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중국초급위생보건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68X
- 国内刊号: 23-104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D-Dimer、h-CRP联合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D2聚体(D-Dim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STA Compact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两组对象的D2聚体(D-Dime0水平;选用贝克曼AU6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CRP)水平,分析D-Dimer、h-CRP与脑梗死疾病发展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D-Dimer、h-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D-Dimer、h-CRP含量随着脑梗塞病情好转(或加重)而降低(或升高),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D-Dimer、h-CRP联合检测对脑梗塞患者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依据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Dimer、h-CRP含量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脑梗塞病情好转程度.
-
Vereckei新四步法在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中的诊断鉴别及意义
目的 探讨Vereckei新四步法在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方法检测,然后采用Vereckei新四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Vereckei新四步法在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中的诊断鉴别及意义.结果 100例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中,35例检查出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2例检查出预约激综合征伴房颤.房颤伴室早患者采用Vereckei新四步法诊断鉴别时房颤伴室早中avR导联初始R波为30.16%,R波或q波>40 ms为11.11%,QRS负向波起始存在挫折为17.46%,激动速率与终末除极激动速率≤1为36.51%,显著多于房颤伴差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伴宽QRS波群患者中采用Vereckei新四步法诊断鉴别效果理想,诊断方法相对简单实用、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剖宫产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接诊的剖宫产产妇144例,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对144例产妇进行分组:实验组72例于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催产素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72例单用催产素.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为4.17%,较对照组的23.6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比为94.44%与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垂体后叶素积极用于剖宫产术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风险.
-
IGFBP-1、β-HCG及PAMG-1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胎盘α1-微球蛋白(PAMG-1)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PRO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4例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定西市安定区妇幼保健站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PROM者79例,正常孕妇55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IGFBP-1、PAMG-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HCG水平,回顾性分析IGFBP-1、β-HCG、PAMG-1单独及联合诊断PROM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GFBP-1诊断PROM的诊断符合率为96.20%,β-HCG诊断PROM的诊断符合率为77.22%,PAMG-1诊断PROM的诊断符合率为97.47%,三者联合检测诊断PROM的敏感性为98.73%,特异性为100%.结论 IGFBP-1、β-HCG、PAMG-1三者联合检测可为PROM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不同胎龄、不同体质量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合理补充新生儿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出生0~10天的新生儿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与新生儿25-羟维生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897例新生儿资料,其中25-羟维生素D<50 nmol/L828例,占92.3%.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诊断标准中(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适宜浓度(>50.0 nmol/L)比,均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巨大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诊断标准中(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适宜浓度(>50.0 nmoYL)相比,均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胎龄、体重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天水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需在新生儿期尽早及时加强干预.
-
两县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龋患病率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窝沟封闭干预项目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窝沟封闭项目干预县与非干预县两个县的12~ 14岁儿童共1 440人进行第一恒磨牙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窝沟封闭项目干预县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的患病率为14.31%,非干预县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的患病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干预项目确实可以降低第一恒磨牙窝沟龋的患病率.
-
国内外儿童健康干预评价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为改善我国儿童健康干预评价研究与实践,本文从干预策略、评价目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方法4个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儿童健康干预评价研究,并基于国内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儿童健康干预机制分析、注重理论支撑和逻辑框架构建、重视案例研究在项目评价中的应用三点启示.
-
286例产妇产褥期骨密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286例产妇产褥期骨密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孕38~40周时骨密质检测正常)286例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后6~7周对其进行随访调查,并采用FURUNO CM200B超骨密度检测仪检测产妇骨密度.比较产妇产褥期和孕38~40周时的骨密度,并分析喂养方式、产褥期补钙、不良生活行为、产后户外运动及孕期体重增加对骨量减少的影响.结果 产褥期产妇骨密度与孕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产妇骨量减少为20例,发生率为6.99%(20/286);分析得出产后喂养方式、产褥期补钙情况、生活行为、产后户外运动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骨量减少均存在显著影响.结论 产褥期产妇哺乳方式、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均为骨密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故应有效提升钙的摄入量,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行为.
