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腺瘤及癌组织HIF-1α的表达与凋亡增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增生的关系,探讨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IF-1α,Bcl-2,Bax,PCNA在正常大肠组织13例,大肠腺瘤26例,大肠癌50例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组织HIF-1α均为阴性表达,腺瘤及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30.8%和64%,大肠癌HIF-1α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x2=8.546,P<0.01).大肠癌HIF-1α表达与浸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x2=6.339,P<0.05;x2=9.091,P<0.01;x2=10.72,P<0.05).HIF-1α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Bcl-2在3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5.4%,50.0%和76.0%,三者间表达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Bax在3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6.9%,65.4%和58.0%,三者间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Bax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Dukes分期无关(P>0.05).正常大肠组织PCNA表达均为低增生活性,腺瘤及癌中PCNA高增生活性者26.9%和56.0%,癌组织PCNA高增生活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x2=5.073,P<0.05).大肠癌增生程度与浸润及Dukes分期相关(x2=6.336,P<0.05;x2=11.219,P<0.01).腺瘤及大肠癌HIF-1α表达与Bcl-2,PCNA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0.5,r=0.535,P<0.05;r=0.457,r=0.426,P<0.01),与Bax表达无关.结论:HIF-1α抑制大肠肿瘤凋亡,促进增生,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P34cdc2、Cyclin B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34cdc2、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p34cdc2、cyclin B1在64例大肠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大肠癌组织中p34cdc2、cyclin B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82.81%,定位于细胞质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10例正常对照大肠组织中p34cdc2、cyclin B1部分为弱阳性及中度阳性表达.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yclin B1与p34cdc2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6.p34cdc2和cyclinB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在有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组与没有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组间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等进行分组的组间其表达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呈弥漫分布,呈明显异质性,阳性率为73.44%.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见PCNA阴性或少量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与p34cdc2和cyclin B1均没有相关性.结论:p34cdc2、cyclin B1在大肠癌中呈过表达,可作为反映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远隔器官转移的指标之一.
-
大肠组织中PTEN表达在大肠癌诊断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EN的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12例正常大肠组织,45例大肠癌组织进行PTEN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2.22%),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9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无关.PTEN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及预后有关.结论: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大肠癌的癌变过程,PTEN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分子学指标,并对大肠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人大肠癌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
目的:评价人大肠癌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 mRNA表达水平,以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 mRNA过度表达(其中HGFmRNA表达1.063±0.179,c-metmRNA表达1.128±0.173,对照组表达0.576±0.052),c-met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 mRNA表达与大肠癌有关,高表达c-met组分化程度差,淋巴结转移多,更具浸润、转移潜能.
-
c-MYC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MYC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可能机制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大肠癌组织,16例正常大肠组织的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h-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CD34进行检测.结果:c-MYC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x2=9.232,P=0.002),c-MYC、VEGF阳性组及c-MYC、VEGF双阳性组的MVD值(43.3±9.6、42.3±9.2、42.6±8.9)均显著高于c-MYC、VEGF阴性组及双阴性组的MVD值(t=2.253、2.105、2.301,P<0.05);c-MYC、VEGF及双阳性组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x2=6.879、5.711,P<0.05),且以双阳性组高(68.9%);c-MYC、VEGF及双阳性组的阳性率随Dukes分期而增加(x2=9.306、6.330、6.953,P<0.05);而c-MYC、VEGF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MYC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相关,并可能是通过VEGF引起的,这为以c-MYC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大肠癌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VEGF-C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42/96vs19/96,P<0.01);大肠癌VEGF-C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1或P<0.05),但是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以及远处器官转移无关(P>0.05).41例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的转移灶和原发灶癌组织的VEGF-C表达相当一致(P<0.01).结论:VEGF-C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并且可以作为指导大肠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大肠腺癌组织leptin受体的表达意义
