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吻合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随着创伤的增多,以及术后长期制动等因素,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但目前有效的手术方法尚欠缺.为此我院自1996年开始,设计了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吻合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式,临床应用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就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3岁;发病时间4天~13月;左侧12例,右侧3例;因创伤及手术后制动者9例,产后2例;原因不明者4例;术前彩超及造影检查均证实一侧下肢为混合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股深静脉通畅.
-
26例直桥式人工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一组腕部起始的直桥式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目前少见报道,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4年4月~2012年3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6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8岁,术前已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0~2次.行人工血管手术均为局麻,人工血管与动静脉均为端侧吻合方式.美国GOR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长20cm,直径5mm,不带内环.选择腕部桡动脉与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经B超检查动静脉直径2mm以上;移植血管通过J形皮下隧道,将其两端分别与所选的动、静脉吻合.手术后不使用抗凝、活血药.在纳入患者时剔除以下病例:恶性肿瘤;明显出血倾向;心功能四级;血压低于90/60mmHg(1 mmHg=0.133kpa).
-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1 临床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中男65例, 女33例,年龄20~65岁,每周透析4~12小时,血流量200~250ml/min.血内瘘使用1~2年71例,2~4年22例,4年以上者5例.其中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2例,取栓后应用良好.闭塞者3例,重新手术2例,改用其他血管通路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左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晚期尿毒症维持患者生命的有效的方法。自体动静脉内瘘( AVF)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常用的血管通路,是提高血透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的关键。 AVF是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在皮下吻合建立的一条血管通道,术后静脉逐渐动脉化,可以满足血液透析中需要的足够的血流量。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通路是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早在1960年Quinton第一次使用了动静脉短路,而1966年Bres-cia-Cimino首次使用AVF作为透析时的血管通路,AVF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时需要的250 ml/min的小流量的流速。 AVF对于处于肾衰竭晚期而又无法进行肾移植的患者救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AVF的长期通。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长期维持AVF的通。较为困难,本文旨在分析AVF闭塞的原因及影响AVF使用寿命的危险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处理及其背驮式的特点
肝移植已成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各种良性终末期肝病以及部分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确定性治疗方法.背驮式肝移植(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PBLT)先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zakis等学者于1989年提出,经典的PBLT是先以受体肝静脉成型与供肝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再吻合门静脉、肝动脉及胆道[1].由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内环境干扰小、缩短无肝期和热缺血时间以及二次移植时原供肝肝静脉可保留应用等优点,因而备受国内外各大肝移植中心的青睐.PBLT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处理与原位肝移植大体相似,但也有其特殊之处,现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
背驮式肝移植
背驮式肝移植(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PBLT)是在切除病肝时保留了肝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和三支肝静脉,应用肝静脉成型,将供肝肝上IVC与成型的肝静脉吻合建立肝静脉回流通道,供肝肝下IVC缝闭或结扎不行吻合,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分别与同名管道吻合重建,植肝完成后背驮于受体肝后IVC之上而命名为PBLT.
-
分流联合断流治疗小儿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5岁患儿诊断为: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肝功能Ⅱ级.采用近端脾静脉-下腔静脉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手术成功.结果:全麻下行近端脾静脉-下腔静脉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离断前、离断后、分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9 cmH2O、38 cmH2O和35 cmH2O.胃冠状静脉直径约0.8 cm、食管支静脉直径0.5 cm,高位食管支直径0.3 cm.脾静脉直径1.2 cm.脾静脉-下腔静脉吻合口1.0 cm,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康复良好.随访1 a,无复发.结论:儿童的发病多为原发,可能与围生期感染、脐静脉插管、先天性疾病或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血管造影、CT和MRI.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其中分流联合断流是首选的.
-
静脉吻合治疗下肢皮肤逆行撕脱伤27例
下肢皮肤逆行撕脱伤,临床上常见,治疗较为棘手,原位缝合常发生部分甚至全部坏死,需二次手术修复.自1995年至今,我们用吻合静脉的皮肤原位缝合,治疗下肢皮肤逆行撕脱伤27例,术后皮肤全部成活,外观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5~59岁,车祸伤19例,重物砸伤8例.皮肤撕脱范围自膝关节至跖趾关节不等,面积(6 cm~14 cm)×(10 cm~25 cm).上述27例皮肤挫伤不重,皮下静脉网较完整.
-
吻合掌侧静脉的指尖再植
目的:探讨手指指尖离断的治疗.方法:根据田万成的指尖分型法,并运用逆行法对指尖离断行吻合掌侧静脉的指尖再植手术.结果:本组152例168指,成活157指,成活率93.5%,术后随访2年~20年,手指长度同健侧相似,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手指尖离断绝大多数可找到可供吻合的掌侧静脉,逆行法指尖再植对吻合掌侧静脉极为方便.
