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筛选

    作者:黄芳;黄子杰;陈洁;汪家梨

    目的 研究从儿茶素、槲皮素、大豆苷元、芝麻素、阿魏酸和白藜芦醇等六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筛选出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方法 MTT法初筛对MCF-7/ADM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再通过均匀设计筛出无毒性剂量时联合多柔比星(阿霉素)对MCF-7/ADM细胞抑制作用强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后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筛出后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联合阿霉素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槲皮素、白藜芦醇、阿魏酸能抑制MCF-7/ADM细胞增殖;经均匀设计后认为白藜芦醇联合阿霉素对MCF-7/ADM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其余两者明显;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证明白藜芦醇联合阿霉素对正常肝细胞无毒性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联合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基本无毒害作用.

  • 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何小慧;石远凯;杨晟;刘基巍;高亚杰;李凯;王华庆;冯威健;高雅苓;韩少梅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注射液(辽宁省药业有限公司)与对照药物(已上市国产多西他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者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晚期和(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或非小细胞癌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90 mg/m2研究组或对照药物75 mg/m2+顺铂90 mg/m2对照组,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未进展的病例继续治疗至4周期.结果 134例患者中120例可评价疗效,134例可评价不良反应.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多西他赛研究组14.7%、对照药组11.5%;乳腺癌有效率多西他赛研究组27.6%、对照药组32.3%;各组间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多西他赛与对照药物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S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与对照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

  • 乳腺癌含紫杉类联合辅助化疗后常规骨髓支持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敏;张瑾;李树玲;方志沂;宁连胜

    目的 评价国人采用含紫杉类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骨髓支持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研究组TE/TEC(紫杉醇13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多烯紫杉醇7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方案化疗后48小时加用G-CSF常规骨髓支持;对照组TE/TEC(同上)化疗后不加用G-CSF骨髓支持.化疗期间每周常规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详细观察记录化疗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化疗髓内外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组较对照组同时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好,各化疗周期中第7、14及21天白细胞平均总数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平均总数变化与白细胞平均总数变化趋势一致.(2)各化疗周期中,研究组中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出现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倦怠、肌痛、腹泻等毒副反应出现率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化疗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尤其是紫杉类药物对于骨髓的抑制作用,保护骨髓功能;并为经多种方案化疗后,病变进展的患者接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性.

  • 术前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端粒酶表达研究

    作者:洪卫;陈丽荣;张行;彭佳萍;许则峰;张苏展;郑树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乳腺癌组织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及TRAP-PCR-ELISA法,对50例新鲜乳腺癌组织进行端粒酶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术前化疗组20例,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5.0%,平均活性值为1.09±1.05.而未化疗组30例,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3.3%,平均活性值为0.88±0.80.两组资料定性和定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作为肿瘤细胞存活的标志,在术前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其改变迟发于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 MV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裘友好;马胜林

    目的观察MVP(MMC、VDS、DDP)方案对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45例晚期乳腺癌采用MVP方案治疗,MMC 6~8 mg/m2,静注,第1天;VDS 2.5~3 mg/m2,静注,第1,8天;DDP 30 mg/m2静滴,第1~3天,每3周重复.结果总有效率46.7%,其中CR 11.1%,PR 35.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静脉炎和神经毒性,病人均能耐受.结论 MVP方案对治疗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方案之一.

  • HBsAg阳性乳腺癌化疗与肝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赵春英;程锦玲;方琦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乳腺癌患者化疗与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HBsAg阳性乳腺癌患者以同一方案正规化疗两个周期后观察血肝功能指标和血HBV-DNA含量变化.结果 HBsAg阳性的乳腺癌组肝损伤发生率为36.8%(14/38);阴性组发生率为13.3%(8/60).阳性组肝炎发生率为23.7%(9/38),阴性组为8.3%(5/6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 HBV慢性感染的乳腺癌患者接受细胞毒化疗时容易出现肝损伤,其携带的乙肝病毒可能被细胞毒化疗所激活.

