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自由基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作者:刘宝;王华;邵敏;潘爱军;周树生

    目的 研究急性肝衰竭(ALF)时细胞因子(CK)和自由基(FR)的动态变化.方法 64只SD大鼠接受D-氨基半乳糖(Galn)腹腔注射加脂多糖(LPS)静脉注射,以建立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LPS注射后0 h,0.5 h,1 h,2 h,4 h,8 h,16 h,和24 h,各处死8只大鼠,取肝组织和血清.以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中活性氧(A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血清ALT、AST活性在静注LPS后4 h开始升高,16 h达高峰;肝匀浆AO含量自0.5 h开始即有上升,2 h达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肝匀浆MDA含量自LPS攻击后持续升高,SOD活性呈反相趋势.LPS攻击后,血浆和肝匀浆中的TNF-α水平在短时间内剧烈升高,2 h达高峰,血清IL-11h达高峰,肝匀浆IL-1峰值在4 h.结论 CK和FR在ALF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早期就达到峰值.

  •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

    作者:余帮;许煊;祝彬;余柳;任海丽;孙颖;兰莹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 17例急性肝衰竭患儿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治疗前,血浆置换后,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8h及结束时的血标本,检测多项生化和炎症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患儿中死亡7例,存活率58.8%.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谷丙转氨酶、血氨、血清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人工肝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上述7项指标中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在血液透析滤过结束后较血浆置换结束时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进一步好转(P<0.05).肝性脑病分期和衰竭器官数在人工肝治疗后显著下降(P <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安全有效,应在确诊急性肝衰竭后及早进行.

  • 血浆置换救治儿童急性毒蕈中毒

    作者:许煊;祝彬;余帮;高海涛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患儿进行血浆置换的效果.方法 4例患儿(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6、6、8岁,食用野生蘑菇0.5~1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经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肝及心肌损害.(发病后2~3 d)给予血浆置换及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入住儿童重症监护中心2周后患儿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 及时进行血浆置换能提高毒蕈中毒的救治率.

  • 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Bcl-2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作者:毛德文;邱华;农朝赞;刘洁;石清兰

    目的 通过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Bcl-2、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造模前3 d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5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及细胞色素C在肝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表达强度显著降低,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减弱;解毒化瘀Ⅱ方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从肝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抑制肝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阻止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 肝性脑病39例护理体会

    作者:王艳君

    肝性脑病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暴发性急性肝衰竭和肝硬化慢性肝衰竭,做好护理工作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重型肝炎、肝硬变合并肝性脑病39例,有明显诱因35例(89.74%),无明显诱因4例(10.26%).

  • 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韩琴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肝是在药物代谢上起到中心作用的脏器,是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场所,是药物由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以高浓度积聚的部位.药物在此进行聚合、氧化、还原、羟化以及脱甲基化等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因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很容易导致肝损害,肝脏也是为频发药物性损害的器官.在美国,药物特异质反应引起的DILI占急性肝衰竭的18% ,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临床常见病[1].

  • 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其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

    作者:刘旭华;段钟平

    Jalan和Sen[1,2]将ACLF定义为既往肝功能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由脓毒症、消化道出血、重叠嗜肝病毒感染、酒精、肝毒药物等因素诱发2~4周内出现以高黄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肝功能急性失代偿临床综合征.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虞岱斌;李亚明;段钟平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猪急性肝衰竭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中国实验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头)和治疗组(6头),两组均给予1.2g/kg体重的D-氨基半乳糖诱导建立药物性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治疗组于给药后24h及48h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治疗.分别留取给药前、给药后6h、24h、48h、72h动物的肝穿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中PCNA的表达,观察比较肝衰竭过程中不同时间、治疗前后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肝组织中PCNA表达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第6h即开始升高,48小时明显升高,此后又急剧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后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肝衰竭时,残存肝细胞仍有再生能力,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提高PCNA的阳性表达.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梁勇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drome,HRS)是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发生于肝硬化及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高.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高颅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凯;赵显国;李素珍;李亚明

