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중국실용호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088
- 国内刊号: 21-150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整体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48例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以及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t检验. 结果 干预组手术后第5天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特发性面肌痉挛(Ilemifacial spasm,HFS)是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1].HFS虽无生命危险,但其不自主的面容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因此成为面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2-4月对9例HFS患者实行了MVD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105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53例和随机性护理组52例.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随机性护理组. 结论 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管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1].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线,只要顺利建立血管通路并保持其通畅,即可保证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广泛的血管病变等,加上高龄、糖尿病神经病变、营养问题、贫血、骨病等,使得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管理比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更高.
-
导管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护理路径的设计
目的 设计导管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护理路径,并进行科学测量,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形成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护理路径. 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分为对照组140例,实验1组58例和实验2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实验1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导管室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导管室护理流程,设计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患者护理,配合救治.对3组患者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患者人导管室-手术开始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及院内再手术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3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显著,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再手术率2个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患者入导管室-手术开始时间显著短于实验1组. 结论 实施导管室规范化护理路径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优化了护理流程,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
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测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对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集肾移植术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方案凋整、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管道的护理. 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4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2例,口鼻咽干燥4例,胃肠胀气3例,均予及时纠正,均未发生误吸.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处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健康教育、舒适环境、体力活动、遵医行为、饮食和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入院第3天实施干预,并分别在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遵医行为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的测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焦虑评分,遵医行为各项构成比,以及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力活动等遵医行为,体力限制、情绪、症状、社会限制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可造成全身多个器官的损害.甲状腺激素的升高可造成肝功能的损害,出现转氨酶及胆红素的升高,肝肿大或黄疸.除甲亢本身的因素以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也可以造成肝功能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肝损害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笔者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身体、生活及心理等全面护理.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2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t检验. 结果 护理后,整体护理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
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00例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调查,并对 结果 进行分析. 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4%.护士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结论 提高护士素质,增强服务质量,树立"患者第一"的思想,对患者需求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
-
社区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佳护理干预方法,以促进其健康. 方法 对14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的管理和社区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社区联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专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监测和督导服药等.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形成率.进行χ2检验. 结果 系统的管理和社区干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促进了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降低了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形成率. 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切实有效,值得社区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
腹部手术期间保温措施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期间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普外科施行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一系列体温保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定量的变化及术中出血量.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无显著变化,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期间发生的轻度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手术出血量,积极的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
-
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 加强改进手术室的配合和护理,预防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 方法 收集1999-2006年所有消化道手术及术后切口丙级愈合病历资料337份.2003年始对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逐步采用系列的强化措施,包括启用新的外科洗手方法;改进皮肤消毒方式,采用先用乙醇给患者皮肤脱脂后再以碘伏消毒的方式;进腹后放置切口保护器和洁净袋保护切口;改用新的消化道吻合口消毒液;规范手术顺序的安排,手术间的清洁管理.对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 结果 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以前,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切口丙级愈合数率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充分调动乳腺癌术后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改善肩关节功能,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将21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徒手锻炼的 方法 进行锻炼,观察组术后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自制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肢分阶段练习.观察2组患者在锻炼的主动性、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无差异,进行χ2检验. 结果 术后观察组在指腕肘关节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2个月生活自理情况、患肢肿胀麻木、患肢抬高受限、患肢不能外展方而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自制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防止瘢痕挛缩,大限度地恢复患侧上肢功能、缩短康复时间;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清洗,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一组由于肌肉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致使脂质在肌纤维沉积引起的疾病[1].临床以肌无力、萎缩为特点,近端无力比远端重,个别病例表现为远端肌肉萎缩,深感觉减退,周围神经损害[2],甚至影响呼吸肌.肌无力可为发作性,较少见.自1972年Engel等报道[3],首例脂质沉积性肌病以来,近几年国内外报道有所增多.2008年3月14日我院收治1例LSM患儿,在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予以相应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应用高压氧舱治疗婴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婴儿高压氧舱治疗以其大限度减少脑损害后的伤残程度的特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小儿脑部疾病的重要方法.有研究[1]报道,在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患儿中有近90%为缺氧缺血性脑病.2004年12月-2008年3月,我院成功对135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本文对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
