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외과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36
  • 国内刊号: 32-179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唐金海 曾庆琪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乳腺癌外周血cfDNA ErbB-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与肿瘤Her-2表达的关系

    作者:梁骁;郭萌;宋文哲;李莹;祝志强

    目的:探讨非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游离无细胞的DNA( cfDNA)中ErbB-2基因启动子区5’CpG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肿瘤组织中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分离非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fDNA,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 BSP)对分离出的cfDNA及外周血细胞DNA的ErbB-2基因启动子区进行5’CpG甲基化分析,免疫组化及FISH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 ErbB-2基因启动子区5’CpG的甲基化只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浆cfDNA中检测到(19/40),在其对应的外周血血细胞中未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fDNA的ErbB-2基因启动子区5’CpG甲基化和其肿瘤组织Her-2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fDNA ErbB-2启动子区5’CpG的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组织Her-2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外周血cfDNA ErbB-2启动子区5’ CpG甲基化状态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Her-2表达情况,有可能作为乳腺癌Her-2状态观察的新窗口,可用于帮助乳腺癌分子分型判断,是否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并作为Her-2阳性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胸椎椎旁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淼;潘雪峰;李敏;杜敏;胡正群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胸椎椎旁阻滞(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TPVB)与静脉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索减少术后慢性疼痛(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侧开胸手术的患者192例,根据手术镇痛方法分为TPVB组(97例)与PCIA组(95例)。随访术后CPSP的发生率,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分析CPSP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TPVB组CPSP的患者较PCIA组显著减少,患者总体满意率较优(P<0.05),但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单次TPVB联合术后PCIA镇痛可能是改善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更合理的方法。

  • 半胱胺抑制催乳素依赖性肿瘤的机制

    作者:王松;蒋忠军;包铮;胡聂;罗平

    目的:通过半胱胺( Cysteamine,CS)对体外催乳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影响与催乳素受体( prolactin receptor,PRLr)的相关性研究,来探讨CS抑制催乳素依赖性肿瘤的机制。方法以人宫颈癌CasKi细胞株、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结肠癌SW480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C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S对各细胞中PRLr的表达量影响,直线相关统计分析CS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RLr表达量的关系。结果102 mmol/L的CS细胞增殖抑制率高,10-5 mmol/L以下无增殖抑制作用,抑制效益呈剂量依赖性;CS对催乳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在24h时细胞抑制率高,且对宫颈癌CasKi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次之,结肠癌SW480细胞株低。PRLr在宫颈癌CasKi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次之,结肠癌SW480细胞株低;CS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株、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效应与抑制hPRLr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低浓度CS能在体外抑制催乳素依赖性肿瘤宫颈癌CasKi细胞、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可能与降低细胞内的PRLr表达水平有关。

  • ERCC-1、BRCA-1和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周彤;刘燕文

    目的:探讨以铂类、紫杉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乳腺癌敏感蛋白Ⅰ型(BRCA-1)、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IHC )检测74例以铂类、紫杉类为基础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ERCC-1、BRCA-1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 ERCC-1表达率60.81%,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及吸烟史无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ERCC-1高表达率45.45%,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83.33%(P=0.001)。(2) BRCA-1表达率59.46%,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无关,与病理(0.016)及吸烟史(0.002)有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BRCA-1高表达率47.33%,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76.67%(P=0.016)。(3) Survivin表达率51.35%,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及吸烟史无关,在化疗有效的患者中 Survivin高表达率40.91%,在化疗无效的患者中高表达率66.67%(P=0.035)。结论 ERCC-1、Survivin低表达,BRCA-1高表达患者能从含铂方案的化疗中获益,提示三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因素。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TC-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杨传盛;黄湛;罗智辉;雷睿文;陈卓荣;吴家豪;欧林洋;李敏

    目的:探讨血清标记物STC-1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STC-1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60例乳腺癌患者的糖链抗原125(CA-125)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比较检测过程中STC-1与CA-125的特异性与敏感度。结果8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TC-1的阳性表达率为43.8%(35/80);而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STC-1的阳性表达率仅为5.0%(2/40);30例健康人中无1例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的外周血STC-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组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在乳腺癌的检测过程中:STC-1的特异度明显低于CA-125,而其敏感度却明显高于CA-125;二者联合使用时检测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STC-1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乳腺癌外周血STC-1的含量升高可以作为一个癌变的高危指标。

  • 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腹腔镜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晓风;谢德红;王云雷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局部进展期( T4N0M0及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分为治疗组(n=29):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600 mg;对照组(n=31):术中以氟尿嘧啶注射液1000 mg冲洗腹腔。两组患者术后化疗方案相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例数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的1年、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以及1年、3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可降低腹腔镜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并可提高3年生存率。

