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6
  • 曾用名: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高景恒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粟娜;刘长松;李云峰;李巍;阴爽;陈伟华

    自体脂肪移植在美容与修复重建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自体脂肪移植的获取、处理、注射及后期成活后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进展作一综述.

  • 瘢痕性下睑外翻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相宜;郑梁;吴小蔚

    瘢痕性下睑外翻是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角膜溃疡、失明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自体脂肪移植和透明质酸注射法,但仅适用于轻度患者;手术治疗分为游离植皮、皮瓣法和加强下睑板.对不同程度的下睑外翻患者,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是在下睑支撑材料的选择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现对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能对临床治疗瘢痕性下睑外翻提供一定的参考.

  • 我国穿支皮瓣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唐举玉

    穿支皮瓣实现了以小的皮瓣供区损伤获得佳的皮瓣受区外形与功能,代表皮瓣外科的新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穿支皮瓣领域取得了系列技术与理论创新,促进了穿支皮瓣的新发展.但我国幅员辽阔,穿支皮瓣技术发展并不均衡,特别是学术界对穿支皮瓣的定义、特征、切取方法、应用原则、命名、是否携带深筋膜、是否携带源动脉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若是大家都能了解穿支皮瓣的产生背景,正确理解穿支皮瓣的定义与特征,深刻领会穿支皮瓣技术的精髓,掌握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熟悉穿支皮瓣的“点、线、面”,提升穿支皮瓣的设计水平,改进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统一穿支皮瓣的命名,客观评价穿支皮瓣的价值与意义,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穿支皮瓣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 穿支皮瓣的发展及其在肿瘤整形外科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晓;宋达疆;李赞;王炜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修复重建领域的热点之一,因其有修复外形满意,适应证广泛,对供区损伤小等优点,受到临床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穿支皮瓣的基本概念和命名方法,如显微削薄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嵌合穿支皮瓣等的概念和应用优缺点作一综合评述,并介绍该技术在肿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前景.

  • 眶周年轻化手术后非典型肉芽肿和感染的临床思维

    作者:梁安裕;袁继龙

    眼睑成形手术是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对于术后感染并发症,特别是后期出现的结节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见.术后早期的炎症和感染常发生于术后4~7 d,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而引起;术后晚期(超过6周)出现的感染为非典型表现.由于治疗方案不同,对典型与非典型感染的诊断非常重要.肉芽肿与炎症的治疗有不同之处,因此,通常采用抗结核、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儿童表皮细胞PAX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海妮;沈卫民;崔杰;陈建兵;韩涛;季易;高庆文

    目的 比较儿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前后表皮细胞配对盒子(paired box 3,PAX3)表达的差异,为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扩张前后皮肤软组织切片和表皮细胞PAX3蛋白平均光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 扩张后表皮中黑素细胞增多,PAX3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在扩张后为0.37±0.05,且显著高于扩张前0.28±0.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黑素细胞数目增多,可能与儿童表皮细胞PAX3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 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表达的研究

    作者:梁钦博;邓呈亮;魏在荣;王波;张文夺;王达利

    目的 研究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 1 ~4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Notc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分离培养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34、CD44、CD45及CD90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Oct 4的表达;体外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3周后行茜素红染色;于诱导前及诱导后2、3周,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Notch 1 ~4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型CD29(98.76%)、CD44(98.11%)、CD90(97.86%),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0.05%)、CD45(0.0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 4呈阳性表达;向成骨细胞体外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的钙盐结节.RT-PCR和westem blot结果显示,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Notch1 ~4受体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Notch受体信号的表达逐渐减弱,低水平的Notch信号激活可能有利于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 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在鼻多个亚单位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冷冰;黄威;赵崇如;郭澍

    目的 探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多个亚单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鼻亚单位缺损患者均采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创面面积为1.1 cm× l.5 cm~ 2.5 cm× 4.0 cm.根据缺损面积,在鼻唇沟处设计包括内眦动脉走行在内的蒂在上方的皮瓣,沿设计线切开至浅筋膜,于肌层掀起皮瓣;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旋转皮瓣至创面,缝合创口.结果 本组共19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且全部完成一期修复手术,外形良好,无瘢痕增生.结论 采用内眦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可以利用面颊部与鼻唇部的天然皱褶,很好地隐藏术后瘢痕,且具有血供丰富的特点,是一种可用于鼻多个亚单位修复的良好方法.

  • 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

    作者:聂开瑜;陈伟;魏在荣;金文虎;唐修俊;邓呈亮;吴必华;孙广峰

    目的 探讨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腘窝瘢痕挛缩的患儿行瘢痕松解后,采用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腘窝创面(5.0 cm×5.0 cm ~ 7.0 cm×9.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5.0 cm×6.0 cm ~ 8.0 cm×10.0 cm.供区采用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本组共8例患儿,术后所有皮瓣完全存活.其中,2例供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0 ~ 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良好,患肢无跛行,膝关节活动范围0°~ 130°,供、受区均无直线瘢痕形成.结论 采用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腘窝部瘢痕松解创面,后期无直线瘢痕形成,降低了膝关节再次屈曲挛缩的风险,符合整形外科基本原则.

