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厚对面型的影响

    作者:李高峰;谭军;潘博;邹勃生;钟茜;罗明灿

    目的 客观评价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厚对面型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面观用力咬(牙合)时能看到双侧咬肌区体积变化的患者,进行咬肌内多点注射,每侧注射A型肉毒毒素30~50 U,然后观察面部外形变化及患者满意度,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3个月,拍摄面部正位照片,在照片上测量形态面高(FH)、面中部宽度(FWz)和面下部宽度(FWg),根据测量值计算并分析面指数FH/FWz和FWg/FWz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本组共32例患者,在接受注射治疗后的2~4周咬肌区体积开始缩小,面型改善,效果明显出现在注射后2~3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后所产生的效果均满意.FH/FWz在治疗前后的值分别是0.8309±0.0423,0.8331±0.0382;FWg/FWz在治疗前后的值分别是0.8281±0.0209,0.7925±0.0206(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厚可降低面指数FWg/FWz,对面型有改善作用.

  • LED蓝光配合红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艳艳;余墨生;李正佳;吴柏生

    目的 观察LED蓝光配合红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先采用红色LED光对痤疮部位进行照射,待红肿消退,接着采用蓝色LED光进行照射,待痤疮结痂,后再采用红色LED光进行照射,照射15 min.功率密度:红光103 mW/cm2;蓝光65 mW/cm2.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99.17%.LED蓝光配合红光治疗痤疮,具有消炎消肿和杀灭痤疮杆菌以及促进皮肤恢复正常色泽的功效.结论 LED蓝光配合红光治疗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无痛的治疗手段.

  • 探讨注射隆乳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取出方法

    作者:孙中生;汪海滨;徐翔;罗盛康;颜剑豪

    目的 探讨注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操作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274例患者,全部经乳晕切口切开清除病变组织,详细分解各种操作技巧的步骤和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222例术后获随访3~6个月,外形良好.结论 选择切、剪、抻、捻、捋、搔刮、洗、吸等方法,使聚内烯酰胺水凝胶大程度地取出,减少了组织的损伤.

  • 下眶睑区凹陷型睑袋的整形术

    作者:崔子伟;王卫东;杨颖;董海英;何成君;肖志波

    目的 探讨下眶睑区凹陷型睑袋的整复术式.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释放出眶隔脂肪,对于单纯的下睑板下缘凹陷者,采用上提眶隔脂肪和折叠眼轮匝肌的方法修复;对于下眶缘及眶鼻沟凹陷者,将眶隔脂肪下移到凹陷区修复;对于下眶缘、眶鼻沟和下睑板下缘均有凹陷者,将眶隔脂肪水平劈成上下2片分别上提和下移至凹陷处修复.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7 d至7个月,凹陷得到良好矫正,眶区外观饱满有张力,给人以年轻化之感,无睑缘外翻,局部臃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凹陷出现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矫正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 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小腿塑形术

    作者:徐翔;孙中生;汪海滨;王新灿;罗盛康;刘爱元

    目的 探索改善女性小腿后侧肌肉健壮粗大外观,安全有效地瘦小腿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肌肉失神经萎缩后体积减少的原理,将小腿腓肠肌体积有效缩小.采取胭窝横皱襞小切口.沿胫神经追寻并区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用神经电刺激器对神经确认后离断,使内外侧腓肠肌失神经萎缩,观测小腿术前术后外形及周径变化.结果 对48例腓肠肌肌性肥大女性96侧小腿行该术式,受术者术后早期可以行走、站立,随访3个月至2年,受术者下肢功能无影响,活动如常,小腿大周径平均缩减(3.8±1.2)cm.小腿曲线变柔和,提踵位肌肉突出,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肌支离断瘦小腿术,可改善小腿肌性健壮粗大外观,达到瘦小腿和改善小腿外形之目的;该术式安全,简便,痛苦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符合微创美容手术的原则.