目的:研究leptin受体在人大肠癌细胞系及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像分析检测leptin受体,CD34及Ki67的表达,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增生指数.结果:leptin受体在SW480,HT29细胞以及大肠癌组织均有表达,大肠腺癌组织的平均染色吸光度比正常大肠组织高(0.153±0.011 vs 0.115±0.071,P<0.05),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388,P<0.05);血管内皮细胞表达leptin受体的大肠腺癌,其MVD较高(45.100±10.000 vs37.400±10.200,P<0.05),二者之间正相关(r=0.569,P<0.05);大肠腺癌MVD、Ki67指数比正常组织高(41.500±10.700 vs 31.300±11.100,P<0.01;0.458±0.108 vs0.312±0.097,P<0.01);leptin受体的表达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未见相关.结论:leptin与大肠腺癌上的leptin受体结合后,在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及肿瘤组织的血管增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核因子-KB与大肠肿瘤细胞凋亡及增生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大肠腺瘤、腺癌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细胞增生及其调控基因Bcl-2,BcI-Xl,C-myc和核因子-κB的表达状态,探讨核因子-κB在大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NF-кB,Bcl-2,Bcl-Xl,C-myc,PCN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检测30例大肠腺瘤和30例大肠腺癌中凋亡细胞、细胞增生和NF-кB,Bcl-2,Bel-Xl,C-myc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和分布,以1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对照.结果:NF-fcB,Bcl-2,Bcl-Xl,C-myc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腺癌和腺瘤高于正常组织(70.9±7.2vs 54.0±4.5 vs 30.6±2.4;78.2±8.3 vs 55.6±6.5 vs 11.0±1.9;77.3±6.5 vs 56.4±4.7vs 9.3±1.1;70.3±6.7 vs 50.1±4.2vs14.2±1.7,P<0.01),腺癌高于腺瘤(70.9±7.2vs54.0±4.5;78.2±8.3vs 55.6±6.5;77.3±6.5 vs 56.4±4.7;70.3±6.7vs 50.1±4.2,P<0.01).腺瘤和腺癌中的凋亡细胞指数均高于正常组织(105.9±6.1 vs31.5±3.7vs 10.0±1.5,P<0.01),腺瘤高于腺癌(105.9±6.1vs 31.5±3.7,P<0.01).腺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增生高于正常组织(75.4±5.6 vs 50.7±4.9vs 29.6±3.0,P<0.01),腺癌高于腺瘤(75.4±5.6 vs 50.7±4.9,P<0.01).结论:NF-κB在大肠肿瘤中促进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纳米技术在大肠癌早期发现与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
结肠镜,借助于光纤摄像来检查结肠和直肠组织,是当前应用广泛的大肠癌筛选检验技术.通过结肠镜检查,临床医生可以发现大肠组织的癌前息肉,从而在其癌变之前去除.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取决于若干因素,其中包括检查时操作的速度以及医生能否全面和彻底检查出平坦型或凹陷型病变的实操技能.
-
胃肠癌P-gp与K-Ras表达关系的研究
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在正常胃、大肠组织及其肿瘤中表达水平均较高 ,表现为原发性耐药.通过肿瘤细胞个体的遗传背景预测肿瘤化疗敏感性是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本文研究P-gp表达与K-ras基因表达的关系 ,为从基因水平逆转胃肠癌多药耐药提供理论依据.
-
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370 nm的激光器和荧光探测系统对临床病例进行大肠组织离体及在体实验,进行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结果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谱峰位置和强度方面,在400~600 nm范围内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癌组织,尤其是480m左右的荧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癌组织在波长(623±8)nm附近有1个突起的小峰,光谱强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 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是可行的.
-
CCX-CKR、VEGF-A及VEGF-C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Chemo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 ChemoCentryx chemokine receptor,CCX-CK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和C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80例和正常大肠组织1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CXCKR、VEGF-A和VEGF-C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CX-CKR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CX-CKR在正常大肠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 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P<0.01);而VEGF-A和VEGF-C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X-CKR在相关组织中的表达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大肠癌中CCX-CKR低表达、VEGF-A和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三者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直肠癌转移分子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