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曹建葆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蠕动减慢而导致的以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腹腔镜下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解决了患者长期便秘的痛苦.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肛肠中心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腹腔镜下治疗便秘患者30例,男8例,平均年龄(67.0±3.5)岁;女22例,平均年龄(51.7±14.4)岁.患者病程(17.7±8.8)年,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无便意,平均排便间隔5d以上;依赖泻剂或灌肠排便.

  • 下午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肠道准备方法的探讨

    作者:朱涤新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下午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131例患者,按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甘露醇下午组、蓖麻油下午组以及番泻叶上午组(对照组),根据排便效果、腹部影像质量对3种肠道准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蓖麻油下午组的影像质量效果优于甘露醇下午组,与传统的番泻叶上午组的影像质量效果相仿.结论以蓖麻油为泻剂用于下午IVP的肠道准备,能达到影像质量所需要求,是下午进行IVP检查肠道准备的可选方法之一.

  • 益气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117例

    作者:孙义荣;方善光

    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益气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1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75例,年龄14~76岁,病程3个月~26年。经肛内指诊、直肠镜、钡剂灌肠检查,排除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其中有不规则服用泻剂或用开塞露导泻87例,直肠粘膜松驰27例,直肠前突13例。诊断标准:①参照黄乃健主编《中国肛肠病学》1997年版第947页“自然排便(除服用泻剂排便)每周<3次,或大便干硬而排出困难或伴有不适,才能认为是便秘。”②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 电子结肠镜对56例结肠黑变病的诊断分析

    作者:柳茂森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 MC)是指结肠黏膜色素沉着性疾病,老年人群多见,多发生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剂的人群[1].随着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黏膜黑变病的检出率有逐渐升高趋势[2],本院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480例肠镜检查中诊断为结肠黑变病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慢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余跃;王巧民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在具有便秘史的人群中,功能性便秘(FC)约占50%[1].功能性便秘机制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长期泻剂的使用不仅疗效不佳,且易导致泻剂性肠病和结肠黑变病、手术治疗也存在术后并发症如腹泻、大便失禁甚至复发等问题.而新兴的生物反馈治疗具有简便、非侵入性、无副作用、易忍受、治疗费用低、门诊治疗等优点,从而开辟了便秘治疗的新途径.

  • 培菲康治疗功能性便秘42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雪典;毕丽华;李传美

    我院儿科应用培菲康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科2003年5月至2005年3月门诊患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年龄3个月至1岁6例,~3岁28例,~6岁27例,~11岁2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RomeⅡ标准[1]:(1)未使用泻剂的情况下排便次数<3次/周;(2)超过1/4时间排便费力;(3)超过1/4时间大便坚硬成球状便;有排便不净感;(4)肛诊可触及粪块;(5)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具有以上2项并持续3个月以上者.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

  • 生物战剂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作者:胡役兰;郑际峰;韩维涛

    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伴随着呼吸性炭疽病病例的发生,至2001年12月17日的报道,美国全国受炭疽病菌感染的人数达到18人,已死亡5人,其它患者正在接受炭疽病的治疗,预计会完全康复.根据生物战的历史和现实的威胁,随着世界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生物武器对人类生命已构成极大的危害.公元前6世纪,亚述人用黑麦角菌向敌方水井投毒,梭伦在围困Krissa期间使用了泻剂药草--藜芦[1].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已经根除了超过20年的天花可能会因为生物恐怖袭击而卷土重来[2].

  • 便秘大鼠肠道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赵士彭;赵发;冯文斌;郑成

    将3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建立慢传输性便秘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大鼠小肠和结肠组织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便秘组大鼠小肠和结肠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便秘的形成可能与肠肌间神经丛VIP能神经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而导致VIP分泌减少有关.

  • “十剂”原始考

    作者:吕本强;赵素霞;侯士良

    十剂,即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是中药学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常与“七方”并称,颇有影响。关于“十剂”的早出处,历代医家曾有误解。宋·寇宗奭认为出自梁代陶隐居之作;金人王好古则认为“十剂”的出现要早于梁代;明朝李时珍略加考证,称其始于北齐徐之才的《药对》。李氏的这一观点影响甚大,几成定论。六十年代末凌一揆教授撰文重提旧案,详加考证,认为“十剂”始于唐·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而非徐之才的《药对》。199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

