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徐寒松;吴青;谢晓云;孔德明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黄芪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其影响是否通过PI3K/Akt/eNOS途径实现?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鉴定内皮祖细胞.观察0,50,200,800,3 200,6 400 mg/L黄芪多糖分别干预6,12,24,48 h对内皮祖细胞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用黄芪多糖及黄芪多糖与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干预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及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以未进行任何处理健康人内皮祖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黄芪多糖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当黄芪多糖在200~8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干预6~24 h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强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内皮祖细胞磷酸化Akt及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能阻断黄芪多糖诱导的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P<0.05).说明黄芪多糖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和向内皮细胞的分化.

  • Apelin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

    作者:侯婧瑛;龙会宝;陈旭翔;汪蕾;郭天柱;郑韶欣;钟婷婷;伍权华;吴浩;王彤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受体AT1相关的受体蛋白内源性配体(apelin)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生存和血管再生.目的:采用体内实验探讨apelin联合MSCs移植治疗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开胸结扎50只C57BL/6小鼠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并随机分为5组:MSCs组、MSCs+apelin组、sh-APJ MSCs+apelin组、apelin组和PBS组.模型建立2周后,对动物进行第2次开胸手术,MSCs组于局部梗死心肌内注射单纯的MSCs,MSCs+apelin组和sh-APJ MSCs+apelin组分别注射MSCs以及sh-APJ MSCs并且均连续腹腔内注射2周apelin-13,PBS组心肌内注射不含MSCs的PBS.各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心功能.实验结束后,摘取心脏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梗死边缘区的MSCs生存和血管再生情况以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MSCs组、MSCs+apelin组、sh-APJ MSCs+apelin组、apelin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减小(P<0.01);其中MSCs+apelin组以上指标改善显著(P<0.01);②与MSCs组和sh-APJ MSCs+apelin组相比,MSCs+apelin组梗死边缘区PKH26阳性细胞和CD3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高,且PKH26和CD31双阳性细胞占PKH26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③与MSCs组和sh-APJ MSCs+apelin组相比较,MSCs+apelin组APJ、AKT、pAKT以及VEGFA表达显著增加,而MSCs组和sh-APJ MSCs+apelin组在上述各项指标表达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以上提示apelin能够通过与其受体APJ结合改善MSCs在心肌梗死局部组织中的生存和血管再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此效应与VEGFA表达上调相关,PI3K/AKT的激活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 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凋亡

    作者:杨帆;董微丽;张铁民

    蛋白激酶B (PKB)是一种丝氨酸与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依赖或不依赖PI3K信号途径被多种不同的生长因子激活,PKB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内发挥着抗凋亡、促生长、维持细胞生存等功能.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机体发育、组织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PKB信号转导通路在抗细胞凋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就其结构、活化、生物学效应以及介导细胞抗凋亡的机制进行综述.

  • 人参皂甙Rg1激活RGC-5细胞Akt信号通路拮抗谷氨酸兴奋毒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小东;刘洁;胡文;王育君;杨虹瑜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l对谷氨酸毒性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 建立RGC-5谷氨酸兴奋毒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后,MTT法观察RGCs的存活率,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蛋白激酶B(Akt)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观察Rg1预处理对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lu组细胞吸光度值减少,细胞存活率为(41.9±5.4)%,与正常对照和Rg1处理组比较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Rg1处理组细胞的吸光度值比Glu组上升,细胞存活率提高到(68.2±4.7)%;Glu组坏死和凋亡晚期细胞率为(32.8±5.1)%,早期凋亡率为(29.4±2.1)%;Rg1组坏死和凋亡晚期细胞率为(9.2±1.1)%,早期凋亡率为(16.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Rg1处理组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Glu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通过激活RGC-5细胞内Akt信号通路对抗谷氨酸引起兴奋毒性作用,实现保护作用.

