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近视眼LASIK手术前后调节所致眼前段结构变化的比较
目的 探索近视眼LASIK手术前后调节致眼前段结构变化的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3~8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0例年龄在18~39岁近视患者,按近视程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统一行标准的LASIK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个月用眼前段OCT对非主导眼进行不同调节状态下眼前段扫描分析,测量该眼在调节放松(0.0 D)和诱发3.0 D调节两种状态下的眼前段参数术后变化,包括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暗瞳直径的大小.结果 60例患者,轻中度近视组32例,高度近视组28例.两组患者在调节放松状态下(0.0 D),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瞳孔直径在手术前后各时期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发3.0 D调节时,轻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瞳孔直径在术前和术后1周、1、3个月的变化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晶状体厚度在各时期的变化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轻中度近视组=3.595,P =0.025;F高压近视组=3.310,P=0.046),轻中度近视组术后1周晶状体的变化量较术前减少,高度近视组晶状体的变化量术后3个月较术前增大.结论 近视眼LASIK手术前后调节所致的眼前段改变,不同程度近视和不同部位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调节所致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和瞳孔直径变化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术后早期(1周)调节所致的晶状体改变量均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可以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远期(3个月),高度近视调节所致晶状体的变化量甚至高于术前水平.
-
Foxp3和IL-1O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Foxp3和IL-10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眼科采集制作的30例原发翼状胬肉切除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组织中Foxp3与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翼状胬肉上皮层及上皮下纤维层中可见Foxp3阳性细胞明显表达,正常结膜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少量表达.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6.32±1.65)个/HPF和(2.01±0.12)个/HPF,IL-10的含量分别为(9.12±2.37) ng/L和(5.30±1.48) ng/L,翼状胬肉中Foxp3、IL-I0的表达强于正常结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翼状胬肉中Foxp3与IL-10含量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 高水平的Foxp3和IL-10表达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因素.
-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应用对比观察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丝裂霉素C (MM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临床效果以及丝裂霉素不同浓度之间的疗效对比.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济南市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72例(74只眼)单纯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后复发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MMC观察组(56只眼)和对照组(18只眼).其中:MMC观察组按计量不同,再分为应用0.2 mg/ml丝裂霉素C18只眼、应用0.5 mg/ml丝裂霉素C19只眼和应用1 mg/ml丝裂霉素C19只眼,计三组,并于应用泪道激光打通闭塞孔后联合不同浓度的MMC浸润5 min后放置泪道引流管1个月;对照组18只眼,应用泪道激光打通后单纯放置泪道引流管1个月.随访6~10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泪溢情况、肉芽形成后消失情况、下睑缘角膜间泪液弧高度以及泪道冲洗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MMC组浓度为0.2 mg/ml有14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浓度为0.5 mg/ml有17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浓度为1 mg/ml有19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0.2 mg/ml与1 mg/ml之间有差异,0.2 mg/ml和0.5mg/ml两者之间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吻合口处肉芽组织和膜闭的形成有减少趋势.其泪溢症状改善有效率为MMC观察组94.43% (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12/1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9.617,P=0.002).结论 MMC作为抗代谢类药物对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MMC浓度的升高,其吻合口处肉芽组织的形成、吻合口的膜闭明显减少.
