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显微外科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
自1999年7月~2003年10月我科在52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和手术松解粘连后,涂抹几丁糖,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
细胞因子在肌腱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细胞因子有多种独特作用,细胞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与其他生长因子之间的作用在肌腱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ytokines"和"tendon,inury,heal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细胞因子,肌腱损伤,修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资料包括细胞因子在肌腱损伤愈合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篇关于细胞因子在肌腱损伤愈合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相关实验文章,11篇实验文章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实验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11篇实验文章包括几种主要细胞因子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不同的分子机制.转化生长因子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在肌腱损伤修复中可能有以下几种独特作用:①减少炎症反应.②使瘢痕组织形成降至小程度.③促进正常组织的功能恢复.细胞因子促进肌腱损伤的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实验已证明几种细胞因子联合作用对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效果往往优于单一因子.结论:细胞因子促进肌腱损伤的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鉴于细胞因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要将其作为临床用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细胞因子的配伍、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免疫排斥性等,尚需加强对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去解决.
-
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综合康复治疗
关键词: 肌腱损伤修复 -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屈脂肌腱断裂是手部常见的损伤,而手部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除要有精湛的手术技术外,如不注重术后护理及锻炼,往往造成肌腱粘连,手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近年来我科对50例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的患者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使损伤肌腱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其体会如下.
-
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主观功能评价
手部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恢复差.目前国内评价肌腱功能恢复的方法就是术后复诊时医生对患者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指定的TAM(手指肌腱功能恢复率)[1],但没有患者的主观评价.2003年8月-2004年2月,对入住我科行单纯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的患者,采用中文版的患者自我功能评定表-DASH调查表[2].以配合客观评价术后的功能效果,从而达到较为完整全面的评价.
-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修复
在屈肌腱损伤修复中,保证肌腱表面的光滑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加速屈肌腱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为提高屈肌腱损伤后的修复质量,1999年7月~ 2001年7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107例379条, 术后早期行主动功能练习并辅助应用CPM机作被动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经验体会
肌腱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的问题,是困绕于外科发展的难题之一.1997~2000年,我们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对46例68条肌腱进行修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微波治疗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肌腱损伤修复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理念已被大家重视,尤其是术后早期.肌腱损伤除手术要求及时、对合精确、缝合牢固,术后进行各种康复治疗,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3年3月以来,运用HGS-300多功能治疗仪对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进行微波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光化学组织粘合技术联合羊膜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研究
目的:应用光化学组织粘合技术(PTB)联合羊膜的方法修复手部肌腱损伤并评价其疗效.方法:60只苏北草鸡用于制作趾深屈肌腱断伤模型,一侧第3趾深屈肌腱(随机左右)用传统Kessler缝合方法修复,对侧第3趾深屈肌腱用PTB联合羊膜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伸屈活动度测定,观察肌腱愈合情况,评估粘连程度,检测炎症细胞浸润,检测抗张力强度.结果:PTB联合羊膜修复组中羊膜同损伤肌腱贴合紧密,在术后14 d关节活动度(P<0.01)和肌腱粘连程度(P<0.05)均明显优于缝合组;术后7、14 d时炎症细胞浸润数量较缝合组明显减少(P<0.01);抗张性与缝合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B联合羊膜的方法可使损伤肌腱获得良好的抗张性,减少炎症反应和瘢痕粘连等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方法无技术难点及明显禁忌,可较快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
-
术后肌腱粘连的防治研究现状与进展
创伤性肌腱损伤在临床极为常见,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创伤和过量运动导致的肌腱损伤超过32万例[1]。肌腱损伤及手术修复后发生的粘连,尤其是手外伤引起的肌腱粘连,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
-
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的护理
手外伤是常见的意外损伤之一,手外伤常伴有手部肌腱损伤,我院每年收治大量手外伤患者,我们对63例87指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术前、后护理及术后观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手部屈肌腱损伤63例(87)指;男性48例,女性15例;年龄19 ~56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刀具割伤43例,玻璃割伤9例,机械伤6例,其它损伤5例;拇指16例,食指25例,中指13例,环指5例,小指4例;共计87指。本组病例均为急诊患者。
-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系统康复治疗
屈指肌腱损伤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经过肌腱修复手术之后常因肌腱粘连而致手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于术后早期行系统、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是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99年11月至2003年5月间,对58例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音频电疗法治疗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极易粘连,大大妨碍了手功能的恢复,虽然报道有许多方法预防,但尚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目前仍是手外科需要研究的难题.音频电流疗法常用于治疗肠粘连、瘢痕疙瘩及扭伤,我们于1994年10月至1998年12月收治39例66指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采用音频电疗法治疗,随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玻璃酸钠在肌腱损伤修复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肌腱损伤以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一般都争取早期缝合肌腱,但肌腱手术的大难题是术后肌腱粘连,目前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hate,SH)于肌腱损伤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5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促进肌腱愈合的研究进展
肌腱损伤在临床上常见,虽然尽力恢复其连续性,保持吻合处光滑,但术后功能恢复仍不理想.多年来,人们对肌腱解剖、生理、病理及愈合过程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索了许多促进肌腱愈合的方法[1].肌腱粘连是创伤后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多研究表明,肌腱愈合存在着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愈合机制.肌腱的营养来自血液供应和滑膜扩散.肌腱损伤后,如果滑液营养充足,损伤的腱鞘在腱外膜、腱内膜的参与下,通过内愈合达到修复;如果腱鞘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血供减少,滑膜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腱周结缔组织长入,损伤的肌腱通过外愈合实现修复.肌腱损伤修复时,肌腱内膜细胞的反应明显慢于腱外膜细胞和腱鞘细胞,来自肌腱周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随增生的毛细血管长入肌腱断端,在修复肌腱的同时形成瘢痕粘连,影响修复效果.实验证明肌腱愈合的生物学过程,两种愈合方式都很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2,3].
-
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
1997年~1999年,我科应用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均获成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6~68岁。左拇指5例,右拇指7例。皮肤缺损部位:指腹4例,指背5例,其它3例。合并骨折3例,肌腱损伤2例。1.2治疗方法:臂从神经阻滞麻醉下对创面常规清创,骨、肌腱损伤修复后,切开皮瓣远端及双侧缘,将皮瓣由远向近沿深筋膜深面与伸指肌腱及骨间肌浅面之间锐性游离,蒂部带0.5cm宽皮肤,筋膜蒂可比皮蒂稍宽,第一掌背神经应包含在蒂内,切至第一掌背动脉发出点,经拇指开放切口转移皮瓣覆盖创面,皮蒂与切口两侧皮肤间断缝合。
-
再改良式Bunnell 法修复指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特别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肌腱常发生粘连,断端出现间隙,缝线强度不足无法早期功能锻炼,这都严重影响手指功能恢复.许多学者认为这些问题与缝合方法有关,如线结过多、缝线强度不够、缝针数多、肌腱血运破坏等因素等.并提出了各自的缝合法修复手指肌腱损伤,各有所长.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开始在继承传统方法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应用再改良式Bunnell缝合法修复手指屈肌腱损伤,治疗87例128指214条肌腱.
-
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鞘管术在手指无人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应用(附48例报道)
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外伤并肌腱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而无人区屈肌腱的修复术后发生肌腱粘连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我院从1998年4月~2006年6月利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鞘管术防止肌腱修复后粘连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