  • 异氟醚对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抑制效应

    作者:邢准;张岩生;刘坤;邱鹏

    目的:研究异氟醚如何影响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内信号传递,探讨挥发性麻醉药影响认知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培养的神经元样 PC12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异氟醚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异氟醚组用1.2%异氟醚处理2 h,分别于处理后0 min、1 h、3 h加入碘化乙酰胆碱( ACh)刺激2 min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m blot技术检测基础水平和乙酰胆碱诱导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激酶 B (PKB)的活性。结果单纯ACh刺激可导致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1),异氟醚处理后0 min和1 h乙酰胆碱诱导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3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ERK的影响效应不同,单独异氟醚处理可迅速增加基础状态下PKB的磷酸化水平( P<0.05),但1 h后即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以长时程减弱乙酰胆碱诱导的ERK活化,从而干扰胞内信号传递,这可能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密切相关。

  • 胱胺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右心室肥厚的抑制作用

    作者:詹惺捷;张博;陈金灿;宋宁;王寒明

    目的:研究胱胺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右心室肥厚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胱胺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厚指数以及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中RhoA 5-羟色胺化、蛋白激酶B ( Akt)磷酸化的变化。结果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厚指数以及右心室中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胱胺抑制这些改变。而大鼠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中RhoA 5-羟色胺化以及右心室中Akt磷酸化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胱胺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右心室肥厚,可能与Akt活性的抑制有关。

  • 龙麻金宁方对热哮大鼠肺组织PKBmRNA、α-SMA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向明;严郑元;李泽庚;刘静

    目的:研究龙麻金宁方对热哮大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蛋白激酶B(PKBmRNA)、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mRNA)、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Ⅰ、Ⅲ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以下7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基米松组、麻杏石甘汤组以及龙麻金宁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在第1天和第8天,以10%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细菌脂多糖(LPS)滴鼻制热(终浓度400μg· mL-1)复制大鼠热哮模型.第15天开始1%卵蛋白雾化激发,连续7d,第21天模型复制成功,开始治疗.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灌服,地塞米松组、麻杏石甘汤组、龙麻金宁高、中、低剂量组按人体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比折算剂量灌胃,灌胃4周后解剖大鼠并取出肺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的中、小气道Ⅰ、Ⅲ胶原蛋白的阳性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定量肺组织的PDGF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半定量测定PKBmRNA、α-SMA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发生明显肺组织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现象,α-SMAmRNA、PKBmRNA、PDGF、Ⅰ、Ⅲ胶原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龙麻金宁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α-SMAmRNA、PKBmRNA、PDGF、Ⅰ、Ⅲ胶原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龙麻金宁明显减轻热哮大鼠气道炎症反应,抑制热哮大鼠肺组织中α-SMA mRNA、PKBmRNA、PDGF、Ⅰ、Ⅲ胶原的表达,延缓气道重塑而治疗哮喘.

  • CGRP和NGF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PKB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臧晋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PKB)的表达,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Nagasawa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显微图像分析检测海马及皮质内PKB的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及顶叶皮质内PKB反应产物较正常组增多(P<0.05),而注射CGRP或NGF后阳性产物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CGRP及NGF参与缺血神经元PKB的调节,二者对缺血神经元有协同修复作用.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蛋白激酶B的活性变化

    作者:富萍;胡静;李廷富;宗志宏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聚集与PKB/AKT信号通路间的关系,研究冠心病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选取30例UAP、32例AMI患者及NC组30人.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同时检测血小板PKB放射活性.结果:UAP和AMI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5~0.01),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UAP和AMI患者血小板胞膜PKB表达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胞浆部分PKB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0.001).结论: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明显升高;②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KB高活化性与血小板异常活化及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关.

  • 宫内生长受限大鼠骨骼肌蛋白激酶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和活性变化

    作者:刘晓梅;焦伊胜;潘莉莉;卢岩;李书琴

    目的 研究宫内营养不良造成的宫内生长受限(IUGR)子鼠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PK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和胰岛素诱导活性变化,探讨IUGR个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妊娠期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大鼠IUGR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雄性子鼠(8周)基础状态下骨骼肌PKB的表达和胰岛素刺激后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GLUT4的表达和胰岛素刺激后向细胞膜的转位.结果 胰岛素刺激前后,IUGR鼠骨骼肌中PKB和磷酸化的PKBSer473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鼠(P<0.01),胰岛素刺激使对照组的PKBSer473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IUGR组仅轻度增加.两组子鼠骨骼肌中总GLUT4的蛋白表达没有差别,胰岛素刺激后,对照组细胞膜中GLUT4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IUGR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宫内蛋白营养不良造成的IUGR鼠骨骼肌中PKB的表达和活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介导的GLUT4转位受阻,可能引起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障碍,促进糖尿病发生.

