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五届全国全脊椎肿瘤切除学习班暨脊柱外科新技术论坛通知

    作者: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全脊椎肿瘤切除学习班暨脊柱外科新技术论坛将于2014年5月9日~1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授课以脊柱肿瘤治疗、颈枕部手术、脊柱弹性固定等脊柱外科新理论为重点学习内容。实践操作为利用新鲜尸体标本,学员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全脊椎切除技术、颈人工椎间盘技术、经椎弓根截骨技术、腰椎TLIF技术等高难度手术及其他脊柱手术操作。实践操作名额限制为48人,不接受现场报名,要参加操作的学员请先联系陆医师(手机:13917306891)预先报名,操作的报名截止日期为2014年4月20日,报名情况请关注http://www.zs-hospital.sh.cn/的“学术会议”栏内的通知或登录http://www.zs-guke.cn/的“骨科公告”栏内查询相关通知。

  • 枢椎椎弓先天性缺如1例报告

    作者:刘旻;饶书城;昝中学

    患者男,13岁.发现颈后部包块3年,1周前在转身时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约1min,醒来后感颈肩部疼痛,休息后疼痛逐渐缓解.于2003年6月28日入院,检查见颈椎活动不受限,屈颈时可见颈后上部有2.5×2.5cm(C3棘突)的骨性包块,无压痛,颈后伸时包块消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无颈部外伤史.X线片及CT示C2、C3脊椎发育异常:C2椎弓未发育,无C2/3关节突关节,C3棘突增大,似C2棘突或为C2、C3棘突融合(图1、2).

  • 第六届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年会简介

    作者:郑召民

    第六届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年会于2006年8月17~19日在中国台湾举行.本届年会由台湾成功大学、台湾脊椎研究基金会、台湾脊椎学会及台湾微创脊椎学会承办.有280余名来自亚太地区的脊柱外科医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 人脊椎骨中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亮;邱勇;李雷

    目的:检测人脊椎骨中是否存在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脊椎松质骨,抽提总RNA.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结果:人脊椎骨总RNA以MT1和MT2两种受体引物进行的RT-PCR产物电泳呈阳性条带,其基因片段长度与MT1和MT2受体引物之间的核酸长度相当.结论:人脊椎骨中存在MT1、MT2两种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证明脊椎骨是褪黑素作用的靶器官.褪黑素可能通过存在于脊椎骨中的MT1、MT2受体来调节脊柱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褪黑素 受体 脊椎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转移瘤

    作者:丁亮华;王祁;何双华;吴伟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起,对12例16个椎体的骨转移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3d,患者的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个月),有3例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

  • 颈椎病的概念、范畴和类型的几点看法

    作者:周秉文

    1颈椎病的概念和范畴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像对其它疾病一样是由笼统的概念逐步深入具体化的.颈椎病在希腊文中的原义:spondylos指脊椎,osis指增生,连起来指颈椎骨质增生,是形态学概念.1955年O′Connell将颈椎病分为三大类:即原因不明的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出和继发于突出的病变.

  • 第五届全国全脊椎肿瘤切除学习班暨脊柱外科新技术论坛通知

    作者:

  •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

    作者:陈宜;吴海山;祝云利;吴宇黎;赵辉;羊黎晔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对478例在脊椎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局部麻醉186例(38.9%),脊椎麻醉292例(61.1%).局部麻醉患者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脊椎麻醉患者用0.75%布比卡因.对比以下指标:术中疼痛、患者及术者的满意度、术后疼痛、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组中,分别有94.1%(175/186)和98.3%(287/292)的患者术中未感觉到疼痛;两组中分别有93.0%(173/186例)和96.2%(281/292例)的患者表示对麻醉效果满意或者很满意;术后6 h内患者疼痛比较,局部麻醉组与脊椎麻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局部麻醉组与脊椎麻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局部麻醉组明显低于脊椎麻醉组(P<0.05).结论 局部麻醉对于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相比脊椎麻醉更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那些膝关节镜检查或者清理冲洗、游离体取出术甚至普通的半月板成形术均可采用局部麻醉下进行.

