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司洛尔临床新用途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友素;罗振中;余树春

    艾司洛尔作为第2代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1986年12月美国FDA首次批准生产使用。是一种对心脏作用选择性强、起效快、作用时间极短的β1受体阻断剂,在体内可迅速分布和消除[1]。由于它几乎能预防和治疗所有由围手术期刺激而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因此被认为是“万金油”型的药物,该药理特性使其成为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等较强刺激所致心血管反应的理想药物[2]。现广泛用于控制术中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心肌保护和电休克等的治疗,但大量研究表明艾司洛尔不仅能够抑制围手术期对伤害性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且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与多种镇痛、镇静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对麻醉药产生节俭作用,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吸入性麻醉药物的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缩短患者苏醒的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本文就这些方面作用的研究做一系统阐述。

  • 环甲膜穿刺注射利多卡因预防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陆霄云;何伟雄;许梅曦;蒋艳波;郑銮

    气管插管可诱发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在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明显,严重时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或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我们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用2%利多卡因2ml经环甲膜穿刺注射行气管内表面麻醉,观察其预防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 柳胺苄心定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霞;田月霞

    喉镜及气管插管操作激发交感兴奋,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心律失常等反应.为阻抑此类应激反应,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已探讨了各种方法用于减弱此反应,但利弊互见.柳胺苄心定(拉贝洛尔)为一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本文观察此药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及优点.

  • 右美托咪定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涯雯;黄鸿晖;郭苇航;曾静贤;雷学恒;陈友权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相对佳剂量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均n=20),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0.3、0.6、1.0 μg/kg右美托咪定,D组拔管前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组显著低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6 μg/kg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相对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蔡剑波;陈长江;罗利静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27例)、B组(27例)、C组(26例).A、B、C三组分别给予0.2μg/kg、0.4μg/kg、0.6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患者T0、T1、T2、T3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结果 T0时,三组患者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A组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组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明显上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三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大,中、高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不能因单孔而减少舒芬太尼剂量.

  • 咪达唑仑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时心血管反应和咽喉反射的影响

    作者:杨海慧;魏兵华;王冰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和单纯用丙泊酚用于老年人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和咽喉反射的临床观察,用以指导临床麻醉.方法 30例老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Ⅰ)组和丙泊酚(Ⅱ)组,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5、10 min的SBP、DBP、HR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后2 min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但Ⅱ组血压降低幅度较明显(和Ⅰ组比较),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插管即刻血压、心率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Ⅱ组与Ⅰ组比较,波动更大,但无统计学差异,且咽喉反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人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较平缓,更利于老年人的全麻诱导.

  • 立体定向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心血管反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胡燕霞;林小梅;王春蓉;徐小凤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及三维悦栽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PRTTG)治疗三叉神经痛(TN)时产生心血管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8例原发性TN患者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治疗TN138例中,有16例患者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所有138例患者在行射频热凝时均出现心率及血压的升高,经积极干预,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重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导航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及血压变化,是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曹保锋;胡红专;张守江;刘枧辉;张亚军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B、C三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分别静脉输注0.3 μg/kg、0.5 μg/kg及0.7 μg/kg右美托咪啶,记录三组人室时(T1)、用药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 (T4)及拔管后30 min(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三组麻醉苏醒质量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B、C两组T3、T4及T5时MAP和HR均显著低于A组(均P< 0.05),B、C两组间T3、T4及T5时MAP和HR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三组SpO2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三组患者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C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C组躁动严重程度显著轻于A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两组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三组呛咳、寒战及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 右美托嘧啶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助于维持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中等剂量较低剂量效果更为显著,能减轻心血管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结肠手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与传统护理对比

    作者:Basse L;鲁兵

    背景:通常结肠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0%,术后住院时间为6~10 d.一种快速术后康复护理治疗可将住院时间缩短为2~3 d.多形式的康复护理治疗通过锻炼来保持患者的机体组成成分、肺功能及心血管反应.然而,由于关于结肠节断性切除术后多样式的康复护理病例的资料较少,且未曾与传统护理治疗相比较.因此,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对结肠切除术后多形式的康复护理治疗和传统护理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 气管内插管和喉罩置入对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作者:钱卫;温文钊;黄冰;潘灵辉

    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引起激烈的心血管反应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此时可并发心血管意外.我们比较了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时病人心血管的副反应变化,目的是评价气管导管或喉罩保持气道通畅的同时对机体心血管反映的影响.