  • Akl对哮喘小鼠肺组织TNF-α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宝辉;马腾;刘晓湘;方秀斌

    目的 探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蛋白激酶B(Akt/PKB)对哮喘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1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Akt/PKB阻断组.利用An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 哮喘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哮喘组肺组织TNF-α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kt/PKB阻断组与哮喘组相比,肺组织TNF-α阳性反应产物的MOD值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Akt/PKB阻断组小鼠肺组织TNF-α的1DV与内参照IDV的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而PKB/Akt阻断组肺组织TNF-α目标带的IDV与内参照IDV的比值则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在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哮喘发病机制中,Akt/PKB能上调哮喘小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

  • PI-3 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小梅;刘红;王玉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凋亡、存活、增殖以及细胞骨架的变化等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对细胞凋亡、存活的调节作用。细胞凋亡参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通路的激活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针对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有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3T3-L1细胞葡萄糖摄取和IRS-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曾天舒;袁莉;陈璐璐

    目的:观察TNF-α作用于3T3-L1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IRS-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TNF-α分别作用于3T3-L1细胞6小时和24小时后用胰岛素刺激,观察细胞葡萄糖摄取,IRS-1酪氨酸、丝氨酸307磷酸化水平以及PKB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那巴霉素对TNF-α作用的影响.结果:TNF-α明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IRS-1酪氨酸及PKB磷酸化,这些作用可被那巴霉素逆转.TNF-α作用6小时对IRS-1蛋白无影响但导致丝氨酸307磷酸化,作用24小时则降低IRS-1蛋白水平,那巴霉素拮抗TNF-α导致IRS-1减少但对丝氨酸磷酸化无作用.结论:TNF-α导致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与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密切相关,Rapamycin可以逆转TNF-α的作用.

  • 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及花生四烯酸防治作用的机制研究

    作者:夏炎枝;王西明;段秋红;万学东;秦莉;关中宏

    目的探讨高浓度软脂酸(PA)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及花生四烯酸(AA)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 (1)用高浓度软脂酸(PA) 或10-7mol/L高胰岛素(HI)培养HepG2细胞建立具有IR的细胞模型,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及细胞内糖原含量作为鉴定指标; (2)用Western blot检测胞内糖原合酶(GS)和蛋白激酶B(PKB)蛋白水平; (3)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WT) 探讨其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4)观察AA是否对PA引起的IR有防治作用.结果 (1)0.20 mmol/L PA或HI培养HepG2细胞36 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增高,细胞内糖原含量极显著减少;(2)高浓度PA使磷酸化的PKB(P-Ser473)蛋白水平显著减少,磷酸化的糖原合酶(P-Ser641 GS)蛋白水平极显著增加;(3) WT 使对照组GS活性及胞内糖原含量极显著减少, HI组和PA组胞内糖原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但各实验组PKB活性都极显著减少; (4) PA+AA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PA组, GS和PKB活性及胞内糖原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高浓度 PA或HI培养HepG2细胞能够诱导IR,其机制可能是其引起胰岛素信号传递途径中自PKB下游到GS之间的信号通路受阻所致.AA能改善PA引起的IR.

  •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

    作者:曲义坤;国麟祺;夏伟滨;徐剑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抑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大鼠30只设为对照组;另外选择老年大鼠30只,建立老年大鼠乳腺癌动物模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建模成功后以断颈方式处死,取乳腺病灶组织,对照组同样以断颈方式处死,常规取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大鼠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及ILK表达水平;记录并统计观察组大鼠病理资料,包括肿瘤的直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不同病理资料下PI3K蛋白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乳腺癌大鼠中PI3K蛋白及AK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PI3K/Akt信号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腺癌大鼠ILK信号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老年大鼠乳腺癌血管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能对ILK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方法与新的靶点.

