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外侧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王希;王胜利

    目的研究股外侧肌肌骨瓣移植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在1994年3月~1999年11月间,应用股外侧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32例39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经随访2年以上者29例33髋,其中Ⅲ期25髋,Ⅳ期8髋.术后疗效的优良率为90.9%.结论该方法对改善股骨头血运,促进坏死区血循环的重建与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 全髋置换术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

    作者:张力成;潘可平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长期使用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及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必要性.方法对10例(1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病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并进行随访.结果 10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效果满意率90%.结论假体松动、髋臼退行性病变、髓臼底变薄、人工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能明显改善这些病人的髋关节疼痛.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谢松林;吴宇黎;周维江;张穹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20例(244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远端血栓33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11例.DVT发生率26.4%,未发生1例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 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关节僵硬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张亮;靳安民;胡俊勇

    目的探讨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与治疗.方法20例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关节僵硬病人,首先给予全麻下手法松解,未达优良者经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进入行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术后髋关节均屈曲位固定3天,然后进行CPM功能锻炼及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半年20例髋关节屈曲均超过90°,14例可达120°.结论全麻下行髋关节手法松解,或股骨髁上骨牵引加全麻下行髋关节手法松解,对大多数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关节僵硬的改善是十分有效的;少数严重病例,由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进入行软组织松解术亦可取得满意效果.CPM功能锻炼及主动功能锻炼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卓;刘磊;吕智

    目的回顾性分析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及保守治疗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年6个月.结果48例中,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2例伤后3周内进行,7例伤后3周~3个月内进行.9例行非手术治疗.根据MCRR标准,伤后3周内手术的32例中,优18例,良8例,差5例,劣1例.伤后3周~3个月内手术的7例中,优1例,良3例,差1例,劣2例.9例非手术治疗者,优6例,良3例.结论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及早积极手术治疗,尽快恢复髋关节解剖结构,尽快解除坐骨神经的压迫,对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密切关系.

  • 对单足站立时髋关节接触力的不同看法

    作者:崔锡范;朱敏

    毛宾尧主编的<髋关节外科学>关于人体单足站立时重心与髋关节接触力的观点[1],本人有不同见解.分析如下(见图1):

    关键词: 髋关节 接触力
  • 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入路治疗臀肌挛缩症

    作者:陈海高;郑雨龙;陈荣权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和屈曲障碍,表现出蹲、坐及行走的异常姿势和步态.1996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俞氏[1]环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切口入路、单纯松解挛缩组织法,治疗该症患儿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振国;肖进

    臀肌挛缩症主要是由于臀肌纤维变性挛缩而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和屈曲障碍,具有特殊的步态和体征.本病好发于儿童,但由于病因不明,加之认识不足,常有误诊.现将我科从1988~1995年诊治114例加以总结和讨论.

  • 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敖忠

    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共诊治儿童髋关节急性滑膜炎542例,占骨伤科门诊总量的5.8‰.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分析.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诊疗方法

    作者:于珂;于洪文

    目的 总结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2例的诊治情况。方法 根据股骨头骨折X线片及CT所见采取单纯牵引7例,手术治疗5例,包括关节内游离骨片摘除1例,髋关节碎骨片清理,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2例,行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术2例。术后早期开始被动及主动髋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经过6个月~3年随访,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6%。结论 对髋脱位复位后股骨头骨折对位良好及关节腔外非负重区游离骨片者无需手术治疗,同时注意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利关节磨造及软骨修复。

  • 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天宏;史可中;彭刚;敖竣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与结果 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1~8年.58例出现109项并发症,以疼痛多(58例),假体松动(26例),髋臼磨损(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脱位(3例),切口感染(3例),关节周围骨化(3例),及其它.结论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 单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失败12例

    作者:杨朝晖;郭书芳

    单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内固定失败患者1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1~69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2例,颈中型6例,基底型4例.结合患者内固定失败前后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二次手术所见,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为单独或合并存在以下问题.钉体偏离股骨距7例;进钉位置偏高4例;钉干角<130°5例;螺钉长度不合适3例;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3例;操作粗暴,多次穿钉1例.

