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眼底伴有灰色病灶的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影像学特征

    作者:毛爱玲;周才喜;魏炜;杨绍辉;冯娜

    目的 观察眼底伴有灰色病灶的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光学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直接和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检查确诊的23例眼底伴有灰色病灶的急性CSC患者26只眼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彩色眼底像、FFA、ICGA、FD-OCT检查结果,重点观察灰色病灶在各种检查中的光学影像表现.结果 FFA早期所有患眼的灰色病灶处均有1~3个不等的活动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渗漏点出现,后期病灶均呈强荧光着色;ICGA早期所有患眼的灰色病灶及其周围的脉络膜血管区域性充盈迟缓,呈斑片状弱荧光,且弱荧光灶内也有强荧光漏点出现,与FFA中RPE渗漏点相对应.其中,23只眼弱荧光灶内还有脉络膜血管扩张,呈条带状强荧光,占88.46%;5只眼伴有小叶状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呈斑片状强荧光,占15.39%.ICGA后期,灰色病灶处亦均呈强荧光着色.FD-OCT检查,所有患眼灰色病灶对应处神经上皮下脱离腔内有柱状、环形中高等光反射物质连接于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脱离(PED)灶之间.其中,5只眼有RPE局部断裂,占15.39%.结论 眼底伴有灰色病灶的急性CSC有其独自的光学影像学特征,表现为:(1) FFA早期灰色病灶处有活动性RPE渗漏点出现,而后期呈强荧光染色;(2) ICGA早期灰色病灶处脉络膜血管表现为灌注不良或高灌注,后期亦呈强荧光染色;(3) FD-OCT显示灰色病灶处神经上皮下脱离腔内有中高等光反射物质分布,可伴有RPE局部断裂.

  • 频域OCT检测RNFL厚度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刘宇;唐瑜;周萍;李静敏

    目的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CACG和POAG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探讨其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的相关性,并揭示早期原发性青光眼RNFL厚度的特征性改变,从而客观评价频域OCT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Zeiss Cirrus HD-OCT 4000型和Zeiss Humphrey 750型全自动视野计对正常组20例(40只眼)和分成早期、中期、晚期的原发性青光眼组30例(52只眼)进行检测,将各个青光眼组中心30°视野内的MD和OCT检测的RNFL厚度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青光眼组RNFL厚度及视野MD程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正常人RNFL厚度为(112.91±9.36)μm,早期青光眼组为(94.43±7.67) μm,中期青光眼组为(80.82±10.36) μm,晚期青光眼组为(67.86±8.01)μm;正常人视野MD为(-0.88±1.53)dB,早期青光眼组为(-4.26±1.83)dB,中期青光眼组为(-7.43±2.64)dB,晚期青光眼组为(-17.06±5.85) dB.青光眼组RNFL与视野MD具有负相关,其中早期青光眼组相关系数为-0.537;中期青光眼组为-0.615;晚期青光眼组为-0.804.早期青光眼组各象限RNFL厚度为:上方(116.32±11.65) μm;下方(105.58±9.73)μm;鼻侧(75.40±10.91)μm;颞侧(70.28±13.08) μm.B组各象限RNFL厚度分别为:上方(140.15±8.79)μm;下方(137.29±10.07) μm;鼻侧(90.20±14.19) μm;颞侧(88.43±10.85)μm.经独立样本t检验A1组与B组上方及下方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侧及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频域OCT检测各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RNFL平均厚度随病程进展逐渐变薄.(2).频域OCT检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RNFL平均厚度与视野MD具有负相关性,能够客观地反应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程度.(3)早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上方、下方RNFL厚度均已明显变薄,通过频域OCT对上述两个RNFL厚度参数的检测,有助于更早地发现原发性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研究

    作者:叶宏权;韩宇;杨君;乐原;刘琼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83只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进行眼部检查并使用25项改良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手术前后视觉功能、日常生活和总体情况.结果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在远视力,暗视力,社交能力,精神状况,自信力和色觉状况等六个方面明显改善,但在近视力方面满意度明显下降.总体满意度从术前的29.37±4.58提高到术后3个月的64.54±3.57(t =-39.63,P=0.00).结论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满意度高,手术能极大地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形态和视力的研究