-
1030例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孕产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 030例35岁以上高龄产妇和同期住院分娩1 030例适龄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龄组产妇人工受孕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两组之间分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适龄组,顺产率、产钳助产率显著低于适龄组;高龄组活产儿平均胎龄、男/女性别比值显著低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高,应加强高龄产妇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合并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妊娠和分娩期母婴安全健康.
-
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环与γ型合金记忆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吉妮致美环与γ型合金记忆环的临床效果及流产后出血模式.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在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观察对象共计260例,按随机表分组分为吉妮致美组80例,γ型合金记忆环组80例,并设对照组100例.通过记录90天月经卡,观察放环后的不良反应和出血模式,术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比较IUD的下移脱落率.结果 通过为期12个月的随访发现,吉妮致美组的近期下移率要高于γ型合金记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续用率相同(P>0.05).流产后90天出血模式显示,放置吉妮致美组阴道流血时间较γ型合金记忆组与对照组延长(P<0.05),而出血总次数不变.结论 人流后放置吉妮致美或γ型合金记忆环是安全、有效及可靠的.吉妮致美环较γ型合金记忆环出血时间长,但不影响其续用率.
-
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干预组(n=6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运动锻炼、人际关系、营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和总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有效地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
“全面二孩”政策下社区中医特色技术服务区建立的探讨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数量必然会增长,本研究主要探讨医疗卫生资源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中医药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基于中医药政策支持与鼓励、互联网+技术推广和人才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提出建设中医社区特色技术服务区的设想,旨在优化配置、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及遵医行为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调查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方法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年龄≥65岁),按照发病情况分为患病组和未患病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影响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患病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患病组年龄>70岁、男性、退休、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负性事件、吸烟和酗酒者均多于未患病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退休、负性事件、吸烟和酗酒均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定期复查、戒除烟酒、监测血糖和血压的遵医行为较差,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的遵医行为相对较好.结论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患者年龄、性别、退休、负性事件、吸烟和酗酒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
综合干预方案对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干预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饮食干预、适量运动及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同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除HDL-C外,其他指标如UA、TG、TC和LDL-C水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T、BUN和Cr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高尿酸血症的社区居民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血尿酸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甘肃省临夏州妇幼保健院出生或入院的150例HIE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5例.A组行常规儿科护理,B组行早期家庭护理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O、运动发育指数(PDI)、体重和身高.结果 B组患儿MDI、PDI及身高、体重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A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IE新生儿进行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对新生儿的智力、运动以及身体发育均有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
护理干预对秋季腹泻患儿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秋季腹泻患儿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腹泻、呕吐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46%)高于对照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秋季腹泻患儿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增强患者透析依从性,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死亡率,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10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以上的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由当班护士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以下3种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认知干预、心理疏导和营养指导,于干预后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除躯体疼痛外,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体重达标率上升,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生存期延长,死亡率降低,透析依从性增强,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家庭医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探索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模式.方法 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管理和随访;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干预模式,干预措施包括健康知识干预、用药干预、限盐干预以及饮食干预.干预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9.7±4.5) mmHg和(75.4±3.8) mm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7.5±9.2) mmHg和(105.3±5.1) mmHg,并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28.4±5.3) mmHg和(84.6±3.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进行有效控制,并稳定在安全水平,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实施.
-
脑梗塞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情况.方法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来完成对脑梗塞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调查.调查对象为60例就诊于本中心门诊的脑梗塞患者,根据是否签署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签署)与观察组(签署).调查两组患者婚姻状况、性别等.结果 签署家庭医生服务者19例(39.67%);未签署者41例(68.33%).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两组家庭收入、医疗保险比例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未签署患者需求情况及原因:需求:一般疾病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服务,需要家庭医生服务、愿意以签约形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原因:不了解、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疗设备不全、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水平有限、不需要和不知道此项服务.19例签署者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情况:(1)需求:希望社区家庭医生能够与专科医生、康复师和营养师等组成一个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医疗服务;(2)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率为84.21%.结论 脑梗塞患者签署家庭医生服务率处于较低状况;影响脑梗塞患者签署家庭医生服务的因素较多.