  • 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作者:王瑾;佘君;张彦亭;高麦仓;贾淼;张军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医院门诊的CC患者200例,入组患者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排便习惯及泻剂使用史.将所收集的资料使用EPI 3.02录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接受问卷调查的CC患者中,女:男=2.23:1(138:62).便秘症状谱中,女性无便意/便意少者占所有女性的65.2%,占男性的50.0%,女性排便不尽感者占57.2%,男性占38.7%,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CC患者年龄为10~91岁,女性与男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7.1)岁及(53.5 ±2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女性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20~ 29岁及60 ~69岁.文化程度:文盲占6.0%,小学占13.5%,初中占24.0%,高中占23.5%,大专占20.5%,大学占11.0%,大学以上占1.5%.饮食习惯:以精粮为主者占95.O%,以素食为主者占76.0%,吃蔬菜水果很少者占39.5%.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使用通便药者分别占3.0%、34.5%、22.5%和35.0%.泻剂依赖现象: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依次为10.0%、8.0%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女性CC是男性的2.23倍;慢传输型便秘(STC)与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20~ 29岁,男性为60 ~ 69岁;文化程度影响CC的发生率;饮食中多摄入粗粮杂粮及肉类可预防便秘的发生;老年CC泻剂的使用率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C患者对泻剂的依赖性增大.

  • 78 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作者:郭梅梅;张岖;邹群招;郑燕平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及与其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7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便秘患者56例(23.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38例(48.7%),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8例(23.1%);合并有腺瘤样息肉16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 便秘及服用泻药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结肠黑变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福生;蒋丹斌;荆梦杰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先由Crureilheir于1829年首先描述,1857年Virchow将其定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MC是指结肠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黑褐色素颗粒。除结肠外,尚可累及肝脏、淋巴结、十二指肠及胆囊等。1 流行病学特点文献报道MC发病率国外明显高于国内。国内大宗统计资料显示,MC发病率在0.06%(6/10 000)~5.9%(134/2 283)之间[2,3],差别较大。MC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病变部位以近端结肠多见,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包括阑尾[4],一般不超过回盲瓣。追问病史,发现多数患者有便秘和服用泻剂史。泻剂中蒽类常见,如番泻叶和波希鼠李皮[5]。其它自觉症状如腹泻、腹部不适等不多见。MC常见与结肠癌、腺瘤和息肉伴发,但是否有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伴发的新生物缺乏色素,外观白色,与周围的MC粘膜对比强烈,易于被发现。2 光镜所见及超微结构改变粘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固有层内云集大量内含大小一致黑褐色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这些色素颗粒充满于整个巨噬细胞内,致细胞核被掩盖而不易见。严重者此色素颗粒可存在于细胞外。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也可存在于粘膜下或肠系膜的淋巴结内,同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高倍镜下,粘膜上皮中的凋亡小体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6]。电镜下见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体积明显增大。胞浆中所含色素颗粒为巨噬细胞吞噬上皮细胞凋亡小体后所形成的脂褐素[7-9]。在其周围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大量脂褐素沉积,可能为巨噬细胞崩解释出。肠壁神经丛的无髓神经纤维附近亦可见含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碎片或弥散的色素颗粒[10]。此外,还发现粘膜上皮中内分泌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胞线粒体内出现小圆形致密深染物质,固有膜内纤维母细胞亦参与色素的吞噬。

  • 蒽醌类中药致结肠黑变病发病机制探讨

    作者:骆元斌;顾立萍;黄小玲;苟占彪

    [目的]探讨蒽醌类中药致结肠黑变病(MC)发病机制.[方法]复习22例M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2例均有便秘及服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剂经历,结肠镜及病理检查都显示不同程度的MC的表现.[结论]西医认为MC发生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慢性结肠梗阻有关;中医认为MC由肝肾阴虚,气郁血虚,肠壁失养所致.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

    作者:彭波;吴磊;江从庆;钱群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直肠排出及盆底功能正常,但结肠运行功能缓慢、肠内容物排出延迟导致的便秘.主要表现为没有便意、大便干结、需依赖泻剂进行排便.绝大多数慢性便秘病人都是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有小部分病人对超量的药物治疗或灌肠不敏感,对于这些病人外科手术可能是后的选择.目前,国内外用于STC的术式有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或盲肠直肠吻合术,结肠旷置术,部分结肠切除术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用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的术式及疗效等做一综述.

