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斑马鱼甲状腺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作者:林云;李荣英;刘智;於惠敏;宋怀东

    目的克隆斑马鱼甲状腺球蛋白(TG)基因,并研究TG在斑马鱼组织的表达状况.方法克隆TG基因,制备DIG标记的RNA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方法研究TG基因在胚胎斑马鱼的表达;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TG,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G在成年斑马鱼甲状腺组织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斑马鱼TG基因(GenBank登录号Dq278875),利用全胚胎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证实TG基因在胚胎期及成年期斑马鱼甲状腺组织均特异表达.结论 TG特异性地在胚胎期和成年期的斑马鱼甲状腺组织表达,斑马鱼是研究甲状腺发育调控分子机制的有优势的模式生物.

  • 不同碘摄入量地区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流行病学五年随访研究

    作者:李玉姝;赵冬;单忠艳;滕晓春;滕笛;关海霞;于晓会;范晨玲;崇巍;杨帆;戴红;谷晓岚;于扬;毛金媛;李佳;陈彦彦;杨榕;姜雅秋;李晨阳;滕卫平

    目的 利用不同碘摄入量的3个农村社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随访研究资料,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发生和转归的规律和意义,以及环境因素碘对其的影响.方法 1999年本研究组对轻度碘缺乏、超足量碘摄入和过量碘摄入的盘山、彰武和黄骅3个社区进行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2004年再次对同一人群进行了随访研究,前后采用同样方法采血清测定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采尿样测定尿碘浓度及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 (1)初访时TSH正常人群5年后TPOAb的阳性率在彰武社区较前升高,TgAb的阳性率在黄骅社区较前升高(均P<0.05).(2)初访时TSH正常但TPOAb或TgAb阳性者多维持抗体阳性,且抗体水平越高随访抗体阳性维持率越高.(3)随访发现1999年TPOAb和(或)TgAb阳性者较抗体阴性者更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P<0.01),黄骅和彰武社区的抗体阳性者5年随访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比率显著高于盘山社区,以黄骅社区高(P<0.05).(4)彰武社区TPOAb阳性的5年累积发生率在3个社区中高.黄骅社区TgAb阳性的5年累积发生率在3个社区中高,与盘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而碘摄入量增加能增加抗体阳性者发生甲减的危险性.持续处于过量碘摄入状态使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增加.

  • 不同碘摄入量大鼠甲状腺功能及其TG、TPO mRNA的表达

    作者:房辉;阎玉芹;陈祖培;徐刚

    目的 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不同碘摄入量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低碘、适碘、高碘三组,观察尿碘含量,血清及甲状腺组织激素水平,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mRNA的表达。结果 低碘组血清及组织T4、T3明显降低,尿碘含量显著减少,甲状腺TPO mRNA表达显著升高,而TG mRNA表达明显降低。高碘组血清T4呈下降趋势,甲状腺组织T4下降明显,尿碘显著增高,甲状腺TG、TPO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 长期低碘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严重低下,甲状腺TPO mRNA表达呈代偿性增强,而TG mRNA表达显著降低。碘摄入过多抑制甲状腺TPO mRNA、TG mRNA的表达,从而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这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也是对长期高碘的一种适应。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增高水平及变化趋势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柴红;陈泽泉;余永利

    目的 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手术及131碘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对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其相应的危险度.方法 共15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碘治疗,并进行3年随访.154例患者分为有或无复发/转移组,根据不同Tg水平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Tg≤1 μg/L组,1μg/L<Tg≤10 μg/L组和10 μg/L<Tg≤100 μg/L,以TgAb>40 kIU/L被认为TgAb阳性,进行相对危险度分层分析,研究各不同Tg水平组别中,TgAb阳性对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当Tg≤1 μg/L时,TgAb>40 kIU/L对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大,转移相对危险度是27.000(95% CI6.727 ~ 108.374),TgAb阳性与转移高度相关.而当Tg>1 μg/L时,应以Tg水平为准.此外,TgAb的水平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关系不大.结论 在Tg≤1 μg/L患者中,TgAb>40 kIU/L是预测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的佳值.

