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脑上动脉动脉瘤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明昌;王伟;陈谦学;陈治标;王军民;陈华云

    目的:探讨小脑上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脑上动脉囊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2例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其中1例经颞下入路,1例经翼点入路。结果除1例经颞下入路开颅夹闭的患者术后遗留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外,其余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18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无再出血病例。结论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以后循环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血管内治疗或开颅手术,血管内治疗具有微创、疗效好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孤立双侧桥臂梗死1例报道

    作者:付群颖;何志义;李蕾;邓淑敏;石源源

    桥臂亦称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MCP),主要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支配,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也部分参与,而AICA主要供血范围为脑桥外侧、小脑中脚以及小脑前下侧.桥臂主要恒定由AICA的侧支供血.但因此处血供侧支丰富,很少发生梗塞.孤立的桥臂梗死少见,占急性脑梗死的0.12%,而孤立的双侧脑梗死更是鲜有报道.

  • 68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颅脑磁共振特点与病因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郝悦含;何志义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特点与病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8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总结其颅脑磁共振特点,分析不同供血动脉受累的相关病因及预后。结果PICA 组比例高为44.1%,SCA 组占16.2%,AICA 组占10.3%,多动脉受累组占11.8%,同时伴幕上受累组占17.6%。大动脉粥样硬化是 PICA 梗死的主要原因(P <0.05),心源性栓塞是伴幕上受累的小脑梗死的主要原因(P <0.05),其余动脉供血区梗死未见明显相关病因(P >0.05)。出院时及3个月后随访时mRS≥3或死亡患者例数多动脉受累组明显多于单动脉受累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TOAST 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与受累动脉供血区有一定关系,多动脉受累比单动脉受累预后差。

  • 小脑幕切迹的应用解剖

    作者:吕伯实;夏晖;赵振美;孙丰刚;朱建忠;张海东;梁长虎;刘帅

    目的:为小脑幕切迹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6个颅脑湿标本,采用中线位幕下和小脑上外科手术入路暴露开小脑幕切迹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合10例沿眦耳线获取的颅脑横断层标本和5例成人健康自愿者MR图像,研究了小脑幕切迹区的神经和血管走行以及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幕切迹卜份内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和大脑后动脉走行,幕切迹的两侧与海马旁回相毗邻.幕切迹中份内有滑车神经、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小脑中央前静脉的属支和基底静脉走行.滑车神经和小脑上动脉走在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下方,大脑后动脉沿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上方后行.该段幕切迹的两侧和海马旁回及钩相毗邻.幕切迹下份内有动眼神经、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其两侧和海马旁回、钩及其深而的杏仁体相毗邻.结论:小脑幕切迹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密切毗邻.在暴露小脑幕切迹的过程中,滑车神经是易受到损伤的结构.小脑上动脉的小脑中脑段是识别幕切迹中份内滑车神经的理想标志.小脑幕切迹疝时易于挤压大脑后动脉、中脑和动眼神经.

  •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亚文;乔威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与小脑动脉、岩静脉等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三叉神经痛诊治提供解剖学资基础.方法:解剖20例(40侧)湿整颅标本,打开颅盖,去除硬脑膜后,小心切除大脑组织保留小脑及脑干,打开小脑幕,观察三叉神经根和小脑动脉、岩静脉间的关系,并拍照,后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结果:有17.4%(8支)岩静脉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根接触,6.5%(3支)主干或属支压迫神经根,42.5%(17支)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接触,12.5%(5支)压迫神经根,27.5%(11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结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为造成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动脉,而岩静脉不仅是造成三叉神经痛原因之一而且与临床手术关系密切.

  • 小脑上动脉的320排CT血管造影形态学研究

    作者:柏明军;李庆玲;郭月飞;郭若汨

    目的:探讨小脑上动脉的320排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50例行脑血管CT血管造影检查者的CT图像,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和大密度投影三维重建,观察小脑上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50例患者.共显示125支小脑上动脉,其中93.6%起自基底动脉,其中测得的SCA重复变异率左侧8.8%,右侧10.4%,双侧重复变异率0.8%.小脑上动脉走行中在小脑上面的分支多为3~4支,分布到中脑和脑桥背面的分支多为2~3支.本组测得小脑上动脉的直径平均为(1.35±0.36)mm,与三叉神经接触的32支,占25.6%.结论:320排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小脑上动脉的起始、管径、走行等形态学特征,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小脑上动脉异常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指导.

