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球蛋白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苏莉;黄诚刚;牛文强;胡超华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DTC患者,按照TG水平将106例DTC患者分为TG阳性组(20例,TG≥30ng/ml)和TG阴性组(86例,TG< 30ng/ml),另选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清TG和A-TG水平.结果 TG阴性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时TG水平为(13.51±3.81) 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G阳性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时TG水平为(70.17 ±5.71) 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阴性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A-TG升高者占19.8%,6个月后升高者占17.9%;TG阳性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A-TG升高者占40.0%,6个月后升高者占3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者患者TG水平升高者占58.3%,显著高于颈部转移者(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有助于对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行131I清甲治疗或转移灶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判断,但是无法避免A-TG对TG的干扰,因此临床需要同时检测患者血清A-TG水平,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

  • 外周血促甲状腺素受体mRNA及甲状腺球蛋白mRNA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张伟峰;杨维良;张东伟;张滨

    目的 通过临床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患者的外周血中促甲状腺素受体mRNA( TSHR-mRNA)和甲状腺球蛋白mRNA(Tg-mRNA)进行检测,分析其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检测结果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住院患者,共170例,分正常对照组(3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组(40例);甲状腺癌组(100例).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RT-PCR检测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的Tg-mRNA、TSHR-mRNA的水平以及临床表达,分析TSHR-mRNA和Tg-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甲状腺癌组患者的TSHR-mRNA以及Tg-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甲状腺疾病患者的TSHR-mRNA以及Tg-mRNA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TSHR-mRNA以及Tg-mRNA能够准确的反映甲状腺患者的病情.

  • 131I治疗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与多层螺旋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价值

    作者:程小杰;陆涤宇;周俊;夏亮;董金林;虞翌;范莉芸;程莉芸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治疗剂量131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与多层螺旋CT断层融合显像(Rx 131I-SPECT/CT)诊断肺转移的价值,并与治疗剂量131I-全身扫描(Rx 131I-WBS)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甲状腺癌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增高、临床拟诊为肺转移患者的Rx131I-WBS和肺部Rx 131I-SPECT/CT显像结果,分析转移灶的CT特征和摄碘程度,比较Rx 131I-SPECT/CT 与Rx 131I-WBS诊断甲状腺癌肺部转移灶的准确性及其增益作用.结果 18例拟诊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患者终临床及随访证实15例为肺转移,Rx 131I-WBS正确诊断、假阳性、假阴性分别有12、5、1例,Rx131I-SPECT/CT分别有18、0、0例,二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和100%(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患者血清Tg为(541.5±274.3)ng/ml,Rx131I-WBS和Rx 131I-SPECT/CT分别发现30个和46个肺转移灶;3例无肺转移患者Rx 131I-WBS和Rx 131I-SPECT/CT分别发现5个和7个病灶.15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和3例无肺转移者肺部病灶平均浓聚131I分别为(368.25±354.31)kBq和(5.87±6.97)kBq.结论 Rx 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准确率高,其定位、定性肺转移灶较131I-WBS有明显优势,可发现隐匿性病灶并提供转移灶131I摄取程度及形态学信息.对于血清Tg升高、Rx 131I-WBS无法确定或定位的肺部病灶,进一步行肺Rx 131I-SPECT/CT有助于病情评估和术后分期.

  • 重症肌无力与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性

    作者:姬文珍;杨丽;何伯永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MG)与甲状腺异常在抗体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100例MG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在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异常率方面的差异.随机选取其中32例MG患者,探讨其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结果 100例MG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者共16例(16%),甲状腺抗体检查阳性者71例(71%),甲状腺抗体阳性率高于甲状腺功能阳性率(χ2=4.788,P<0.05).32例MG血清AChR抗体与TRAb浓度存在线性相关(r=0.609,P=0.O002).结论 MG患者出现甲状腺抗体异常比出现甲亢或甲减更多见.MG血清AChR抗体与TRAb浓度存在线性相关.