  • VSD联合皮瓣移植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坤;高鑫原

    目的 研究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对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的促进情况,为保证效果的同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寻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皮瓣移植,实验组30例在其基础上给予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明显的疼痛率及发生感染和低蛋白血症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对压疮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能抑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缩短了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多种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育杰;丁小珩;焦鸿生;刘春雷;仲霄鹏;刘明明;吴彩凤;张宏勋

    目的 比较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和2种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50例50指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分成5组,采用5种游离皮瓣修复,包括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SPBRAF组,10指)、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PIPF组,10指)、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UAPF组,10指),2种传统游离皮瓣: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组,11指)、游离趾腹皮瓣(FrPF组,9指).通过随访,对比评价5组疗效差异.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客观感觉恢复、寒冷不耐受、返回原工作所需时间、伤指主动活动度(ROM)和供受区的美学评价.结果 所有游离皮瓣均存活.平均随访13.5个月.SPBRAF组和AVF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手术组(P<0.05).FFPF组,AVF组和SPBRAF组修复后的感觉恢复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ROM、寒冷不耐受和返回工作时间方面,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方面,FTPF组优于其他组;其他4组中,AVF组和SPBRAF组优于PIPF组和UAPF组(P<0.05).FTPF组、AVF组和SPBRAF组受区的美容满意度高,而SPBRAF组的供区美容满意度高.结论 与经典的游离皮瓣比较,在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方面,游离微型穿支皮瓣,特别是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其手术操作简单,只涉及单一手术区域,感觉恢复佳,供区创伤小,值得重视和推广应用.

  • 手指全形再造临床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何景涛;张庭辉;付志强;边志超;孔旭;梁久龙

    目的 观察手指全形再造的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并与传统手指再造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52例手指缺损患者进行手指再造.其中,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手指再造40例,采用全形再造法进行手指再造12例.并对手术过程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再造手指的感觉功能、再造手指的运动功能、再造手指的外形、足趾供区的外形与功能、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全形再造法手指再造可以达良好的术后外形,外形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指再造法.再造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同时,全形再造法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手术风险较高.结论 手指全形再造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指美容修复效果,适用于对外形要求较高的患者.同时,存在手术难度大和手术风险高等缺点,需要在临床上谨慎开展.

  • 削薄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赵广跃;张大伟;祝勇刚;邹继伟;孙强

    目的 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8例;采用皮瓣动静脉分别与胫前动脉(13例)、胫后动脉(5例)及其伴行静脉相吻合,其中7例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与供血动脉远端相吻合,以Flow-through皮瓣完成创面覆盖及足部血运重建.结果 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均未行静脉移植或二次探查,皮瓣覆盖区外形美观,无臃肿,无皮瓣坏死发生,足踝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足踝部的解剖特点及功能要求,采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口腔黏膜移植联合易位皮瓣治疗下睑内翻倒睫

    作者:董晓宏;马晓冬;王长林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移植加外眦处“Z”形易位皮瓣联合治疗下睑内翻倒睫手术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沿下睑灰线处做冠状位切开,适当游离下睑结膜层及皮肤层,在外眦处行“Z”形易位皮瓣增加冠状位切口长度及减少张力后,行自体口腔黏膜移植.结果 本组共9例患者,17只眼.术后随访6 ~ 24个月,经患者自身感受、医师和第三方对术后的外观形态、整体效果等进行评价,均较满意.结论 应用口腔黏膜移植联合外眦处“Z”形易位皮瓣治疗下睑内翻倒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后效果及满意度评估

    作者:赵竟伊;祁佐良;宗宪磊;杨晓楠;都乐;宋国栋;靳小雷

    目的 探究应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形成多数亚洲女性偏好的平行重睑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64例纳入研究,并设计了随访调查问卷.通过统计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术后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回收问卷127份,回执率为77.4%.92.9%患者认为上睑无明显瘢痕增生,94.5%患者认为双侧比较对称;外观和功能的满意度评分大于8分者,分别占71.6%和81.9%.结论 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能够塑造出较好的平行重睑手术效果.

  • 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及复发性上睑下垂

    作者:赵敏;孙重

    目的 探讨一种矫正重度及复发性上睑下垂的新术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收治的86例重度及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上睑矫正均满意,双侧基本对称,无上睑迟滞加重和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睑缘弧度流畅.结论 采用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重度及复发性上睑下垂,无须剪除提上睑肌内外侧角和截除肌肉,方法简单,无损伤,是一种较理想的新术式.

  • 尿道口周蒂肉膜瓣在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一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梁伟强;冀晨阳;张佳琦;陈宇宏;张金明

    目的 探讨采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男性先天性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患者,行阴茎矫直、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法一期尿道再造术.术中保护尿道口近端区域的肉膜组织,形成尿道口周蒂肉膜瓣;翻转肉膜瓣、覆盖尿道吻合口并固定,将皮瓣转移覆盖至阴茎腹侧的皮肤缺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 ~ 36个月,仅发现1例吻合口尿道瘘,1例阴茎腹侧部分皮肤血运欠佳而致切口瘢痕愈合,但无尿瘘发生,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无尿道裂开、皮瓣坏死、感染、尿道(口)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一期尿道再造治疗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并采用尿道口周蒂肉膜瓣覆盖吻合口,是一种简单且可有效预防其吻合口尿瘘发生的较好方法.

  • 皮肤扩张术在颜面部较大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涛;李小静;宁金龙;朱飞;张林;李心怡;李红东;翁晓娟;杨会强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术在颜面部较大病变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颜面部缺损较大的患者,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颜面邻近有效可利用的正常皮肤,多区位埋置1~3枚不等的合适形状和容量的扩张器;术后5~7d开始注水,10.0 ~ 20.0 ml/次,间隔4~5d注水1次;待扩张达到合适的体积后,维持扩张3~4周切除病变组织,利用旋转或推进皮瓣方法行二期修复创面.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修复效果,其中3例皮瓣远端出现表皮糜烂、色素沉着,2例皮瓣转位近期有下睑轻度外翻,经术后修整悬吊固定或将多余皮瓣蒂制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进行移植矫正.结论 皮肤扩张术对颜面部较大缺损的修复重建,是一种能达到色质匹配、功能和形态较为满意的首选方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