  • 蛋白激酶C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作者:吴勉云;王西明;胡晓雨;管莎;陈培楠;段秋红;卢涛

    目的 从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软脂酸(PA)组、高胰岛素组.软脂酸组、高胰岛素组分别用250 μmol/L PA、5×10-7mol/L胰岛素处理24 h.然后对照组、软脂酸组再根据胰岛素刺激前加(+)与不加(-)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盐酸盐(chelerythrine chloride,CC)5 μmol/L预处理1h,随机分为两亚组:对照组(-)、对照组(+)、PA组(-)、PA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12 h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测定胰岛素刺激后3 h点细胞内糖原含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15 min点细胞内P-Ser473 PKB、P-Set21/9 GSK-3α/β水平.结果 PA组(-)与高胰岛素组葡萄糖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P=0.523).葡萄糖消耗量、细胞内糖原含量、P-Ser473 PKB、P-Ser21 GSK-3α、P-Ser9 GSK-3β水平均显示,PA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值依次为0.000,0.000,0.004,0.004,0.028),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A组(+)与PA组(-)比较显著升高(P值依次为0.000,0.014,0.043,0.041,0.035).结论 PA(250 μmol/L)体外成功诱导了HepG2细胞产生IR,PKC信号通路在FFA引起肝脏IR中起着重要作用.

  •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作者:李侠;王玲;高锡刚;高娟;李淑岷

    目的 观察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通过研究癌组织中P-AKT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初步探讨P-AKT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机制,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供参考的新方法.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61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瘤样病变周围正常组织中P-AKT、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肺癌及正常组织中P-AKT、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各因素相互关系,分析NSCLC中P-AKT、VE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SCLC中P-AKT蛋白阳性表达44.3%(27/6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20)(χ~2=13.28,P<0.05),其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VEGF在NSCLC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37/61)和25%(5/20),二者差异显著(χ~2=5.70,P<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AKT与VEGF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 NSCLC中P-AKT的表达明显增高,其过表达与VEGF相关,P-AKT对肺癌血管生成的调节可能与上调VEGF有关.

  • 食管鳞癌中骨桥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蛋白激酶B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卉;杨德生;马许辉;索智敏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OPN和EGFR、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OPN、EGFR、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9%(51/70)、67.1%(47/70)、75.7%(53/70)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4/70)、18.6%(13/70)、17.1%(12/70),P<0.05〕;OP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Akt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OPN与EGFR、Ak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0.403,均P<0.05),EGFR与Ak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4,P<0.05).结论 OPN可能通过激活EGFR/Akt所在的信号系统发挥其抗食管鳞癌作用.

  • 巴曲酶对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印卫兵;丁新生;冯美江;龚洁;顾萍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及时效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缺血再灌注后0h、1h、3h、6h、12h、24h、48h和72h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各个时间点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巴曲酶8BU/kg,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的Bcl-2、eNOS、VEGF及Akt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计算沙土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并行电镜下神经元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使用巴曲酶后,Bcl2、eNOS、VEGF及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在巴曲酶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巴曲酶0h~24h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 2、eNOS及VEGF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在0h~24h时间点与48h~72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显示0h~24h时间点较48h及72h时间点抗细胞凋亡明显.结论巴曲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 2、eNOS、VEGF及Akt蛋白的表达;72h内使用巴曲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但在0h~24h时间点使用较48h及72h时间点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 胰岛素通过PI3K信号通路对肺泡上皮钠通道β亚基表达的调控

    作者:邓旺;赵燕;何婧;王导新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肺泡上皮细胞A549上皮钠通道β亚基(β-ENaC)表达的影响,阐明胰岛素调控β-ENaC的可能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分别以不同浓度(2、20和200 mU·L-1)胰岛素作用不同时间(30、60和120 min)]和LY294002组(胰岛素+LY29400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细胞中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2、20和200mU·L-1)胰岛素作用后,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2、20和200mU·L-1)的胰岛素作用后,p-Akt蛋白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胰岛素作用不同时间(30、60和120min)后,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LY294002组β-ENaC mRNA和蛋白表达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激活PI3K/Akt通路能上调β-ENa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益于肺水肿液的清除.

483 条记录 9/25 页 « 12...678910111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