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血管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春花;董娜娜;张影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 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聂秀青;王本忠;朱立新;万圣云

    摘要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植入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结论缓释氟尿嘧啶的局部化疗能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能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微血管生成.

  • 多西他赛单药及其联合塞替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爱峰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单药及其联合塞替派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8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多西他赛治疗组(A组,n=42)和多西他赛+塞替派组(B组,n=44),比较两组化疗后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50%(21/42),临床控制率为80.95%(34/42),B组分别为56.82%(25/44)和90.91%(40/44),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毒副反应程度较A组严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2.64个月,B组为14.2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1年、2年肿瘤局控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3年生存率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西他赛单药或联合塞替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近、远期疗效相当,单用多西他赛化疗虽毒副反应小,但3年生存率低于联合用药组,临床上还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化疗方案.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阮思妮;胡亚飞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前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肿瘤体积、二维超声表现、病灶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彩超评价有效130例,无效7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彩超评价新辅助化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29%(87/102)、57.89%(55/98)、71.00%(142/200).有效组化疗后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同组化疗前和无效组化疗后(P <0.05);与化疗前比较,部分缓解(PR)组化疗后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清楚、后方回声正常率均显著上升,血流丰富率、RI值显著下降(P <0.05),而无效组化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二维超声表现、血流信号等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可做出客观、有效地评价.

  • 网织红细胞计数监测对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评估价值

    作者:李盛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动态监测对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评估价值.[方法] 11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1疗程21 d,干预1~4疗程,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疗程化疗前、化疗后1周、2周、3周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进行测定.[结果]与化疗前比较,第1~4疗程化疗后1周、2周RET%、HFR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3疗程化疗后3周RET%、HFR、MFR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4疗程化疗后2周MFR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疗程化疗后3周HFR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不同疗程期间行RET相关指标动态监测对骨髓抑制、开始恢复情况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厚朴酚抑制体外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自明;姜冉;魏刚;田亦文;卢文亮;高丹;陈波;叶春梅;薛明兴;王蓉

    [目的]探讨中药厚朴提取物厚朴酚(Magnolol,Mag)抑制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作用.[方法]选取不同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CF-7、MDA-MB-231),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ag溶液,观察处理后细胞的凋亡、侵袭、转移和黏附能力,判断Mag对乳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Mag可以抑制细胞的抗凋亡、侵袭、转移和黏附能力(P<0.05),随着Mag浓度的增大,抑制生物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P<0.05).[结论]Mag可以通过抑制不同受体状态乳腺癌细胞株的抗凋亡率、侵袭能力、黏附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而抑制其生物活性,在乳腺癌的治疗及预防乳腺癌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毛英;刘黎;张匠;骆雯;夏璐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均无手术指征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疗3 000 cGy/10次,B组在放疗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75 rng/(m2·d),口服,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共服用14 d.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MRI检查评估两治疗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2个月后A组和B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67%(20/30)和76.67%(23/3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率为90%(27/30),明显高于A组70%(21/30)(P<0.05);B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两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较A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未能提高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短期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明显,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明显.

  • 托瑞米芬与来曲唑在老年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姜炬芳;李天牧;邓五一;焦岗军

    [目的]比较托瑞米芬与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晚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乳腺癌切除术后,对照组给予口服托瑞米芬,观察组给予口服来曲唑.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HDL-C显著增高(P<0.05),LDL-C、TC显著降低(P<0.05),TG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DL-C、LDL-C、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合并症、肿瘤发生部位、腋窝淋巴结转移、接受化疗、化疗耐受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分泌药物依从性和门诊定期复诊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托瑞米芬相比,来曲唑可显著改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脂水平,具有更好的药物依从性和门诊定期复诊率.

  • 分子标志物预测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

    作者:艾秀清;贾志莺;张银华;木妮热·木沙江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对预测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瘤体组织化疗前后分子标志物Survivin、HER-2、p53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各因子表达变化及其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后各因子表达因疗效区别不存在差异(P>0.05),Survivin、HER-2的阳性表达在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变化在化疗前后并无差异(P>0.05),化疗前Sur-vivin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与p53表达无相关性,化疗后Survivin与HER-2、p53均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HER-2、p53在化疗前可能不具有预测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但可作为评价化疗疗效的指标.