  • FNA-Tg测定在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癌术后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赵博文;吕江红;寿金朵;徐海珊;许立龙;高力;张慕蕊;朱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FNA-Tg)测定在细针穿刺(FNA)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侧颈区可疑肿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PTC术后患者的128枚侧颈区超声显示为可疑肿大的淋巴结,行FNA及FNA-Tg测定,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具有不同超声特征数下FNA、FNA-Tg联合FNA(简称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FNA、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5%、98.0%、79.7%;87.0%、100.0%、92.2%,两者比较在敏感度、准确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319,P=0.004;χ2 =8.275,P =0.004).可疑肿大淋巴结具有1个超声特征时,FNA、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38.1%、95.7%、68.2%;71.0%、100.0%、86.4%,两者比较在敏感度、准确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30;χ2 =4.141,P=0.042);具有2个超声特征时,FNA、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5.0%、100.0%、73.5%;90.0%、100.0%、94.1%,两者比较在敏感度、准确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0,P=0.013;χ2=5.314,P=0.021);具有0个、3个、4个或5个超声特征时,两者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价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法有助于PTC术后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当可疑肿大淋巴结具有1个或2个超声特征时,两者联合后提高了单独FNA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但对于具有0个或2个以上超声特征的淋巴结,联合FNA-Tg未明显提高单独FNA的诊断价值.

  • 细针穿刺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天笑;宋韫韬;徐国辉;于文斌;魏炜;张彬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fine-needle aspiration,FNA)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109枚超声怀疑转移的侧颈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检测(fine needle aspiration thyroglobulin,FNATg),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外周血甲状腺球蛋白检测(FNATg/SerumTg),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淋巴转移的金标准,判断侧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用非参数检验,Pearson线性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NATg和FNATg/SerumTg在诊断甲状腺癌侧颈淋巴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7%、90.0%,93.3%和89.9%、90.0%和93.2%,其预测淋巴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0.925 ng/ml和1.007,FNATg联合FNA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1.0%、93.5%和94.4%;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Tg对侧颈淋巴结FNATg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在患者有甲状腺组织的情况下采用淋巴结FNATg的诊断准确性高(临界值0.925 ng/ml),在患者无甲状腺组织的情况下采用FNATg/SerumTg的诊断准确性高(临界值14.95);外周血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存在显著影响了有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FNATg的表达水平(P=0.049).结论 侧颈淋巴结FNATg检测或联合FNAC检测可有效监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侧颈淋巴转移,外周血TgAb的存在影响了FNATg用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转移的准确性.

  • 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徐佩;魏雪菲;李菡;施鸣;陈载融;郭万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76例,术前常规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观察组)29例和甲状腺腺瘤组(对照组)47例,分析术前TG等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观察组TG水平为(24.73±23.02)ng/ml,TSH为(2.13±1.63)μU/ml,TGAb为(23.15±15.17)U/ml;对照组TG水平为(42.72±31.25) ng/ml,TSH为(3.28±5.83)μU/ml,TGAb为(18.16±8.65)U/ml.观察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SH及TGAb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2)血清T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仅为0.306,提示其作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准确度较差.结论:TG检测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仅有一定参考价值,还须结合超声及穿刺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 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监测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意义

    作者:李飞;邓庆梅;黄山

    目的 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监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DTC患者73例,依据131 I显像,分为3组:无转移组,32例;淋巴结转移组,31例;远处转移组,每组10例.分别检测术后131 I清甲治疗前及131 I清灶治疗前1周内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s-Tg)水平,131 I治疗后第3~5天行131 I全身显像(131 I-WBS),病例随访时间8~12个月.结果 无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中ps-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显著低于远处转移组(Z=-3.81、-3.371,P<0.05);首次131I清灶治疗前s-Tg在无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764,P<0.05).131I清甲治疗前ps-Tg诊断DTC远处转移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准确度为90.48%;s-Tg诊断DTC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AUC分别为0.817和0.644,准确度为88.10%和65.08%.结论 术后131 I清甲治疗前ps-Tg诊断DTC远处转移准确度优于131 I清灶治疗前s-Tg,131 I清灶治疗前s-Tg水平诊断DTC淋巴结优于131 I清甲治疗前ps-Tg.

  • 甲状腺球蛋白、CYFRA2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涛;史素琴

    目的 探讨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CYFRA21-1的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伴转移患者60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CYFRA21-1的含量.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球蛋白的阳性率(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和甲状腺球蛋白均可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但前者的阳性率要高于后者.

