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중국실용호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088
- 国内刊号: 21-150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20例术后老年POC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早期诊断,积极对症、对因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控制,以及系统的护理工作,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原因主要在于年龄、麻醉方式及使用药物、心理状态、睡眠状态等,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性的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或胸闷等症状,若不及时对其予以有效的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支气管哮喘因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IgE是反映体内变态反应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等)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
-
巨大颅内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国内开展较多的是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颈夹闭,使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防止和减少出血机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有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
中心静脉压测定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中心静脉压(CVP)测定了解食管癌术后患者循环功能及右心功能状况,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对256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采取术中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测压,术后通过监测CVP变化,指导治疗措施。结果 256例患者均在术中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其中经颈内静脉置管47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209例。患者术后CVP平稳,未出现血容量不足或肺水肿现象。结论 CVP测定是食管癌术后病情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护理中要准确掌握测量方法,正确判断测量数据,防范影响CVP值的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置管护理方可保证患者康复。
-
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8例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规范化专科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另外,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提出了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血糖的监控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可减少围手术期各种护理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附子饼隔灸法对缓解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附子饼隔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117例住院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及对照组58例,2组均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附子饼隔灸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关节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5%,对照组为84.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附子饼隔灸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改善具有很好的疗效。
-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包扎止血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处理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648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24例、传统组21 3例和止血器组211例,3组分别采用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法、传统的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法和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法。观察3组的徒手压迫时间、止血费用、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在制动时间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改良组和止血器组较传统组减少了徒手压迫时间,传统组和改良组较止血器组降低了患者的止血费用。结论 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减少了徒手压迫时间,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止血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方法 将2010年1~12月我神经内科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可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为提高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我院2009年1~12月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对手术室护士的用药安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用药差错、患者投诉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手术室护士用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预防差错事故、安全护理、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中级执行和辅助护士-初级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分别采用问卷调查3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层级管理能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高年资护士投入临床一线,增强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不同干预模式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改善官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接受官颈冷刀锥切手术的官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蓝丝带俱乐部组(蓝丝带组)、伙伴式支持组(伙伴式组)和常规组,3组实施相应的不同模式的健康教育,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在术后6个月进行评定。结果 120例患者中回收有效答卷100份。蓝丝带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术后6个月FSFI得分比较,除性交痛方面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条目得分和总分方面,蓝丝带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伙伴式组患者术后6个月FSFI总分和各分条目得分共7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蓝丝带组与伙伴式组患者术后6个月FSFI量表总分和6个分条目得分共7个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蓝丝带俱乐部活动及伙伴式支持健康教育2种模式能有效改善官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冷刀锥切术后的性生活质量。
-
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干预
目的 探讨尿失禁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措施。方法 分析患有尿失禁女性的生活质量评价及干预的研究现状。结果 尿失禁在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性生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能够预防及控制尿失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应当在社区开展一些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尿失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不同冲管方式对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堵管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堵管的冲管方式。方法 对体外循环术后253例留置有创血压者分别采用定期脉冲式冲管(84例)、加压袋持续冲管(82例)和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87例),比较3种不同冲管方式堵管发生率。结果 使用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较单用一种方式,其堵管率及总堵管率显著降低。结论 使用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能有效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的堵管。
-
自制气管切开切口护垫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气管切开围手术期常规护理[1]。气管切开切口常规以无菌纱布保护切口处皮肤的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但纱布容易被浸湿,患者感觉不舒适,容易引起伤口感染,需要经常更换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
烧伤药联合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将烧伤药与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联合应用,观察其效果,为临床Ⅱ期和Ⅲ期压疮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便利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择循环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由家中带入医院发生Ⅱ期和Ⅲ期压疮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与对照组18例。对实验组实行烧伤药与湿性敷料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给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2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烧伤药与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联合应用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避免被污染,加速了压疮愈合,提高了治愈率。