  • 首次131I治疗前监测甲状腺球蛋白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鹏;宋长祥;陆武;刘永;袁小帅;杜鹏

    目的 探讨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预测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106例甲状腺全切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转移分为无转移组(M0)和转移组(M1).监测首次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及术前Tg值,比较两组sTg、术前Tg、Tg变化值(△Tg=sTg-术前Tg)及Tg变化率(△Tg/术前Tg)有无差异.通过ROC曲线及佳诊断界值点(diagnostic critical point,DCP)评估以上指标对DTC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M1组的sTg、术前Tg、Tg变化值及Tg变化率均显著高于M0组(均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0.702、0.773、0.943,其中sTg、Tg变化率预测DTC转移的准确性较高,DCP分别为40.60 ng/ml和-72.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21%、100.00%和89.36%、88.13%.结论 首次131I治疗前检测sTg可作为DTC转移有效的预测指标,利用Tg变化率可对sTg值进行有效矫正,提高sTg对DTC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DTC131I治疗前评估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 人甲状腺原代细胞的长期培养

    作者:刘东方;邓华聪;许改平;雄波;侯平

    目的探索人甲状腺细胞长期原代培养的方法及细胞在不同时期的功能变化.方法常规分离甲状腺细胞,并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谷氨酰胺、牛胰岛素、10 mU/L TSH和氢化可的松的MEM培养,细胞铺成单层后换用4% FBC的培养基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观察甲状腺细胞吸碘率、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观察甲状腺特异抗原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水平,RT-PCR测定钠碘转运子(NI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甲状腺细胞在培养40 d左右仍生长良好,培养14 d细胞具有80%的吸碘率,培养7 d Tg表达可达95%,培养14 d Tg表达仍达60%,NIS mRNA表达在培养7 d达98%,而培养14 d表达率只有40%.结论应用该研究所建立的培养条件可以使甲状腺细胞生存40 d以上,该实验条件下培养3,7,14,28 d的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以培养7 d的细胞NIS mRNA,Tg表达、摄碘功能接近基线水平.

  • 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鉴别转移淋巴结性质

    作者:周好;陈海珍;陈曦;余宁康;陈诚;吴志浩;李宏为

    目的:临床研究通过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可行性.方法: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中对切除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行直视下细针穿刺,对穿刺洗脱液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测定,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对.结果:甲状腺内乳头状癌病灶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84.4( 19.0~446.1) ng/mL,甲状腺良性组织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133.4 (16.0~558.3) ng/m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78.0(14.9~1000.0) 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0.1~1.3) ng/mL].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45.9(8.0~352.0) 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 (0.1~2.1) ng/mL].同样为转移淋巴结,直径>1 cm的穿刺洗脱液Tg值明显高于直径<1 cm的Tg值.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与血清Tg值和血清TgAb值无相关性.结论:细针穿刺洗脱液测Tg水平对明确颈部淋巴结是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开展.

  • 首次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在预测颈部及远处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意义

    作者:陈鹏;宋长祥;陆武;刘永;杜鹏

    背景与目的:由于受到残余甲状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在首次131I治疗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尚有争议.该研究旨在探讨sTg在首次131I治疗前预测DTC患者颈部及远处转移的意义.方法:106例行甲状腺全切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DTC患者,首次131I治疗前1天测sTg水平,131I治疗后5~7 d行131I全身显像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根据是否存在转移,将所有患者分为无转移组(M0)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组(M1)和远处转移组(M2),比较组间sTg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通过ROC曲线及佳诊断界值点(diagnostic critical point,DCP)评估sTg值预测转移的价值.结果:M0组、M1组和M2组的sTg值的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47~9.57、12.34~50.86和69.47~462.00 ng/mL.M1组、M2组与M0组的sT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1).sTg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964,DCP分别为23.95和20.93 ng/mL,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42%、100%、92.31%和85.71%、100%、95.40%.结论:首次131I治疗前检测sTg值对DTC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更大.

  • 颈部超声、甲状腺球蛋白诊断复发分化型甲状腺癌

    作者:徐景竹;王兴华;吴琼;杨筱;朱沈玲;张波

    背景与目的:颈部超声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刺激性Tg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已被充分证实,但抑制性Tg对DTC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鲜有报道。该研究分析颈部超声及抑制性Tg对DTC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2次或以上手术,临床怀疑复发的DTC患者196例。选择其中入院前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和(或)131I清甲治疗术后超声怀疑复发转移的患者共62例。分析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以及抑制性Tg对DTC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证实,62例患者中59例为淋巴结转移,1例为局部复发,2例术后未发现明确复发转移。超声发现可疑淋巴结共121个,经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9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5个,纤维组织3个,横纹肌组织1个。淋巴结内无回声、高回声及强回声对转移性淋巴结的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皮质内无回声及血流信号杂乱在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制性Tg阳性者(Tg≥0.2 ng/mL)49例,阴性者(Tg<0.2 ng/mL)13例,抑制性Tg诊断颈部复发转移的准确率为82.3%,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100%。结论:皮质内无回声及血流信号杂乱是鉴别复发D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特异度较高的指标,抑制性Tg(Tg≥0.2 ng/mL)对DTC的复发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颈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血清Tg为阴性患者的复发转移病灶。

  •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艳丽;王自正;傅雷

    对我院2007年3月~2008年12月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球蛋白(TC)检查13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 血清HTg RIA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随访的评价

    作者:吴真;杜学亮;吴靖川;冯国强;谷蓉;吴斌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1].甲状腺球蛋白(human thyroglobulin,HTg)由功能性甲状腺细胞所分泌,常规进行血清HTg测定对DTC患者131 Ⅰ治疗剂量的选择及治疗后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998年3月~2003年5月在我院接受131 Ⅰ治疗的85例DTC患者血清HTg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并评价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3 Ⅰ治疗后随访的意义.

