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关节显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海燕;李小峰;张宝牛;丁明辉;赵德善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初诊活动期RA患者60例,均于治疗前行血清骨标志物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检测,及SPECT全身骨显像和靶关节局部断层骨显像,计算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结果 RA患者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为6.48±1.98,CTX-Ⅰ水平为(0.66±0.37) mg/L,PINP水平为(46.35 ±28.15) mg/L,高于对照组[3.73±1.16;(0.58±0.21)mg/L;(30.47±13.75) mg/L;P值均<0.01].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RA病程6~ 24个月者CTX-Ⅰ、病程≤6个月者CTX-Ⅰ、病程6~ 24个月者PIN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3、0.495、0.402,P值均<0.05),与病程≤6个月者PINP无相关性(r=0.336,P=0.081).结论 活动期RA患者SPECT关节显像定量值与骨代谢标志物呈正相关,可以辅助临床诊断活动期RA,以尽早干预和控制骨侵蚀发展.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C端肽、骨钙素的变化探讨

    作者:吴华贵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OST)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PINP、CTX、OST含量变化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血清PINP、CTX、OST含量变化情况、不同分期血清PINP、CTX、OST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INP、CTX、OS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INP、OST在>39~49岁年龄段含量高于其他年龄段,CTX在>49~59岁年龄段含量高于其他年龄段,PINP、OST在Ⅲ期患者含量高于其他分期患者,CTⅨ在Ⅳ期患者含量高于其他分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INP、CTX、OST水平高于正常人,PINP、CTX、OST可以早期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态监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利于治疗效果的评估.

  • 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桂霞;张丽萍;刘建军

    血液透析是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来清除人体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但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也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1NP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华仲森;陈之青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腰椎骨折组(实验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髋部骨密度(BMD)、腰椎BMD和血清β-CTx、P1NP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髋部BMD和腰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β-CTx、P1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CTx阈值为467.68 pg/m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23、0.86、0.67;P1NP 阈值为29.34 ng/ml时,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51、0.89、0.43;β-CTx和P1NP联合检测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91、0.94、0.83.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血清β-CTx、P1NP水平升高,β-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P1NP,两者联合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两者单独检测.

  •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付大鹏;覃开蓉;廉皓屹;杨圣;芦健民;赵德伟

    目的:探讨采用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股骨头患者76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芯减压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CTX(Ⅰ型胶原C端肽)、OST(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有关.

  • 肺癌骨转移患者6项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作者:吴京;谢惠英;蔡梦洁;葛歆悦;娄加陶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1,25-羟基维生素D(简称维生素D)、骨碱性磷酸酶(B-ALP)、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CTP)6项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诊断明确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01例、肺癌无转移患者115例,并以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TPⅠNP、β-crosslaps、ⅠCTP、ALP、B-ALP和维生素D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组血清TPⅠNP、β-crosslaps、维生素D和ⅠCTP与肺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骨转移组血清TPⅠNP、ALP、B-ALP与肺癌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无转移组血清ALP和维生素D与肺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ⅠNP、ALP和B-ALP对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而β-crosslaps、维生素D、ⅠCTP的预示和诊断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骨转移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永念;姚加平

    目的:探讨了骨转移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骨转移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8水平与ICTP、PINP水平呈正相关(r=0.5123、0.6012,P<0.01).结论:检测骨转移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INP、CTX、TRA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铭章;汤奇;高锋;莫济贤;陈广辉;杨海宝

    目的 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东华医院收治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6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INP、CTX、TRAP及Hcy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组血清PINP、CTX、TRAP及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Ⅲ期血清PINP、CTX、TRAP及HCy水平均高于Ⅰ期和Ⅱ期(P均<0.05),Ⅰ期和Ⅱ期各因子水平比较除TRAP水平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因子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INP、CTX、TRAP及Hcy水平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四者均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临床诊治重要指标.

  •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丽英;胡春艳;贠春燕;李晓利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是否出现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根据骨转移数目将骨转移组分为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中的骨转移评价标准将骨转移组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治疗前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以及骨转移组治疗前后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结果: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67例,骨转移组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均高于无骨转移组[(110.31±15.67)ng·mL-1,(45.56±8.65)ng·mL-1,t=3.146,P=0.002;(0.58±0.02)ng·mL-1,(0.36±0.01)ng·mL-1,t=2.858,P=0.005].骨转移数目<3个组21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27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均低于骨转移数目 ≥3个组[(102.41±12.34)ng·mL-1,(116.45±17.48)ng·mL-1,t=3.121,P=0.003;(0.56±0.01)ng·mL-1,(0.58±0.04)ng·mL-1,t=2.058,P=0.045].48例骨转移患者中,42例针对原发肿瘤进行了化疗和放疗,并应用了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其余6例均采用镇痛药物进行姑息治疗.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34例、无效14例,治疗有效组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97.14±17.32)ng·mL-1,(105.77±15.04)ng·mL-1,t=9.890,P=0.000;(0.52±0.03)ng·mL-1,(0.57±0.02)ng·mL-1,t=11.655,P=0.000],治疗无效组的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8.24±20.42)ng·mL-1,(121.31±16.30)ng·mL-1,t=1.815,P=0.093;(0.59±0.04)ng·mL-1,(0.60±0.03)ng·mL-1,t=0.780,P=0.450].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PⅠNP和 β-CTX含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评估骨转移程度和评价骨转移治疗效果.