  • NFL方案治疗乳腺癌肺转移20例临床观察

    作者:包乐群;彭义梅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醛氢叶酸、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FL方案治疗乳腺癌肺转移20例作为治疗组,同期使用CAP方案治疗者21例作为对照组.就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5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6%,治疗组骨髓抑制较重,胃肠道反应较轻,心脏毒性较小,对照组骨髓抑制中度,胃肠道反应重,心脏毒性较大.结论 NFL方案与CAP方案虽然近期疗效相近,但毒副反应轻,在临床上更易于为患者接受.

  •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九例分析

    作者:程刚;衣林;伍建宇;张永强;周美珍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实体瘤的可行性及疗效,了解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时机、造血功能重建等问题.方法 9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高危乳腺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例及4例小细胞肺癌经过诱导化疗后,进行了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结果 随访7(1.6~13.8)个月,9例全部生存,7例无瘤生存.回输的单个核细胞(MNC)>1.5×108/kg时,中性粒细胞(ANC)恢复≥0.5×109/L和血小板20×109/L所需的天数分别为9天和9.4天,无1例骨髓功能重建不全.结论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化疗敏感的乳腺癌、NHL及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回输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使造血功能快速重建.

  • 鞘内化疗成功治疗脑脊膜转移性乳腺癌全脑、全脊髓放疗后复发1例

    作者:曾秀娣;王亮;李丽莎;徐萌;曹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乳腺癌的总体疗效逐步提高,但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的预后仍较差.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转移约占所有mBC的10%~30%[1].全脑放疗和(或)全脊髓放疗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7.8月[2].此外,受放疗累积剂量的限制,CNS转移瘤放疗后再次复发和转移的治疗选择则更加困难.鞘内化疗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而在实体瘤CNS转移中应用相对较少.笔者应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鞘内化疗治疗1例脑脊膜mBC全脑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 23例老年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作者:张炯;郭千弘;车康明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而老年乳腺癌患者一般是指> 65岁的乳腺癌患者[2].这些患者都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占多数,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体内的雌激素主要由雄激素在芳香化酶调节下产生,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断绝经后雌激素来源的主要途径.因此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本院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情况如下.

  • 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进展

    作者:李淑芬;孟文静;贾勇圣

    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是目前乳腺癌化疗的基石,但由于肿瘤异质性,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治疗乳腺癌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耐药和复发转移有着日趋增多的态势,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新难题.目前研究发现,卡培他滨与长春瑞滨无论作为一线治疗,还是作为既往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疗效均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 靶向HER-2受体二聚化的新药——帕妥珠单抗研究进展

    作者:汪维佳;华育晖;陆杨

    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系新一代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通过与HER-2胞外受体结构域Ⅱ区的结合,特异性地抑制HER-2受体二聚化.实验研究表明,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能够更全面地阻断HER-2的信号转导2012年6月FDA批准帕妥珠单抗用于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2013年9月30 日 FDA进一步加速批准该方案作为新辅助治疗用于高风险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本文全面回顾了帕妥珠单抗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该药的临床试验情况,以期为帕妥珠单抗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 分子标志预测乳腺癌治疗疗效

    作者:王晓稼

    21世纪将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时代,2008年美国年度10大医学突破中之一是关于Oncotype DX基因扫描能够确定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并作为选择化疗药物的依据,更有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案.用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肿瘤治疗疗效,可以避免患者选择无效的细胞毒药物或昂贵治疗.在近年来的ASCO、St.Gallen和NCCN指南中,一些预测性的标志物已经被重点推荐.

  •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

    作者:徐兵河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采用了合理的综合治疗,使乳腺癌的疗效显著提高.

