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刘雪飞;易阳艳

    近年来,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已成为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随着透明质酸的大量应用,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对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必须警醒,因为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此外,透明质酸注射后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术后求美者的心理或精神状况也值得我们关注.笔者将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的并发症归纳为:(1)局部不良反应;(2)鼻部形态不佳;(3)感染性炎性反应;(4)血管栓塞;(5)免疫反应;(6)心理或精神病态.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新文献,并针对透明质酸注射隆鼻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CAL技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程彬;刘毅

    由于各种外伤、烧伤、手术或先天性畸形以及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软组织缺损,在用常规方法修复软组织缺损时,由于其存在继发性挛缩的风险,远期可出现瘢痕萎缩、供区与受区的皮肤颜色不尽相同、供区破坏和人工置入物外露等诸多问题,通常难以达到平整修复的目的.近年来,临床医师开始应用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ell assisted fat transplantation,CAL)修复软组织缺损,并有效地提高移植颗粒脂肪的成活率.本文将围绕CAL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与作用机制

    作者:孙赫峰;陈伟华;阴爽;李巍;刘长松

    自体脂肪移植是当今整形美容学科中的重要手术方式,其改善患者外形轮廓的效果远远超过其他填充材料.然而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脂肪细胞存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率和坏死率,可导致术后效果难以准确评估,且影响美观.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将脂肪中存在的脂肪干细胞提取扩增后应用于脂肪移植,大大提高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目前,将脂肪来源干细胞应用于脂肪移植手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应用方式也不尽相同.现通过汇集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的缘由、机制,包括未来的前景.综述如下.

  • 激光技术对创伤后皮肤瘢痕的康复治疗

    作者:蔡宏;王毅侠;张玉宝;刘玮

    瘢痕是组织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过度增生引起,其发生率较高,常发生于外伤、烧伤、手术炎症及感染后等.因其严重影响美观及其功能,常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其在瘢痕防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给瘢痕的治疗增加了新的方法并带来了新的理念.激光技术主要通过破坏瘢痕内的血管、刺激胶原重塑等达到治疗目的.现就常用的激光技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中的应用作一评述.

  • 98例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志国;高丹;张力平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9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儿男女比例为1.13∶1.00,平均发病年龄4.34岁.颌下间隙感染为常见,腺源性感染为主要感染源;其次为颊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 掌握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 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

    作者:徐勇;聂兵;林张香;钱玉鑫;赵耀忠;朱晓海;江华;刘安堂

    目的 总结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经验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5-2016年接受自体肋软骨再次鼻整形的36例患者资料.沿右侧乳房下皱襞切口,切取部分腹直肌前鞘、肋软骨膜和自体肋软骨(第6或7肋);采用开放术式显露鼻部各软骨结构,移除既往注射物或假体,去除包膜或增生的瘢痕组织,并彻底松解鼻背皮肤软组织罩,将获取的自体材料重建鼻尖支架,重塑鼻背外形,进行综合修复.并对术后出现的包括变形、感染、移植物吸收或异体排斥等并发症进行统计;记录患者对美容效果和功能满意度的主观评分(四分量表).结果 术后患者获随访6~24个月,鼻背外形自然流畅,鼻尖翘挺;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分为(3.4±0.5)分,效果均为较满意.其中:1例感染;2例鼻中隔血肿;1例单侧黏膜破损;经术后及时处理,3例术后出现软骨支架轻度变形;6个月后行二次手术调整,均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自体肋软骨行再次鼻整修复术,并发症可控,效果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低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动力性额横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煜;安鸿肇;周小茜;肖厚安

    目的 探讨低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动力性额横纹(dynamic cross striation,DCS)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86例动力性额横纹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配原则,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3例.低剂量组给予注射A型肉毒毒素20~35 U/ml,高剂量组给予注射45~60 U/ml;治疗后6个月采用动力性额横纹评分法评估皱纹情况.结果 本组共86例患者,均经过1次A型肉毒毒素治疗.随访6~9个月,平均随访(6.95±1.05)个月.其中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有效率分别为95.35%,90.70%.高剂量组治疗后,动力性额横纹评分、药物起效、持续时间低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动力性额横纹,低剂量组获得了近、远期的良好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真皮浅层切除术及病理活检在脂溢性角化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杨;王宇令;余江;宋起滨

    目的 探讨真皮浅层切除术及病理活检在脂溢性角化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3-2016年,选取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62例,共87处病损.行真皮浅层平行切除手术治疗,获取组织后行术中冰冻病理或术后病理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87处病损,均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对18例不典型病损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1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所有患者无复发,并发症少见.结论 取真皮浅层切除术治疗脂溢性角化病,能获得确切的病理诊断依据,且疗效确切,损伤较小,美观性强,值得推广.