  • 误诊为脊椎结核的七例患者磁共振影像学分析

    作者:张灵艳;李绍林;李勉文;张晓东;陈焱君;张锐

    目前,脊椎疾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影像学上类似脊椎结核病造成的误诊会导致临床诊断错误及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延误患者的病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例MRI诊断为脊椎结核但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为非脊椎结核病变的误诊病例,重点探讨其MRI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有关生化检查结果,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脊椎疾病的认识和脊椎结核的鉴别诊断水平.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胸、腰椎体血管瘤

    作者:杨祚璋;张建华;许建波;李浴;彭敏;刘鹏杰;袁涛;钱保生;张晋煜;李文忠;李建林;肖砚斌;栾丽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4月共治疗10例,其中胸椎6例,腰椎4例,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PMMA按粉、液及造影剂比例为3:2:1进行调配,"牙膏期"用螺旋式加压装置推入,骨水泥注射量胸椎为4~6 ml,平均4.8 ml,腰椎为5~8 ml,平均6.0 ml.结果10例PVP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39.5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19.6 ml.无骨水泥渗漏、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10例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9例症状体征消失,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1例L3血管瘤术后1年仍感腰部轻度阵发性隐痛,但可正常生活工作,无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吉毅;刘文英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funnel chest)是常见的小儿胸壁畸形,发病率约0.1%~0.7%,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4:1[1].一般认为本病为先天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2],常由胸骨下部及肋软骨向后过度生长,导致胸骨下陷,伴随以第3肋软骨至第7肋软骨向后凹陷变形,该部的肋骨、肋软骨结合部的内侧或外侧向脊椎弯曲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剑突构成其漏斗的低点.

  • 掌握动向稳妥开展脊柱功能重建术

    作者:金大地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传统方法,目前仍被称为"金标准".然而,脊柱融合术改变了正常脊椎的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造成邻近节段退变、脊柱活动度降低.因此,如何保持节段脊椎的活动度与稳定性,恢复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防止相邻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脊柱功能重建术应运而生.

  • 格拉司琼剂量对于改善腰麻剖宫产术产妇低血压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渊;马玉姗

    目的 探讨基于体重的格拉司琼剂量,对于改善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低有效剂量确定.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40μg/kg),B组(n=49,静脉缓慢注射格拉司琼20μg/kg)和C组(n=48,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3组受试者分别于腰麻开始前5 min,根据组别按照上述措施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3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参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3组受试者腰麻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BP)和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母婴结局等.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结果 ①3组产妇年龄、身高及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感觉平面达T6时间、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总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妇腰麻后不同时间点(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 min)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5.606,P<0.001;F时间=4.297,P<0.001).3组产妇腰麻后的MABP及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处理=1.103,P=0.335;F处理=0.706,P=0.496).③本研究产妇术中,均无QT间期延长,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娩出新生儿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体温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不良结局.结论 择期剖宫产术分娩产妇腰麻前,经静脉缓慢注射20μg/kg或40μg/kg格拉司琼,均不能有效改善腰麻所致的剖宫产术分娩中的产妇低血压.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比较