    目的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对急性肝衰竭(ALF)动物高颅压的疗效.方法 10只中国实验小型猪随机分为治疗组(n=5)与对照组(n=5),采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注射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在给药24h、48h后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治疗.持续监测两组动物颅内压(ICP)变化并观察比较两组动物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经过人工肝治疗后,治疗组动物的颅内高压及多项生化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动物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125.7±12.6)h和(58.9±11.2)h,t=1.03,P<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的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能清除急性肝衰竭动物体内多种病理成分、改善肝功能、降低颅内高压,并能明显延长急性肝衰竭实验动物生存时间.该方法有望成为帮助急性肝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并可作为肝脏移植的有效辅助手段.

  • 人工肝治疗前后实验性急性肝衰竭动物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亚明;虞岱斌;张晶;赵军;陈煜;段钟平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前后对急性肝衰竭动物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28头中国实验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治疗组(n=15),在给予1.2g/kg的D-氨基半乳糖后48h,治疗组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动物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在经过人工肝治疗后,治疗组的生存时间(128.7±11.3)h较对照组(67.9±9.4)h明显延长(t=15.9,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出现暂时性下降,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9~4.7,P<0.05).结论1次人工肝治疗可以使炎性细胞因子暂时下降,缓解急性肝衰竭的进程,但尚不能完全阻断病情的进展.

  • MARS治疗生物毒素中毒7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江龙;张伦理;陈士彬;史宇飞;杨小兰;王芝花

    急性生物毒素中毒是指由鱼胆、毒蕈、蛇毒、蜂毒等生物毒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以急性肝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1],其中尤以误食毒蘑菇中毒及食用鱼胆中毒较为多见.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共抢救鱼胆叶毒3例,毒草中毒4例,其间均采用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进行抢救治疗,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作者:赖丽莎;陈俊伟;朱康顺;孟晓春;李征然;邹艳;单鸿

    目的 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可行性.方法 将ALF造模成功的37只SD大鼠分为4组:CC14组(A组,9只),CCl4/MSCs(B组,9只),CC14/pHGF组(C组,9只)和CC14/pHGF+ MSCs组(D组,10只).用携带hr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s(hrGFP-MSCs),并以hrGFP示踪.对C、D组大鼠给予CCl4,同时腹腔注射pHGF;B组和D组造模12h后肝内注射hrGFP-MSCs悬液.对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24 h、72 h、7天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造模后72 h检测血清IL-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造模后24 h取肝组织行HE染色,造模72 h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细胞增殖情况.造模后72 h后取注射部位肝组织行冰冻切片观察移植hrGFP-MSCs肝内分布情况,对非注射部位肝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rGFP基因含量.结果 联合治疗后,ALF大鼠外周血ALT水平降低,IL 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调,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减轻,肝细胞增殖率增高.造模后72 h,B组与D组注射部位肝组织内可见移植的hrGFP-MSCs,非注射部位肝组织未见hrGFP荧光阳性细胞,但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在非注射部位肝组织内检测到hrGFP基因,且D组含量高于B组.结论 pHGF与MSCs联合治疗大鼠ALF的疗效优于MSCs或pHGF单独治疗,可能与pHGF促使其肝内定植MSCs增多有关.