  • 口服胺碘酮致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作者:崔敏

    患者,男,72岁,既往10个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住我院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出院后有频发室性早搏,于门诊就诊时予胺碘酮(可达龙,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2 g,每日2次,口服治疗.服用8个月后(期间曾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出现食欲缺乏、纳差、恶心等症状.此次因突发喘憋、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来我院急诊,以"急性左心衰"收入急诊监护病房.入院后经过常规强心、利尿、扩冠治疗后,心衰症状明显好转,但入院后仍出现纳差、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等症状.入院查体:神清,BP120/70 mmHg,T36.4℃,P56次*min-1,R20 次*min-1,甲状腺无肿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眼征阴性,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达0.44 s、窦性心动过缓.查甲状腺功能:FT4:31 pmol*L-1,rT3:344 ng*dL-1,均明显高于正常值,FT3,TSH正常.查甲状腺球蛋白(TRA)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蛋白(TMA)均正常.立即停用可达龙并予丙基硫氧嘧啶50 mg 每日3次,口服治疗,3 d后症状完全消失,10 d后复查FT4,rT3均恢复正常,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均消失.遂停丙基硫氧嘧啶.

  •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状况

    作者:肖晖

    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各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Hürthle细胞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定分化型甲状腺癌和人类其他恶性肿瘤相比预后较好。这类患者术后大多数可以无症状长期生存,其术后总的10年生存率约90%左右,但目前,对这类患者仍存在有手术应切除多少、术后是否用碘放射治疗和甲状腺抑制治疗作用等方面的争议。过去,由于人们对甲状腺癌的生物细胞学特性认识不足,对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主要是依据临床资料和形态学检查结果来进行,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开始从肿瘤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肿瘤标记物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主要有组织分型、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DNA倍体含量、TSH受体、N-ras基因、上皮生长因子、甲状腺球蛋白、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等。现在,经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总结各种可能的预后因素,并经统计后,已能指出分化型甲状腺癌哪些更具有预后意义,并希望基于此观点力图划分出低危组和高危组,以便进一步改善生存率,减少治疗并发症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一、常见预后因素  目前普遍认同的常见预后因素有患者发病时年龄、组织类型及肿瘤分期,其中肿瘤分期还包括有肿瘤大小、周围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  1.年龄和性别:年龄比性别更有意义,其中大于45岁的男性预后较差。虽然女性总体讲预后优于男性,但与年龄结合起来分析女性的优势便不再明显[1]。  2.组织类型:除分化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属于高分化,其预后好,滤泡状和Hürthle细胞癌分化较差,预后不如乳头状癌外,还可进一步将其分为有明显非典型细胞核、肿瘤坏死以及血管侵蚀三种[2,3]。如果有明显非典型细胞核者,则预后较差。有肿瘤坏死者,预后亦差,但这点还须考虑是否曾有过针吸后并发坏死的可能。血管如已被侵蚀者预后亦不佳。  3.肿瘤分期:肿瘤大于4cm、多灶性癌、癌肿突破腺体、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预后差[2,4]。病期为Ⅰ、Ⅱ期者预后相对较好,而Ⅲ、Ⅳ期者较差。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 I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秦亮;何本超;郑志刚;李健勇;颜风波

    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TNM分期及MACIS评分标准,选择68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进行131 I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进行131 I治疗。2年随访观察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彩超。结果通过对68例中高危DTC患者2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2年内TG值处于3~12ng/mL之间,且随术后时间推移,TG值由3.51 ng/mL不断升高至11.22ng/mL;而治疗组T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年内均保持在0.1ng/mL以内。同时对照组出现2例患者复发及1例患者出现转移灶,而治疗组2年内均无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灶,低于对照组5.88%的复发率及2.94%的远处转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取131 I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作者:陶衍能;陈汉华;韦令欣

    目的 观察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为临床诊治DTC骨转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57例DTC骨转移患者术后进行131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骨痛缓解程度、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44例骨痛患者131I治疗治疗有效率84.09%,无效率15.91%.在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131I治疗后显著下降率42.11%,基本稳定率42.11%,无效率15.79%.在不同年龄段、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Tg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75%,部分缓解率1.75%,稳定率54.39%,进展者24例,进展率42.11%.结论 131I治疗DTC骨转移能明显缓解骨痛,促使Tg水平下降,能缩小部分骨病灶,但是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年龄、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 Tg测定联合131I-WBS在DTC综合治疗随访中的意义

