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

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중국졸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65
  • 国内刊号: 11-54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strok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阻力指数对颈动脉斑块应变成像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莉;程令刚;郭士源;何文;颜丹

    目的 探讨阻力指数对斑点追踪应变成像(X-strain imaging,XS)评价颈动脉斑块运动特点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9例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检查,并根据颈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分为高阻力指数组和低阻力指数组,比较两组间颈动脉斑块不同位置应变及运动特点.结果 两组间颈动脉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高阻力指数组较低阻力指数组斑块各个位置的运动明显,斑块顶部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心端及远心端肩峰处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阻力指数可以影响颈动脉斑块运动,阻力指数增高,斑块应变及运动更明显.

  • 脑微出血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薛静;王昊;高培毅;祁宇;郝丽娜

    目的 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80例发病6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图像上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两组:CMBs阳性组和CMBs阴性组;同时根据CMBs病灶的发生部位和数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和分级.参照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Ⅱ(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Ⅱ,ECASSⅡ),对梗死溶栓后HT分类进行改良分组,分为HT阴性、HT-1型和HT-2型.应用χ2检验对CMBs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HT分型情况、CMBs阳性患者中不同发生部位的HT分型情况、CMBs不同数目分级的HT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CMBs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占31.3%,CMBs阳性组、CMBs阴性组之间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5);CMBs发生率、发生部位、数目差异在HT阴性组、HT-1型、HT-2型之间均无显著性(P>0.05),但CMBs阳性患者发生HT-2型比率高于CMBs阴性患者.结论 CMBs阳性、CMBs部位及数目与梗死后HT无明确相关性,CMBs不应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绝对溶栓禁忌,但可增加溶栓后HT的危险.

  • 限制性立方样条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与卒中的J型曲线

    作者:任海丹;吕奇玮;王书军;卢云;安仕广;夏芳

    目的 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值与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血压截点与卒中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中的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中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10 mmHg或>150 mmHg的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60 mmHg或>90 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 2.32,95%CI 1.36~3.13,P=0.009)、糖尿病(HR 2.07,95%CI 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 1.89,95%CI 1.16~2.98,P=0.014)、SBP<110 mmHg(HR 1.62,95%CI 1.11~2.24,P=0.032)或>150 mmHg(HR 1.79,95%CI 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 2.47,95%CI 1.37~4.18,P=0.008)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抗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血压值与卒中的J型曲线现象;SBP<110 mmHg或>150 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 机械取栓和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王子亮;薛绛宇;白卫星

    目的 对比机械取栓和支架植入两种血管内治疗方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回收支架组使用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作为第一治疗措施合并或不合并其他补救措施,支架植入组采取支架植入作为血管再通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再通率、临床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共计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可回收支架组48例,支架植入组16例.可回收支架组初次使用可回收支架取栓后再通率仅仅为18.75%,37例接受了补救性治疗措施,两组终再通率未见明显差异(P=0.566).与可回收支架组相比,支架植入组术中操作时间明显较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48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P=0.885)、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P=0.817)未见差异,术后3个月良好预后(P=0.884)以及死亡率(P=0.874)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单独使用可回收支架取栓效果欠佳,往往需要其他补救性治疗措施,直接支架植入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门冬氨酸钾减轻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顾漪;赵育梅;苏玉金

    目的 门冬氨酸钾(potassium 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TBI通过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control ed cortical impact,CCI)产生.门冬氨酸钾组或溶剂对照组在CCI发生后30 min以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62.5 mg/kg剂量的PA,观察脑血流灌注量,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皮质损伤体积,并检测脑水肿以及脑组织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乳酸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结果 在CCI引起的大鼠皮质损伤中,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急性给予62.5 mg/kg剂量的PA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降低皮质损伤体积(P<0.01),减轻脑水肿(P<0.05).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门冬氨酸钾治疗组显著减少ATP缺失(P<0.01),降低乳酸含量(P<0.05),并增加钠钾ATP酶的活性(P<0.05).结论 PA能通过增加ATP含量和钠钾ATP酶的活性并降低脑水肿,对TB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PA在临床脑损伤时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韶雅;李敬伟;徐运

    卒中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高达60%~80%.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颅内动脉狭窄较颅外动脉狭窄多见,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易受累.但人们往往过多地在意血管狭窄程度致脑缺血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如斑块性质、斑块位置、侧支循环状况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很多研究者认为,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比狭窄率更重要.也有研究者认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这些致病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加深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指导治疗.

  • COL4A1/A2基因变异与出血性脑血管病及梗死后出血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索阅;李伟;王拥军

    4型胶原作为基底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脑出血过程中血脑屏障的破坏相关,是许多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实验中血脑屏障破坏的观测指标之一.随着基因测序及分析技术的发展,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策略的临床研究发现,COL4A1/A2基因的变异不仅与一些单基因遗传综合征相关,也与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研究COL4A1/A2变异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梗死后出血转化为代表的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治疗新思路是有益的.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与脑缺血事件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潇祎;庄仲;赵锡海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斑块进展可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脂质核增大、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等特征.随着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以评价斑块进展为目的的前瞻性研究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斑块进展与未来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本文将对评价斑块的影像学方法的可重复性以及斑块进展与未来脑血管事件相关性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并为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吕肖玉;鞠奕;赵性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所有眩晕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相对于重力作用方向)诱发.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各种内耳疾病等有关,耳石复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BPPV患者无论治疗与否疾病缓解率较高,但是仍有复发情况存在.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 增殖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作者:袁正洲;郑洪波;李经伦;李作孝

    增殖性脑血管病(cerebral proliferative angiopathy,CP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以颅内存在弥漫性密集增强的巨大血管网状空间,同时具有弥漫的增生血管供血为影像学特征表现的脑血管病.其在颅内动静脉畸形中占3.4%的比重,但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动静脉畸形明显不同.其表现主要为癫痫、头痛和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由于该疾病直到近几年才被单独提出来,截至2016年4月6日,国内尚无文献对其报道.本文就CPA的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新研究做综述,旨在提高对CPA的认识,为未来更好地诊治做铺垫.