  • 下睑成形术术式选择:10年经验体会

    作者:郭伶俐;薛春雨;李军辉;杨超;邢新

    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人的下睑成形术术式选择标准.方法 自1998年至2008年,对2400例患者采用四种不同术式行下睑成形术,包括传统的经皮皮瓣法下睑成形术(n=862),经皮肌皮瓣法下睑成形术(n=738),经结膜下睑成形术(n=433),以及Hamra的眶隔重置技术(n=367).结果 本组2400例患者术均Ⅰ期愈合,925例患者获随访1个月至10年,95%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下睑退缩20例,下睑外翻5例,下睑凹陷5例,干眼症2例.结论 经结膜入路下睑成形术是原发性睑袋患者的首选术式.经皮下睑成形术(皮瓣法或肌皮瓣法)适合于皮肤和肌肉松弛的患者.对于眼睑的支持结构(皮肤、肌肉和眶隔)松弛,或伴泪槽畸形的患者,应实施Hamra的眶隔重置技术.

  • 心脏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治疗策略

    作者:亓发芝;张勇;顾建英;徐剑炜;赵强;王春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分类与治疗方法,以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治疗的胸骨切口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76例,其中29例在术后1个月内,7例为术后1~2个月,超过2个月以上39例.1例胸骨完全坏死,心脏外露,拟手术前1 d死亡.76例患者中1例接受4次清创手术,13例清创2次,6l例接受1次清创手术,一次修复成功率80.26%.14例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伤口持续负压吸引(VAC)的方法辅助创面准备.乳腺组织瓣转移1例,59例行肌肉组织瓣转移,其中胸大肌肌瓣转移52例,腹直肌瓣转移7例.结论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累及的深度,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人体三维表面测量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研究及进展

    作者:刘静;李东

    三维数字技术应用于整形外科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主要适于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形术的三维重建、假体制备、手术设计与模拟、人体体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1-11].

  • 鼻背缩窄截骨术与三维重建骨性鼻泪管的解剖结构关系

    作者:安阳;柳大烈;袁继龙;单磊;王竞鹏;张劲;王飏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骨性鼻泪管的解剖特征,为临床安全操作鼻背缩窄截骨术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螺旋CT对40例正常成人行头部容积扫描,头颅及骨性鼻泪管三维重建,测量鼻泪管相关解剖学数据,观察鼻泪管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析截骨可能损伤鼻泪管的部位.结果 测量骨性鼻泪管长为(11.49±1.55)mm;泪管到鼻颌沟的距离:顶部(3.51±1.22)mm,中部(4.95±1.55)mm,底部(5.50±1.80)mm;鼻泪管内壁厚度(1.17±0.53)mm;鼻面角度126.08°±9.45°;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的夹角8.28°±0.73°;水平切面夹角73.79°±3.95°;冠状切面夹角12.12°±1.2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测量成人鼻泪管解剖学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得解剖学数据对安全操作鼻背缩窄截骨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反复冻融与超高压处理制备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宾;张蔓菁;夏纬;鲁开化;郭树忠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核酸酶对经反复冻溶加超高压处理后兔股动脉的脱细胞效果.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取新鲜兔股动脉,去血管外膜后将材料分为未处理组、冻融组、超高压处理组、冻融+超高压处理,后三组分别于-80℃冷冻2 h、37℃水浴复温15 min,上述冻融过程反复进行3次.5000大气压超高压(4℃)处理20min将供体来源细胞压碎,结合不同浓度核酸酶进行消化,脱去残留细胞碎片形成脱细胞血管支架.通过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对不同浓度核酸酶脱细胞效果进行评价,测定反复冻融加超高压处理对血管材料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组织学显示,经反复冻溶加超高压处理后的血管材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较低浓度核酸酶除去血管支架内的供体细胞成分,脱细胞支架的主要生物力学性能指标与正常血管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反复冻溶加超高压脱细胞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制备周期,为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快速高效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孙强;郭澍;唐明睿;王晨超

    目的 研究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ad2、Smad3在A、B组中的阳性率高于C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核内积聚较C组明显,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导致病理性瘢痕形成.

  • 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维娜;陈振雨;胡晓根;马海欢;匡瑞霞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进步,微刨整形美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2004年以来,透明质酸已成为使用量第一的皮肤填充剂[1],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过敏、无须皮肤试验等特点.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逸美,北京爱美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用于修复额部、鼻唇部皱纹,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全耳再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作者:张如鸿

    全耳再造是整形外科器官再造领域具挑战性的工作.早在1984年,Brent就在他的文献中有这样一句话:Perhaps no area in plastic surgery demands more attention to detail than ear reconstruction[1](在整形外科中,没有一个领域比耳再造更需要关注细节).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全耳再造的特点:细节决定成败.