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实施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101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 结果 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结果 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平均值为(4.75±1.42)分(总分10分),行为得分平均值为(3.32±0.32)分(满分4分).影响其认知的因素有不同的科室、ICU工作年限;不同ICU工作年限的护士其行为比较显著不同.阻碍护士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因素主要有"因患者病情复杂危重而造成护理工作量大". 结论 医院应加强ICU护士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循证护理教育,完善相关的护理指南和操作规范,并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必备的设施用品.相关部门应完善医疗制度,调整医疗费用的结构,以有效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
-
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又称妊娠糖尿病(GDM).GDM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国内外报道为1%~14%[1].妊娠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产妇及新生儿都存在严重威胁.临床中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比例远远大于正常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因此,提高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和严格控制孕期血糖,并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和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就此结合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率.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分娩的35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5例胎膜早破患者分娩36例早产儿,死亡2例,其余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300-3400g,平均2350g,预后良好.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为流产史、引产史,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阴道炎,多胎等. 结论 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积极做好孕期保健,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能有效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办法,以往的人工流产手术几乎都在无麻醉下进行,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恐惧,且易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已成为首选术式,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相比,手术无痛苦,时间明显缩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降低.但由于多数人对麻醉和手术缺乏相应的认识,术前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对麻醉用药、手术、术后恢复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在手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血透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里存在越来越多的威胁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而血透室护士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其周围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问题,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做好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笔者将血透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先进的科学仪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护理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多.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是进行医疗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应加强自身的防护教育,了解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三班制连续排班对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三班制连续排班对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广州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实行三班制连续排班后的111名护士及实行传统排班制的117名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55名(49.5%),而传统排班制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72名(61.5%),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传统排班制比较,除睡眠时间及觉醒不足外,均显著好于传统排班制;三班制连续排班与传统排班制护士的睡眠状况比较以20~30岁的年龄段明显.不同职称的三班制和传统制排班的护士间睡眠障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三班制连续排班能减轻护士压力,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
穿琥宁注射液与沐舒坦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穿琥宁注射液与沐舒坦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而在临床常用的<306种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中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记录,现报道如下.
-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胃脘痛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所伤、饮食劳倦、脾胃虚弱等引起的以胃脘部突发性疼痛为主证的病证,是内科常见病.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属于胃脘痛范畴.胃脘痛可分为寒凝气滞、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等证型.在临床护理中我们根据不同证型的特点,运用中医护理法则扶正祛邪、正护反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套用中医内治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结合中医护理技术针灸、耳压、拔罐等护理手段,制订出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各证型胃脘痛的护理做一简要介绍,现报道如下.
-
新形势下提高护生执业考试合格率的对策
2008年1月31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明确规定了今后护士执业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
静脉输液手部支撑架的制作与应用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时常会囚为身体活动时头皮针和输液器、被服等物品牵扯摩擦,导致头皮针位置变动而造成输液不畅,甚至导致液体外渗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我们自制了支撑架,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腕式胶布板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胶布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胶布应贴在哪里才清洁、方便呢?在目前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将胶布贴在隔离衣袖口或木板上,但这样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难以将胶布取下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为克服这些弊端,我科通过观察研究,研制了腕式胶布板,在临床中应用后,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
输液过程中出现液体排空后的补救新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床护比例不协调(偏大)、液体需快速灌注等原因,导致液体输入过程中液面下降至茂菲滴管以下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有效处理液体排空情况,我们自2007年7月开始探讨与研究,经半年多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种简捷有效的补救方法,现报道如下.
-
白血病患者肛周感染的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准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得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1,2].肛周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2%~36.5%[3,4].肛周感染的发生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影响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所以,预防和治疗肛周感染在白血病治疗和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室护理人员将循证护理运用于白血病患者的肛周护理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合白血病患者肛周护理的护理常规,应用于548例住院患者,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经颈外静脉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能够安全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外周静脉途径. 方法 选择需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376例,随机分为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组(研究组)和上肢外周浅静脉途径留置针组(对照组)各188例,分别经上肢浅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的局部肿胀、局部疼痛、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 结论 经颈外静脉途径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显著降低了发疱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是除中心静脉途径外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的又一安全用药的外周静脉新途径.
-
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成活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却不尽人意[1].断指再植的成活不等于再植的成功,使再植成活的手指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各项功能,才是再植的终目的.断指再植手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科学、及时、全程的康复治疗护理.近几年,断指再植手功能康复护理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从研究断指再植术后各种康复护理方法,到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所包含的阶段、内容以及为确保患者出院后功能康复继续进行的措施,都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