  • 动脉管壁磁共振扫描在缺血性卒中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秦海强;王伊龙

    传统的缺血性卒中动脉影像学检查包括 计 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 omput e 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等.这些技术可以发现管腔的异常,但不能够准确描述血管壁上的病变.而大多数脑血管病是血管壁异常引起的疾病,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只是血管壁病变引起的结果,因此研究者开始越来越关注血管壁的影像学检查[1].随着磁共振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新扫描序列的开发,扫描时间的逐渐缩短,磁共振的动脉管壁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例如,3T磁共振下的二维扫描序列,像素大小可以达到2.0 mm×0.4 mm×0.4 mm时,扫描一个2~4 cm厚度的组织时需要5~7 min.3T磁共振下的三维扫描序列,进行0.5 mm同向像素大小的扫描,扫描时间为7~10 min.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将在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的分析中发挥强大作用.

  • 科学的见证

    作者:王拥军

    京西宾馆,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这个始建于1959年的苏式风格的宾馆,外观朴实无华,却是中国政治风云忠实的见证者.打开中国大门、改变中国历史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此.改变国家命运和历史进程的很多重大活动都在这个宾馆举行.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科学
  • 微信互动平台联合PBL、TBL在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的应用

    作者:王雪梅;王艳玲;耿晓坤;朱静;李晓梅;杜会山

    目的 探索微信互动平台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应用于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依托微信互动平台的PBL、TBL联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由同一教师按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授课.比较两组学生课后成绩变化及对教学方式的主观性评价.结果 实验组成绩平均提高(41.2±6.2)分,高提高55分,低提高29分;对照组成绩平均提高(32.8±8.6)分,高提高49分,低提高19分,实验组成绩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认可并乐于接受联合PBL、TBL的微信互动平台教学方式.结论 在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依托微信互动平台采用PBL和TBL教学,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信 PBL TBL 脑血管疾病
  •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中加强"互动式"教学

    作者:王新高

    "互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作者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互动式"教学体会,提出教学主管部门应重视临床带教工作,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带教老师应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充实自我;实习学生应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参与,大胆互动;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建立微信交流群等.师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互动方式,使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佳教学效果.

  •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

    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即每12 s新发1例卒中;而每年因卒中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 s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1].2016年5月中国脑卒中大会的报告显示:卒中导致我国人群的残疾率高达75%,且目前我国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卒中不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还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随着卒中及其相关认知障碍研究结果的陆续发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已成为当前国际卒中研究和干预的热点,因此,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提出"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2月的国际卒中会议也提出了"需将认知障碍和卒中干预策略进行整合"的理念.2016年5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联合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联合发布了首部《成人卒中康复指南》,该指南更加强调了记忆与认知评估在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且ⅠA级推荐卒中患者应进行认知功能训练[3].

  • 中医卒中先师(七):锡纯分型

    作者:

    张锡纯(1860-1933),河北人,民国中医学家(图1).张锡纯是典型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1893年,他科举落第后,30多岁开始学中医,大器晚成,后又涉及西医.十年寒窗,行医应诊,张锡纯在50岁时开始出版《医学衷中参西录》(图2).从学生开始,几乎十年一步成了国内名医,这或许是受到了中西汇通的影响吧.

    关键词: 卒中 中风 中医
  • 基于高分辨磁共振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颈动脉高危斑块发生率的多中心研究(CARE-Ⅱ):方案设计和研究思路

    作者:赵锡海

    1 研究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关于中国卒中患者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50%)的发生率报道不一(13%~41.7%),而更多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病变是中国人群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准确识别颈动脉易损斑块并研究其人群分布特征对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绝大多数研究均采用血管成像技术来测量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以此来评估斑块的易损性.由于动脉血管存在正性重构效应,以狭窄来评估斑块的易损性会造成明显低估现象.病理学上易损斑块主要表现为大脂质核、薄纤维帽、斑块内出血等斑块成分特征.

    关键词:
  • 3D T1黑血序列:颈动脉夹层诊断的得力助手

    作者:郭珍妮

    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在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高达10%~25%,颈部动脉夹层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是动脉-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受损.早期准确的诊断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一般来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但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既可以表现为单纯头痛、颈部疼痛、Horner综合征、颅神经麻痹等局部症状,也可以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脊髓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影像学检查在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 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珠;韩翔;董强

    颅内动脉夹层即颅内血管壁内血肿,是导致中青年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因血管管径细小,走行迂曲,颅内动脉夹层诊断较困难.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放射性检查手段,可直接观察到动脉夹层所致的特征性壁内血肿信号,因而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 高分辨率磁共振在卒中动脉管壁成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俊芳;吴云成

    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愈来愈受重视,HR-MRI已经逐渐被引入颅脑动脉管壁成像的研究当中,为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在卒中动脉管壁成像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中国卒中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