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疏导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刺激所产生的,以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同时存在细胞和体液中某些蛋白质成分改变和一系列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1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7例(18个病灶)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超声表现为均质型强回声11个,强回声区内分布低回声5个,囊实混合性回声1个,1个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灶内均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和增强CT诊断为肾上腺良性占位的敏感性均为94.1%(16/17),诊断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敏感性分别为23.5%(4/17)、82.4%(14/17),增强CT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039).结论 超声可作为筛选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而增强CT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定性诊断十分有价值.
-
超声诊断肾上腺髓质增生症一例
1995年7月,我们由超声诊断肾上腺髓质增生症一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6岁,本部离休干部.发作性高血压伴头晕、心悸、胸闷5年,多次查体除血压升高外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查体:BP24/16 kPa,体温、脉搏正常.
-
全麻复合上胸部硬膜外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麻醉手术操作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2].单纯吸入全麻不能完全抑制麻醉手术期间的麻醉操作、手术操作等刺激所引起的脑垂体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应激激素[3],增大吸入麻醉药浓度,加大麻醉深度会产生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抑制、心律失常等[4].
-
肾上腺髓质和嗜铬细胞植入蛛网膜下腔后的存活能力比较
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肾上腺髓质碎片和游离嗜铬细胞在脑脊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为椎管腔移植细胞镇痛技术的论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植入肾上腺髓质碎片(A组)和游离嗜铬细胞(B组).移植物在移植前均经过3d的体外培养.肾上腺髓质碎片经PBS溶液冲洗后直接植入蛛网膜下腔,游离嗜铬细胞则以悬浮液10μl(含细胞5×107)注入.移植术前、移植术后第5周和第10周测定大鼠的热痛阈.移植术后第5周和第10周,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麻醉后自脊髓腔取髓质碎片或脑脊液沉淀作电镜切片观察.结果两组动物于术后第5周的热痛阈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切片显示均可见完整的嗜铬细胞.第10周,A组动物的热痛阈降至基础值水平(P>0.05),明显低于B组值(P<0.05).A组切片上未见完整的嗜铬细胞而伴有大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B组切片上尚可见形态完整的嗜铬细胞,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但数量及密度均低于A组.结论游离嗜铬细胞比肾上腺髓质碎片,更适合于移植镇痛.
-
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原发性帕金森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还会出现行为和精神异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是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神经细胞内包涵体路易氏体(Lewy bodies)不仅广泛存在于中枢的黑质纹状体、下丘脑、迷走神经背运动核和中间外侧柱,也可出现在外周的交感神经节、肠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使自主神经的基础活动和受刺激后的反应速度均降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便秘、肠蠕动能力减弱、性功能减低和异常排汗.
-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CgA免疫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嗜铬颗粒素A(CgA)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阳性细胞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做面密度分析.结果:溃疡组CgA阳性细胞面密度与正常组相比于术后4d、6d、10d、14d低于正常组,均为P<0.01,以4d显著.溃疡组CgA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6d、10d低于盐水组,均为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CgA阳性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
暴力行为人群交感神经功能改变的探讨
目的:研究暴力行为人群交感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选择了46例暴力型服刑人员,调查其个人史,进行体格检查、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等测定.结果:87%交感神经功能亢进;73.9%NE和/或E增高,以NE增高为主.结论:A型行为易产生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进而兴奋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E、NE分泌增高,NE增高者暴力行为也较严重.
