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长征;陈风;过云峰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4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n=135)与非狭窄组(n=106).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M-CSF水平,分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血清M-CSF浓度高于非狭窄组,且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尤其以3支病变患者更为显著(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41、0.227、0.087、0.053、0.385、0.414,均P<0.05).结论 M-CSF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CSF增高是冠心病发病及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 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钟本土

    近年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均表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展密切相关,在As的病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oxLDL在A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oxLDL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泡沫细胞是As早期病理变化脂纹中的主要细胞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xLDL与单核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粥样斑块中泡沫细胞形成的重要机制.单核细胞趋化、粘附于血管内皮并聚集、迁移到内皮下间隙,受到许多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作用和影响,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选择素家族的P-选择素及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

  •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

    作者:朱振康;骆峪潇;李陶冶;杜文喜;童培建

    破骨细胞(OC)是人体生理性骨重建和病理性骨破坏过程中高度特异性的惟一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多核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在体内它主要受骨髓基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两种分子的调控.在OC生成和分化的过程中,骨髓基质细胞、OB、OC间及M-CSF与RANKL间互相影响和依赖,形成某种"偶联"机制保持动态平衡[1].目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研究主要针对OC的分化及其调节机制,但其分离、诱导培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性文献较少,本文就近年来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多种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以总结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因素,提高培养破骨细胞的成功率、密度和纯度.

  •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其防治

    作者:潘宏铭

    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引起的常见的毒性反应,其中以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其次是血小板减少,严重时红细胞也会受到影响.抗癌药物对骨髓的损伤程度与药物的种类、用量、治疗周期数及造血细胞的更新速率等有关.严重骨髓抑制时可合并感染、出血,重者致命,因此,正确认识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并掌握其防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 肿瘤疫苗刺激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作者:

    美国的研究人员报道,复发的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病人用自身肿瘤细胞制成的疫苗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后,能刺激免疫反应。密歇根Wayne州立大学和Bar-bara Arm Karmanos肿瘤研究所的Andrew Edward Sloan及其同事,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采用自身肿瘤细胞和佐剂为疫苗,联合输注激活的T淋巴细胞,能够杀灭颅内的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尽管动物实验令人鼓舞,但人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研究人员通过酶消化、5000拉德照射的方法处理完整肿瘤细胞来制备疫苗,每个病人在4个不同部位皮内注射从手术标本中提取的肿瘤细胞与GM-CSF,每处注射约500万个细胞和125μgGM-CSF,以后连续4天注射GM-CSF100μg。没有一个病人在注射疫苗的部位发生局部反应,说明病人缺乏先天性抗肿瘤反应。然而当病人注射疫苗后两周,做皮试时,病人都发生针对自身肿瘤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皮试24小时内,发现局部出现直径0.7cm~2.0cm的红疹。有部分病人单独注射GM-CSF作为阴性对照,这些病人未发生皮肤反应。研究表明,人星形胶质细胞瘤是致免疫性的,尽管是晚期病人而且以前实施过化疗,用自身肿瘤细胞做疫苗加GM-CSF仍能诱导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对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病人,将来可以选用细胞免疫治疗。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高的意义

    作者:刘全;贺晶;董旻岳;胡文胜;王浛知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9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和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对照组)血清MCSF浓度,比较2组间血清MCSF水平的差异,并比较早发型(34周前发病,15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24例)患者间血清MCSF水平的差异.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MCSF中位数浓度为431.0 kIU/L,高于对照组的179.1 kIU/L,差异有显著性(P<0.001).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CS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年龄、孕龄、胎盘重量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 结论:血清MCSF水平增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 M- CSF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表达FSH与其受体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许嵩;张治芬

