感染1例(1.96%),皮瓣下血肿1例(1.96%),部分脂肪坏死8例(15.69%),腹部并发症3例(5.88%).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分.结论:游离腹壁乳房重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血供佳,皮瓣组织量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术后供区并发症较少,患者对重建形体的满意度较高.但该术式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先进的手术设备及护理团队的配合.

  • 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

    作者:楼菲菲;许平波;黄乃思;胡震;沈镇宙;邵志敏;俞培荣;缪长虹;吴炅

    背景与目的: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对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该研究拟探讨游离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乳房重建术中的补液、血流动力学以及体温管理。方法:收集自2011年6月—2015年12月共126例接受DIEP乳房重建术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术中补液速度、以下时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和中心体温:麻醉诱导前(T0)、皮瓣切取完毕移植前(T1)、皮瓣血管吻合完毕后15 min(T2),手术结束(T3)。结果:9例患者发生皮瓣危象,其中7例解救成功,2例失败。术中平均补液速度为(5.44±1.66)(mL·kg-1)/h。T0、T1、T2和T3的MAP分别为(87.45±8.90)、(74.19±8.63)、(74.60±8.71)和(79.62±7.88) mmHg。T0、T1、T2和T3的中心体温分别为(36.69±0.14)、(36.36±0.18)、(36.27±0.14)和(36.21±0.15)℃。结论:研究者应该针对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的补液、血流动力学以及体温管理建立规范化标准,以优化皮瓣转归。

  • 颞肌筋膜修复邻近部位癌肿切除后的缺损

    作者:钱茂华;汪晓雷;管沛;王翔;顾晓林

    头面部癌肿切除后所遗留的组织缺损修复,以往常用的带蒂肌皮瓣受长度限制,各种游离皮瓣则需显微外科技术和特殊器械,且均可造成供区组织丧失和功能外观缺陷.

  • 口腔癌根治术后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效果探讨

    作者:张杰;孟箭;庄乾伟;李志萍

    目的:考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我院13例经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口腔癌患者,按照其皮瓣位置分为A组(游离前臂皮瓣)及B组(游离腓骨肌皮瓣),对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修复区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时,12例患者的感觉功能开始恢复,且以触觉和痛觉先恢复。所有患者12个月时的感觉恢复程度均优于6个月时,表明皮瓣修复区的感觉恢复至少需6个月以上的时间。结论: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腓骨肌皮瓣对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作用相仿,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孙强;赵军方;方政;王海斌;韩新光;李新明;孙明磊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血管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5年5月,对21例患者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创面,供血动脉选用面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回流静脉选用颈外静脉及颈内静脉分支.手工吻合游离皮瓣动脉18条,吻合器吻合游离皮瓣动脉3条、静脉21条;其中头静脉13条,腓动脉伴行静脉6条,股前外侧动脉伴行静脉2条,观察其吻合时间及吻合血管通畅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吻合后勒血试验证实,动脉和静脉血流通畅率100%.动脉吻合中,供血动脉选用面动脉16次,甲状腺上动脉5次;回流静脉选用静外静脉13次,颈内静脉分支8次.手工吻合动脉平均时间为(17.20±2.31)min,吻合器动脉吻合平均时间为(5.48±1.33) min;手工吻合静脉平均时间为(18.39±3.48) min,吻合器吻合静脉平均时间为(6.45±0.60) min.术后随访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缺损修复后皮瓣颜色、形态及质地良好,未出现皮瓣危象及皮瓣坏死.术后血管彩超均显示吻合后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术后1~3个月复诊,均未见皮瓣坏死.结论: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静脉速度快,通畅率高,初步结果证明该血管吻合器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手术时间.

  • 35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血管危象临床分析

    作者:任振虎;吴汉江;谭宏宇;王铠;龚朝建;张胜

    目的:总结分析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探讨影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5年9月-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记录皮瓣危象发生的时间、危象类型及抢救结果.计算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危象发生率、危象抢救成功率等.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812块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为97.8% (794/812).发生血管危象者35块,抢救成功17块,坏死18块.35块发生血管危象的皮瓣中,静脉危象31块(88.6%)、动脉危象4块(11.4%).术后16h内皮瓣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术后16h以后的抢救成功率(70.6%:27.8%,P=0.011),静脉危象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动脉危象的抢救成功率(51.6%:25.0%,P=0.316),但差异无显著性.穿支血管受损是导致股前外侧皮瓣危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有效的方法.针刺出血试验是目前判断皮瓣危象发生与否及危象类型准确的临床观察方法.也是目前判断皮瓣危象发生与否及危象类型的金标准.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重建后下颌下瘘口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大明;王友元;梁启祥;林钊宇;陈伟良;张彬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重建后下颌下瘘口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12例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修复术后下颌下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联合金因肽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后拆除负压装置,瘘口收敛,其内充满良性肉芽组织,无渗出.随访4~14个月,瘘口区封闭,愈合良好.对照组经15 d~3个月换药后瘘口封闭.换药期间瘘口不良肉芽组织生长明显,需频繁局部清创.封闭后随访3~21个月,瘘口区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未与口内相通的下颌下瘘口可靠、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临床医师的工作量.

  • 273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中14例皮瓣危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佳;白爽;孙长伏;刘法昱;徐中飞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6-2015年共制备273例游离皮瓣,其中259例成功,14例发生皮瓣危象.对发生皮瓣危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连续性校正x2检验,同时统计14例皮瓣危象患者在发生皮瓣危象6h内积极抢救的成功率.结果:游离皮瓣危象与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常年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戒断症状,以及超重(即BMI数值>25)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P<0.01).皮瓣危象时间超过72 h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33.3%.结论:局部或全身感染是皮瓣危象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BMI过高、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发生酒精截断症状与皮瓣危象无关.皮瓣危象发生时间越晚,皮瓣的抢救成功率越低.一旦发生皮瓣危象,即使超过72 h,及早探查、纠正危象原因,也能取得一定的抢救成功率.

  • 外科术后进行或不进行放疗的头颈部缺损显微重建策略探讨

    作者:徐中飞;段维轶;白爽;田雨;谭学新;孙长伏;刘法昱;代炜

    目的:总结外科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显微重建的基本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游离皮瓣重建肿瘤根治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头颈部缺损病例13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曾接受肿瘤根治术及选择性颈淋巴清扫(level Ⅰ-Ⅲ),其中11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复发9例,恶性肿瘤再发2例,上颌骨切除术后开口受限1例,另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下颌骨骨髓炎.所有病例均采用游离皮瓣进行重建(股前外侧皮瓣7例,股前内侧皮瓣1例,前臂皮瓣1例,腓骨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2例);受区血管采用同侧颈横血管10例,对侧颈部血管2例,颞浅血管1例.皮瓣完全成活且无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1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对于外科术后伴或不伴放疗的需要游离皮瓣重建的病例,同侧颈横血管可能是首选的受区血管;颈横静脉如不可用,可选择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作为备选.如颈横血管系统都不可用,对侧颈部血管和颞浅血管也是有益的补充.

568 条记录 10/29 页 « 12...78910111213...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