-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治疗的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100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用卡洞法检查分成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应用阿托品散瞳检查屈光度及矫正视力,进行双眼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包括戴镜、精细目力训练、视刺激疗法.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检查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和基本治愈率.结果 治疗前后主视眼眼别未见转换,在治疗的第1、3、6、12个月,主视眼视力进步行数分别为(2.23±1.11)、(3.00±1.33)、(3.48±1.40)、(3.72±1.42),非主视眼视力分别为(1.93±1.27)、(2.98±1.35)、(3.49±1.42)、(3.73±1.38);主视眼基本治愈率分別为51.0% (51/100)、78.0% (78/100)、82.0% (82/100)、87.0%(87/100),非主视眼分别为36.0% (36/100)、74.0% (74/100)、82.0% (82/100)、86.0% (86/100).主视眼矫正视力进步行数和基本治愈率在治疗的第1个月均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4.18,P <0.01,x2=4.58,P=0.03),而在第3、6、12个月则均相近,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主视眼眼别未发生改变,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而中、长期疗效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
目的 评价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潍坊医学院临床学院眼科中心就诊的21例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术后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好矫正视力HM/眼前~0.1,平均为(0.02±0.05),术后佳矫正视力FC/30 cm~0.5,平均为(0.25±0.0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24,P<0.01).术前眼压3~7 mmHg,平均为(5.21±1.65) mmHg,术后眼压为11~20mmHg,平均为(13.56 ±1.94) mmHg,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0246,P<0.01).术前中央前房深度1.01~2.79 mm,平均为(2.11±0.56) mm;术后中央前房深度2.19~3.10 mm,平均为(2.45±0.23) m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737,P=0.0139).术后所有患眼的中央前房深度与健眼基本相等.UBM检查证实睫状体均复位.结论 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临床疗效显著,适时的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角膜穿通伤缝合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83例(83只眼)角膜穿通伤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全景OCT检查.结果 眼前节全景OCT发现,23只眼发生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发生率为27.7% (23/83).OCT显示为角膜基质水肿,角膜内皮面连续性中断,可以有内皮面成角或形成三角形空隙.结论 对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患者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发现角膜内表面对合不良的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
角膜接触镜屈光度含水量在连续日戴中对眼表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含水量、不同屈光度的角膜接触镜对眼表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5~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集的屈光不正患者29例58只眼,按球镜屈光度分为低度组(14只眼)、中度组(15只眼)和高度组(29只眼)共3组.其中高度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两组,一组(15只眼)与低、中度组均配戴高含水(55%)角膜接触镜;另一组(14只眼)配戴低含水(38%)角膜接触镜.各组分别于配戴前、配戴后1、3、6个月检查其角膜中央厚度、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观察角膜接触镜对眼表的影响.结果 低、中度组在配戴高含水量镜片后,角膜厚度、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在各时期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配戴高含水镜片后角膜明显变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液分泌量在1、3个月时较配戴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在3、6个月时较配戴前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配戴低含水量镜片后角膜变薄,且在1个月时配戴高含水镜片者变薄程度大,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液分泌量在各时期无明显变化,泪膜破裂时间在3、6个月时较配戴前缩短,且与配戴高含水镜片的变化在各时期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度屈光不正者在短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其角膜生理状态变化不明显.高度屈光不正者在配戴过程中会出现角膜变薄、泪液分泌量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且镜片含水量的增加会加重以上变化.高度屈光不正者在配戴角膜接触镜时要更加注重镜片参数和设计以及配戴方式和时间.
-
原发性眼后节缺血性疾病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眼后节缺血性疾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眼后节缺血性疾病患者99例(99只眼),分为三组,A组:32例(32只眼)一过性黑矇,男19例,女13例,平均(64.31±8.15)岁;B组:31例(31只眼)视网膜动脉阻塞,男20例,女11例,平均(63.39±8.06)岁;C组:36例(36只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男19例,女17例,平均(63.50±8.53)岁.对照组:同期门诊30例(30只眼)非眼后节缺血性疾病患者,男12例,女18例,平均(63.03±7.91)岁.对A、B、C3组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其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部位及类型,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752,P<0.01),其中颈动脉中度与重度狭窄分为50%及9.4%,明显高于对照组.B、C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67.7% (21/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7,P =0.003).A、C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颈动脉各部位斑块的分布比例比较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76).结论 一过性黑矇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关系密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重要因素.
-
体重指数对眼压和眼脉动幅度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和眼脉动幅度(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6月3日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名正常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每一个体的BMI (kg/m2).采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测量其IOP和OPA,同时测量受检者的血压.根据BMI将受检者分为3组:1组(17名),BMI<25 kg/m2;2组(23名),25 kg/m2≤BMI<30 kg/m2;3组(20名),BMI≥30 kg/m2.采用SPSS17.0软件对3组间的IOP、OPA、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的IOP、SBP和DBP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F =0.022、2.695、1.259,P>0.05),而3组间的OPA值差异比较却有统计学意义(F =50.273,P<0.05),其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3组的OPA值低.结论 BMI较高者,其OPA值偏低,发生青光眼的危险性增加.
