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부유림상의학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作用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国内外5种大型专业数据库,筛选出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再人工筛查确定适宜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退热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初筛得到443篇文献.经过人工检索,8篇文献符合要求而被纳入标准.其中,3篇文献共有49例川崎病患儿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5篇文献共有406例患儿接受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共有33例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435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各组间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意义.①甲基强的松龙组(3篇文献):24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18例发生,两组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在退热方面,1篇文献显示甲基强的松龙组发热时间明显较丙种球蛋白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2篇文献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②强的松组(8篇文献):28例发生冠状动脉瘤,阿司匹林对照组11例发生,3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强的松组76例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对照组75例发生,3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激素治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尚无差异或增高.在缩短热程上两者差异也不显著.尚可进一步通过更大数量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本结果.目前治疗川崎病不主张单独应用激素.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存活61例分析
目的 对61例存活5年以上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 对这61例ALL患儿通过骨髓形态分型、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MIC)、临床分型和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通过不同时期3组化疗方案及4种髓外白血病防治方法比较,了解其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61例5年以上存活ALL患儿与176例5年以下存活患儿比较,二者染色体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7),临床分型、骨髓形态分型及免疫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1例5年以上存活的ALL患儿中,不同时期3组治疗方案无病存活率比较,VC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组与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L-门冬酰胺酶、强的松)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采用60Co头颅照射为主的治疗方案,3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采用大剂量氨甲碟呤(HDMTX)防治组,无CNSL发生,5例发生睾丸白血病(TL)的患儿均系60Co头颅照射组,HDMTX组无TL发生(P=0.000).61例5年以上存活ALL患儿中,25例已存活10年以上,现仍然存活,另36例存活5至10年者中,有5例死于骨髓复发,这两者骨髓复发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3.78,P=0.072).纳入本研究的所有ALL患儿中,26例MRD检测呈阳性,其中14例化疗停止时已转为阴性,13例仍长期存活;12例停止化疗后MRD呈弱阳性者,其中7例长期存活.结论 系统规范化疗,是ALL患儿长期存活的关键,骨髓复发、髓外白血病是影响存活的重要因素.MRD转阴,可以作为患儿停止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凝血功能变化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新生猪凝血状态,以及部分凝血因子促凝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凝血功能变化.方法 制作新生猪HIBD模型,并设对照组.于恢复正常供氧后0h,24h,48h及72h时,测定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凝血因子Ⅱ,Ⅴ,Ⅸ,Ⅺ的促凝活性.结果 在HIBD后48h,APTT,PT,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凝血因子Ⅱ,Ⅴ促凝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凝血因子Ⅸ,Ⅺ促凝活性,在HIBD后48h均数高,有上升趋势.结论 在HIBD中存在凝血功能改变,在HIBD后48h变化显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进一步加重脑缺氧缺血.这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机制中"脑血流改变"的致病因素之一.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慢性宫颈炎700例,分为聚焦超声治疗组(超生治疗组)500例,微波治疗对照组20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 超声治疗组中、重度宫颈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微波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后,宫颈修复过程中阴道排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治疗组明显低于微波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及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宫颈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正常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抑制素A水平的研究