  • 头皮低恶性圆柱瘤一例

    作者:戴霞;曹川;陈艳清;李世荣

    皮肤圆柱瘤(dermal cylindroma)源于外泌汗腺,临床少见,恶变者则更为罕见.2009年2月,我科收诊1例单发低恶性头皮圆柱瘤,现报道如下.

  • 改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雅娟;齐淑琴;白伶珉

    我院从2009年1月起,采用改良的TVT-O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共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我们的庐山情结: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发展拾零

    作者:何伦;彭庆星

    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已走过了21年的历程.回顾这21年的历程,感想颇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庐山情结".地处江西省境内的庐山,历来受到一代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李白早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为中国近现代许多大事的见证,庐山也见证了"整体学科"的兴起和发展.1988年6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第一部<医学美学>专著.此后的21年里,"整体学科"先后四次登临庐山,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四次飞跃.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美容整形外科
  • 整形美容外科基本知识试题及解答

    作者:

    1 近硅酮如何使用?近,硅酮用于心室腹腔分流、起搏器、心脏瓣膜、鼓室切开管和眼内晶体.在整形外科用于乳房和面部重建中的美容轮廓修复、眶底骨折中的眶底植入物、软组织扩张器和阴茎假体以及指关节置换.作为一种可注射的液体,硅酮曾用于面部软组织增大和乳房增大术.但硅酮注射剂终受重力的影响,在数年后丧失其增大作用.感染、慢性炎症、材料移行和不恰当的应用使其从市场上被取消.包囊硅酮细珠(Bioplastique)作为一种可注射的形式,近已被用于临床实验.

  • 整形界高层聚首金陵共商行业发展新动向2009年中国第二届整形美容精英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作者:陈蓓

    2009年11月18日,由中国南京汇成(国际)投资管理集团主办的"2009年中国第二届整形美容精英高峰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圆满举行.此次会议,既是中国整形行业规模较大的一次高层对话,也是首次以"经营管理/营销策划"为核心的首脑峰会.来自全国200多家整形机构的近300名高层领导及数十家参展商,迎着寒风瑞雪,赶赴金陵.通过高峰论坛这个平台,抛开门户之见,分享经验,总结得失,共谋今年后中国整形行业发展大计.

  • 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腿肿瘤术后创面

    作者: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王达利;王玉明;韩文杰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腿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效果.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腿肿瘤切除术后创面15例,皮瓣面积13 cm×10 cm~40 cm×10 cm,血管蒂长11~16 cm.根据缺损区皮肤松弛程度决定采用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约4 cm×1 cm,经换药创面痊愈.10例获随访1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质地与外形良好,患者行走及下蹲功能很好.结论 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能修复大腿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皮瓣范围大、供区隐蔽,效果理想.

  • 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沈尊理;黄一雄;贾万新;黄燮青;蔡嬿娴;张兆锋;沈华

    目的 探讨拇指桡、尺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创面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4例外伤引起的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为1 cm×2 cm~3 cm×5 cm,采用逆行拇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其中8例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患者中,将皮瓣内皮神经与拇指指神经吻合.结果 5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经采取拆除部分缝线,应用肝素生理盐水擦拭皮瓣边缘等应对措施后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并恢复保护性感觉,其中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结论 拇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是修复拇指掌指关节以远任何部位创面的良好选择,吻合皮瓣内的皮神经能较好地恢复皮瓣的感觉.

  • 多种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评价

    作者:汪军;洪志坚;袁斯明;汪涌;胡心宝;姜会庆

    目的 总结多种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疔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肇放射性溃疡患者24例.采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11例)、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术(9例)和健侧乳房皮瓣(4例)转移修复溃疡.肌皮瓣面积为18 cm×12 cm~36 cm ×9 cm,乳房皮瓣面积为13 cm ×6 cm~16 cm×6 cm.2例患者在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背阔肌肌皮瓣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因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巨大、脂肪过于肥厚而出现尖端皮肤干性坏死和脂肪液化,其余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溃疡无复发.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首选皮瓣.术前行DSA检杳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带蒂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因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可作为次选.健侧乳房皮瓣可导致健侧乳房畸形,且供瓣区面积有限,因而尽可能避免选用.