  • 再论美容医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基本问题

    作者:高景恒;袁继龙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创建于1990年10月,至今已成立28年.自此,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成立的各类美容医疗机构和非医疗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但不能长期处于有“学会”、无学科地无序发展的混乱状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健康,美丽得之;延年益寿,自古有之,长生不老,人皆求之.可见,美容与长寿是全人类的两大心理需求.倡导安全、有效、微创、精准的手术原则,是目前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应用的首要原则;其具体问题包括:何为美容医学?任务是什么?美容医学的三项原则是什么?美容医学发展的五大趋势是什么等.现就以上认知问题与同道们探讨,以达成共识.

    关键词:
  • 做好整形外科总住院医师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唐银科;刘超华;李杨;李威扬;马显杰

    总住院医师的工作是医院科室管理和临床治疗的衔接,是提升科室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整形外科总住院医师不仅要完成日常临床治疗工作和辅助科室管理,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手术技能.笔者就如何做好整形外科总住院医师的经验和体会作一概述.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侯慧;梁英宏;袁继龙;景士兵

    目的 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 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组织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法 自2015-2017年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例SPTCL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部位的皮下结节和/或硬结节性红斑,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改变;肿瘤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镜下见淋巴瘤细胞呈花环状围绕单个脂肪细胞排列,为中等或大细胞,染色质浓染;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标记物呈阳性,不表达B细胞标记物.结论 SPTCL是一种罕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但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 驻极体静电理疗膜用于自体脂肪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聂芳菲;谢宏彬;李琪

    目的 研究微电流治疗(局部贴敷驻极体静电理疗膜)促进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自2016-2017年,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取兔腹股沟脂肪,于皮下注射并移植到其背部两侧,建立自体脂肪移植模型.将两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在治疗组局部贴敷驻极体静电理疗膜7d或14d,更换1次/d.于术后7、14、28、84 d取材,检测移植物的体积;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血管密度;取术后7、14、28 d的组织,同时用real-time PCR检测生长因子(VEGF、FGF-2、IGF-1)以及炎症因子(TNF-α、I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84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体积保留率分别为75.33%和73.33%.在术后14d,治疗组的血管密度以及IGF-1、FGF-2的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分别高160.87%、62.66%和85.85%,治疗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低36.43%;术后28 d,治疗组的体积高于对照组35.71%,ICAM-1的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29.85%.但经配对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局部贴敷驻极体静电理疗膜14d,并观察84d,未显示出明显的促进脂肪成活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促进血管化以及缓解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趋势.

  • 上调miR-29a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沈頔;徐建国;张培培;杨超;戴海英;方硕;邢新

    目的 探讨上调miR-29a对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自2016-2017年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行体外细胞培养,以CD31磁珠分离培养婴幼儿血管瘤来源的内皮细胞;通过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以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miR-29a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细胞72 h后,慢病毒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达到(12.54±0.02)%,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为(0.29±0.01)%,其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调了细胞内的miR-29a表达水平后,对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上调细胞内miR-29a表达水平对细胞凋亡具有显著性影响,提示miR-29a可能通过改变内皮细胞凋亡比例来调节瘤体生物活性,并在血管瘤增殖期向消退期转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基于动态仿生效果的改良三点微创小切口重睑成形术

    作者:夏云;徐斌;卢峰;马少君;何雪莲;王金龙;栾文康;刘晓辉

    目的 探讨改良3点微创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2016年经门诊收治的35例患者,采用改良3点微创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肿胀率为5.71% (2/35);术后12个月未见重睑下唇因皮下粘连形成凹陷性瘢痕的病例;重睑线变浅和(或)消失率为2.85%(1/35).患者重睑肿胀期较短,远期无明显瘢痕和“肉条样”外观,睁眼时能带动睫毛上翘而产生仿生效果;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基于动态仿生效果的改良3点微创小切口的方法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远期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经腋下入路刮吸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作者:金长鑫;张兆祥;耿健;易成刚

    目的 探讨经腋下入路刮吸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收治的54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经腋下入路,沿皮下脂肪层内向乳房方向穿刺,直至乳房区域腺体及脂肪组织内,采用带锋利锐性刨孔的改良吸脂管刮吸法治疗;术后随访胸廓是否平整、对称、自然及瘢痕是否明显,乳头乳晕感觉是否异常.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血肿、血清肿及感染,无乳头、乳晕区皮肤缺血坏死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个月内,5例患者出现了乳房、乳晕、乳头区轻度的皮肤麻木及有刺痛的症状,约3个月自行恢复;术后乳房体积、经乳头胸围均明显减小;胸壁平整,轮廓自然;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经腋下入路刮吸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安全、有效,且无明显手术瘢痕,值得临床推广.