    作者:冯忠;岳红丽;丁冠男;李彦平;李树人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临床效果、对母婴应激反应的影响和脐带血中的罗哌卡因浓度. 方法 将80例于2009年1月至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分娩且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各40例),分别于潜伏期(宫口扩张0.5~2.5 cm)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 cm)于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 mg+芬太尼10 μg,随后采用0.1 % 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模式开始分娩镇痛,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镇痛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药物用量及产妇满意度,检测镇痛前、娩出胎儿即刻产妇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脐带血皮质醇浓度(放射免疫法)及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期相同条件不接受分娩镇痛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x2或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镇痛后5 min始至宫口开全过程中,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VAS评分仅在宫口7.0~8.0cm及宫口开全时低于对照组[宫口7.0~8.0 cm:(2.9±1.4)分、(2.6±1.5)分与(9.2±0.7)分,F=201.50,P<0.01;宫口开全:(4.7±2.2)分、(3.6±2.0)分与(9.1±0.7)分,F=62.07,P<0.01].(2)胎儿娩出即刻母体血皮质醇浓度较镇痛前增高,但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均比对照组增高幅度小[(761±125)μg/L、(731±184) μg/L与(902±172) μg/L,t=-3.491和-3.483,P均<0.01],而潜伏期与活跃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脐带血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8±46) μg/L、(159±49) μg/L与(170±86) μg/L,F=0.23.P>0.05].(3)胎儿娩出即刻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1±0.10) mg/L和(0.20±0.03) mg/L(t=0.557,P>0.05).(4)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自然分娩率较高(75.0%、85.0%与52.5%,P<0.05)、剖宫产率较低(20.0%、15.0%与45.0%,P<0.05),潜伏期组镇痛时间长于活跃期组[(215±143) min与(118±50) min,t=3.722,P<0.01],芬太尼用量大[(28±11) μg与(17±6)μg,t=5.084,P<0.01]. 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和母体应激反应,且不延长产程,不降低胎儿的应激水平;始于潜伏期并不明显增加脐带血药物浓度.

  • 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

    作者:陈德玉;赵定麟;王新伟;沈强;严力生;吴德升

    目的观察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无磁性的医用钛金属加工成可调式中空人工椎体,用于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12例.观察术后疼痛缓解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椎节的稳定性.结果随访6~34个月,平均11.5个月.脊髓功能障碍术后明显改善,尤以神经根性疼痛缓解迅速.X线摄片定期观察人工椎体稳定,椎间高度恢复良好.结论可调式中空人工椎体可撑开施术椎节,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并能提供即刻稳定,可用于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林文祥;郑亚才;严康宁;徐伟华;林建聪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5年来在欧美兴起的一项微创新技术.有增加椎体强度、防止塌陷、止痛等作用[1].临床上适合用于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血管瘤及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我院骨科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2月采用PVP治疗椎体转移癌共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胸腰椎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作者:闫国富;房永宏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癌的临床意义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胸腰椎转移癌患者的44个椎体行PVP,按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止痛效果,应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6个月,术前NRS评分为(8.00±1.55)分,末次随访时为(2.63±0.75)分.根据SF-36量表评分,术前总分为( 228.65±75.90)分,末次随访时总分为(392.82±125.59)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424,P=0.000).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癌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中文版可较好地反映和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 阿特拉斯与第一颈椎

    作者:高旭光

    寰椎是第一颈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寰椎的上方为颅骨,通过寰椎的连接,整个脊椎像一根擎天柱撑起人体的"苍穹"--头颅.

  • 低铜蓝蛋白血症及基因研究的进展

    作者:周怡言;王晓平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是一种天蓝色α2糖蛋白唾液酸酶,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血清中,主要在肝脏中合成,能结合体内95%以上的铜,1948年由Holmberg等发现.目前,铜蓝蛋白基因的cDNA已被成功克隆,人类铜蓝蛋白基因也已被定位于3q23-q24.

  • 引起脊髓压迫的脊椎转移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王晓光;刘群;朴颖哲;王鹏;李鹏;李文良

    目的 总结引起脊髓压迫的脊椎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引起脊髓压迫的脊椎转移瘤的临床资料.8例病人均行椎板减压及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充分切除椎板,硬膜一般不打开,用取瘤钳咬除侧方及前方的硬膜外肿瘤,使脊髓充分得到减压.对神经根受累或椎体转移灶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严重根性疼痛,可切断一侧神经根,术后进行放等综合治疗.结果 8例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1-19个月.1例术后4个月因肝癌死亡,其余均存活至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分级,术前4例A级的1例无变化,3例恢复到C级;术前2例B级恢复到D级;术前2例C级恢复勉强达E级.所有疼痛均消失,二便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部分引起脊髓压迫的脊椎转移瘤经后正中入路肿瘤部分切除、椎板减压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975 条记录 9/49 页 « 12...6789101112...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