-
陕西省某公立医院跨省托管后医疗服务技术效率评价
目的 基于跨省之间公立医院托管的实施,从被托管医院业务量、门诊处方、住院疾病谱与双向转诊等方面综合评价技术效率,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描述性分析医疗服务技术效率.结果 托管后业务量、疾病谱与分级诊疗、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技术指标呈正向增长,托管效果显著.建议 合理诊断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医疗资源,打造托管品牌;做好跨省之间医保对接、医生执业的合法性等政策改革,提升技术效率.
-
从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审视和指导社区健康需求评估——以徐汇区健康促进区建设项目为例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方法为指导,明确徐汇区健康促进区建设需求和供给评估的方向,为制定人群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住院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对精神病病人家属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87位精神病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86.1%),个别指导是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89.8%).精神疾病方面前3位的需求内容为:病人的病情及预后(86.1%),疾病复发的早期表现与预防(77.0%),目前治疗方法的新研究情况(70.6%);精神病药物知识前3位的需求内容为:药物的治疗效果(91.4%),药物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87.7%),药物的服用周期(77.0%).在病人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方面居前3位的需求内容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技巧(88.8%),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方法(86.6%),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方法(80.7%).结论 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应根据需求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以取得更好的疾病防治效果.
-
天水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天水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档案中抽取农村60岁及以上患高血压的留守老人和非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入选老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影响留守老人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老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于非留守老人.影响留守老人血压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居住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经济情况等.结论 天水地区留守老人高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保健行为较差,服药依从性低,应引起基层卫生工作者和社会的关注.
-
瑶族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瑶族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影响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瑶族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遵医服药行为、正确服药行为、合理日常生活管理行为、合理烟酒嗜好管理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总分及其相关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840份.遵医服药行为依从率为54.64%,正确服药行为依从率为41.55%,合理日常生活管理行为依从率为42.06%,合理烟酒嗜好管理行为依从率为56.90%,治疗依从性总分为14.09分;不同年龄组瑶族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44岁年龄段得分高(18.05分).血压监测依从性好的患者有271例,依从率为32.26%,比例不高;血压控制达标的瑶族高血压患者在各方面依从性均高于未达标患者.结论 瑶族高血压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比较低,血压控制水平差,应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瑶族患者治疗依从性.
-
针灸结合情志调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情志调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75)和干预组(n=7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结合情志调节,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FPG、PBG和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显著下降,生活方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且干预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灸结合情志调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控制高血糖.
-
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社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社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社药组患者干预后FPG、2 hP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药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药学服务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遵医行为依从性,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崇信县铜城社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崇信县铜城社区不同性别、年龄和BMI等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崇信县铜城社区内9个村,35岁以上农村居民1 721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的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筛查,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建立个人档案,参照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计算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BMI)等高血压患病率,总结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1 721名筛查对象中,确诊高血压546例,患病率为31.72%,不同性别男性发病率为19.63%明显高于女性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4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分别是4.21%、6.10%、8.13%和1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BMI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0.17%、6.79%、10.34%和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患病率与年龄、性别、BMI、生活习性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 崇信县铜城社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72%,和全国平均水平32.18%相近,患病率与年龄、性别、BMI、生活习性、吸烟、饮酒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健康教育、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策略,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
苏州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与大气二氧化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二氧化氮(NO2)对苏州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苏州市2010-2013年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NO2、SO2和PM10)及气象因素(日均气温、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并建立双污染物模型,以检验NO2对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效应是否受到其他大气污染物影响.结果 NO2浓度与苏州市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均有关系,N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所有居民、男性的呼吸系统日死亡率分别增加1.428% (0.453%~2.403%)、1.534% (0.245%~2.720%).建立的拟合双污染物模型中,加入PM2.5后,N02的效应有所升高,并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市大气中NO2浓度升高导致所有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所增加.
