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局部和全身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凌云;曾勉;左万里;黄炎明;仝金斋

    ①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身及气管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②方法 对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15倒健康吸烟者(C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测定,并检测其血浆和诱导痰中MDA、GSH含量及SOD、GSH-PX的活性.③结果 A组、B组、C组间血浆和诱导痰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血浆MDA、GSH舍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78、0.799、0.7383(P<0.05);诱导痰MDA、GSH含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778、0.788、0.800(P<0.05).④结论 COPD患者在全身水平和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尤以急性加重期患者更为明显;COPD患者氧化应激增加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 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改变特征

    作者:刘振奎;贾文翠;魏阿平;魏建和;石蔚;张振明;张斌

    目的:探讨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中细胞分类计数变化特点.方法:对56例喘息型肺炎患儿应用4%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取正常健康儿童诱导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56例病例诊断为细菌所致者27例,病毒所致者29例;细菌性病例痰液细胞总数(8.6±2.3)×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7.3±2.5)×106/L,淋巴细胞(0.83±0.24)×106/L;病毒性病例细胞总数(5.5±2.1)×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2.1±0.4)×106/L,淋巴细胞(3.4±0.35)×106/L,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嗜酸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感染组痰液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病毒感染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P<0.01).结论:诱导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喘息型肺炎病原的判断.

  •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与大呼气流速关系的研究

    作者:梁新梅;梁克诚;吴汉刚

    目的: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治疗前后大呼气流速(PEF)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变化对比,以及研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EOS计数与PEF(%)的相关性,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敏感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中度)的患者60例,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3个月前后进行肺功能PEF测定及诱导痰EOS计数测定.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PEF%增加(P<0.05);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EOS计数降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OS计数与PEF(%)有相关性(r=-0.728,P<0.01),呈负相关.结论:根据EOS计数变化能评估哮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联合使用EOS计 数、PEF%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及对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及跟踪.

  • COPD患者痰菌类型对PBMC中胞核NF-κB活化水平和诱导痰液及血液中IL-8的影响

    作者:李晓云;程爱斌;郑维国;孙丽霞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菌类型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PBMC)中胞核核因子-κB(NF-κB)活化水平、诱导痰液及血液中白介素-8(IL-8)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渗雾氯化钠溶液化诱导痰液,以革兰氏染色对诱导痰查痰菌谱.以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法对COPD患者不同痰菌类型PBMC进行NF-κB活化水平及血清和诱导痰中IL-8水平进行同步检测.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病原菌检出率为100%;稳定期组诱导痰病原菌检出率为30%.正常对照组检测未发现病原菌,检出率0%.COPD急性发作期3组各检测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IL-8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液中IL-8水平(P<0.01);正常对照组痰液IL-8水平虽然高于血液中IL-8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病原菌类型对PBMC中NF-κB活化水平和诱导痰、血液中IL-8水平均无影响.诱导痰检测和血液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部分代替血液检测.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咳嗽积分、诱导痰炎性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羊德厚;陈庆通;杨妙浪;陈弘弋;许浦生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咳嗽积分、血清炎性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行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与此同时2组患者均需口服等量短效胆茶碱,疗程共6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咳嗽评分、肺功能及诱导痰炎性介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75.43%)(P<0.05);治疗后,观察组夜间、日间咳嗽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EV1、FVC、PE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8、12个月,观察组诱导痰IL-5、E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并纠正炎性介质,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用药中参考使用.

  • 诱导痰细胞学分析在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符国华

    目的 探讨诱导痰技术在评价哮喘患者地塞米松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每日静滴地塞米松针10mg,共1周.患者治疗前、后通过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液的方法,检测诱导痰炎性细胞百分比并进行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诱导痰嗜酸细胞数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诱导痰细胞学分析是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96例儿童慢性咳嗽高盐激发试验联合诱导痰检查结果分析研究