  • 血管成像诊断永存三叉动脉一例

    作者:刘海峰;张东友

    病例资料女,80岁,因发热待查入院检查,入院体检:体温38°,神志清晰,头昏,颈痛,左手肌力Ⅴ级,右手肌力Ⅳ级。颅脑 CT 血管成像(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发出动脉,向后穿过鞍背与基底动脉吻合,吻合端近段基底动脉及上段椎动脉未见明显显示(余椎动脉由于未行颈部 CTA 而未知发育情况),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该变异动脉供血。颅脑 MRI 平扫显示颅内多发梗死灶,脑白质缺血;MRA 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缘见分支血管向后延伸与基底动脉相连(图1~4)。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雷军荣;牟磊;秦军;段波;魏德胜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改善情况及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VD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8例病例资料.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45例,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31例,岩静脉属支10例,多根动脉或动脉合并静脉5例,无确切责任血管7例.结果 术后治愈7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随访1~4年,治愈83例(84.7%),显效5例(5.1%),有效6例(6.1%),无效4例(4.1%);复发4例.结论 良好的手术效果除与明确的责任血管关系密切外,疼痛症状的改善与蛛网膜黏连程度、受压血管类型等因素也同样存在紧密关系.

  • 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的处理

    作者:李国伟;张文川;杨敏

    目的 探讨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的处理方法,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09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存在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者120例,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VD),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即刻缓解101例,延迟缓解13例,无效6例,术后缓解率95%,未发现严重并发症.107例随访3~7个月,复发3例(2.8%).结论 对小脑上动脉压迫造成三叉神经黏连移位的病人,在垫入Teflon的同时,完全松解小脑上动脉周围蛛网膜,将小脑上动脉移到三叉神经头侧,将三叉神经解剖复位能取得较好疗效.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例报道

    作者:王金波;许静;向鸣;陈阳美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内的5支血管分叉部位(即2支大脑后动脉、2支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常累及单侧或双侧大脑半球2个或2个以上的相应供血区.该类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外报道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6%[1],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临床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4例患者报道如下.

  • 静脉溶栓治疗重症基底动脉梗死

    作者:王玉维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是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发出的左右大脑后动脉及左右小脑上动脉,5支动脉闭塞引起多部位的梗死临床综合征,造成中脑、枕叶、丘脑及颞叶皮质等部位的梗死.TOB所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而致的肺内水肿系肺脑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亦称为脑源性肺水肿[1,2],见于各种病因所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α-肾上腺素能神经冲动增加,使周围血管收缩,左心室排血阻力增高,引起毛细血管,左心室舒张终末压升高,而致肺水肿,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病数分钟内发生气短,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弥漫性湿啰音.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25例该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 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是什么

    作者:陈宇丹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2%~4%,好发于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即半球深部齿状核附近.老年人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者,青年人多为血管畸形或有出血性疾患者.血肿使小脑肿胀、变形并移位,后颅窝压力迅速升高,常破入第四脑室,向前压迫脑干出现有关症状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危及生命.临床特点为:①重型发病比一般脑出血更急,昏迷更深,常于数小时内死于枕骨大孔疝引起的呼吸麻痹,由于查不出定位体征,诊断比较困难;②轻型发病时多无意识障碍,主诉头晕、头痛、频繁呕吐、有或无视物旋转、无偏瘫,体检时可见眼震、共济失调及肌张力减低.小脑出血的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骤,少数病情凶险异常,可立即深度昏迷,短时间内呼吸停止.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尉建辉;杨金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首先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约占脑梗死7.6%[1].TOBS是因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内的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交叉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现将TOBS32例分析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作者:廖佳隆;揭苏平;温小良

    病例特点:患者中年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头晕、耳鸣、左侧肢体乏力,视物不清2天,意识欠清半天入我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 ,神智尚清,发音欠清,饮水有呛咳,咽反射迟钝,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心率110次/分,心率齐,双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生化:胆固醇6.0 mmol/L。心电图:未见异常。头颅CT:双侧枕叶、左侧小脑、脑干急性梗塞。考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遂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行 DSA 检查,提示左椎动脉远端闭塞,右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符合我院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 TOBS)是基底动脉尖血液循环障碍累及中脑、小脑、丘脑、枕颞叶等部位的一种特殊的脑梗塞。国内报道占脑梗死的4.3%-5.0%,国外sato等报道为7.6%。基底动脉尖部是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 直径范围内的5条血管交叉部,由2条大脑后动脉和2条小脑上动脉以及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一个“干”字形结构。临床上该部位血管相继堵塞可连续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表现为脑干、间脑缺血和大脑后动脉支配区缺血两大症状。前者有意识障碍、注意力和行为异常、瞳孔及眼位改变、眼球运动障碍、异常运动和半身投掷等,后者表现为视物不清、视野缺损、皮层盲、失认、视觉失用、视物变形、运动机感觉障碍等。其病因复杂、病情较重,表现多样,预后不良。疑似病例及早行DSA或者MRA有助早期诊断。确诊病例及早行导管介入下局部动脉溶栓,效果佳,后遗症少。静脉溶栓效果次之,后遗症多,未溶栓者预后不良。所以该病治疗主要的就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溶栓。

  • 小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作者:粟迪

    由于小脑梗死位于后颅窝这一较特殊的部位,且供应小脑的3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从相应的动脉发出后均同时供应脑干,故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根据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我们对1997年4月~200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55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