    作者:孙伟莉;余朝晖;申勇;陶健;袁媛;李卫鹏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131I-WBS)联合应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131I治疗后的意义.方法 2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4~6周用131I首次行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3~6个月后重复治疗,治疗中131I-WBS和Tg测定同期完成.结果 在首次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时,显像发现淋巴、肺及骨转移5例,其余转移灶于3~6个月后二次治疗时发现,有5例患者(17.2%)Tg测定在正常范围,而131I-WBS出现转移灶;3例患者(10.3%)Tg测定异常,而131I-WBS正常.结论 Tg测定和131I-WBS可作为诊断DTC有无转移的重要指标,二者在随访中应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

  • 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张浩;张学东;程丽萍;巩有方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值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及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8例,术前超声疑为转移的淋巴结113枚,并行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用罗氏ELECSYS2010免疫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TG含量,并与手术切除该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阳性的淋巴结有85枚,其TG测定值为(15 513.19±6022.42)μg/L,而病理组织学阴性的淋巴结有28枚,其TG测定值为(0.18±0.32)μg/L.病理组织学阳性淋巴结的TG测定值明显高于病理组织学阴性淋巴结(t=23.74,P<0.01).而根据TG测定值判定淋巴结阳性87枚,阴性26枚.TG诊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灵敏度为100.0%(85/85),特异度为92.9%(26/28).结论 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液TG测定对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金华;杨佃玉;王彩玲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 Tg)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首次确诊并经甲状腺全切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7例,术后12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血清Tg用于判断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价术后 Tg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术后1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 Tg 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8.5±8.4)μg/L 比(9.1±2.8)μg/L](P<0.01),有远处转移患者Tg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39.3±7.2)μg/L 比(19.0±4.8)μg/L](P<0.01)。绘制ROC曲线,血清Tg用于诊断DT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95% CI 0.649~0.896,P<0.05),通过佳切点值分析得到 Tg的临界值为14.5μg/L时,其诊断的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84.0%。 Tg水平>14.5μg/L的患者和<14.5μg/L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DTC 患者术后 Tg水平有望成为预测DTC患者转移等预后的指标。

  •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与甲状腺球蛋白的关系

    作者:王思思;王波;谢超;赵文新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程度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关系,探讨PTC患者术前Tg检测对其术前淋巴转移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PTC患者共3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Tg,并由同一组医师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未转移组(N0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N1a组)、侧颈淋巴结转移组(N1b组),对比分析以上三组患者术前Tg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组内淋巴结转移个数与Tg水平的差异.结果 三组间术前血清Tg水平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T分期间术前血清Tg水平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2与T3、T2与T4分期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两两比较,Tg水平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区及侧颈部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个数与T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06、0.161,P>0.05).结论 术前Tg水平与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关,与转移个数无明显相关性,可应用于术前淋巴结转移的评估参考,并对其病理T分期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分化型甲状腺癌消除甲状腺后血清Tg、TgAb测定和131I-WBS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永双;覃伟武;孙宏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131I-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消除甲状腺后的临床意义.方法: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用131I治疗后,测定血清Tg、TgAb和进行131I-WBS.结果:7例患者Tg<2μg/L,而131I-WBS阳性,其中,6例TgAb阳性;9例患者Tg测定异常,131I-WBS正常.结论:Tg、TgAb测定和131I-WBS可作为DTC术后随访中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

  • 卵巢甲状腺肿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丽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其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 良性卵巢甲状腺肿9例,大体呈实性、囊实性、囊性,均由类癌和甲状腺滤泡组织构成,组织学类型有单纯型、腺瘤型、囊性变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1例,呈囊实性,组织学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表型10例NSE、Syn均阳性,8例CgA、降钙素阳性,2例5-HT阳性;TG、TFF-1滤泡区阳性,类癌区阴性.全部10例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者可借鉴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 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宋锦丽;庞华

    分化型甲状腺癌作为甲状腺癌的一种,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方法越来越成熟。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但部分患者存在复发情况,并终危及生命。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监测的重要指标。本文对甲状腺球蛋白的理化特性,临床检测手段以及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总结,为临床准确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提供参考。

368 条记录 3/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