  • 中医综合疗法防治绝经后骨量减少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施振宇;刘钟;陈文亮;毛一凡;张佳锋;李春雯;刘康;吴连国;史晓林

    目的:观察口服强骨饮颗粒联合新编五禽戏锻炼及佩戴药穴腰带的中医综合疗法防治绝经后骨量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6家医院共纳入80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其中400例患者进行日光浴和饮食干预(常规治疗组),其余40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强骨饮颗粒联合新编五禽戏锻炼及佩戴药穴腰带的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共治疗12个月.观察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ecollagen,P Ⅰ 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s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含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BMD测定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腰椎BM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 974.342,P=0.000);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腰椎BMD逐渐升高(F=1 482.684,P=0.000),常规治疗组腰椎BMD先升高然后降低(F=1 161.076,P=0.000).2组患者腰椎BMD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 =2.939,P =0.087).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75±0.046)g·cm-2,(0.777±0.049)g·cm-2,t =0.416,P=0.677];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中医综合治疗组的腰椎BMD均大于常规治疗组[(0.788±0.047)g·cm-2,(0.780±0.049)g·cm-2,t=-2.487,P=0.013;(0.789±0.048)g·cm-2,(0.778±0.049)g·cm-2,t=-3.039,P=0.002].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58.55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股骨近端BM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2 639.694,P=0.000);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股骨近端BMD逐渐升高[(0.704±0.056)g·cm-2,(0.709±0.057)g·cm-2,(0.713±0.057)g·cm-2,F=5 515.964,P=0.000],常规治疗组股骨近端BMD逐渐降低[(0.707±0.054)g·cm-2,(0.706±0.054)g· cm-2,(0.706±0.054)g·cm-2,F=470.256,P=0.000].2组患者股骨近端BMD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301,P=0.583).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 456.814,P=0.000).②血清PⅠ NP和β-CTX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PⅠNP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276.541,P=0.000);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血清PⅠN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常规治疗组血清PⅠ NP含量逐渐降低.2组患者血清PⅠNP含量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1.094,P=0.00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Ⅰ N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76±21.66)ng·mL-1,(45.34±19.95) ng·mL-1,t=-0.284,P=0.777];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中医综合治疗组的血清PⅠNP含量均高于常规治疗组[(43.58±20.67)ng·mL-1,(40.58±17.81)ng·mL-1,t=-2.052,P =0.040;(49.89 ±24.16)ng·mL-1,(38.83±17.09)ng·mL-1,t=-7.472,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651.242,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β-CTX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16.946,P=0.000);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血清β-CTX含量先降低后升高[(0.296±0.173)ng·mL-,(0.227±0.137)ng·mL-1,(0.259±0.155)ng·mL-1,F=275.302,P=0.000],常规治疗组血清β-CTX含量逐渐降低[(0.287±0.158)ng·mL-1,(0.281±0.156)ng·mL-1,(0.273±0.151)ng·mL-1,F =992.78,P=0.000].2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3.124,P=0.078).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0,P=0.379;t=1.257,P=0.209);治疗6个月后,中医综合治疗组血清β-CTX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t=5.233,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247.222,P=0.000).③疼痛VAS评分测定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0±0.69)分,(2.39±0.70)分,t=0.335,P=0.723;(2.38±0.68)分,(2.46±0.67)分,t=-1.696,P=0.090];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VAS评分与治疗12个月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8,P=0.612;t=-1.540,P=0.124).④不良事件观察结果.至试验结束时中医综合治疗组失访19例、未按照试验方案治疗28例,常规治疗组失访13例、未按照试验方案治疗9例,脱落和剔除均发生在治疗6个月后数据采集完成之后.2组均无患者死亡、发生严重疾病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口服强骨饮颗粒联合新编五禽戏锻炼及佩戴药穴腰带的中医综合疗法,能提高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血清中PⅠ NP含量、降低β-CTX含量,从而增加患者的骨密度,而且安全性较高.

