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沙袋防滑落装置在股动脉穿刺处压迫中的应用

    作者:沈燕;杨芳;沈菲

    目前临床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多采用桡动脉穿刺,但对于桡动脉穿刺失败者多采用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护理为拔除股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 min以彻底止血,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医用绷带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放置1 kg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制动12h,防止出血,另外,患者拔除IABP置管后,股动脉穿刺处也需要用沙袋压迫6h,由于沙袋不易固定,稳定性差,病人因肢体活动或睡眠时无意识的关节活动使沙袋移位滑落,从而影响压迫效果,影响病人休息,甚至可引起伤口出血、血肿等问题的发生,由于担心沙袋移位滑落,穿刺点出血,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造成精神紧张,加之术肢长时间制动,会引起患者术侧肢体麻木、腰背酸痛及睡眠障等症状,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因而本文作者制作了一款沙袋防滑落装置应用于股动脉穿刺处压迫,临床使用后患者及护理人员都评价较好.

  • 自制压迫止血固定带在介入治疗后的应用

    作者:廖文凤;晏正光;周坤鹏;贾云岭

    在外周血管内灌注、栓塞介入治疗工作中,须采取股动脉穿刺,而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多采用传统的卷式绷带固定,要多次搬动患者缠绕,操作不便.为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在工作实践中设计制作了压迫止血固定带,经过1年的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①材料:棉布、尼龙搭扣、松紧布.②制作方法:将棉布制成宽约8cm左右的双层布条两根,一根长约90~120cm,另一根60~ 90cm,可根据患者胖瘦选择使用,在长的一根上加上松紧布,制成横"卜"字形,两根布条间角度约45°,在连接部加上尼龙搭扣制作而成(如图1).

  • 介入诊疗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作者:李莲玉

    总结了介入诊疗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包括:操作不当、大量使用抗凝剂、紧张、疼痛和术后下肢过早活动等,认为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股动脉穿刺处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范文峰;龚士平;邓波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时股动脉穿刺处严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股动脉穿刺的8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是否出血分为严重出血组和未严重出血组,其中严重出血组23例,未严重出血组8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股动脉穿刺处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879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严重出血症状,占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出血组和未严重出血组的年龄(34.8% vs7.9%)、急诊(26.1% vs11.4%)、血清肌酐浓度、伴有糖尿病、伴有压迫时间>4 h(30.4%vs9.7%)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用量等因素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存在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4岁(中位年龄)、急诊、伴有糖尿病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用量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密切相关(OR =2.187、2.231、1.485、1.792、0.742、2.741,P<0.05).结论 年龄≥74岁、急诊、伴有糖尿病及替罗非班用量是股动脉穿刺处严重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需重点干预这些患者,以降低出血率.

  • 血管缝合器在股动脉穿刺病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春明;覃晓;余雷

    目的:探索Perclose缝合器在股动脉穿刺止血的价值及其对血管及远端血供的影响。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7月行肝动脉介入(TACE)患者135例,按照非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个月的穿刺部位股动脉周径、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成功率为98.6%,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1);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ABI、血流速度、穿刺点股动脉内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0);试验组术后2 d血流速度、穿刺点股动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0.006和0.030),试验组术后2 d AB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0);实验组在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01);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8)。结论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在近期安全有效,对股动脉及远端血供无明显影响,并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赵芝香;唐迎红;许秀萍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发生的原因观察,制定较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出现延迟性皮下血肿的患者,从穿刺技术、压迫方法、合并的疾病、年龄及性别、过早下床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在术后24~48小时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大小的皮下血肿与合并的疾病、年龄及性别、过早活动有关.结论 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达到减轻患者住院的痛苦及心理的负担.

  • 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的急救护理

    作者:甘小惠

    腹膜后血肿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及早发现、明确诊断、积极救治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近3年,本科室共有2 280例患者行PCI,26例发生腹膜后血肿,21例经早期拔管、止血、输血等处理后出血停止,3例外科手术修补好转,2例死亡.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积极做好抢救配合,判断腹膜后出血情况,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 下肢制动架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张洁;孙海云

    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疗法术后为防止肢体早期活动而导致穿刺部位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制动6~24 h[1-2].术后穿刺部位出现皮下淤斑者,应延长平卧时间至48 h,穿刺侧下肢制动48h[3].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防止病人下肢活动特别是病人睡眠中的不自主的下肢活动.为此,笔者自制了下肢制动架,经临床应用,病人感觉舒适且制动效果满意.该制动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420024729.4.现报道如下.

