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质量控制
方法:肺动脉扫描系用横轴位,其他部位采用冠状位扫描,造影剂采用北陆公司生产的磁显葡胺(GdDTPA)。病人仰卧位,于肘前静脉穿刺建立通道。首先进行注射扫描延时的测定。快速注射2ml GdDTPA,同时于成像靶血管内行单层面横轴位扫描,TR/TE:9/3.5ms,层厚4mm,间隔1s共扫描60次,应用测量软件得出靶血管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确定靶血管内信号曲线峰值前端时间为3DDCE MRA扫描开始时间。注射扫描延时测定完成后行3DDCE血管成像扫描定位,设置扫描方法及序列。手推团注造影剂注射完毕迅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
-
CT灌注成像对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肝脏双期灌注量的监测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明确肝移植后早期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确定肝移植后围手术期的动、门脉灌注量变化范围.方法:选取11例因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手术且无并发症的病例,于术后12-20 d行CT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其肝动脉灌注量(HAP)、灌注指数(HAI)、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动脉峰值到达时间(PT)等指标.并与18名无肝病的健康人相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肝移植组和对照组的灌注参数分别是:肝动脉灌注量:0.512±0.220和0.275±0.171 L/(min·L);门静脉灌注量:1.534±0.479和1.141±0.482 L/(min·L);肝总灌注量:2.046±0.458 L/(min·L)和1.416±0.544 L/(min·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 25.65±10.92%和27.22±19.41%.对比对照组肝移植组肝动脉、门静脉和总灌注量明显上升(P=0.003,0.042和0.003).灌注指数变化不明显.结论:在慢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门静脉和总灌注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CTP诊断标准应根据这一变化趋势来制定.
-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选自2003年11月~2004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2例(脑梗死组).均为首次发病,年龄(60±8.32)岁,其中男27例,女25例,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标准,并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扫描,除外脑栓塞及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
短暂脑缺血发作与磁共振的研究
目的 对113例TIA患者进行磁共振影检查以研究其转归.方法 将113例TIA患者分为:A组:2周内无TIA发作;B组:2周内反复有TIA发作;C组:2周内发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0.5 T超导永磁磁共振成像仪分别于住院时、住院后2周对患者成像扫描.结果 3组病人MRI检查结果在各个序列的责任病灶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 A组阳性率明显降低;B组较2周前低近一半;C组所有病例均于不同序列出现改变.结论 TIA早期影像改变与其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
MRI适配器
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环形头架固定在病人头部,实现病灶定位成像扫描和治疗的精确位置转换,笔者设计的MRI适配器可以连接环形头架并三维调节其位置,满足治疗所需的MRI定位成像扫描要求,现介绍如下.
-
请您收藏--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知识点(三)
D-二聚体和VTE无创诊断方法·DVT的诊断规则已证实几种基于CUS(系列/联合)、临床可能性评分和D-二聚体结果的无创策略有效,成效研究表明它们很安全.图1所示策略(D-二聚体配合临床可能性)非常安全,成本效率高,可显著减少加压超声成像扫描的使用.内科医生需根据实践及经验和医院现有的有创和无创试验调整策略.对于临床可能性为中低度的患者,ELISA技术(VIDAS)是惟一经验证可行的测试方法.
-
慢性肾脏疾病增加无症状脑梗死风险
横滨大学医学中心的Mayumi等对335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4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向研究.研究者对他们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
-
MR椎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
MR椎动脉成像扫描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不同的机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成像技术.在此笔者就GE公司的Signa Horizon Lx 1.5T超导MR机在这方面的运用及体会加以阐述.
-
CT血管成像扫描患者全程人性化护理体会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及成像设备的不断发展,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检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28层螺旋CT式新一代店子影像设备,因其具备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更快的扫描速度,被广泛使用于各部位血管疾病的精细诊断中口].各种影像检查中,医患及护患的良好配合是检查成功及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全程、科学、人性化的护理,保证其在检查过程中生理、心理的稳定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对我院98例CT血管成像患者行全程人性化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检查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儿颅脑磁共振成像扫描的对策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颅脑病变内不同组织成分的信号显示,是MRI检查区别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重要的特征,也关系到MRI定性诊断的准确性[1].随着MRI技术日趋普及及应用,接受MRI检查的小儿也不断增加,它为临床及预后提供了重要参数数据,也促进了儿科与影像学的结合与发展.重要的是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无创、无辐射,对小儿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不合作,难以耐受长时间扫描等问题,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25例患儿头颅扫描资料,就扫描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如下.