  • 甲状腺病患者血清HTg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明;季晓鹏;于璟;曹慧玲;鹿洁;刘敏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其实质由滤泡细胞和滤泡旁细胞组成.前者生产甲状腺激素,滤泡腔内含有胶质,胶质的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球蛋白(human thyroglobulin,HTg),甲状腺激素以球蛋白形式储存于滤泡腔中;HTg是一种大分子蛋白,通常只有微量入血,但甲状腺病变时,滤泡遭破坏,大量HTg入血,致血HTg含量增加.本文对337例各种甲状腺病患者血清HTg作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甲状腺癌患者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后血清Tg的含量

    作者:缪蔚冰;吴立坚;林军

    甲状腺球蛋白(Tg)由功能性甲状腺细胞所分泌,它是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有无复发与转移的重要指标.本文对32例经手术大部切除及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进行血清Tg的测定,以评价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TNF-α及总Ca2+的检测及相关分析

    作者:仲崇明;温江涛

    TNF-α参与形成甲状腺的免疫紊乱,从而影响着甲状腺细胞的多种功能活动,如摄碘、碘的有机化、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促甲状腺素(TSHR)的合成等功能及代谢过程[1].TNF-α对甲状腺细胞cAMP产生抑制作用[2],并有研究证实[3]TNF-α对甲状腺细胞肌醇脂质/钙离子(Ins/Ca2+)系统有抑制作用.TNF-α可降低甲状腺FRTL-5细胞内Ca2+水平,可抑制TSH刺激的FRTL-5细胞内Ca2+水平.本文检测了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总Ca2+、TNF-α、T3、T4、TSH等指标并作以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 血清Tg、TGA RIA在甲状腺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建国;唐晓凤

    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比较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及其抗体(TGA)的监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随访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对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或131I治疗前后的血清Tg和TGA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一)正常对照组:38例(男21,女17)健康人,均无甲状腺病史及甲状腺肿大.年龄20~50岁(平均32.5岁).(二)甲状腺癌组:32例(男18,女14)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我院确诊,年龄28~69岁(平均40.6岁),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手术,14例术后行131I治疗1~6次.

  • 血清Tg变化在甲癌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的价值

    作者:程刚;敬兴果;闫亚云;邓红

    目的:评价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血清Tg变化对于清甲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手术后行放射性<'131>I首次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所有患者服用<'131>I前的血清Tg(TgD0),以及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gD5),观察清甲成功与失败两组间TgD0、TgD5以及TgD5/TgD0的差异.结果:服<'131>I前的血清Tg值(TgD0)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清甲成功组服<'131>I后第5d血清Tg值(Tg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明显的高于清甲失败组.结论: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a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是否成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甲状腺疾病TG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范旗;赵燕凌;甘西伦;陈伯勋;陈跃

    TGA是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进入血液后产生的抗体,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特异性指标,甲状腺其他疾患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了解甲亢患者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体内TGA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报道中TGA是定性测定,对研究TGA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3月期间1171例甲状腺疾病疑诊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的TGA结果分为正常组、甲亢组、甲减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四组进行统计分析,为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和根据.

  • 甲状腺球蛋白和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媛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 90%左右.DTC 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具有摄取131I和合成、分泌甲状腺球蛋白(Tg)的功能,因此,131I全身扫描和血清Tg测定常用于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查,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用131I治疗DTC转移灶69例,分析治疗过程中131I全身显像和Tg测定结果,以探讨其在DT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 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媛;杨淑英;郑永明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90%.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50%~70%,甲状腺滤泡状癌约占5%~20%[1],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DTC患者治疗后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2].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8例DTC患者131I治疗前后Tg进行随访,探讨其在DTC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 18F-FDG和131I全身扫描联合显像指导外科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

    作者:姚小芹

    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的85%~90%[1],预后相对较好.甲状腺癌切除术后患者常进行放射性131I治疗残余病灶和甲状腺素片抑制治疗,并进行多年随访.传统的随访方法基于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监测,131I全身扫描,CT和MRI用来监测转移.

368 条记录 9/19 页 « 12...6789101112...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