  • 晚期肝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王永刚;李克

    晚期肝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侯群,其预后不良,病死率甚高,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各种肝衰竭等.晚期肝病患者常存在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高动力循环、门脉高压及硬化性心肌病等.另外,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表现为肝脏合成、代谢、排泄和解毒等功能严重障碍和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超过半数的患者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及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在终末期肝病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肝衰竭同样常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各种代谢紊乱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穿刺技术及监测技术的发展,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 以亚急性肝衰竭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一例

    作者:钱芳;郭嘉祯;段雪飞

    患者女,35岁.2011年2月中旬出现"纳差、面黄",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750 U/L,AST 1031 U/L,TBIL 256.6 μmol/L,DBIL 89.7 μmol/L,ALB 38.6 g/L,PTA 37%,静脉滴注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无好转,于3月8日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综合科.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介导细胞自噬在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作者:张向颖;魏琳琳;时红波;郑素军;陈煜;陈德喜;李秀惠;段钟平;任锋

    目的 探讨细胞内信号分子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介导细胞自噬在急性肝衰竭(ALF)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氨基酸缺乏的培养基对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质粒的C57BL/6小鼠原代肝细胞进行12h饥饿处理,对照组给予0.2%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的SB216763抑制GSK3β活性后,进行12h饥饿处理,计数GFP-LC3阳性细胞比例.此外检测在给予10μM的SB216763后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下小鼠肝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Atg5、Atg7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建立小鼠ALF模型,给予25mg/kg的SB216763抑制GSK3β活性后检测小鼠肝组织内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DMSO+饥饿组相比,给予SB216763(5μM、10μM)的两个干预组GFP-LC3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11.6±2.9)%、(44.0±9.8)%、(59.2±13.7)%,P均<0.05].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应不同饥饿处理时间(3h、6h、12h)的DMSO+饥饿组比较,SB216763+饥饿组的肝细胞中LC3Ⅱ、Atg5、Atg7和Beci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而p6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D-GalN/LPS诱导的ALF小鼠模型中,SB216763+D-GalN/LPS组的肝脏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5[(0.626±0.024)vs.(0.243±0.029)]、Atg7[(1.70±0.10)vs.(0.33±0.08)]和Beclin-1[(1.24±0.16)vs.(0.49±0.04)],相关蛋白LC3Ⅱ[(0.173±0.031)vs.(0.093±0.009)]、Atg5[(1.53±0.11)vs.(0.32±0.05)]、Atg7[(0.92±0.14)vs.(0.58±0.12)]和Becilin-1[(0.263±0.050)vs.(0.130±0.022)]的表达水平均较D-GalN/LPS组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可促进细胞自噬,从而在ALF中发挥保护性作用.

  • 核因子к B亚基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莉;陈立艳;马英骥;段钟平

    目的 观察核因子кB亚基65(nuclear factor-кB,NF-кB p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ytochrome C oxidase-Ⅱ,COX-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LF4 h组、ALF8 h组、ALF12 h组和ALF24 h组.ALF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800mg/kg)和脂多糖(100g/kg)联合腹腔注射构建ALF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检测各组的ALT、AST、TBIL、ALB、PT、PTA及观察各时间点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NF-кB p65的mRNA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线粒体中的COX-Ⅱ活性.结果 光镜结果显示,ALF8 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凋亡,而12 h组和24 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坏死.ALF组中8 h、12 h及24 h肝脏NF-кB p65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24 h低.COX-Ⅱ的活性在ALF 4 h开始升高,8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P=0.008),12 h开始下降,24 h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ALF大鼠肝脏NF-кB p65的mRNA水平降低,肝脏线粒体COX-Ⅱ活性在凋亡阶段升高,后期降低.二者均参与了ALF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NF-кB p65还可能抑制了ALF过程中肝细胞的再生.

  • 常见非病毒性肝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和衰竭

    作者:王慧;贾继东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定义为:既往无肝硬化者在26周内出现肝功能恶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及任何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1].

  •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实验与临床研究的部分进展

    作者:段钟平

    2005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提出了急性肝衰竭处理推荐意见,对各种原因的急性肝衰竭从定义、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1].我国2006年也发布了肝衰竭诊疗指南(指南),其中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较以往的重型肝炎(重肝)有了较大变化.

  • 慢加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与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旭华;段钟平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在我国十分常见,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我国肝衰竭患者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CLF的病理生理机制、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466 条记录 2/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