    目的:通过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CSF)对卵巢颗粒细胞表达卵泡刺激素(FSH)与其受体(FSHR)的影响及其与FSH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M- CSF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肿瘤颗粒细胞系COV434,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M- CSF(0、5、10、25、50、100ng/ml)进行干预,24h后收取细胞和培养上清液,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颗粒细胞内FSH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并用同法检测FSH对M- CSF及其受体M- CSFR的作用。用ELISA方法对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进行检测,观察M- CSF对颗粒细胞分泌E2的影响。结果 M- CSF可使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上升,呈剂量依赖性,当M- CSF浓度>10ng/ml时,上升更为明显(P<0.01);FSH可以提升M- CSF及其受体在颗粒细胞内的表达,但当FSH浓度过高时(>50ng/ml),此作用消失;M- CSF和FSH在体外条件下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促进E2的分泌。结论 M- CSF能够促进颗粒细胞表达FSH受体和分泌E2,协助FSH发挥促卵泡发育的作用。

  • 不同浓度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介素-4对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的影响

    作者:王晓婧;梅晓冬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培养的影响,探索树突状细胞诱导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细胞裂解法分离得到Balb/c小鼠骨髓单个核样细胞,分为多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GM-CSF和IL-4,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共培养7 d,每天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隔天拍照。第7天收集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表面树突状细胞标志分子CD11 c的表达率。结果低浓度GM-CSF及IL-4可培养出高纯度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高浓度GM-CSF及IL-4可导致细胞死亡,GM-CSF和IL-4的合理细胞诱导浓度范围分别为5~100μg/L和2.5~50μg/L。结论合适浓度的GM-CSF及IL-4可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样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获得大量树突状细胞。

  • 雾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成功治疗复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浪;周滢

    肺泡蛋白沉积症( PA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肺泡内大量磷脂蛋白样物质异常沉积为特点的疾病,由Rosen于1958年首次报告,临床上以进行性气促为特征,经支气管肺活检及灌洗是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报道1例 PAP 患者经过雾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对此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M-CSF及受体表达的临床差异

    作者:余蓉;金昊;林金菊;黄学锋

    目的:比较使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后,患者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M-CSFR) mRNA表达的差异,以探讨M-CSF及其受体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 OS)患者和157例非PCOS患者,根据其使用r-FSH后反应性不同分为四组:即P-COS快、慢反应组和非PCOS快、慢反应组.收集成熟卵泡穿刺后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SYBRGreen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颗粒细胞M-CSF、M-CSFR和管家基因GAPDH的rnRNA表达,通过比较阈值法(CT值目的基因-CT值管家基因)进行基因相对定量.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各组患者r-FSH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COS患者整体与非PCOS患者整体比较,M-CSF和M-CSFR的mRNA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组比较后,各组间M-CSF mR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COS慢反应组M-CSFR mRNA定量低于快反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PCOS组颗粒细胞M-CSFR mRNA定量和r-FSH使用天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两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23),相关系数0.511.结论: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反应迟缓可能与其颗粒细胞M-CSFR表达减少有关.M-CSF及其受体参与影响卵巢对r-FSH的反应性.

  • M-CSF促进RAW 264.7细胞MMP-9的分泌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王春;许灿新;彭翠英;秦旭平;李凯;廖端芳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否与其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和活性改变有关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明胶酶图分析方法观察M-CSF和(或)PD98059对体外培养的RAW 264.7细胞MMP-9活性的影响;Wester blot检测M-CSF和(或)PD98059对体外培养的RAW 264.7细胞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 M-CSF能增强RAW 264.7细胞MMP-9的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M-CSF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促进p-ERK1/2的表达;PD98059不仅阻断了ERK1/2的磷酸化,而且也降低了MMP-9的活性.结论 M-CSF可诱导RAW 264.7细胞MMP-9的活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M-CSF激活MAPK-ERK1/2通路有关.