-
双板层角膜移植对高危角膜移植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板层角膜移植对高危角膜移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的高危角膜移植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并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双板层角膜移植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穿透性角膜移植组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术后定期复查裸眼视力、眼压、眼底及裂隙灯检查;术后1、3、6、12个月行验光(查矫正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双板层角膜移植组患者平均年龄(43.6±16.5)岁,术前视力为FC/20 cm~0.1;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患者平均年龄(45.3±15.7)岁,术前视力为FC/20 cm~0.08.两组患者年龄及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2,P=0.199;t=116.5,P =0.264).双板层角膜移植组裸眼视力在术后1、3、6、12个月均优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双板层角膜移植组较穿透性角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37,P=0.014),术后3、6个月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44、1.592,P =0.137、0.135),术后1年双板层角膜移植组优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P =0.038).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双板层角膜移植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较穿透性角膜移植组缓慢.术后1、3、6、12个月双板层角膜移植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高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有2例在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双板层角膜移植组均无病例发生.手术后1年内穿透性角膜移植组共有6例发生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5.3% (6/17);双板层角膜移植组有2例发生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 (2/8),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487).经抗排斥处理,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有4例排斥反应被控制,2例角膜植片出现混浊;双板层角膜移植组2例排斥反应均被控制,植片恢复透明.结论 对于高危角膜移植患者,双板层角膜移植较穿透性角膜移植视力恢复理想,内皮细胞密度下降缓慢,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但仍需要大样本及长时间的观察来进一步证实.
-
翼状胬肉不同术式术后干眼的观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8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40例4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B组40例4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l、3个月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中术后1、3个月均较术前BUT缩短、Schirmer Ⅰ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时,发现术后1、3个月时B组BUT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0.027);术后1、3个月时B组Schirmer Ⅰ较A组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3个月内对泪膜功能有影响,术后3个月后泪膜分泌功能逐渐恢复.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早期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
眼睑裂伤2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眼睑裂伤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247例(265只眼)眼睑裂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47例眼睑裂伤病例中,男女比例为3.05:1,平均年龄(39.10±15.82)岁.致伤原因多为殴斗、酒后摔伤、车祸所致.致伤力量直接作用于眼睑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眼睑组织裂伤,可合并眼球损伤、眼眶骨折及周围组织结构损伤.结论 眼睑裂伤大多合并眼球及眶周组织损伤,及时就诊及正确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两种波长自发荧光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关特征的分析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前后相关的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表现,提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前后相关特征的理解.方法 对2013年1~8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的局限性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7例48只眼(伴黄斑脱离43只眼,黄斑在位5只眼)成功行巩膜扣带术,所有患眼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脂褐质相关眼底自发荧光检查(FAF)和黑色素相关眼底自发荧光检查(NIA).对比分析FAF和NIA的检查结果.结果 术前12只眼(25%)视网膜脱离边界FAF和NIA均为强荧光,余36只眼(75%) FAF和NIA均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术前所有患眼视网膜脱离的区域FAF和NIA均表现为弱荧光(100%).术后14只眼(29.17%)视网膜复位区域FAF和NIA表现为强荧光;10只眼(20.83%) FAF和NIA表现正常;余24只眼(50%) NIA表现为弱荧光,而FAF则表现不一,其中17只眼(35.42%)为弱荧光,6只眼(12.50%)为强荧光,1只眼(2.08%)正常.术前伴黄斑脱离的43只眼中,术后黄斑FAF均表现为弱荧光(100%),但NIA则表现不一,9只眼(20.93%)不存在黄斑下液,NIA为强荧光;34只眼(79.07%)存在黄斑下液,其中30只眼(88.24%) NIA为强荧光中夹杂点状弱荧光,4只眼(11.76%)NIA为强荧光.结论 FAF与NIA结合可以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边界,评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早期黄斑及复位区的相关特征.