  • 不同剂量放射治疗配合全身治疗对保守治疗早期乳腺癌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晓;唐顺国;赵霖;郑志范

    目的探讨保乳治疗中不同的放疗剂量配合全身治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7例保乳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行保乳手术前均给予CAF方案化疗一次,再分别给予总剂量为70 Gy(A组)和60 Gy(B组)的外照射,放疗并同时配合化疗,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均给予TAM口服.结果随访5~7年,术后局部复发率A组为0%,B组为6.1%(2/33);3年生存率A组为100.0%(34/34),B组为97.0%(32/33);5年生存率A组为97.1%(33/34),B组为84.9%(28/33);美容效果满意率A组为76.5%(26/34),B组为84.9%(28/33).结论增加局部放疗剂量并配合全身治疗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且不影响乳房的外形和功能.

  • 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对比分析

    作者:牟广华;吕鹏威;薛宝军;程海军

    目的 探讨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中的不同之处.方法 收集9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初潮年龄<12岁、未绝经、肿瘤直径≥5 em、低分化、中晚期、存在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转移的患者更多(均P<0.05),治疗方案中内分泌治疗者更少(P<0.05).但两者在乳腺癌家族史和组织学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4% vs 65.1%,P=0.038).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是否≥5 cm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转移相关.

  • MK-2206联合顺铂对乳腺癌4 T1/DDP移植瘤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盛佳钰;陈红风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MK-2206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4T1顺铂耐药(4T1/cisplatin,4T1/DDP)移植瘤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cisplatin,DDP)低剂量诱导及体内外交叉致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4T1/DDP耐药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DDP腹腔注射(0.3 g/L,1次/d)单独或联合MK-2206灌胃(12 g/L,1次/周)治疗。给药28 d后处死小鼠,小动物成像检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Akt(phosphorate-Akt,p-Akt)和总Akt(total-Akt,t-Akt)蛋白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MMP7)表达差异。结果建立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小鼠模型达中等耐药程度。建立非耐药小鼠与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未见明显区别(P>0.05)。分别给予这两种模型小鼠相同剂量(0.3 g/L)的DDP治疗后,耐药小鼠对DDP的敏感性低于非耐药小鼠(P<0.01)。将MK-2206(12 g/L)与DDP (0.3 g/L)联合应用后小鼠肿瘤较单独应用DDP缩小,且可降低P-gp、BCRP、MMP7蛋白的表达(均P<0.05),并降低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MK-2206联合顺铂能够逆转4T1/DDP移植瘤耐药性,且与抑制Akt蛋白磷酸化相关。

  •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作者:杨思福;黄建瑾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的化疗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蒽环类及紫杉醇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化疗,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化疗,28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39.2%,疾病控制率为85.6%.患者对治疗方案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亚组分析表明,联合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16.6天,高于HER-2阴性组的77.3天(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中等剂量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阴性老年MBC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占伟;潘跃银

    目的 评估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单药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阴性老年女性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2例初治激素受体阴性老年女性MBC患者,口服卡培他滨2 000 mg/(m2·d),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服药≥2周期.结果 32例患者共完成204周期的化疗,其中CR 1例(3.1%),PR 10例(31.3%),RR为34.4% (95% CI:18.6% ~53.2%),DCR为87.5% (95%CI:71.0% ~96.5%).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软组织转移及肝、肺转移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至随访结束,中位TTP为8.5月,中位OS为17.5月.结论 单药卡培他滨在老年女性初治MBC患者中较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 乌苯美司胶囊在三阴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邹群

    目的 观察乌苯美司胶囊在三阴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骨髓抑制的干预.方法 选择7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入组,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行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多西他赛)的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期间及化疗后6月内均加服乌苯美司胶囊30 mg每天清晨空腹1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他辅助用药相同.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EC-T化疗前、后及化疗结束后6月患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免疫功能和外周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评估乌苯美司胶囊在三阴乳腺癌化疗中对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和外周全血细胞的作用.结果 比较EC-T化疗前、后及化疗后6月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变化的差异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EC-T化疗前、后及化疗后6月外周全血细胞(WBC、RBC、PLT)变化的差异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苯美司胶囊在三阴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改善化疗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减轻化疗药物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

277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