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穴透刺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光明;祝晓婷;运宁宁

    目的 评价头穴透刺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头穴透刺为主加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通过比较治疗后发现,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穴透刺为主联合常规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的治疗效果.

  • 痔的现代研究及治疗

    作者:李国栋

    痔的概况痔的概念:有关痔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之一.目前学术界经过讨论,得出了比较公认的痔的概念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肛管、直肠下段血管性衬垫组织的病理性增生或扩张".

  • 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彭妙茹;黄飞凤;邵龙辉;纪双泉;陈福泉;刘筱蔼;李建华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硝普钠降低血压的基础上,反复夹闭、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制备VD大鼠模型,术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8 d;假手术组大鼠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术中不注射硝普钠、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术后处理同模型组;实验组大鼠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术后第2天给予白藜芦醇溶液灌胃,连续28 d.造模后第21天进行Y-迷宫测试、造模后第2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NOS及NO含量升高,GSH-PX活性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NOS及NO含量下降,GSH-PX活性升高(均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而发挥保护作用.

  • 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作者:陈亮;裴剑浩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血管性并发症,多以各级动脉病变为特征改变,动脉病变后导致栓塞风险增高,因此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近年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此方面发展进行了回顾.

  • 畸形性骨炎早中期诊断的新进展

    作者:郭义标;王为岗;曾辉;梁长虹;吴乙秋

    近几年国内报道畸形性骨炎(Paget病)文献逐渐增多[1~3],但对其中早期表现有关报道甚少[4].到目前为止,国内统计共33例[5],对畸形性骨炎各期表现了解尚肤浅,特别在早、中期容易误诊为其他骨病.1 病因 James Paget于1877年首先描述畸形性骨炎,并认为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疾病,曾设想为炎症、遗传性、肿瘤性、血管性、内分泌、免疫性疾病,但一直未有病因证据.1986年有学者发现该病患者破骨细胞内含有病毒RNA与胞浆函体[2,6],因此普遍认为慢性病毒感染是病因之一.在家族调查又提示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3],90年代研究发现PD发病与HLA-DR抗原有弱有关,与HLA-D,HLA-9,B15相关[5],表明与遗传关系密切.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81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渊炳

    目的 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 将8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复康片0.2 g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天3次,连续服用2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5d一个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HDS及ADL评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评分结果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 0.01)且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 0.01).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宫颈妊娠中的应用

    作者:林向容;庄启周

    目的 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宫颈妊娠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z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甲氨喋呤(MTX)及氟尿嘧啶(5-FU)灌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 11例宫颈妊娠经介入治疗8天后行清宫术,术中出血约5-20ml,术后血β-HCG平均27.6天降至正常,术后平均12天左右B超提示宫颈恢复正常大小.结论 血管性介入治疗宫颈妊娠具有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可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值得推广.

  • 脑出血患者皮质下缺血性病变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为军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皮质下缺血性病变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24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不同分为:认知正常组,60例,无认知损害;认知损害组,64例,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比较两组病灶直径、不同区域病灶数量、白质病变程度及NIHSS量表评分、改良Bathel指数评分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认知正常组相比,认知损害组额区与基底核区的病灶数目、病灶直径、白质病变程度及NIHSS评分较高(P<0.05),认知损害组改良Bathel指数评分较低(P<0.05),而颞区、顶枕区和幕下区的病灶数目无差异(P>0.05)。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白质病变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正相关性(OR=4.705,P=0.009)。结论:脑出血患者白质缺血性病变程度能有效评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对照研究

    作者:陆强彬;朱祖福;张慧萍;杨江胜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rTMS,频率3Hz,刺激强度为静息态阈值的100%,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但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TMS治疗VD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国祥;王立阳;孙祥喜;刘海玲

    目的:探讨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96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分别以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改良的社会活动功能(FAQ)测定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3%),治疗组治疗后CSS、MMSE及FAQ评分较前均有改善(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VD的疗效.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