目的 检测正常孕妇在各孕周血清抑制素A(Inhibin-A)的浓度,并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1例正常孕妇及33例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清中Inhibin-A的水平,统计分析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清Inhibin-A中位数的差异.结果 正常孕妇Inhibin-A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子痫前期孕妇血清Inhibin-A水平显著高于相同孕周正常孕妇的中位数.结论 正常孕妇血清Inhibin-A浓度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加,Inhibin-A浓度在子痫前期患者中明显升高.Inhibin-A升高对子痫前期发病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的相关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胆道闭锁(BA)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发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6例胆道闭锁患儿进行CMV检测,29例进行Kasai手术,将其分为CMV阴性组(6例)、CMV-IgM阳性组(12例)和CMV-pp65阳性组(11例)三组,分析各组术后3个月患儿黄疸消退率和术后6个月内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检测肝门纤维块CMV-pp65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分级的病理改变.结果 CMV阴性组和CMV-IgM阳性组术后3个月内黄疸消退率显著高于CMV-pp65阳性组(P<0.05);两者术后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后者(P<0.05).CMV-pp65阳性组肝门纤维块CMV-pp65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较高(72.7%),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较其他两组严重.结论 围生期CMV正在复制可能加重胆道闭锁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影响患儿术后黄疸消退及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机撤离时的呼吸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时呼吸力学指标的范围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2例机械通气撤机时,新生儿在持续气道正压(CPAP)模式、脱机拔管前及拔管后20min等条件下的呼吸力学指标范围.根据拔管48h内是否重新插管,将以上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结果 成功组的呼吸力学范围:平均气道阻力(Rawmean)为(93.7±14.3)cmH2O/(L·S)(1cmH2O=98.07Pa)、呼吸系统顺应性(Crs)为(0.65±0.09)ml/(cmH2O·kg)、呼吸功(WOBp)为(1589±133.2)g·cm/(min·kg);失败组:Rawmean为(98.6±15.5)cmH2O/(L·S)、Crs为(0.57±0.08)ml/(cm H2O·kg)、WOBp为(1782±148.6)g·cm/(min·kg).Crs与WOBp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脱机成功率为95.4%.结论 呼吸力学的检测对新生儿呼吸机的撤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功的检测,更具有实际意义.
-
B超诊断子宫破裂1例报道
患者 女,28岁,孕37w+3d,孕2产1.因进食较多后,自觉上腹部疼痛,呈持续状,以剑突下为主,自觉胎动增多,伴恶心、呕吐1次.随后上腹部疼痛减轻,下腹部疼痛加重.无阴道流血、流水症状.既往无心、肝、胃、肺疾病史,2003年行人流1次.入院后体格检查:T 37.1℃,P 88次/分,BP 133mmHg/69mmHg,R 20次/分.腹部透视:两侧胸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影,中腹部见气体影,未见明显液气平面.
-
服毓婷引发阴道大出血2例报道
1病例简介例1 女,24岁,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加重5d.LMP2003年12月3日,经量同以往,因服用毓婷于12月18日出现阴道流血,遂到我院查血β-HCG为0miu/ml.
-
双头联体双胎畸形1例报道
1病历摘要患者 女,34岁,G5P1+3,孕32+2周,住院号为171532,因外院B超发现联体双胎于2004年12月22日急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患者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多胎、畸胎史,未服用促排卵药物,孕期无有毒、有害药物及毒物接触史.患者11年前顺产一活女婴,健康.产科检查:宫高为34cm,腹围为94cm,先露头,高浮,胎方位扪及不清,胎心率为150次/分,律齐.
-
小儿交替性偏瘫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患儿 王某,男,2岁零2个月,因发作性瘫痪1年于2004年3月29日入院.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肢体交替性或同时不能动弹,入睡时瘫痪消失,醒后数分钟再次出现,持续2d~3d缓解,每月发作1~2次,感冒易诱发.院外多处就诊诊断不明,曾用654-2等治疗无效.个人史:生后不久发现心脏杂音,超声诊断为室间隔缺损(膜周型,缺损约为0.5cm).PE:生长发育较同龄儿落后,不能行走,可扶站,只会发单音,左眼微斜视,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特殊.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可闻及二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不大.EEG,CT,MRI,MRA检查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小儿交替性偏瘫,先天性心脏病(室缺).
-
反复盆腔多发性平滑肌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 女,37岁,已婚,G1P0.因反复盆腔包块13+年,复发4+月入院要求行第5次手术.患者13年前因腹痛发现盆腔包块在当地行剖腹探查,手术失败包块未切除;术后1个月至我院求治,术前仍疑卵巢恶性肿瘤,因手术困难、失血多达5000ml,行全子宫切除术.