-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5-HT阳性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5-HT阳性细胞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做面密度分析.结果:溃疡组5-HT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4d增高(P<0.01),6d达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溃疡组5-HT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6d高于盐水组(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5-HT阳性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
围术期心理应激及护理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由于各种因素所起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综合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1]。由于疼痛、精神紧张、失血、失液等刺激,致使下丘脑垂体系统和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出现应激活动。前者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GH)等释放增多,因而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多;而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亢进,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继而通过各种正、负反馈途径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并使相应的器官功能发生各种复杂的变化[2]。在此反应过程中,心理情绪因素具有决定性影响,对应激反应的后果发挥正负两方面效应:而麻醉和手术作为一个较强的应激源会造成病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到疾病的康复。1 临床资料 为了解病人在接受麻醉时的心理、生理变化,我们对15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表1)。同时测量入室血压、脉搏与入室前的基础血压、脉搏对照,并对24例手术病人测定了术日晨八时血皮质醇(血F)浓度(表2)。
-
不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由于阻滞了手术创伤的伤害性刺激经外周向脊髓上传的神经冲动,从而减弱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惹;同时抑制了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的兴奋性[1].疼痛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曲马多作为一种新型的中枢镇痛药,具有与吗啡不同的免疫调控作用.近年来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老年肿瘤患者逐渐增多,调节好此类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了解和比较静脉镇痛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 为减轻肿瘤患者术后的疼痛及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
原发性肾上腺髓质增生症1例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AMH),属于罕见病例,至今全球报道的仅200多例,国外早于1933年由Rountree博士描述,国内吴阶平教授于1961年首次报道,并在1977年报告了17例,同时正式提出AMH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这种病例常被误诊为嗜铬细胞瘤,但在术中或尸检都未发现肿瘤.只可见到肾上腺髓质呈弥漫性增生,手术切除可使症状消失.AMH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与嗜铬细胞瘤基本相同,常以情绪紧张为主要诱因,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病理学检查是鉴别AMH和嗜铬细胞瘤决定性的方法[2].
-
γ-氨基丁酸B受体的临床意义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递质的合成、储存和释放,对其突触后受体的研究较少.随着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技术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对GABA受体的研究逐渐深化.应激性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激素多递质参与的全身反应过程,尤以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为重要,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内的三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GABA能系统可通过上述诸系统在应激性反应中发挥作用.
-
导致脑出血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1例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系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高血压、高代谢和高血糖.阵发性高血压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而死亡.
-
36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的肿瘤.嗜铬细胞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细胞,其肿瘤内嗜铬细胞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从而引起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在高血压人群中发病率为1.9% [1] .
-
血糖仪测定失血性休克病人血糖值可靠性研究
创伤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激性变化,其中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的兴奋会导致血糖的应激性升高.且血糖增高值与疾病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血糖越高预后越差[1],故合理控制血糖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有利措施.准确快速地提供血糖值对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106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行快速血糖测定与静脉血血糖测定相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指在肾上腺髓质嗜铬性组织内生长的一种能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1],被认为是高风险和高难度的手术,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切口美观、感染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护理仍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我科于2003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49例,病人术后血压平稳,无肾上腺危象及感染等并发症.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
嗜铬细胞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肾上腺疾病,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主,其术后并发症多为低血压、休克等,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者较少见。我科近期成功救治1例术后并发ARDS病人,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秦某某,女,7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加重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MRI提示右肾上腺肿瘤。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两周的充分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顺利,肿物直径10cm。术后入ICU监护,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3天停呼吸机,拔气管插管,呼吸25/min~30/m in,吸氧流量 5L/min,SpO284%~91%,胸片提示双肺野存在散在斑片状阴影,其术后血气指标监测见表1。确诊术后并发ARDS,继续给予控制感染、改善肺泡弥散功能等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日趋稳定。术后第6天复查血气:PaO 21 3.05kPa,氧合指数升至35.28kPa。复查胸片示肺部情况好转,转泌尿科继续治疗,8d后痊愈出院。
-
膀胱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以外嗜铬细胞的非上皮性肿瘤,临床较为罕见,约占整个膀胱肿瘤的0.38%.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出现头痛、心悸、面色苍白、多汗和血压升高,B超、CT和尿香草基杏仁酸(VMA)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是目前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惟一方法,但有一定危险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2年2月收治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病人,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
1例恶性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护理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嗜铬组织的功能性肿瘤,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5%为恶性[1].恶性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无高血压和儿茶酚胺升高等,影像学检查只能定位而不能定性,因此易导致误诊.术中探查触摸肿瘤引起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压骤升,严重时可并发脑出血;当取出肿瘤时,又可致病人毛细血管床扩张,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而死亡[2],而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围术期的治疗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我科于2008 年7月成功为1 例恶性巨大(肿瘤直径>10 cm)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实施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