  • 生长激素释放肽对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曲文志;李子豪;张云微;金光华;杨蕾;涂巍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分别加入ghrelin、多柔比星、ghrelin联合多柔比星,采用tun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磷酸化P38 (p-P38)、BCRP的表达并比较.[结果]tunnel 法检测显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在ghrelin的干预下增殖,而凋亡率在多柔比星的干预下显著降低,ghrelin联合多柔比星能够抑制多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杀伤作用(P<0.001).ghrelin干预组P38、p-P38蛋白表达增加、且BCRP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多柔比星干预组P38、p-P38蛋白表达下降;ghrelin联合多柔比星组较多柔比星组P38、p-P38蛋白表达增加,且BCRP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ghrelin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BCRP表达增加从而抑制多柔比星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 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姚嘉;李冠乔;俞杨;钟晓捷;汤鹏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者70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吉西他滨(GEM )联合顺铂(DDP)(GP组)和长春瑞滨(NVB)联合DDP(NP组),每组35例。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G P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9%、82.9%,与N P组54.3%、7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种化疗方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 GP组发生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5.7%)及血小板减少(34.3%)显著高于N P组(11.4%,14.3%)( P <0.05);而静脉炎的发生率(28.6%) GP组显著低于NP组(45.7%)( P<0.05)。【结论】GEM联合DDP与NVB联合DDP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且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作者:祝学军;秦婷;周光华

    【目的】观察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均辅以放疗和化疗,对照组单纯辅以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观察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周血CD3+、CD4+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及不良反应构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且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 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继菊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化疗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选乳腺癌化疗患者的 ESCA 评分、HPL 评分分别为(106.54±9.53)分、(122.15±12.45)分,患者的ESCA评分与 HPL评分呈正相关( P <0.01)。【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时,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压力的调解给予重视,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技能的培养,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谢金龙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个疗程的d1静脉点滴多西他赛(75 mg/m2),随后2周每天口服卡培他滨2次(1000 mg/m2),3周为一个疗程。如此持续3~4个疗程。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8%(39/46),其中5例(10.9%)为病理完全缓解。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脱发、手足综合征及腹泻等。结论 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使用的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效果较好,依从性高,可供临床借鉴。

  • 血管内皮抑素对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增敏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琦;李凯;李午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化疗增敏的作用。[方法]37℃条件下,体外培养TNBC的MDA-MB-231细胞,用不同浓度多烯紫杉醇单药和重组人ES(rh-ES)两药混合分别孵育T NBC细胞24 h、48 h ,用M T 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多烯紫杉醇单药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和1000μg/mL)对MDA-MB-231细胞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6、-9.4、-6.36、1.6、-7。联合使用 rh-ES (0.05μg/mL 恩度)和多烯紫杉醇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 ,1000μg/mL多西紫杉醇)对MDA-MB-231细胞24 h IC50分别为:1.23、1.29、1.26、-0.22和0.01。[结论]提高浓度并不能增加多烯紫杉醇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rh-ES可以增加低浓度多烯紫杉醇对TNBC的MDA-MB-231细胞的敏感性。

  • 吡柔比星联合内皮抑素对治疗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研究

    作者:周柏涛;温旭青;李雪莲;陈慈丽;杨伟;徐小华;艾义国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 S )联合吡柔比星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将裸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106/0.1 m L正常人成纤维细胞;ES组(B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106/0.1 m L转染了ES的人成纤维细胞。吡柔比星组(C组):尾静脉注射吡柔比星5 mg/kg ,每周1次,共4周,ES+吡柔比星组(D组):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106/0.1 m L转染了 ES的人成纤维细胞。尾静脉注射吡柔比星5 mg/kg ,每周1次,共4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 VD )。[结果]B、C ,D三组抑瘤率分别为61.96%,27.33%和75.16%,D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D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ES联合吡柔比星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 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52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命文;段波峰;李双洋;谭建中;张文宇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 吡柔比星和内皮抑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周柏涛;温旭青;李雪莲;陈慈丽;杨伟;徐小华;艾义国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组;ES组以及不同浓度吡柔比星+ES组.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吡柔比星及ES作用于MCF-7细胞72 h后的增殖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吡柔比星单独应用时,平均制率(IR)随着吡柔比星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72 h时,各浓度组均对增殖活性均有抑制作用(P<0.05);ES单独应用时,作用72 h时对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P<0.05),吡柔比星与ES联合应用时,平均IR亦随着其中吡柔比星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72 h后,3种浓度的吡柔比星与ES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ES与吡柔比星两者联用在抑制肿瘤生成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ki67、TopoⅡ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宇;巢琳;孙永宏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Ki-67、TopoⅡ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To-poⅡα的表达,并通过彩色超声测定乳腺癌原发灶体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TO)肿瘤缓解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5例患者,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3.33%.化疗前后Ki67(71.1% vs 48.9%)和TopoⅡα(57.8%vs33.3%)阳性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对肿瘤组织中的Ki67、TopoⅡα表达起下调作用.Ki67、TopoⅡα阳性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更高.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瑜;黄万钟;潘达超;王少彬;周锋;夏瑜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 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 75 mg/m2,静脉滴入,总量分3 d给予,每3周重复,用2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 11例,进展(PD) 10例,有效率(RR=CR+PR)25%,总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4.2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5.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8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Ⅲ~Ⅳ度呕吐发生率为28.57%(8/28).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1.43 %(6/2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8.57 %(8/2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可耐受.

277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