-
表皮生长因子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retardation,IUGR)是造成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由于发病原因复杂,至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多种细胞增生或分化.其在母体内的变化可能参与了IUGR的发病机制.现就EGF与IUGR的关系作一综述.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35~45岁妇女,发病率为20%~30%.其病因不明,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及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全子宫切除术虽避免了子宫肌瘤的复发,但却使患者丧失了生育能力.
-
孕产妇猝死
孕产妇猝死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孕产妇猝死约占孕产妇诊断死亡的5%.引起孕产妇猝死的原因很多.目前大量研究认为,孕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休克,水、电解质紊乱等.孕产妇一旦发生猝死,要求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孕产妇猝死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的探讨,已逐渐被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50例分析
本文总结1993年7月至2002年12月,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50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新生儿病例报道如下.
-
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病例共计124例,我们对其中64例应用立止血进行治疗.病例选择条件:有呕吐咖啡液体或出血,排柏油样大便或暗红色血便,无皮肤、脐部等其他部位的出血,查潜血实验呈阳性,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排出咽下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将这1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接受立止血64例为观察组,另外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重、开始出血的胎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
-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严重而顽固的剖宫产出血常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药物治疗、宫腔纱布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都是该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2年1月起采用B-Lynch缝合术抢救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较重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婴幼儿MP感染逐渐增多[1].早期诊断MP感染,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现分析报道21例MP感染临床病例.
-
儿科学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及疾病诊治水平,全方位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医学科学.儿科学教学是在讲授人体发育的过程中,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群体和个体、整体和局部、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内容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机地结合和贯彻.儿科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的艰巨任务.整体儿科学教学的结构和内容,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儿科学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
儿童持续性腹泻的临床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一项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有3.38亿到10亿儿童患腹泻,其中460万儿童死于腹泻[1].
-
一种奶咀辅助异常乳头哺乳的方法
乳头异常常使母乳喂养困难,笔者介绍用奶咀辅助进行母乳喂养的方法.1方法根据婴儿的体质及吸吮力,选用普通奶瓶的橡皮或硅胶奶头,将奶嘴头顶部切成"-"或"+"形开口,直径为2.5mm~3mm(或者将奶咀顶部开3mm×3mm的小口),第1次喂奶时护士协助产妇平躺身体靠近床边,头部垫高约40cm;婴儿身下垫以被褥,使婴儿侧卧并面向母亲;护士用手先挤一些奶在奶咀里,然后用示指和中指将奶咀底盘平坦部紧贴在乳晕周围固定,保证婴儿将奶咀头完全含完,上下唇正好在奶咀的突出部,吸吮1~2次奶头内即可形成负压;护士另一手辅助按摩挤压乳房,促使乳汁排出.喂哺8min~10min后换喂另一侧.产妇学会后可取卧位、坐位哺乳.经过一段时间练习,逐渐尝试去掉奶咀并过渡到直接母乳喂养.
-
微创外科简史
微创外科的主体是内腔镜外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初始阶段:标志是1804年德国Phlip创制出世界上第1台能进入体腔观察的导光器--金属管直肠镜.一直到1877年,研制成功第1台间接膀胱镜.
-
血尿的定位诊断及预后
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包括各种肾实质疾患、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畸形、外伤、药物,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其病因复杂,病因诊断有时很困难,尤其是不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的孤立性血尿患儿,往往不易明确病因.因此,对血尿患儿如何进行有选择、有计划的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判断预后并制定随访和治疗方案甚为重要.关于血尿的定位诊断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
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和预后
孤立性血尿(isolated hematuria)是指仅尿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化验改变及肾功能改变者[1].以往曾称之为"单纯性血尿".
-
有关儿童血尿的几个问题
血尿(hematuria)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多样,一般经临床病史、体检和血、尿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肾活检等手段综合分析可作出病因诊断,但终仍有部分血尿原因有待于动态观察.现就临床工作中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
粘多糖贮积症是溶酶体贮积病的一种.它是因为溶酶体内的不同水解酶缺乏,导致粘多糖在体内多个脏器和组织中堆积,而形成的疾病.粘多糖贮积症包括数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不同酶活性缺乏的遗传病,所以在基因或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上完全不同.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