-
小儿颅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参数设置的初步探讨
新生儿至2岁的幼儿,脑的发育经历了脑含水量进行性下降,白质髓鞘形成,皮质脑回化,神经胶质细胞倍增和脑的重量迅速增加等一系列变化[1].在足月新生儿,除髓鞘形成之外的各个重要阶段均已完成,髓鞘形成实际上是白质发育和成熟的后一个重要部分,并且将持续到生后2岁左右,髓鞘发育在时间上的延迟导致了小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其脑白质的成分与成人有所不同.髓鞘形成始于妊娠中期,出生后2岁才能完全成熟[2].本文旨在探索适合2岁以前小儿颅脑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参数,以提高幼儿MRI的图像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率.
-
3T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扫描技术探讨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其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组织分辨力高,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损害等特点,与X线和CT检查相比具有明显优势。3T磁共振仪与低场强磁共振仪相比较,由于主磁场场强提高,所得到图像的信噪比有所增加,还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缩短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高场强能够有更明显的化学位移,更容易进行波谱成像,有更明显的磁敏感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更具优势,对病变检出更敏感[1]。3T磁共振仪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全脊柱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
飞利浦多排螺旋CT剂量节省技术应用探讨
近年来,随着CT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检查已成为临床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CT检查频率的迅速增长,受照人群辐射剂量不断增加,其致癌的危险已引起业内重视和关注[1]。因此,在充分利用CT医用辐射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需要权衡利弊,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控制辐射剂量,从而降低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本研究采用了飞利浦128排螺旋CT前门控行胸痛三联征动脉成像扫描,与后门控扫描技术对比观察,在保证影像质量的情况下,剂量节省60%以上,现总结报告如下。
-
记忆力被窃的九个信号
你想保持记忆力不衰退吗?那么,请关注以下记忆力正在被窃的九大预警信号.1、血糖升高.记忆力下降在于血液,更具体说在于血糖数值.对志愿者进行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高血糖有可能对处理记忆力的大脑部分造成损害.
-
成像扫描消费"畸形"
在美国,每年对患者实施的医疗成像扫描包括CT、MRI及PET就超过950万件,这俨然已成为一个年逾1 000亿美元的产业,而且医保会为此支付140亿美元.但近期的研究发现,20%~50%的这类成像检测是无意义的,因为其结果对于诊断和救治患者没有任何帮助.而那些无意义的扫描,也是造成目前医疗成像问题日益严峻的一部分原因.
-
FMRI研究:自闭症型谱紊乱中的视觉空间处理和前额——顶骨网络的功能
目的患有自闭症型谱紊乱的人都有正常的视觉空间能力,但执行机能受到损害,特别是与工作记忆和注意力有关的能力.这个研究的目的是阐明在自闭症型谱紊乱的人的心理旋转期间,潜在着空间工作记忆处理中的前额顶骨网络机能.方法:比较七个IQ正常但患有自闭症型谱紊乱的男青少年与九个年龄和IQ相符的男人,这两个主体在执行智力旋转任务时,接受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自闭症型谱紊乱小组在侧面和中间premotor皮层、背外侧前额皮层、前面有色带环绕的脑回还有尾状核中表现出较低的活性.结论前额区域而非顶骨区域中的活性较少,这个发现对自闭症型谱紊乱中前额顶骨网络的功能紊乱模型提供了支持.
-
多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在肝癌的表现特点及应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扫描技术,使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成像,探讨MSCTA在肝癌中的血管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室行上腹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的41例肝癌患者(既往无任何腹部手术史)的原始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小为25岁,大为83岁,平均年龄50±4岁.
-
螺旋CT对实质性脏器灌注成像扫描患者的护理
肝脏、肾脏疾病的CT灌注成像扫描(Ct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功能成像,经静脉注射影剂对病变某一层面或多层兴趣层进行动态薄层,立体成像,可准确判断出病变部位血液供应的整体情况,有了一个初步定论,这项操作已广泛用于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如肝硬化、肾囊肿、血管瘤、肾结石、肝癌导管栓塞治疗与判定,已有一定临床效果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