    作者:杨帆;徐书雯;黄越冬;肖豪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e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O)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O.001),而AD组与正常时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e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O.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e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曹化;郭建一;居克举;陈林芳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影像特征及其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SAE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特征,并与血压、血糖、血脂、年龄进行相关分析与评估.结果:CT平扫显示为双侧侧脑室白质区较对称性低密度影,病变边缘模糊,伴有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征象.血压、血糖是影响本病的主要因素,经过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结论:SAE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糖,结合临床和CT能早期发现,对本病的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 老年痴呆的低场 MRI诊断

    作者:李华灿;朱光斌

    目的:研究0.3T核磁共振(MRI)对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AD患者、38例VD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AD患者表现为海马萎缩;血管性痴呆可分为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ultiple infarct dementia,MID)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 dementia,BD)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基底节及脑室旁白质对称或不对称的片状脑白质变性.结论: MRI对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子宫嗜血管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陆泽生;庄恒国;杜欣;翁建宇;黄梓伦;林伟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发热2月余,在当地予抗生素、抗痨等治疗,效果欠佳,于1998年12月1日收入我院.入院检查:神情合作,面色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 不同新辅助化疗途径对Ⅰb2~Ⅲb期子宫颈癌的效果对比

    作者:潘谷英;宋茜;姚恒;李静文;杨晓红

    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主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宫颁癌的化学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中,以新辅助化疗的进展为显著.本文网顾性分析我院通过血管性介入化疗和静脉全身化疗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途径对Ⅰb2~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现报告如下.

  • 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作者:孔德燕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胆碱能系统[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TSA低剂量组[4 mg/(kg·d)]、TSA高剂量组[8 mg/(kg·d)].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NO含量和NOS、ChAT及AChE的活性.结果:(1)TSA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使脑海马CA1区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2)VD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增高,ChAT和AChE活性明显减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A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内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ChAT和AChE活性明显增强,与VD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SA能够抑制VD发生过程中脑组织中NOS的活性,使NO的生成和释放明显减少,从而减轻其病理损伤;同时通过增强VD大鼠脑组织ChAT和AChE活性,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 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秋霞;陈淅泠;王欣东;潘娟;张晓锋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习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P-43及突触素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VD组和丁苯酞组GAP-43 mRNA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 < 0.05),丁苯酞组较VD组升高更明显(P < 0.05);丁苯酞组GAP-43蛋白较假手术组和VD组均升高(均P < 0.05),VD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丁苯酞组突触素P38 mRNA较假手术组和VD组上调(均P < 0.05),假手术组和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VD组和丁苯酞组突触素P38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 < 0.05),VD组下调更明显(P < 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提高VD 大鼠海马区突触素P38及GAP-4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 芎麻滴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瑛;滕厚军;祖莹;王巍;李丹

    目的:研究芎麻滴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大鼠模型,穿梭箱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和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锥体细胞形态和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胞核固缩,正常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芎麻滴丸中、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减轻,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加.结论:芎麻滴丸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有关.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叶建新;林航;穆军山;崔晓萍;殷红兵;林敏;武雷;翁婧;林晓姝

    目的: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研究用药前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随机取用VD大鼠模型12只,分治疗组6只,痴呆组6只.另外,取假手术组6只.治疗组中VD大鼠皮下注射bFGF.治疗5周后,以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痴呆组明显提高,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36.93±6.24)s,比痴呆组明显减少(P<0.01),痴呆组、治疗组大鼠在平台象限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7.43±3.11)s、(12.63±3.12)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皮下注射bFGF能明显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 三羟异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俊垚;于辛;孙宏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三羟异黄酮(GST)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合并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所有大鼠被分为模型对照组(O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三羟异黄酮组(GST组)和苯甲雌二醇组(BE2组)4组,采用大鼠跳台法、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GST组与O组相比,GST明显提高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MDA,提高SOD、GSHPx的含量.结论:GST可能通过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135 条记录 50/57 页 « 12...47484950515253...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