  • 胃镜润滑胶浆减轻插胃管对心血管的影响

    作者:赖桂凤;李新萍;李建芳;颜菱;何艳丽;罗艳霞

    目的:观察胃镜润滑胶浆减轻插胃管对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病情需要插胃管留置的患者76例,按入院序号单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插胃管,实验组插胃管前采用胃镜润滑胶浆10 mL口服;其余操作同对照组,观察插胃管前后各5min和10min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及一次插胃管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插胃管前后各5min和10min血压、心率情况及一次插胃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插胃管前后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插胃管前后血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高达97.26%,对照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仅为73.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服胃镜润滑胶浆能有效地减轻插胃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插胃管成功率.

  • 舒芬太尼预防胸科手术老年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华军;赵乃康;秦英;邱雳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防胸科手术老年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40例胸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舒芬太尼组(n=20)(0.2μg/kg),舒芬太尼组在关胸缝肌肉时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对照组病人不予处理,记录关闭异氟醚时,拔管时,拔管后1~15min内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在拔管后15min分别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苏醒时间及观察有无嗜睡、呼吸抑制和苏醒期躁动.结果 对照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m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舒芬太尼组拔管时及拔管后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但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能预防胸科手术老年人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

  • 小剂量盐酸艾司洛尔对食管癌术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作者:郭燕芬

    目的 观察小剂量盐酸艾司洛尔对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对照组在拔管前2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艾司洛尔组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观察围拔管期心率、收缩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拔管前,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艾司洛尔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拔管时及拔管后3min、5min艾司洛尔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艾司洛尔能安全有效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 芬太尼预防老年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玲;黄冰;潘灵辉;阮林;蒋英

    全麻苏醒期病人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可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及躁动等情况,拔管操作对气道的刺激更为强烈,更可加剧心血管反应,甚至出现心衰、肺水肿等意外[1,2].本文旨在了解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 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异丙酚复合在急诊全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钟军;范新民;叶常青

    野战或灾难条件下,由于大批伤员的同时到达,必须同时开展多台手术,因此选择全静脉麻醉不失为一迅速有效的麻醉方法,氯胺酮作为-静脉麻醉药,其镇痛效果强大,但由于存在有心血管反应,精神症状及不适感,单独使用病人往往难以接受.

  • 吸气末加压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权光;王爱弟;孙玲玲

    我院麻醉科自2000年1月~2002年5月,对部分上腹部手术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拔管时采用吸气末加压拔管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临床观察

    作者:李红

    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副反应与插管时同样重要,它可使病人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减少,大大增加发生心脑意外的机率,为了预防这种副反应,我们使用艾司洛尔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进行观察,现介绍如下.

  • 艾司洛尔在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文斌;林高翔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组20例,麻醉诱导时首先静注艾司洛尔1 mg/kg,然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芬太尼4 μg/kg和依托咪酯乳剂0.2 mg/kg麻醉诱导;对照组20例,诱导时除不用艾司洛尔外, 其余麻醉诱导用药与艾司洛尔组相同.分别记录各组诱导前、诱导后及插管后1、3、5、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艾司洛尔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有效控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抑制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 用于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效果明显,为保证麻醉诱导安全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技术方法.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全麻诱导的对比观察

    作者:黄燕娟;林盛敏;冉雪莲;刘延海

    目的观察等剂量的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择期手术全麻病人,分8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8 mg/kg、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RF)或芬太尼(F)、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剂量分别是Ⅰ组1 μg/kg、Ⅱ组2μg/kg、Ⅲ组31 μg/kg、Ⅳ组4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窥喉前(T1)、导管插入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变化,观察有无胸腹肌肉僵硬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基础值相比,麻醉诱导后各组HR、SBP、DBP均明显下降(P<0.01);从导管插入即刻起,血压、心率开始回升,除RFⅢ组、RFⅣ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3 min仍较低(P<0.05),以及FⅠ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 min较高(P<0.05)外,其余均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②相同剂量的RF、F组间比较:RF对SBP、DBP的抑制强于F(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比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 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建立CO2气腹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彭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充气时的心血管反应及静注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对减弱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全麻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即芬太尼组,Ⅱ组为芬太尼+利多卡因组.气腹建立前分别静注上述药物,观察充气开始、充气2min、气腹建立时的循环变化.结果:Ⅰ组充气过程,BP、HR、RPP均升高;与充气开始时相比,气腹建立时SBP、DBP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充气过程心血管反应平缓,与充气开始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相比,充气时HR、RP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腹建立前静注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弱心血管反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724 条记录 30/37 页 « 12...27282930313233...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