    作者:葛丽娜;沈丽君;赵振全;方海珍;郑景伟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研究影响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行玻璃体手术或巩膜扣带术成功复位病例,所有病例病程少于1个月,按术前视网膜脱离是否累及黄斑区进行分类,术前和术后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随访半年.结果 共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01只眼,其中脱离累及黄斑区为78只眼.行玻璃体手术为36只眼,巩膜扣带术为65只眼,术后半年内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一个月时复查OCT,在玻璃体手术组和巩膜扣带术组分别有55.56%和72.31%的患眼存在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异常,其中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多见.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有影响(x2=23.65,P<0.01).在巩膜扣带术组,术前视网膜脱离是否累及黄斑对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有影响(x2=30.331,P<0.01),对术后视力提高程度有影响(F =8.150,P<0.01).结论 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的手术方式对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有影响.行巩膜扣带术病例如术前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术后出现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异常的可能性大,术后视力恢复差.

  • 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原因分析——不可忽视的原发角膜内皮病变

    作者:洪颖;殷英霞;靳瑛;许永根;洪晶

    目的 分析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原因,证实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uch Endothelial Dystrophy,FED)是白内障术前检查不可忽视的眼部疾病.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因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角膜移植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类型及合并的眼部疾病.选取其中行单纯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角膜情况,包括裂隙灯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角膜内皮镜、眼前节照相,确诊FED,计算FED的检出率.结果 共收集85例患者,其中62例曾行单纯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19~85岁,确诊为FED的8例,男2例,女6例,年龄66~85岁,检出率为8%.角膜手术与白内障手术间隔为6个月至7年,首次角膜移植术7例,再次角膜移植术1例.确诊病例的裂隙灯下表现角膜内皮针尖大小、银箔样反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形态和大小不一,内皮面滴状赘疣形成.角膜内皮镜下见内皮黑区.结论 FED是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原因之一.白内障术前FED漏诊率较高,术前对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 圆锥角膜配戴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疗效评价

    作者:吕天斌;石迎辉;覃建

    目的 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圆锥角膜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症圆锥角膜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60眼):A组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B组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C组在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后15min再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1天与用药后第3、7、14天的眼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 Ⅰ 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变化.结果 在用药7天后三组患者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患者SⅠT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和治疗7天时测得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对眼部症状、BUT和SⅠT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改善角膜Fl染色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作用优于A组(P<0.05).SⅠT和Fl染色治疗前后比较,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和BUT作用优于B组(P<0.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能够促进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缓解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所致干眼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田璐;徐延山;路露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观察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evere NPDR)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后激光对视网膜组织结构及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53例(64只眼)DR患者随机分为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实验组);传统多波长氪黄激光组(对照组).随访时间3个月,光凝前进行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OCT及mfERG检查,术后1周、1月、3月进行BCVA、OCT及mfERG检查.比较两组异同.结果 激光术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出现明显增加,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20.722和23.752,P>0.05).两组P1波、N1波振幅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周下降显著,术后1~3月逐渐恢复,术后对照组各波振幅密度下降幅度较实验组明显且恢复速度慢.结论 本研究证实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疗效相同,并对视网膜功能损伤较小.

  • Chandler综合征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作者:杨耘;成洪波;黎明;曹玉丽;席文群;刘华英;林宝涛

    目的 应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Chandler综合征患者活体角膜各层组织的形态特点.方法 对21例(21只眼)的Chandler综合征患者,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其活体角膜的各层结构,总结其图像特点.结果 共焦显微镜下Chandler综合征患者角膜有如下特点:(1)角膜上皮细胞及角膜基质细胞在共焦显微镜下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2)角膜营养不良是Chandler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改变之一,在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疣锥状突起,病变的内皮细胞彻底丧失六边形结构,细胞变圆、变大,在中高反光的细胞体外有一圈由于细胞突起引起的暗反光圈结构,严重的患者可以形成山脊状隆起.(3)部分患者的虹膜在共焦显微镜下可出现粗细不同的支架状结构,这些虹膜支架结构在共焦显微镜下呈中-高度反光,部分呈树枝状排列,部分呈树干状排列,其周围可散在大小不同的色素颗粒附着.结论 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Chandler综合征中有重要作用,角膜营养不良是Chandler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改变之一,在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疣锥状突起,这种内皮细胞是Chandler综合征与其他类型ICE综合征鉴别的特点之一.