-
社会支持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经X光胸片、痰涂片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164例患者,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8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支持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健康教育,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提高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唯一措施.
-
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46例符合诊断和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清除自由基、血小板抑制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进行雾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达92.8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惠儿ECP值和PE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秒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相当.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塞也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受损的疾病,脑血管受损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而产生坏死.脑梗塞的关键治疗期是在急性期,急性期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1].急性脑梗塞约占全部脑梗塞的60%~80%[2],因为急性脑梗塞的疾病发展较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则会导致预后较差,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半身不遂甚至死亡[3].目前,针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总的原则是改善血液循环,以保护脑功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尽可能地得到恢复,降低该病的致残、致死率,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本研究主要探讨川芎嗪注射液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9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痰、咳嗽、退热和肺部炎症吸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情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应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兰州市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白芍总苷和美洛昔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减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多肽(抗CCP)和红细胞现降率(ESR)等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CR20、ACR50和ACR70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抗CCP抗体、RF、CRP和ESP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应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白银市会宁县艾滋病流行态势分析
目的 分析会宁县艾滋病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及效果,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县2002年开始报告在“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会宁县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流行速度明显剧增,社会歧视仍旧存在,还有部分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病人数有所上升.结论 防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与原有问题以及难点问题交织并存,情况更加复杂,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
德宏州2013-2015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的HIV-1新发感染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印迹法(WB)带型中新发感染判定信息及德宏州2013-2015年新发感染人群特征.方法 收集云南省德宏州2013-2015年经WB确证为HIV抗体阳性样本3 124份,结合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结果和队列研究的49例确证新发的感染者WB带型,分析比较WB检测中不同条带特征对新发感染判定的意义;并用SPSS 17.0软件对新发感染的人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ED-CEIA法检出的新发感染样本,WB带型中除P24带以外,其P17、P31、GP41、P51、P55、P66、GP120和GP160条带反应强度均显著低于长期感染者相应的条带反应强度(P<0.05);新发感染者和长期感染者env区、pol区和gag区条带强度平均得分分别为7.0分和8.04分、4.22分和6.37分、4.4分和5.06分;队列研究的49例确证新发感染者WB带型中缺失严重的是P55(缺失率89.80%),其次为P31和P51、P17和P66,GP41和P24没有缺失,gp160+gp120+p24出现多;新报告感染者在性别、年龄和国籍等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WB条带反应强度总分不高于15分、env区条带反应强度不高于7分或pol区条带反应强度不高于4分时应高度怀疑其为新发感染;2013-2015年新发感染人群中呈现男性多于女性、以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壮年人群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及中国籍人群下降缅甸籍人群上升的特征.
-
拔牙患者牙科畏惧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拔牙患者在拔牙就诊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减少牙科畏惧症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牙科焦虑量表(DAS)对400例拔牙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结果 400名牙科患者中,有8.5%的患者患有牙科畏惧症,其中性别、自身及亲友拔牙经历、拔牙类型、疼痛耐受度以及就诊时的心理精神状态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拔牙畏惧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口腔医护人员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拔牙畏惧症的发生,保证牙科治疗顺利进行.
-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腺苷钴胺)治疗及相关知识普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营养神经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案.
-
音乐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康复效果
目的 观察音乐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8例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分为两组,对照组儿童接受以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为主的常规教育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康复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儿童ABC各单项评分及总分、CARS评分均较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音乐治疗能显著提高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康复效果.
-
对新护士护理工作的生理及心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生理及心理情况,促进新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120名毕业3个月内的护士(A组)和100名工作1~3年的护士(B组),通过填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和分析其生理及心理状况.结果 A组和B组在睡眠质量、焦虑情况和客观社会支持上存在差别(P<0.05),B组消极应对的比率更大.结论 工作1~3年的护士较毕业3个月内的护士的睡眠质量更差、更加焦虑,所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相对减少,更容易产生消极应对的情绪.
-
青岛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青岛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现状的调查,分析查找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人员配备不足、性别比例失调和“双低双老”等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详尽具体、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