  • 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前后骨转换指标变化的意义

    作者:王斐;朱志颖;刘庆旭;徐静;李嫔

    目的 探讨青春前期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变化及其在早期治疗随访体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ISS组患儿40例(男18例,女2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50例,ISS组患儿予rhGH0.15 IU/(kg·d),每晚皮下注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PINP、β-CTX、胰岛素样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并记录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骨龄、生长速度.结果 1.青春前期ISS组血清PINP水平[(479.51±134.61)μg/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INP[(651.31±212.41) μ.g/L],β-CTX水平[(0.84土0.33)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0.50 ±0.15)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6、-2.709,P均<0.05).2.ISS男童(18例)及女童(22例)GH治疗前后血清PINP及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ISS患儿GH治疗后3个月,血清PINP水平[(736.15±156.59)μg/L]及β-CTX水平[(1.08±0.27)μg/L]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36、2.497,P均<0.05),其中PINP尤为显著,HtSDS(-2.95±0.43)与治疗前HtSDS(-2.69±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4,JP<0.05);治疗6个月与3个月比较,PINP水平(860.90±254.59)μg/L及β-CTX水平(0.94±0.32) μg/L增加缓慢(t=1.366、-0.831,P均>0.05),HtSDS(-2.51±0.54)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9,P>0.05).3.血清PINP与IGF-1、IGFBP3呈正相关性(r=0.636、0.673,P均<0.05),与β-CTX无相关性(r=0.336,P>0.05),PINP、β-CTX与HtSDS呈正相关(r=0.655、0.782,P均<0.05).结论 骨转换指标PINP及β-CTX可作为早期判断ISS GH疗效的辅助指标之一.

  • 金刚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作者:罗振华;赵睿;邓博;郭彦涛;聂颖;张超;杨少锋

    目的 观察金刚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精亏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金刚健骨片组(观察组)60例与骨松宝组(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骨密度(BMD)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两组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等症均较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金刚健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骨密度与骨形成标志物的关系

    作者:胡泊;朱冉;王卿;刘荣志;袁海胜;马长德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患者跟骨骨密度(BMD)与血清骨钙素(BGP)、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101例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以及血清BGP、B-ALP、PINP水平,并以101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然后按性别分组,分别进行性别内的患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 T值、Z值下降(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Z值还与身高、BMI正相关(P<0.05);血清BGP、B-ALP、PINP水平升高(P<0.05),与BMD T值、Z值负相关(P<0.05)(女性患病组Z值与BGP无相关关系).结论 骨转移癌患者跟骨BMD下降,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升高,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跟骨BMD与骨形成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评估患者局部及整体骨量变化.

  • 绝经后女性外周骨超声速率与PINP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海英;向菲;李树法;王青;王培珊;张韬威

    目的 观察绝经后女性指骨、桡骨、胫骨超声速率(SOS)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关系.方法 入选绝经后女性84例(42~85岁),其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PINP和PTH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BG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应用sunlight omnisense 7000TM型超声骨量测定系统测量研究对象的SOS.结果 绝经后女性桡骨、指骨和胫骨SOS指标值随年龄段递增而下降,但只有桡骨SOS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INP、BGP和PTH随年龄段递增有变化但(P>0.05),且与各部位超声骨量SOS的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女性桡骨SOS能够反映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随年龄的衰减,可能是超声骨量测定反映绝经后女性骨量变化的佳部位.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无追赶性生长的小于胎龄儿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作者:张坤;吴韬;杜俊文;任巧华

    目的 探讨青春前期无追赶性生长的小于胎龄儿(SGA)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在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SGA患儿44例为SGA组,健康儿童52例对照组.SGA组患儿予以rhGH 0.15IU/(kg·d),每日皮下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同时记录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生长速度、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结果 治疗前SGA组PINP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78.82±133.91)μg/L比(650.72±211.84)μg/L],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0.82±0.31)比(0.54±0.17)μg/L],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t=2.266、-2.711,P<0.05).SGA组rhGH治疗前后PINP及 β-CTX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GA组应用rhGH治疗3个月后PINP水平[(735.51±155.95)μg/L]及β-CTX水平[(1.10±0.28)μg/L]均较治疗前升高(t=4.763、2.479,P<0.05),其中PINP升高更显著,HtSDS与治疗前比较[(-2.68±0.54)比(-2.96±0.47)],差异有显著性(t=2.716,P<0.05);治疗6个月与3个月比较,PINP水平[(860.95±255.19)μg/L]、β-CTX水平[(0.96±0.34)μg/L]及HtSDS[(-2.50±0.52)]无明显变化(t=1.363、-0.833、1.611,P>0.05).成骨指标PINP与IGF-1、IGFBP3呈正相关性(r=0.638、0.675,P<0.05),与破骨指标β-CTX无相关性(r=0.338,P>0.05),PINP、β-CTX与HtSDS呈正相关(r=0.656、0.783,P<0.05).结论 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可作为rhGH治疗SGA早期疗效的指标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