    作者:马岩霞;贾慧英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诱导痰检查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价值及不典型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按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行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诱导痰检查.结果: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1例(41/96,43%),感染后咳嗽34例(34/96,3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2例(12/96,13%),心理性、精神性咳嗽9例(9/96,9%),高渗盐水激发试验阳性39例(41%),高渗盐水激发过程出现哮鸣音32例(33%).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同时进行诱导痰,标本合格者50例,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32例占64%(32/50),平均(34.4±25.8)%.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EOS平均(40.37±30.38)%,感染后咳嗽(PIC)患儿EOS平均(14.6±13.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36,P=0.004).所有患者诱导痰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特异性高,联合诱导痰检查可提高儿童咳嗽的病因学诊断,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进行痰诱导检测可行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诱导痰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治

    作者:刘乾中;李秋根;彭亦平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诱导痰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0例肺癌患者诱导痰、自然痰及15例肺部良性病变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肺癌患者的诱导痰、自然痰以及非肺癌患者诱导痰中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80.0%、56.7%、13.3%;OD值分别为(0.52±0.27)、(0.35±0.25)、(0.09±0.11).肺癌诱导痰组端粒酶的阳性率及OD值均高于自然痰组及良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0例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诱导痰中端粒酶OD值明显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治及其与肺部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且优于自然痰.

  • 煤矿作业工人和尘肺患者诱导痰细胞计数分析

    作者:刘建永;许海涛

    目的 探讨煤矿作业工人和尘肺患者诱导痰细胞计数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例健康人群进行诱导痰,标记为对照组,20例尘肺患者进行诱导痰,标记为观察组.结果 在10年以上工龄中,巨噬细胞(M)的值都比其他组的数值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痰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对早期预防和检测尘肺病有重要的意义.

  • 河车虫草胶囊对COPD缓解期诱导痰中炎症介质和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益敏

    目的:探讨河车虫草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诱导痰中相关炎症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河车虫草胶囊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口服河车虫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和诱导痰中TNF-α、IL-8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状况有改善(P<0.05),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各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河车虫草胶囊能减轻气道炎症、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 哮喘患者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和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登瑞;乔钦增;赵卫林;郭全合;王立锋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是目前已知增加血管通透性作用强的细胞因子.

  • 诱导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李萍;尚晓凤

    近年来,相对无创但又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的检测技术已经引起关注,诱导痰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受检者产生足量痰液,以对下气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及液相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诱导痰不仅能客观地反映气道炎症状态,且与气道活检的结果相符,能早期敏感地发现病情变化,客观评估抗炎平喘药物的疗效,适于连续监测及动态观察,并可借此深入研究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

  •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炎性细胞与IL-17含量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晓蒙;任少敏;朝鲁门其其格;苏秦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人诱导痰中炎性细胞与IL-17的相关性,揭示IL-17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引入诱导痰液检查和ELISA检测技术,收集急性发作期24例、临床缓解期3mo 23例和临床缓解期6mo 22例,正常对照组22名,检测其诱导痰液中IL-17的含量和炎性细胞百分比,并分析两种炎性细胞在哮喘不同时期与IL-17的相关性.结果:IL-17含量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急性发作期组成正相关,而与嗜酸性粒细胞无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了IL-17和中性粒细胞参与了儿童哮喘气道局部炎症的发病,可能参与哮喘的部分发病机制.

  • 儿童重症哮喘不同时期诱导痰细胞学分析及其与IL-8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晓波;朱华;任少敏

    目的 探讨气道IL-8及气道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儿童重症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验研究策略,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连续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儿科病房和门诊选择≥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组20例,临床缓解期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诱导痰检查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算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痰IL-8浓度.结果 (1)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为(59.85±4.76)%、(6.55±0.90)%,均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组的(42.80±4.70)%、(2.94±0.56)%,及正常对照组为(36.53±2.46)%、(1.41±0.35)%(P<0.05).(2)临床缓解期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痰上清液IL-8水平(296.14±39.63) ng/L,(191.87±22.27)ng/L,与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724,0.890,P<0.01),而与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相关性(r=-0.266,0.119,P>0.05).结论 气道中IL-8趋化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气道,并与嗜酸性粒细胞共同参与重症哮喘的发作,哮喘缓解期气道炎症仍然存在.