-
肝脏移植中Ⅳ级门静脉机化血栓病人的门静脉重建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完成肝脏移植手术359例,其中7例病人门静脉、近端和远端肠系膜上静脉均完全被机化血栓阻塞(按文献分级[1]为Ⅳ级),术中采用供肝门静脉与受体曲张的内脏静脉吻合门静脉重建,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重视肝移植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血管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也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供受体血管的处理及吻合技术是影响血管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对于门静脉吻合来说,留置"扩展环"能较好地预防门静脉狭窄的发生,同时国内外均有采用先开放门静脉血流后置打结的报道,亦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一种有效防止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措施.
-
"Y"形人工血管上腔无名静脉置换术2例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 cmH2O(1 cmH2O=0.098 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m PT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 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 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 cmH2O.阻断右无名静脉远端,右颈内静脉压38cmH2O,人工血管、右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7~19cmH3O.
-
急性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断及预防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rionic diamniotic, MCDA)双胎妊娠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发生于妊娠期,可称之为慢性TTTS。还有一类罕见的TTTS,呈急性起病,称为急性TTTS,发生于围分娩期。表现为无任何并发症的MCDA双胎胎儿娩出后出现很大的血红蛋白差异。急性TTTS的病理机制不明,可能由胎盘表面的低阻力的大的动脉-动脉吻合(arterio-arterial anastomoses,AA吻合)或静脉-静脉吻合(veno-venous anastomoses,VV吻合)所介导。急性TTTS发病突然,且新生儿病情严重,预后较差。为加强产科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在双胎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现就急性TTT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及预防综述如下。
-
右上肺静脉下支静脉瘤一例
患者女,56岁.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右上肺肿块.即往体健.体检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心脏杂音.生化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右上肺背段多个异常增粗、不规则血管断面,增强扫描(碘海醇300 mg I/ml,流率3.0 ml/s,剂量100 ml,延迟23 s)发现该异常增粗血管与肺动脉、左心房强化一致,下方与右肺静脉吻合(图1);三维重建(Marconi Mx8000)旋转图像(图2)显示右肺动脉远端异常增粗、迂曲,下方与右肺静脉吻合后入左心房.
-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吻合指掌侧浅静脉断指再植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手指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4年8月一2007年5月收治的45例56指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彻底清创后在10- 15倍显微镜下以吻合末节指动脉及指掌侧浅静脉方法再植,再植顺序为骨骼固定、指背侧皮肤、指动脉、指神经和指掌侧浅静脉,术后给予抗凝血、抗痉挛、抗感染治疗. 结果 本组成活53指,成活率94.6%.术后随访6个月一3年,成活指手指长度同健侧相似,再植的末节指体外形饱满,指甲生长良好,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学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绝大多数可找到供吻合的指掌侧静脉,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高,成活质量好.
-
利用腹壁浅静脉行精索静脉转流术18例报告
1995年5月~1999年5月,我院用腹壁浅静脉与精索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吻合指掌侧浅静脉断指再植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手指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45例56指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彻底清创后在10~15倍显微镜下以吻合末节指动脉及指掌侧浅静脉方法再植,再植顺序为骨骼固定、指背侧皮肤、指动脉、指神经和指掌侧浅静脉,术后给予抗凝血、抗痉挛、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成活53指,成活率94.6%.术后随访6个月~3年,成活指手指长度同健侧相似,再植的末节指体外形饱满,指甲生长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绝大多数可找到供吻合的指掌侧静脉,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高,成活质量好.
-
缺乏静脉的矿工末节断指再植37指分析
我科采用吻合两侧指动脉,一侧指动脉于指根部切断,近端结扎,远端与指蹼静脉吻合替代静脉回流再植矿工中末节断指35例37指,取得满意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男性,年龄21岁~47岁;左手13例,右手22例;食指7指、中指21指、环指6指、小指3指;按章伟文分型[1]:Ⅰ型即远端指间关节横纹至甲根部离断,16指;Ⅱ型为甲根至指腹螺纹中心离断,5指;Ⅲ型为指腹螺纹中心以远离断,0指,显微解剖研究表明手指指腹螺纹中心即为指端动脉弓的体表投影区.受伤原因:锐器切割伤2例、机器挤伤17例、矸石砸伤18例,均为常规再植未找到可供吻合静脉.
-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1994年以来,采用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收到较好的效果,近期效果100%,远期效果满意.在围手术期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护理,有效地配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肿胀手综合征是指动静脉内瘘术后发生的持续手部及上肢肿胀,是动静脉内瘘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在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的内瘘中发生率约为1.6%[1].但随着近些年血液透析病人增多及存活率改善[2],肿胀手的报道日益增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部或上肢肿胀、静脉迂曲、疼痛,甚至可出现冻伤样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肿胀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