-
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医学影像学技术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1例(31只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CT、MRI、PET-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脉络膜黑色素瘤行B型超声检查29例:呈蘑菇状8例,圆顶状5例,半圆形7例,类圆形8例,弥散型1例;其中23例内回声前部较强,向后回声逐渐减弱,伴有挖空现象和脉络膜凹陷,包括1例伴有声影,其余6例不典型.CDFI检查26例:丰富血流12例,中等丰富11例,不丰富3例,血流位置基底部多于中央部;呈树支状5例,点状或短带状11例,条状10例,多数病例可见睫状后动脉系统供血.MRI检查25例: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者22例,2例在T1WI呈中信号、T2WI呈低信号,1例在T1WI呈中高信号、在T2WI呈中偏低信号.CT检查17例,均发现异常表现,多缺乏特异性,CT值+68~+111Hu,平均+70Hu.发现球内高密度影蔓延至眶内5例.PEET-CT检查共3例:其中2例发现示踪剂浓聚.结论 超声和MRI检查是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可靠的方法,CT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对于较大的脉络膜黑色素瘤PET-CT显示瘤细胞的代谢水平增高.
-
结膜筋膜瓣覆盖角膜术在眼球萎缩整形中应用
目的 探讨保留萎缩眼球配戴薄型义眼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轻中度眼球萎缩患者18例(同健眼相比眼球突出度相差4~7 mm),按照就诊顺序分成A组(10例)和B组(8例)两组,术中将萎缩眼球的角膜上皮和角巩缘上皮组织彻底清除,其中A组将上方球结膜和筋膜同时向下滑行,覆盖整个角膜并固定于下方角巩膜缘下方巩膜上,与下方筋膜和结膜分层缝合.B组将上方筋膜结膜和下方筋膜结膜分层缝合并固定于角膜水平中央部位.术后1个月订做并配戴个性化义眼,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10例患者结膜筋膜覆盖好,无角膜暴露,患者无异物感;B组8例患者中有2例角膜中央有一水平裂隙,并有异物感.两组患者双侧睑裂高度、眶区饱满度及眼球活动度均十分相似,外观改善满意,达到了美容效果.结论 轻中度眼球萎缩应用完整结膜筋膜瓣覆盖角膜,术后筋膜和角膜愈合良好,角膜不易暴露,配戴个性化义眼后,美容效果好.
-
硅油乳化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一定时期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乳化集中趋势及其发生率,探讨硅油乳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行硅油填充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原始疾病、有无晶状体、硅油填充时间、硅油填充次数归类,统计硅油乳化发生情况.结果 符合标准者807只眼,其中硅油乳化108只眼(13.4%).硅油乳化发生情况:根据不同原始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P=0.04);根据有无晶状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1,P<0.01);根据硅油填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4,P=0.006);根据硅油填充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18,P>0.05).结论 硅油填充术后硅油乳化的原因与原始疾病、有无晶状体、硅油填充时间有一定关系,与硅油填充次数无关;应适时取出硅油,以减少硅油乳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 对2003~2010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AIDS合并CMVR的患者共34例49只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间接眼底镜、九方位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血清CMV抗体检测.总结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病变的可能影响因素.其中16例24只眼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更昔洛韦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至1年.结果 视力<0.1者34只眼(其中无光感6只眼,手动7只眼,指数8只眼);0.1~0.5者11只眼;>0.5者4只眼.眼底检查29只眼视网膜上见大片融合性黄白色坏死灶,边界不清,伴视网膜出血及血管炎改变,其FFA示晚期病灶区域弥漫性荧光素渗漏;12只眼周边部视网膜颗粒状坏死灶,边界欠清,未见明显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血管管壁改变,FFA示病灶区域强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4只眼视网膜前见大片灰白色增殖膜;4只眼继发视网膜脱离.13只眼治疗后视力提高,眼底病变萎缩,出血吸收.结论 CMVR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坏死性的视网膜炎,伴出血及血管炎.玻璃体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对CMVR有较好效果.