-
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外科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外科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各6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HAMD及SF-36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2组患者的HAMA、HAMD及SF-36评分均较自身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较好,值得在外科中推广应用。
-
1例电子结肠镜检查后不明原因腹腔内出血患者的护理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疾病诊治不可替代的一种检查方法。近年来,虽然电子结肠镜检查操作很成熟,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且不可忽视,检查前后的观察与护理必不可少。
-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儿科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受外界刺激时,其心理与行为受主观情绪支配性大,是一个特殊群体。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一项侵入性操作,而患儿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会产生害怕甚至抵抗输液的行为,如哭闹、易动、不配合等,给治疗工作的展开带来一定难度。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哮喘的护理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儿童哮喘安全、有效的方法,被WHO全球哮喘防治会议列为首选[1]。同时,在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很莺要,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
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家属2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属心理需求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患儿家属对患儿疾病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治疗与护理质量的要求、对住院环境的要求涉及的15个项目均有很强的心理需求,家属关心的问题是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结论 了解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其需求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无创性护理干预
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产后出血,我国首要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仍是产后出血[1]。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宫缩乏力性出血在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占首位,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产妇的精神因素,主要表现为抑郁、恐惧、焦虑。
-
不同护理模式对剖官产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剖宫产率达37.5%[1]。为促进剖宫产产妇尽快康复,降低因剖宫产给母婴带来的并发症,我院对剖宫产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并与同期传统的剖宫产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循证护理是将传统的护理模式向以科研成果为基础的护理模式转变,护理人员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新的护理研究成果,并及时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整体提高护理素质,从而做到终身学习、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患者亦可获得新的健康信息,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进机体的健康[1]。
-
“2+1心理护理模式”对产程中产妇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分娩是每一名产妇的必经阶段,分娩过程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产妇心理因素影响分娩期生物学指标及产妇所选择的应对方式,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
亲属对眼球摘除患儿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究眼球摘除患儿照顾者体验的本质,以期了解其照顾者的看护体验及需求。旨在为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进行护理,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我们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眼球摘除患儿的照顾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挖掘出5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个人时间安排受到限制,健康信息需求,经济负担过重,回归与重建。结论 通过此研究可以帮助护士对眼球摘除患儿照顾者进行更好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我们对眼球摘除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大大提高眼球摘除患儿的生活质量。
-
护理本科生的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随着护理本科毕业生(简称护生)逐年增多,就业已不再容易,甚至有些医院来校挑选实习生时就由于种种因素把某些护生拒之门外。面对着未来实习、就业的压力,处理不当会导致悲观、焦虑等负性心理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
脑外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外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颅脑外科收治的脑损伤患者,调查其护理危险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充分了解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这些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解决措施。结论 根据每个临床科室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教学方式探索
恢复健康的勇气。护士更多的是在无意识中表露自己的观念并影响着产妇的情绪和行为。作为护理人员,更多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3.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址s表示,采用£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手外科专用托手架的制作与应用
手外伤及手部手术后的早期护理中,要求患者平卧位,一般患肢抬高20-30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其是手外科断肢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护理因素。既往国内外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无患肢置放专业支架,均采用枕头或临时制作平台,患者舒适度差,而且高度容易改变,妨碍观察病情,治疗效果不稳定;另一方面当创面有较多渗出时,临床清洗更换被服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成本增加,加重患者的住院费用。
-
腹腔镜手术中鞘卡的固定方法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开展,腹腔镜技术已经成为外科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也趋于大型复杂化。由于长时间的手术,在鞘卡中频繁更换各种操作钳、电凝钩、超声刀等。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少,腹壁薄,鞘卡极易脱出,影响手术的进行。
-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86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2组的治疗护理优良率。结果 实验组对医疗评价的优良率为100.00%,而对照组对医疗评价的优良率为88.14%,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在完成常规治疗操作的同时,还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做法很值得在临床推广。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1例,分别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2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后,术后3d内饮食摄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干预后的便秘例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施以包括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腹部按摩、活动锻炼指导等内容的健康护理路径,既能考虑到骨科患者的共性也能照顾到不同患者的个性差异,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对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给女性生活带来巨大痛苦的疾病。医学家朱丹溪曾指出,“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则病乳岩”。乳岩即是现代医学中的乳腺癌。乳腺癌的治疗结果使患者面临着2种丧失:一是部分躯体的丧失,二是女性性征的丧失。
-
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29例医源性早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改善认知,疏导负性情绪,通过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解除患者生活中的一些心理社会刺激源。让产妇学会接纳事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注意心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SAS和SDS量表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通过对医源性早产产妇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以积极的言语和行为影响和改变产妇,可促使产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探讨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易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干预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及不良反应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静脉炎、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等血液不良反应及神经系统毒性和脱发等方面相比,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围手术期应注重从健康指导、针对性心理护理、针对性不良反应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药物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痛苦并提高其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