  • 大肠疾病诊治的机械性肠道准备现状

    作者:谢松;孟荣贵

    结、直肠检查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一般分机械性和药物准备,前者是为了清洁肠腔内的粪便,后者是为了减少肠道内的致病菌,从而把手术的感染率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降到低限度。清洁的肠道是成功地施行手术、减少并发症,以及顺利地进行纤维结肠镜(肠镜)检查、提高诊断正确率的重要条件。理想的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应是安全、有效、价廉、方便、副作用小及对肿瘤刺激小。但目前尚无满足以上要求的方案。 1997年Nichols等[1]就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情况,在北美进行了调查研究,被调查医师均采用MBP,其中使用聚乙二醇(PEG)占70.9%,磷酸钠(NaP)(或加用bisacodyl)占28.4%,传统的限制饮食、应用泻剂+灌肠者占28.4%。在澳洲肠镜检查前,使用PEG多[2]。目前肠道准备的方法虽多,但总体上有以下几种,并各有其优缺点,现分述如下。1 等渗洗肠液法 由于传统的MBP(如泻剂、灌肠等)有效率仅70%[3],而且操作不便,患者痛苦大。为提高肠道准备效果,70年代初开始用电解质全消化道灌洗液行手术前的肠道清洁准备[4]。配方为1 000 ml冷开水中加入氯化钠6.0 g、碳酸氢钠3.0 g、氯化钾0.75 g,总量3 000 ml。于术前晚2 h内口服完,勿需灌肠,第2天上午手术。该法安全、简单,肠道清洁度好。适用于无肠梗阻、无便秘者。但口服量较大,并且水分吸收明显,体重可增加0.6~3.3 kg[5],对血容量及电解质有轻微影响,故对老年及肾功能不全者有潜在危险,不宜应用。而且味道差、饮水量大,患者不易接受。

  • 选择性结肠切除吻合术治疗便秘的护理体会

    作者:罗武柳;宋会勇

    便秘[1]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肛门有下坠感,严重时可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苦,呕吐,矢气少,乏力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居多,多与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情志不遂、生理结构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外缓解便秘的方法多采用内服中西药泻剂、直肠栓剂、灌肠剂、润肠剂等,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赖性,使患者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严重便秘的诱因,从而需要手术治疗.

  • 前列腺术后的护理

    作者:金艳

    1.同泌尿系术后一般护理1-5点.2.因前列腺肥大多数是老年病人,且多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应注意观察病人血压、脉搏的变化,及时随访.3.多进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及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有便秘可口服润肠或轻泻剂,必要时灌肠,因排便过于用力容易引起前列腺窝继发性出血或虚脱.二、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护理 ①严格掌握拔尿管的佳时机;拔尿管应在术后2周左右.

  •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疗过程的临床思维浅谈

    作者:王维林;张树成

    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一组临床症候群.通常指慢性、不合并解剖结构或形态学异常的便秘.所谓功能性只是相对于器质性便秘而言,仅仅是没有或尚未发现其解剖结构或形态学异常而已.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便秘作为影响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日益受到重视.截止2008年,我国北方5市的一项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群体患病率为4.73%,成为儿童胃肠门诊常见的病症之一.国际上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已相继推出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由于儿童便秘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导致医生对便秘的病因学和影响因素的准确评估较为困难,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因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大多以缓解症状、排空粪便为目的,普遍存在着滥用泻药的治疗倾向;美国胃肠病学会一项调查显示,临床医生给便秘患者开出的处方中约85%是泻剂.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便秘都能通过泻剂达到治疗目标的,滥用泻药极有可能导致对泻剂的依赖而使便秘的治疗更加困难.

  • 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

    作者:李荣萍

    目的探讨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特征等.方法总结4 97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60岁以下中青年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中青年大肠黑变病61例,检出率1.23%,其中男性检出率1.32%,女性检出率1.1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个月~30年;其中中年组患者占70.5%,青年组患者占29.5%,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发生率较高;15例伴有大肠腺瘤,2例伴有结肠癌;48例患者有便秘,37例有服用泻药史.结论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男性高于女性,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可能有相关性,其发病与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 大肠黑变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

    作者:田华;汪和明;黄艳春;陈杰;戴艳清;杜秀珍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特征等。方法总结23596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大肠黑变病715例,检出率3.03%,其中男性检出率2.86%,女性检出率3.1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患者占67.1%,中青年组患者占32.9%,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发生率较高;193(27.0%)例伴有大肠腺瘤,68(9.51%)例伴有结肠癌;401(56.1%)例患者有便秘,358(50.1%)例有服用泻药史。结论大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女性高于男性,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可能有相关性,其发病与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83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