  • M-CSF血清水平与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殷秋;曹雯君;郜玉峰;马双双;叶珺;邹桂舟;沈玉先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5例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并根据穿刺当日检测其相关临床指标计算出血清学诊断模型(FIB-4和APRI指数)的相应数值,采用Fibro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检测患者肝脏硬度值(LS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9例健康对照及175例接受肝穿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M-CSF的表达水平.绘制M-CSF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以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FIB-4、APRI指数及LSM进行比较,评价M-CSF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肝纤维化组(S0期及健康对照组)、轻中度肝纤维化组(S1 ~S2期)、重度肝纤维化组(S3~S4期)三组间M-CS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不同炎症分组中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F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S≥1)的AUC为0.82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和80.0%,诊断早期肝硬化(S4)的AUC为0.6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7%和73.0%.结论 M-CSF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进展表达逐渐升高,在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2和CG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宏宇

    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2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2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血清G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IL-2和CGRP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GM-CSF水平与IL-2、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12,-0.5014,P值均小于0.01).结论 血清GM-CSF水平的升高和血清IL-2、CGRP水平的降低是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良碧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白癜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SOD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M-CSF、MMP-2水平有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SOD水平与M-CSF、MMP-2水平呈负相关(r=-0.4712,-0.6138,P<0.01).结论 白癜风患者存在有自身免疫调节异常,检测血清SOD、M-CSF、MMP-2水平的变化对预后的治疗和预后观察均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云燕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后测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GM-CSF、IGF-Ⅱ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通心贴对冠心病血清Hs-CRP、M-CSF、IL-18的影响

    作者:殷建明;罗陆一;华青

    目的:研究通心贴对冠心病(CHD)患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通心贴治疗组(T1组)41例,采用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外贴,每穴贴敷12小时;对照组(T2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每粒22.5mg),每天3次,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P<0.01).通心贴组降低Hs-CRP水平优于麝香保心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降低M-CSF、IL-18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 GM-CSF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俊兰;庄洪霞;琚世英;张洪玲;朱旭

    2001年12月~2004年11月,我们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5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人血清及卵泡液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测定

    作者:张治芬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人血清和卵泡液中的表达相,进一步了解M-CSF在生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8年12月至1999年8月在德国Kiel大学妇产科医院为辅助生育技术而接受超促排卵治疗的80例患者取卵日的血清和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免疫法分别测定M-CSF、雌二醇( E2)和孕酮水平.其中4例在超促排卵周期中数次采血以观察M-CSF的动态变化. 结果:取卵日卵泡液M-CSF水平为3406.1±124.6ng/L,血清M-CSF水平为373.8±38 .3ng/L(P<0.001).在超促排卵周期中血清M-CSF水平逐渐升高,取卵日达峰值.血清与卵泡液中M-CSF与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03 ,P<0.01;r=0.321,P<0.01),与孕酮水平无相关性.妊娠组20例血清M-CSF水平为313.7±33.5ng/L,非妊娠组60例为402.8±28.9ng/L(P <0 .05).结论:卵泡是血清中M-CSF的主要来源,血清中的M-CSF水平可能也受E2调节.血清中M-CSF水平较低可能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及生长.M-CSF可能参与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排卵过程.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肿瘤

    作者:刘磊玉;唐圣松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具有谱系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刺激巨噬细胞集落形成.近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的M-CSF表达异常.M-CSF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均有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介入治疗与MMP-9的关系

    作者:姜红菊;李润智;王营;徐冬梅;张梅;张运;李继福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SCF)、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以及介入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62例患者分为ACS组35例,SA组27例.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MMP-9、M-SCF、CRP的浓度.根据冠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将冠脉斑块分为Ⅰ、Ⅱ、Ⅲ型.根据超声特点将颈动脉斑块分为易损型和稳定型,比较ACS、SA患者斑块的型别及介入治疗前后MMP-9、M-SCF、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介入治疗前ACS组患者MMP-9、M-SCF、CRP水平高于SA组(P<0.05);②ACS和SA患者介入治疗前后MMP-9、M-SCF、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S组患者冠脉斑块主要为Ⅱ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易损斑块,SA惠者则冠脉斑块主要为Ⅰ、Ⅲ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稳定斑块;④不同斑块类型MMP-9、M-SCF、CRP浓度不同,冠脉斑块Ⅱ型较Ⅰ、Ⅲ型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斑块中易损斑块较稳定斑块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外周血MMP-9、M-SCF、CRP的水平和斑块特征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对于冠脉事件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312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