  • 微创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荣;李秀霞;高明暄;汪泽皓;于利明;李旭升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6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Cochrane Handbook 5.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6周WOMAC评分、术后6周Oxford评分、术后8h红细胞压积、术后48 h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量、术后髋内翻及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和股骨偏心距增加值.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213例患者(1 284髋),其中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631髋,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653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MD=8.37,95%CI(6.02,10.72)],术后48 h红细胞压积[MD=0.02,95%CI(0.01,0.03)],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MD=0.50,95%CI(0.16,0.85)],改善股骨偏心距[MD=0.30,95%CI(0.04,0.56)]方面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MD=3.26,95%CI(-3.25,9.76)],术后6周WOMAC评分[MD=-0.53,95% CI(-3.67,2.60)],术后6周Oxford评分[MD=1.34,95%CI(-3.46,6.13)],术后8h红细胞压积[MD=-0.01,95%CI(-0.02,0.00)],髋内翻发生率[RR=0.82,95%CI (0.45,1.52)],髋关节脱位发生率[RR=1.40,95%CI(0.48,4.12)]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带来更小的创伤和失血,其术后早期疗效优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术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差异.

  • 股骨头危象X线影象分析

    作者:卢文志;顾全;卢刚;张淑芬;张淑男;李晓霞

     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由于股骨头塌陷或骨折,致使股骨头残缺、脱位、髋关节解剖形态变移,导致髋功能障碍残疾,手术治疗目的,就是要修复保持股骨头基本形态,而保守治疗不可能去修复股骨头,只能通过机体内外因素保护股骨头不塌陷骨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X线找出塌陷或骨折前影象变化,即股骨头危象,本文则着重对此进行探讨。

  • 髋关节置换术中肢体长度控制方法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阳阳;左建林;高忠礼

    目的:通过引入一种新型测量工具,结合术前设计,可精确控制术后肢体长度,为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控制肢体长度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102例需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用新方法控制肢体长度作为试验组,共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37~92岁,平均60.41岁.应用常规方法(如shuck test,触摸对侧肢体长度等)控制肢体长度作为对照组,共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5~87岁,平均61.00岁.102例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试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颈骨折35例,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单侧股骨颈骨折16例;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颈骨折38例,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颈骨折13例.在术后标准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双侧偏心距a,股骨头旋转中心相对于大粗隆高度b,小粗隆高点到双侧泪滴连线垂直距离c.然后取双侧测量值差的绝对值作为判断肢体长度的评价指标,分别是:d1,双侧偏心距之差的绝对值;d2,双侧股骨头旋转中心相对于大粗隆高度之差的绝对值;d3,双侧小粗隆高点到双侧泪滴连线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d1分别为4.49、7.32 mm;d2分别为2.37、4.32 mm;d3分别为3.32、6.08 mm;试验组患者d1、d2、d3均小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测量工具及方法可有效控制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长度和头颈偏距.

  • 前后关节囊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外展肌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徐远;端木群立;杨明;林杭;何荐;何俊;童永骏;赵正旭;郝毅