  • 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丁飚;周翌;黄晓莉;牟凌;庄国红

    目的 探讨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的研制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股动脉穿刺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带加压止血,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压迫止血.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肿直径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行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的发生率,减轻穿刺部位的疼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肝硬化腹水并发股动脉穿刺处皮肤渗液的护理1例报告

    作者:黄心梅;王莉慧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是肝硬化中晚期显著的临床表现,其发生几率高达75%[1]。患者出现肝硬化腹水后可同时出现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腹部膨胀、腹壁皮肤紧绷发亮、腹壁紧张度增加,从而导致患者胸闷憋气,不能平卧,易形成双下肢水肿,还可导致破损处皮肤渗液[2]。我科于2013年5月收治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行股动脉抽血后,并发穿刺处皮肤渗液,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 回肠血管瘤破裂致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作者:沈阳;李瑜;吕兴;章由贤;廖凯兵;计春燕;何小军

    患者女,23岁。因“血便3 h”于2013年8月13日入院。患者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3次排血便,不成形,呈暗红色,量1500~2000 ml,一过性晕厥3次,每次持续约3~5 s,伴头晕,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和呕血。既往有阑尾切除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78次/min,血压99/65 mmHg,贫血貌。腹部体检未见异常。肛诊示:直肠空虚,未及肿块,退出指套染鲜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7 g/L(入院前门诊检查血红蛋白为110 g/L)。积极行抗休克治疗,同时行经皮穿刺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末段回肠造影剂外溢,考虑其为出血部位,见图1a。全身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探查所见:末段回肠及结肠内有陈旧积血,探查见距回盲部约100 cm处回肠肠壁有一大小为0.5 cm ×0.5 cm 暗红色病灶,考虑为出血部位。自股动脉穿刺导管(头端位于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血管)注射亚甲蓝稀释液,可见相应小肠系膜及肠管染蓝色,见图1b;肠钳夹闭着色的肠管边缘,打开肠壁,可见回肠黏膜隆起性病变,大小为0.5 cm×0.5 cm,中间部位可见血栓,拔除血栓,可见活动性出血,证实为下消化道出血部位,见图1c。行病变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回肠血管瘤,见图2。患者恢复良好,于2013年8月22日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未见黑粪或血便出现。

  • 鳄口型纤支镜活检钳取出血管造影断裂导管2例

    作者:何朝晖;支兴刚;霍刚;钟东;唐文渊

    例1:女,13岁。拟诊C3~T2脊髓血管畸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脊髓血管造影术。在首次注入造影剂后,发现导管前端断裂。断管长约10 cm,远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近端位于主动脉弓。经8F导管鞘将带有微导丝活套的7F导管送入主动脉弓,成功套住断管管身,并拖下至右髂外动脉,但在近股动脉处断管中段再次断裂。改用鳄口型纤支镜活检钳,尝试数次即端对端钳夹住其中一段断管头端,并经导管鞘内拖出。继之用同一方法夹住另一断管头端,但仅拖至右股动脉穿刺处,后经动脉切开术取出。

  • 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冯散香;林芳萍;黄月好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程度,为减少并发症发牛和提高舒适度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人各200例,术后对病人心理、穿刺局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病人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少、安全、护理方便、病人舒适程度高.

  •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定位标记

    作者:田力;魏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理想定位标记.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度收治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90例以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100例以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50例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标记穿刺股动脉,观察穿刺相关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血栓、出血、更换穿刺血管、拔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并了解各定位标记的使用情况.结果: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仍然是临床介入医生常使用的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体表定位标记,而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应用却很少;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较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和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定位标记的穿刺有明显减少的并发症,但出血的发生率相仿.结论: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冠状动脉造影股动脉穿刺血管入路的理想标记,值得推广应用.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2例

    作者:江明宏;黄雄;曹雪滨

    病例1 患者男,70 岁,主因间歇性胸骨后闷痛2 个月入院.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ST-T 改变.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次日在导管室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为左主干体部局限性狭窄90%.间隔2 d 后家属要求行PCI 术,并从股动脉穿刺,并于左主干开口分别植入2 枚4.0 mm × 12 mm乐普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术后右下肢制动12 h,给予强化抗栓治疗.

  • 老年PCI术后迟发性腹膜后血肿1例

    作者:赵艳芳;刘平;徐建新;王砚青;李小卫;韩冬凤

    患者男,82岁.因胸痛4 d于2006年4月10日人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KillipⅢ级;陈旧性脑梗死.于2006年5月11日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左前降支近段及中段植入3.0 mm X 23 mm Firebird支架2枚,手术顺利,患者无不适.

  •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 38 例护理

    作者:陈雪莹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1],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全脑DSA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2].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如何观察、护理、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38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有关护理问题予以探讨如下.

  • 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霞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la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准确的方法,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1].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21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手术切除与全埋入式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

    作者:黄秀金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佳方法,而手术切除仍有再次复发的可能.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术切除癌肿加全埋入式药物灌注装置(Totally T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gstem,简称DDS)的方法治疗12例肝癌病人,减少了手术后复发的现象,取得较好的疗效.用DDS行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可避免反复进行股动脉穿刺,或放置导管方法易引起的感染、导管滑脱、病人生活不便及心理上的压力等.DDS与常规静脉化疗相比,此法可长期反复使用,将大剂量、高浓度化疗药物选择性直接注入到肿瘤供血的血管内,显著提高了抗癌效果,故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与手术配合是对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的一项新方法等优点.

  •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砂袋压迫时间的临床研究

    作者:覃桂成;叶颖;邓秋媚;罗红梅;曾云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术(简称BAE).对于中晚期肺癌无法手术及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为防止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穿刺部位砂袋压迫6~24h[1,2].

264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