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年龄的增大、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贫血的发生率就越高,程度越重。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40%的CHF患者合并有贫血。如果合并了贫血,预示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进一步加重、运动耐力进一步降低,患者住院率与病死率会随之升高[2]。临床上在治疗CHF患者时,贫血往往被忽视。由于人体内的促红细胞生长素(EPO)作用于红系前体细胞,有促进红细胞生成作用。有动物试验表明:EPO 在非红细胞生成组织中可有神经保护与心脏保护活性,EPO组织保护作用能与其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相分离[3]。本研究观察了112例CHF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
小切口手术治疗掌骨头骨折17例分析
手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手外科临床难题之一,特别是掌骨头骨折,解剖结构特别,骨折线发生在关节囊内软骨周围,远端掌骨头松质骨压缩、缺损,不同于指骨,骨折块和关节外掌骨干没有连续,无骨膜软组织保护,骨折稳定性极差.采用传统方法,如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丝内固定等,常因掌骨头下压缩形成空腔,失去支撑,克氏针干扰关节运动,无法稳定骨折块,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挛缩等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尽早开始关节早期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近几年来,掌骨头骨折钛板内固定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选择钛板形状及放置位置不合理、引起固定欠稳定、钛板遮挡关节活动、肌腱粘连、手术创伤较大引起关节僵直等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对每一个损伤机制及分型进行科学分析,术前准确评估.
-
眼外伤患者112例临床分析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由于眼的位置特殊,缺乏骨性组织保护,眼外伤很常见.眼的构造精细、复杂、组织脆弱,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严重后果.眼外伤患者多为男性、儿童或青壮年,瞬间伤害对患者的身心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相继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
方寸之间显华章——中国篆刻艺术
2009年9月底,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艺术的发展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
赛肤润预防卧床病人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一般好发于身体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而支持重量较多的骨突处,如骶尾部、肩胛部、足跟部、内外踝等处.
-
针灸临床适应病证与未来展望
针灸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
-
截瘫患者的褥疮治疗
褥疮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棘突隆起处、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其中以骶骨、大转子及坐骨为常见.本科于2008年至今对28例截瘫患者的骶部褥疮进行了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
由于肩锁关节周围无丰厚软组织保护,直接暴力极易造成肩锁关节损伤,使关节稳定装置遭到破坏,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也因此成为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上肢创伤之一.根据骨折后锁骨移位或脱位的程度不同,其治疗方法很多,对于移位和脱位明显的损伤,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和脱位,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保留肩关节的功能.
-
改良垂直褥式缝合在胫骨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2月~2009年1月,我院将改良的垂直褥式缝合法等软组织保护技巧应用于胫骨骨折的复位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附着体义齿修复Ⅲ.附着体义齿的临床设计
附着体义齿的临床设计与其他类型义齿有共同之处,如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等.由于附着体结构和制作的特殊性,在修复设计中有特殊的要求,附着体义齿的正确设计和制作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后的功能恢复、软硬组织保护以及远期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若采用附着体作为修复体的固位体,在修复体设计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以达到佳的修复效果.
-
靶向缺氧-腺苷A2A受体介导的组织保护机制
生理学的假设提示炎症组织的过度损伤源于局部缺氧和细胞外腺苷的累积.腺苷A2A受体和缺氧诱导因子,以延迟、负反馈方式,在降低炎症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防止器官的过度损伤.靶向缺氧A2A受体信号通路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调控炎症的策略.
-
黄连膏与祛腐生肌丹治疗褥疮108例
2014~2015年,本科收治褥疮患者108例,应用黄连膏与祛腐生肌丹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4~2015年收治的褥疮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为:①多见于截瘫、慢性消耗性疾病、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②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者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突出部位。③皮肤经常受潮湿及磨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④在继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三部曲病理改变。临床分型包括:Ⅰ度:表皮无损伤,只见皮肤色红,但解除压迫30 min以上红色尚无改善者,此期为急性炎症反应期;Ⅱ度:表皮色红、糜烂、水疱,组织缺损未及真皮,创面湿润呈粉红色,伴有疼痛而无坏死组织;Ⅲ度:由真皮达皮下,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有渗出液和感染,但几乎无疼痛,有坏死组织;Ⅳ度:深达肌腱及骨,有渗出液和感染,有坏死组织,神经损伤时伴有剧烈疼痛。
-
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临床研究现状
任何手术或创伤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的原因可能与手术造成组织机械性损伤,导致外周组织释放和生成多种化学物质和细胞因子(如缓激肽,五羟色胺,前列腺素)有关,疼痛不仅严重影响病人体力和康复,而且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有效镇痛成为医生所关注的焦点.帕瑞昔布钠( parecoxib sodium)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多模式平衡镇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帕瑞昔布钠不仅具有传统的非甾体类药物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而且在抗焦虑,抗肿瘤及组织保护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帕瑞昔布钠的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
延期手术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5例体会
Pilon骨折是指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大部分伴有腓骨骨折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暴力往往导致关节面压缩或爆裂,胫骨下端粉碎.由于胫骨下端皮肤与骨骼之间缺乏软组织保护,血液供应差,复位固定困难,因而临床上常将其归属于较难治及后遗关节病残率较高的骨折.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笔者采取延期标准切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或伴锁骨远端骨折的锁骨钩钢板治疗研究进展
肩锁关节周围无丰厚软组织保护,肩部外侧触地或患侧手臂撑地等间接暴力极易造成肩锁关节损伤,使关节稳定装置遭到破坏,肩锁关节脱位约占肩部损伤的12%[1].轻度肩锁关节脱位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多数学者建议手术治疗[2].本文就近年关于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探讨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
-
创伤导致的腰骶丛及腰骶干损伤
与臂丛损伤类似,创伤导致的腰骶丛损伤会导致患肢严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临床上对臂丛损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于腰骶丛损伤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相对不足.这与腰骶丛周围有坚强的骨性组织保护、需由极高能量的损伤导致、发病率没有臂丛损伤高有关.腰骶丛损伤临床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这与常合并的其他系统损伤掩盖了腰骶丛损伤的病情、发生损伤的位置深在、邻近解剖关系复杂有关.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讨论创伤导致的腰骶丛、腰骶干损伤诊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进展.
-
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2008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卧床病人52例,经过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无1例病人发生压疮,现报道如下.
-
气体信号分子 H2 S 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H2 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数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硫化氢是有害气体,其毒性作用已被大量报道。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Abe等[1]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内源性H2 S可能作为一种神经活性物质而存在。同时,Kimura[2]对H2 S的不断研究中证实,脑组织内存在相对较高浓度的H2 S, H2 S能促进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的活性,诱导海马突触的长时程增强效应(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提示气体H2 S在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H2 S与多种缺血性脑损伤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机制尚不够清楚。因此,H2 S在神经系统的生成、生理作用、机制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总结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的术中无瘤操作技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2例恶性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无瘤技术配合严格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安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经随访均无肿瘤转移,无脊柱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副损伤,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患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
皮肤γδT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T细胞可分为NKT细胞、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γδT细胞的TCR(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 cell receptor)由γ链和δ链组成,根据个体发育、组织分布、效应功能不同,又分为上皮内γδT细胞和全身性γδT细胞[1].皮肤γδT细胞属于上皮内γδT细胞,其TCR抗原识别能力有限,且一般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具有免疫监视、免疫调节、维持组织稳态、组织保护等作用[2-6].近来发现,皮肤γδT细胞在创面愈合中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创面治疗中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这方面内容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