  • 煤矿工人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恩广;张家鹏;王瑞;郭磊

    目的 探讨煤矿接尘工人诱导痰中自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6(IL-16)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验室测定接尘组110人、矽肺患者54人、对照组32人诱导痰中IL-6、IL-16含量,并对IL-6、IL-16与接尘工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组调查对象诱导痰中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和矽肺组诱导痰中IL-1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组与矽肺组间IL-1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和接尘组诱导痰中IL-6、IL-16水平与接尘工龄无相关性(r=0.0814,P>0.05;r=0.1690,P>0.05).结论 诱导痰中IL-16含量可以反映煤矿接尘工人的肺组织炎症反应.

  • 焦炉工人痰细胞p53基因外显子突变检测

    作者:张萍;郑金平;孙建娅

    目的 探讨焦炉工人痰细胞p53基因突变与焦炉暴露关系.方法 选取某焦化厂125名焦炉作业工人(炉底38人,炉侧45人,炉顶42人)作为暴露组,同时选取同厂37名材料管理工人作为对照组;个体采样法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法诱导取痰,分离痰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环境空气样本B[a]P和尿中1-羟基芘的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PCR-SSCP)检测痰细胞p53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暴露组中炉顶工人组痰细胞p53基因6、7外显子和p53基因5、6、7外显子总突变率分别为14.3%,21.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0%,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突变率有随外暴露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x2=7.457,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焦炉暴露、炉顶暴露、炉底暴露和年龄的调整OR值(95% CI)分别为25.278(3.461~184.625)、7.359(1.017 ~53.267)、22.228(3.146 ~ 157.082)、1.106(1.011 ~1.211),是焦炉工人痰细胞p53基因突变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焦炉逸散物可诱发焦炉工人的痰细胞p53基因突变率升高,且与暴露水平有关.

  • 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作者:李勃

    目前,临床上诊断中晚期肺癌的方法较多,但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仍缺乏敏感及特异的方法.本文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及肺良性病变患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情况,探讨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断肺癌寻找新的辅助方法.

  • 诱导痰对老年人肺癌细胞学的诊断作用

    作者:罗欣;曹中良;岳光华;温立欣

    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肺癌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痰标本检查阳性率,我们对高渗盐液雾化引痰、常规咯痰并结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癌细胞的方法加以比较.

  • 肺-支气管感染患者超声雾化诱导痰培养探讨

    作者:陈梅;周金凤;樊孝廉;关幼华

    目的:提高肺-支气管感染患者痰病原菌的分离率,有效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采用朵贝尔液、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漱口后,用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咳痰,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下呼吸道标本的处理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药敏采用法国梅里埃ATB试条及K-B法.结果:超声雾化诱导痰培养阳性率为70.3%(218/310),明显高于常规咳痰法42.7%(88/206).本资料检出病原菌以阴性菌为主占61.1%,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8.3%)及克雷伯菌(8.26%);阳性菌占28.9%,优势菌为A群链球菌(8.27%)及肺炎链球菌(8.26%);真菌占10.1%.药敏结果提示:大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显耐药,敏感率仅在13.2%~45.9%之间.结论:超声雾化诱导痰培养方法检出病原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咳痰法,仅次于支纤镜取痰法,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 吸烟对下呼吸道诱导痰中IFN-γ、IL-4、IL-5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婉君;陈丽萍

    目的 探究吸烟对下呼吸道诱导痰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6年3月-2017年3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其中吸烟者44例作为观察组,非吸烟者44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76例(其中吸烟者34例作为观察组,非吸烟者42例作为对照组)诱导痰中IFN-γ、IL-4和IL-5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健康体检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IL-4、IL-5水平显著上升,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5);(2)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IL-4、IL-5水平显著上升,INF-γ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吸烟与下呼吸道诱导痰中IL-4、IL-5和IFN-γ的水平有关,吸烟可使下呼吸道诱导痰中IL-4、IL-5水平升高而IFN-γ的水平下降.

368 条记录 7/19 页 « 12...45678910...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