-
分离性垂直斜视术后远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患儿术后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36例(66只眼),其中30例双眼DVD,6例单眼DVD.24例伴有上斜视,8例伴有内斜视,4例伴有外斜视,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下斜肌功能亢进.33例行单纯下斜肌转位术,3例行下斜肌转位术联合上直肌后徙术.12例合并水平斜视者,其中10例行一期手术,2例行二期手术.观察术后1年的眼位、下斜肌功能、代偿头位、睑裂、眼球运动、同视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年29例(80.56%,29/36)患儿术后下斜肌亢进消失,恢复满意,7例(19.44%,7/36)改善;25例(69.44%,25/36)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其中19例(76%,19/25)恢复同时视功能,4例(16%,4/25)恢复融合功能,2例(8%,2/25)恢复立体视.结论 手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转位术后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不明显,且能纠正10~35△的垂直斜视,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的较佳方法.
-
超乳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处理和预防二例
例1男,78岁.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于2010年4月23日住入我院眼科.全身情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术眼情况:视力0.12.裂隙灯检查:角膜透明,前房清,晶状体混浊程度3级.使用天津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SW-20009 A/B超检查,前房深度2.78 mm,晶状体厚度4.17 mm.眼轴长度23.22 mm.非接触眼压计检查(日本产TOMEY F-T1000):眼压17.5 mmHg(1mmHg=0.133 kPa).次日在我院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术前20 min复方托比卡安扩瞳,瞳孔直经约5~6mm,选用角膜半透明区宽3mm,隧道长约1.3mm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囊口大小约5~6mm.水分离、劈核法原位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注吸模式吸除晶状体皮质,在吸除皮质残存1/3时眼内压突然升高,后囊膜隆起前房几乎消失.注吸头无法进入前房,停止手术.B超提示无脉络膜上腔出血,诊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90 min后裂隙灯下检查,前房形成,深约3mm.继续进行手术,吸除晶状体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吸除黏弹剂,前房内注入灌注液恢复眼内压,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术后第一天换药所见:视力0.3,裂隙灯下见角膜内皮略有皱褶,前房深度约3mm,瞳孔直经约4mm,人工晶状体囊袋内位置佳.眼压20 mmHg.术后1周复诊:视力0.8,眼压18 mmHg.
关键词: -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瞳孔残膜一例
患者女,5岁.因“发现视物不清1年”于2013年3月2日入院.否认既往特殊病史.入院体检:VOD 0.06/OS 0.06,IOP OD 22 mmHg/OS 22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区片状色素膜且完全遮盖瞳孔(图1),缝隙处可见晶状体透明,眼底红光反射存.入院诊断:(1)双眼瞳孔残膜;(2)双眼弱视.患儿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通过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分别行右眼及左眼瞳孔残膜切除术.手术方法为术前充分散大瞳孔,分别于颞侧及鼻侧角膜缘做穿刺口,于前房填充黏弹剂,针头部从小孔处伸入到膜状物与晶状体之间再注入黏弹剂,使膜状物与瞳孔缘及晶状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术中完整分离残膜,做前房灌注,用23G玻璃体切割头切除残膜.术后体检:VOD 0.12/OS 0.12,IOP OD 17 mmHg/OS 16 mmHg,双眼瞳孔形圆,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前囊表面少许色素附着(图2).术后随访6个月,体检:VOD 0.3/OS 0.3,IOP OD 18 mmHg/OS 17 mmHg,双眼瞳孔形圆,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
关键词: -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合并黄斑异位一例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ierende hyperplastischer primarer vitreus,PHPV),是一种先天性玻璃体发育异常性疾病,是存在于视神经和晶状体之间的原始玻璃体纤维和血管残留物,表现为视盘部位明显的纤维胶质增殖以及原始玻璃体增生.其发生原因为胎儿期原始玻璃体未消退并有增殖所致.患者呈散发性,90%为单眼发病[1].黄斑异位系黄斑距视乳头的距离异常,表现为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的缩小或增大,可为单侧或双侧[2].在以往报道中,均未见PHPV合并黄斑异位和(或)黄斑异位合并PHPV的报道.近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发现“PHPV合并黄斑异位”一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虹膜劈裂症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双眼胀感半个月于2013年4月23日来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视力:右眼0.3,左眼0.4;眼压:右眼38 mmHg,左眼41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周边前房深度约1/3CT,下方虹膜前层组织分解成纤维状,向前膨隆、断裂,游离端漂浮于前房液中,虹膜基质呈“针织状”改变(图1),双眼玻璃体混浊,视盘边界清、色尚可,C/D=0.4,视网膜血管走行可,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前房角镜检查:双眼前房角窄Ⅱ,可见不均匀色素覆盖前房角.临床诊断:双眼虹膜劈裂症,双眼闭角型青光眼.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3天后眼压下降,右眼15 mmHg,左眼13 mmHg.继续抗青光眼治疗,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良好.