  • 注射溶脂

    作者:石杰;高景恒

    注射溶脂是将药物混合液注入患者体内,以达到分解脂肪的目的,这是一项倍受争议的美容操作.这种药物混合液的有效成分是磷酸卵磷酯和脱氧胆酸(PC,DC),初用于静脉注射治疗血液性疾病.

  • 日本形成外科见闻

    作者:陶凯

    多年来,日本形成外科一直是中国整形外科的伙伴,每年一度的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将这种关系长期保持和发扬.2009年5月,以研修员身份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形成外科(该形成外科是日本北陆地区大的形成外科,前任教授壕田貞夫曾任日本形成外科学会秘书长,并与汪良能教授、杨果凡教授共同发起了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活动)观摩半年时间.实际参加了科室的医疗、教学及日常工作,在此过程中粗略地观察到日本形成外科的一些特点.特此记录,与中国同行共同借鉴与思考.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未来发展

    作者:鲁开化

    1 简要的历史回顾20年前<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前身<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于1990年10月20日出版了创刊号.当时我国整形外科学界的奠基人均为杂志创刊号题了词,本刊主编杨果凡教授写了创刊词,他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做美容手术的人越来越多,……""美容外科是借助外科方法使人体形态增加外在美感的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科学,除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外科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掌握整形外科基本知识修养和技巧,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展望

    作者:王志军;高景恒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一周年.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时(1956年),中国共产党就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实实在在地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20世纪70~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第二个十年(80~90年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第三个十年(20~2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 耳再造中立体定位透明模片的应用

    作者:吴包金;吴建明;丁伟;林子豪;江华;孙美庆;张盈帆

    目的 介绍一种耳郭再造术中再造耳的三维定位方法.方法 依照健侧耳郭形状及颅耳角大小,绘制立体的透明胶片,以头面部中线为中轴,反转至患侧,反折耳轮缘处胶片,从而确定再造耳郭的三维空间位置.结果 68例小耳畸形与耳郭缺如患者,均采用立体透明模片定位法行耳再造术,均获满意效果.随访3个月至2年,再造耳郭形态自然.结论 该定位方法设计合理,不仅可以确定再造耳的大小及位置高低,还可明确颅耳角的角度,是一种能够较为精确地定位再造耳郭三维空间位置的立体定位方法.

  • "Converse隧道法"耳郭部分缺损修复10例临床分析

    作者:袁继龙;单磊;石杰

    目的 探讨Converse乳突区皮肤下隧道法再造耳郭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耳轮角上点、耳轮高点、耳垂低点的三点定位法,用自体肋软骨作支架,用耳后乳突区皮肤为覆盖,Ⅱ期修复外伤性耳郭缺损.结果 10例外伤性耳郭缺损采用以上方法修复,外形逼真,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Converse隧道法修复外伤性耳郭缺损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应用Medpor支架Ⅰ期全耳再造术

    作者:黄金龙;刘育凤;沈干;扬涛;闻可;王金明

    目的 探讨Medpor支架在Ⅰ期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18例,外伤性外耳缺损2例.均应用Medpor支架行Ⅰ期全耳再造.术中根据健侧耳模型雕刻Medpor支架,游离颢浅筋膜瓣覆盖耳支架,形成颞区的超薄皮瓣覆盖外耳前方的颞筋膜瓣表面,残余创面采用对侧耳后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腹部皮片修复健侧耳的供皮区.结果 20例耳再造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36个月,17例再造耳外形佳;1例术后半年因外伤致耳支架外露,采用对侧颞浅筋膜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成功;2例外形欠佳.结论 Ⅰ期Medpor支架全耳再造术一次成形,创伤小,采用健侧耳后全厚皮肤移植再造耳颜色匹配.耳精细轮廓显露好.不足之处是弹性较差,价格较昂贵,一旦支架外露须再次手术修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