  • 应用真空辅助活检系统进行乳腺多发病灶的诊断性切除

    作者:毕铁强;周军;汪瑞;李淑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biopsy, UGVAB)系统对具有适应证的乳腺多发病灶和单发病灶诊断性切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的345例乳腺小病灶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通过UGVAB系统连接旋切刀穿刺到超声定位病变,尽可能完全切除病变。术后对诊断为良性病变的患者进行随访和超声检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较好的顺应性。多灶性病变组不适症状发生率(18/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病灶均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多灶性病变组中癌或ADH的发生率(14/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灶性病变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良性病变残留率均高于单发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后并发症的良性肿瘤患者均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良性病变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复查中无假阴性。结论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对具有适应证的乳腺多灶性病变进行诊断性切除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

    作者:崔笠;何小舟;徐仁芳;许贤林;薛钟;夏炜

    目的:探讨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3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于术后8~16天出现肉眼血尿,保守治疗血尿无明显好转,经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血尿消失,假性动脉瘤也完全消失。随访4~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 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的眼睑缺损

    作者:李晓洁;邓宏伟;王安;潘登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眼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邻近皮瓣转移和自体唇黏膜移植修补眼睑缺损。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眼睑形态和功能的恢复,同时兼具美容功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基层医院面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与分析

    作者:李保喜;鲁凯

    目的:探讨厚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基层医院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7例(26.9%),以平滑肌瘤多见;恶性肿瘤19例(73.1%),腺癌多见。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6例(23.1%),空肠8例(30.8%),回肠12例(46.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黄疸等。术前与术后诊断相符1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1.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高度怀疑该病可能;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特别是腹腔镜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振中;刘东利;王惠萍;许里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8例行FNAB检查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分类,对其中手术治疗的132例患者的组织病理与细胞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32例患者的FNAB检查结果应用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分类,将标本分为6类,分别是:标本无法诊断占7.6%;良性病变占43.2%;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占19.7%;滤泡性肿瘤及可疑滤泡性肿瘤占5.3%;可疑恶性肿瘤占6.8%;恶性肿瘤占17.4%。将FNAB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对照后发现: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1%和97.6%,阳性预测值为93.8%。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是可靠的方法。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仲悦娇;李晟;朱梁军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或复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3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 mg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第1天至第7天,总量为105 mg,共持续168小时,第6天开始联合 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3例患者共完成54周期治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ORR)23.1%,疾病控制率(DCR)为69.2%,中位PFS为4.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和外周感觉神经麻木等,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压迫气道的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作者:林锋;冉鹏;肖家荣;刘文;胡晓;林鹏;曾燕

    目的:探讨压迫气道的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压迫大气道的纵隔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大小10 cm ×6 cm ×5 cm~20 cm ×18 cm ×18 cm。13例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为气管局部软化,予气管切开,植入加长气切导管,2周后顺利拔出导管。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10例;神经鞘瘤2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压迫气道的纵隔肿瘤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评估、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后的严格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PICC置管所致细菌性静脉炎的防护体会

    作者:陈进

    目的:探讨PICC置管所致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464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细菌性静脉炎的护理经过,分析细菌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64例患者中12例(2.6%)发生了细菌性静脉炎,经局部湿敷等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11例顺利完成化疗疗程,1例拔管。结论规范护理操作和强化健康教育是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的根本保证;已发生细菌性静脉炎者经过积极的处理和干预,90%以上是可以治愈的。

  • 俯侧卧位在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美玲;柏红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中采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对体位摆放所需时间、手术时间、体位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生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按手术体位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俯侧卧位组(A组)、90°侧卧位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手术体位摆放所需时间、手术时间、皮肤组织受压情况以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A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的体位相关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且医生的满意度高(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俯侧卧位可以缩短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并能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 品管圈活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鼻胃管脱管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焦红朵;张玲玲;李静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鼻胃管脱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PDCA( Plan 计划,Do 实施,Check 确认,Action 处置)循环的4个阶段10个步骤,对食管癌术后住院患者鼻胃管脱管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工作责任心,在进行规范置鼻胃管操作及固定的同时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鼻胃管脱管率从30.4%下降至7.8%,明显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安全性。结论通过PDCA循环方法查找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规定具体的护理操作流程、方法及质量追踪,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 IV-3000贴膜用于肿瘤患者PICC换药的效果评价

    作者:沈掩瑜

    目的:探讨IV-3000贴膜用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换药的效果。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0例在PICC换药中选用施乐辉(IV3000)透明贴膜。 B组30例选用3M透明贴膜。对两组患者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B组为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乐辉(IV3000)贴膜可以有效减少PICC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

  •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研究近况

    作者:殷章居;乔以伦;李国仁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认为起源于胸膜间皮层下方的纤维母细胞。根据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佳治疗方法。作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结合认识,对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研究近况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提供讨论。

  • 假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青桥;王颖毅;张军霞;黄华兴

    假基因( pseudogene)是指基因组中与正常编码蛋白基因序列相似,但缺乏功能的DNA序列。自从1977年假基因被发现以后,假基因主要被认作为无功能的进化遗迹。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部分假基因不但能够行使转录或翻译功能,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作者就假基因的发现、分类、产生、特征、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背部弹性纤维瘤1例