关键词: -
双眼先天性瞳孔闭锁伴虹膜囊肿一例
患者男性,15岁.因双眼自幼视物不清,于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全身检查:胸部X线及腹部B超均正常,心电图正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5.3 mmol/L.眼科检查:双眼球水平震颤,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12,右眼角膜透明,KP(-),前房常深,周边前房约3/4CT,Tyn(-),瞳孔闭锁,上方见隆起的虹膜组织,瞳孔呈针尖样改变,晶状体及眼内窥不清(图1A).左眼角膜透明,前房常深,Tyn(-),瞳孔闭锁,中央0.5mm透见晶状体前囊膜,眼内窥不清(图2A).予双眼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连续3次点眼,瞳孔状态无变化.
关键词: -
眶部脂肪分布生理功能及异常病理改变
文中介绍了眶脂肪在眼部的分布为中央部和外周部脂肪,外周部脂肪根据其在眶前后部又分为眶前及眶后部脂肪,而眶前部脂肪中重点介绍了上下睑脂肪垫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功能,并介绍了眶部脂肪异常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研究进展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常见的致病机制,而晶状体在瞳孔阻滞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解除晶状体因素的影响,可以从发病机制上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且随着白内障手术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成为可能.但由于手术适应证的不统一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问题,使得有关手术结果的报道大相径庭.为此,现对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目前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感染性角膜炎诊应用进展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IVCM)是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角膜层图像,对感染性角膜炎的快速准确诊断具其独特优势.IVCM在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应用受限于分辨率,但对实验室诊断阳性率较低的棘阿米巴和丝状真菌性角膜炎,其作用已经明确.此外,IVCM尚可用于评估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情况的监测.
-
氯通道阻断剂对氧化应激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影响
目的 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 (3-苯丙胺)苯甲酸(NPPB)和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以晶状体上皮细胞HLE B-3为实验对象,用500 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为t-BHP处理组,常规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在t-BHP存在或不存在下分别加入5、100、200 μmol/L的氯通道阻断剂NPPB或DIDS培养12 h,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AO/EB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Fluo-3/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BHP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降低、抗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内ATP含量降低、细胞内MDA及钙离子含量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BHP处理组比较,NPPB或DIDS处理组(100、200 μmol/L)皆可使得细胞存活率增高及凋亡率降低,并明显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凋亡形态,增强SOD活性及提高ATP含量,降低细胞内MDA及钙离子含量,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通道阻断剂NPPB和DIDS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HLE-B3细胞凋亡,减轻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晶状体上皮细胞内钙负载及改善其氧化还原稳态的失衡有关.
-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昆虫细胞中重组表达Legumain蛋白
目的 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获得Legumai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建立基础.方法 实验研究.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陕西省眼科中心应用克隆Legumain蛋白基因,并将其基因片段插入pFastBac载体获得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得到重组Bacmid,转染昆虫Sf9细胞,Western Blotting印迹和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 获得了Legumain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 Blotting印迹和SDS-PAGE分析表明,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Sf9细胞后表达Legumain蛋白,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成功获得Legumain蛋白,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侵袭与转移机制的作用奠定了工作基础.
年 | 期数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