    目的:探讨前关节囊入路和后关节囊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外展肌力及外展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共施行全髋置换术149例,随访130例,分为改良Gibson前外侧切口的前关节囊入路(A组)65例和常规Gibson后外侧切口的后关节囊入路(B组)65例.A组男26例,女39例;年龄(72.5±8.3)岁;体重指数(24.7±3.7) kg/m2;健侧外展肌力(1.08±0.49) N·m/kg.B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71.6±7.1)岁;体重指数(25.5±3.9) kg/m2;健侧外展肌力(1.05±0.51) N·m/kg.另外招募60名60~80岁志愿者作为年龄相关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73.1±7.5)岁;体重指数(24.2±3.8) kg/m2;股外侧肌力(1.17±0.53) N·m/kg.A组、B组及年龄相关对照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及健侧外展肌力(骨折患者采取健侧测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术后第1、2、3、6、12个月术髋股外侧肌肌力、髋关节外展活动角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两组手术路径进行解剖学比较,并对股外侧肌肌力、髋关节外展度及功能的恢复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1、2、3、6、12个月股外侧肌肌力A组分别为(0.53±0.13)、(0.66±0.21)、(0.85±0.15)、(0.95±0.19)、(1.03±0.13)N· m/kg,B组分别为(0.46±0.14)、(0.57±0.18)、(0.78±0.12)、(0.85±0.18)、(0.98±0.14) N·m/kg,术后前6个月A组患者股外侧肌肌力优于B组,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股外侧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3、6、12个月髋关节外展角度A组分别为(25.35±4.31)o、(36.53±5.13)°、(48.07±1.62)°、(61.53±1.77)°、(68.62±3.16)°,B组分别为(23.47±2.41)°、(33.42±4.23)°、(46.64±2.51)°、(60.96±1.75)°、(67.47±4.36)°,前3个月A组患者髋关节外展角度大于B组.术后1、2、3、6、12个月Harris评分,A组分别为72.23±2.57、79.36±3.91、84.75±3.17、88.63±2.16和95.21±1.37,B组分别为71.58±3.62、78.96±2.21、83.97±3.57、87.92±2.94和94.83±1.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手术入路肌肉累及和损伤少于B组,尤其是外展肌的损伤少于B组.结论:两种关节囊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前关节囊入路术中对外展肌的手术干扰更少,术后早期外展肌肌力和外展活动度恢复更快.

  •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股骨假体柄的形态及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闵重函;张洪美;周瑛;严世贵;秦宏敏;叶先才;朱振康;荆琳;赵革军

    目的:根据全髋关节翻修所得资料,分析人工股骨柄在生理应力作用下的状态,讨论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选择53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行翻修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74.66岁(61~84岁).人工关节平均使用年限18.24年(3~27年),首次置换术后初始下地负重时间平均11 d(5~16d),翻修的主要原因为自发松动和外伤.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直观所见进行分析,并根据组织学病理做出推断.结果:股骨柄假体在生理应力下存在微动沉降,其二次稳定与股骨柄设计、患者动态、骨质和骨长入性状有关.直柄假体有利于生理性沉降,实现紧密接触的骨长入稳定,可以在患者条件允许下早期负重锻炼.有领假体和结合内固定假体限制股骨柄沉降,其稳定性取决于首次安置时的压配和后期骨长入支撑,对该类患者建议延长非负重时间.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股骨假体和下地负重时机可以延长股骨假体的使用年限,减少松动概率.

  • 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在复杂髋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张振东;卓奇;张庆猛;宋俊雷;杨帆;陈继营

    目的:探讨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MP假体应用于复杂髋翻修的手术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MP假体翻修的患者,共246例获得随访,男148例,女98例;年龄26~83岁,平均62.5岁.术后随访0.5~11年,平均5.7年.翻修原因:无菌松动10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04例,其他35例有不明原因疼痛、假体周围骨折、磨损及脱位等.根据Paprosky分型,股骨骨缺损Ⅰ型14例,Ⅱ型39例,ⅢA型171例,ⅢB型22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37.4±7.5.随访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临床疗效评估及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时Harris评分提升至87.8±4.2,高于术前(t=92.13,P=0.00).双下肢长度、术后稳定性及患者总体主观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分别为27、60及61例.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29例,其中术中21例,术后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7例,脱位5例,坐骨神经不全损伤所致患肢麻木6例、肿胀3例.随访X线显示4例假体下沉(>1 cm),其中2例翻修.结论:MP假体用于复杂髋翻修(尤其是股骨近端严重骨缺损)患者,远、近期随访效果良好,且用于感染翻修成功率高.为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术中需要仔细操作,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技术要点.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

    作者:黄小刚;曾斌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12例(24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7~62岁,病程5~32年.统计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功能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0~96个月,平均7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提高;优3例,良6例,中3例.异位骨化1例,为BrookerⅠ级,无临床症状未处理.1例术前严重屈曲畸形患者术后出现股神经牵拉损伤,随访1年后恢复.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假体下沉及臼杯松动,无关节脱位、急性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骨性强直的有效方法.

  • 针刀与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4例

    作者:李邦雷;李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中轴骨髂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附属组织,其发病率较高,晚期导致脊柱僵硬、驼背,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型强直,造成残疾.AS目前还未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刀与短波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2471 条记录 7/124 页 « 12...45678910...1231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