  •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乳房整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熊庭锋;黎冻;潘福强

    目的 近年来,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乳房整形手术中,用于术前评估、术中指导及术后效果的预测等.精确的三维图像可改变过去以二维图片技术主观感觉为主的评估模式,通过客观的的数据测量,能够帮助术者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制定更为合适的手术计划,预测术后形态和体积的改变,较为精确地预判术后效果,降低了成本和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满意度.现对近年来的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乳房整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 梯级提升牵引器矫治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玥;陈小平;王昕;林金德;郑翔宇

    目的 观察梯级提升牵引器矫治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对22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梯级提升牵引器矫正,并将其分为3挡调节(挡距3 mm);术中将内陷乳头松解后提出乳晕,用直径2mm牵引杆从乳头基底穿过并固定在牵引环上.手术后,每个月调节提升1挡.根据乳头内陷的严重程度,于3~4个月完成牵引,保持3~6个月再拆除牵引器.结果 采用该方法矫治22例患者(均为双侧),经随访6~18个月,术后无感染、皮肤色素脱失、感觉障碍或乳头坏死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乳头牵引技术是乳头内陷矫治的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在不破坏哺乳功能和乳头感觉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审美效果.

  • 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后迟发不良反应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

    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A)注射填充作为微创医疗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开展日益增多.虽然与透明质酸填充剂相关的血管意外已受到大多数医师的重视,但关于其注射后的迟发不良反应,以及在对其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处理方面的专家共识,还有待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组织了多位本学科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经过讨论,对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后的迟发不良反应进行了初步定义和阐述,回顾了关于其成因的两大假说(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假说与生物膜假说),提出了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并对其预防与处理原则给出了建议,为透明质酸填充剂的规范化临床操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 光电协同技术联合电离渗透技术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观察

    作者:戴杏;梁虹;胡英姿

    目的 比较光电协同技术(electro-optical synergy,ELOS)与电离渗透技术(舒敏之星)联合治疗与电离渗透技术单独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纳入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ELOS治疗+电离渗透技术联合治疗,其中ELOS治疗每3周1次,共5次,电离渗透技术治疗1次/周,共15次.对照组单纯采用电离渗透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2、4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loss,TEWL)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统计患者和医师的主观评价.结果 治疗组显著改善和明显改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TEWL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光电协同技术联合电离渗透技术能更加有效地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

  • 低能量激光处理对干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强帅;肖志波

    低能量激光疗法(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已被用于多种体外实验,以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如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淋巴细胞、成骨细胞等,且均可呈现增殖趋势.但对干细胞的影响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主要综述低能量激光疗法对骨髓干细胞、心肌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牙髓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照射参数,可以判定低能量激光疗法对上述细胞的增殖有正向影响,也为其他细胞提供了照射参考值.

  • 点阵CO2激光和点阵铒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对比

    作者:马少吟;龚业青;万长兰;林玲;梁碧华;梁慕兰;朱慧兰;赖维

    目的 比较点阵CO2激光和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对30例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自身半面对照,随机一侧面部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另一侧采用点阵铒激光治疗,均采用单次治疗,并于术前和术后1、3个月分别进行数码照相,用疗效判定标准和瘢痕严重指数权重评分(échelle d'évaluation chiniquc dcs cicatricesd'acné, ECCA)对治疗前后面部照片进行分析统计,比较两种点阵激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点阵CO2激光和点阵铒激光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6.70%和90.00%,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CCA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CCA评分减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阵CO2激光组治疗中疼痛指数平均值5.97±1.07高于点阵铒激光组4.33±0.94,但痂皮脱落的平均天数,点阵CO2激光(5.20±1.35)d短于点阵铒激光组(6.40±1.22)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色素沉着和持续性红斑的例数相当.结论 采用点阵CO2激光和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安全且不良反应小,术后恢复较快;点阵CO2激光组治疗时,患者疼痛指数略高于点阵铒激光组,但术后恢复时间较点阵铒激光组短,疗效更佳.

  • 外用氨甲环酸联合红宝石点阵激光对雌激素及紫外线诱导下豚鼠黑色素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倩;曹莫

    目的 通过雌激素及紫外线综合诱导出更接近黄褐斑的豚鼠黑色素模型,观察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外用对治疗色素沉着的有效性.方法 自2015-2016年建立豚鼠色素沉着斑实验模型,并设定为未治疗组(A)、单纯外用氨甲环酸组(B)、单独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组(C)及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组+氨甲环酸外用组(D),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完成治疗后2、4周,采用拍照并肉眼评估、取材,进行黑色素细胞染色法和黑素颗粒染色法,观察表皮色素沉着、黑色素细胞数量、黑素颗粒表达的改变.结果 通过各组黑素颗粒面积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并统计黑色素细胞数量对比表明,低能量密度点阵QSRL可有效治疗色素沉着(P<0.05);B组与A组数据均无差异,对减退色素沉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显示,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在治疗色素沉着斑实验模型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氨甲环酸作为外用药物,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点阵QSRL(q switch ruby star laser)均未发挥明显作用,且联合治疗未能增加治疗疗效.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