    作者:吕辉洋;刘青;王翔;娄君鸽;高晓丽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69岁,无意中发现左背部肿物2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左侧肩背部可见凸出肿物,触及大小约5.0 cm ×2.0 cm ×2.0 cm,质韧,界清,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双腋下、双锁骨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 乳腺癌肾转移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廖土明;谢克基;郭刚;王宇雄;关刚强;王鹏;何燊

    目的:探讨乳腺癌肾转移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其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行后腹腔镜下患肾切除术的乳腺癌肾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特点、病理特征、发展及预后。结果2例均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肾转移并行后腹腔镜下患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诊断示乳腺癌肾转移(浸润性癌伴淋巴结转移,肾肿瘤与乳腺肿瘤形态一致,腺样结构,核分裂像多,见大量坏死组织),免疫组化示Vim(-),CK(+)。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并随访2年内死亡。结论乳腺癌肾转移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结合免疫组化及病史、病理可确诊,后腹腔镜患肾切除术对缓解并发症的进展有积极意义。

  • 晚期妊娠合并巨大无性细胞瘤1例

    作者:陈琍;刘雪花

    无性细胞瘤是中度恶性的卵巢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妇女,占女性原发性恶性肿瘤5%左右,妊娠合并无性细胞瘤较少见,目前仅见于个案报道[1]。早期妊娠合并无性细胞瘤一般无特殊症状,不易被发现,可因下腹部不适就诊或产前检查时被发现。常规B 超检查很难对妊娠期卵巢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肿瘤的类型、分期及转移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处理。本文报道1例晚期妊娠合并巨大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经过及诊治,为同类病例的处理积累临床经验。

  • 术中测定脾、门静脉血中胰岛素、C肽和血糖浓度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价值初探(附1例报道)

    作者:杨勇;杨军;丁亮;李向农

    胰岛素瘤由Nicholis于1902年首先报道在尸检时发现。发病率为1~4/百万[1],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恶性占10%左右。该瘤体积小,90%病灶直径小于2 cm,30%小于1cm[1]。因此,多数患者首次发生低血糖时无法得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为3年[2];术前、术中的定位诊断也常感困难。我院2014年2月收治1例胰岛素瘤患者,我们尝试通过术中测定脾静脉、门静脉血中胰岛素、C肽和血糖的浓度梯度变化,以观察这一方法对术中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肾组合性血管内皮瘤术后肝脏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俞星;计彩红;夏盛全;王平;王勇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3岁,因“胸痛、发热2天”于2014年4月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患者1年前因“右肾癌”在我院行“肾癌根治术”治疗,因病理类型特殊,我院病理科曾予以报道[1],请UCLA会诊终诊断“肾脏组合性血管内皮瘤”。术后患者恢复可,定期复查胸部X片和腹部B超,10月来未见复发转移征象。1月前患者在我院复查腹部MRI时发现肝脏Ⅵ段多发异常信号,大小约3.8 cm ×2.1 cm,符合血管瘤征象,当时未予重视。2天前患者突发双侧胸痛,疼痛评分3分,伴有发热,高38.8℃,有轻度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罗音。血常规:WBC 18.4×109/L,中性粒细胞83.7%;C反应蛋白:206.1 mg/dl。胸部CT检查:右侧胸腔积液,右下肺膨胀不全。上腹部增强CT结合脏器声学造影检查:肝脏Ⅵ段可见一囊实性团影,大小9.9 cm ×6.1 cm,提示转移性肝肿瘤伴破裂出血。 PET-CT检查:右肾区未见异常高葡萄糖代谢灶;肝Ⅵ段内可见混杂密度肿块,放射性摄取呈不均质性增高,早期和延迟现象SUVmax分别是7.24和6.97,考虑为转移性病灶(图1)。患者及家属拒绝行外科手术治疗,考虑血肿进行性增大,经MDT讨论改行放射介入下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术中见左右肝动脉及分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副肝右动脉及右结肠动脉有破裂征象,分别予以栓塞治疗(图2)。术后予以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反复有胸痛、发热症状,规律引流后胸水仍持续存在。术后30天腹部MRI复查:肝脏囊实性团块较前增大,为10.9 cm ×10.2 cm。考虑患者体质较弱,家属再次拒绝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在一次“起夜”时突发胸痛、咳嗽、咯大量鲜红色血,转ICU后3天,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气促症状进行性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 成人颅内神经母细胞瘤1例

    作者:徐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于2014年10月20日清晨醒来时突发左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且伴有疼痛,7天后到医院检查,左眼视野完全缺损,眼底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差,自主体位,检查合作。辅助检查:生长激素基础值11.2μg/L (男性正常值<2.0μg/L )。尿香草基杏仁酸(VMA)187.9μmol/24 h(正常值9.6~49.5μmol/24 h)。头颅MRI检查(图1)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右侧颞部头皮软组织肿胀,蝶鞍及双侧筛窦内为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充填。

中国肿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