  •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TNF-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会;郝玉华;叶存喜;崔平;杜颖华;申景然

    目的 通过测定并比较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TNF-α的含量,并探讨其在硅油眼继发青光眼中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切人点.方法 选取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及术后无眼压升高、行硅油取出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单纯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病例行手术时抽取未稀释的房水约0.1~0.2 ml,-70℃深低温冰箱冻存备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房水标本中的TNF-α的含量.用SAS V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Ⅰ组14例,房水中TNF-α含量平均(1.0404±0.2449) ng/ml,第Ⅱ组16例,房水中TNF-α含量平均(0.6894±0.3152) ng/ml,第Ⅲ组17例,房水中TNF-α含量平均(0.7099±0.1992) ng/ml.经统计学分析,房水标本中的TNF-α含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65,P=0.0007,P<0.05),第Ⅰ组与第Ⅱ组、第Ⅲ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房水标本中TNF-α的含量在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患眼中明显升高,TNF-α可能是硅油眼继发青光眼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

  • 对比敏感度联合视觉电生理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姜正美;戈伟中;刘卫华;李小东;戚晓圆

    目的 探讨对比敏感度联合多种视觉电生理检查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内分泌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59例(118只眼),经检眼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分为三组,其中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 40只眼,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 38只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40只眼,分别对其行对比敏感度(CS)、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并和16名(32只眼)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各组和对照组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NDR组在中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在中频和高频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在各个空间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NDR、BDR、PDR组患者F-ERGb波潜时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潜时延长,各组之间比较b波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之间P-ERG的b波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NDR、 BDR、PDR组患者P-VEP的P100潜时延长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VEP P100潜时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各期P-VEP P100波幅下降不显著;糖尿病三组F~ERGb波潜时延长变化率大于P-VEP P100潜时变化率.结论 CS、F-ERG及P-VEP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即有改变,CS联合P-ERG检查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异常率较高.

  • 鼻内镜下经筛入路治疗筛窦源性眶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谊;吴文灿;朱豫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筛入路治疗筛窦源性眶良性肿瘤的简易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筛窦源性眶良性肿瘤患者6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经筛入路治疗,并设置对照组(行内眦部联合鼻侧皮肤切开肿瘤取出术)60例:观察眼球突出等恢复情况,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手术时间长短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术式简单易行,安全性好,它解决了目前困扰眼科医生在治疗筛窦源性眶良性肿瘤的困惑.

  • 改良甘油冷冻保存角膜用于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效果观察

    作者:范军华;李学喜;潘栋平

    目的 探索在没有新鲜供体角膜供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情况下,观察以改良甘油长期冷冻保存的角膜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效果.方法 角膜大面积溃疡并穿孔病例共10例10只眼,溃疡直径5~8 mm,穿孔直径2~4 mm.以改良甘油冷冻保存法保存2个月至2年的角膜进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观察植片透明情况、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眼压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10例患者溃疡均治愈无复发,植片呈半透明状,角膜植片上皮完全修复时间(10.2±3.6)d,植片水肿完全消退时间(30.7±6.8)d,眼压均正常.术后视力指数/眼前~0.25.结论 在没有新鲜供体角膜的情况下,以改良甘油冷冻保存法长期保存的角膜进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重症角膜溃疡穿孔,能保住眼球和部分视力,成功率较高.

  • 地塞米松眼内灌注液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作者:李燕子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眼内灌注液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炎症的作用.方法 将198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平衡盐液加地塞米松组96例,对照组96例,观察术后角膜、前房、后囊的反应炎症反应.结果 术后前房炎症和角膜水肿、后囊混浊,地塞米松加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盐液加入地塞米松后用在白内障手术,可减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减少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瞳孔散大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福燕;李青;娄雪菲;刘林鑫;李建阳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瞳孔散大的作用.方法 将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相近的患者90例180只眼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实验组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散瞳,比较两组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平均瞳孔散大面积(35.89±1.13) mm2明显大于对照组(28.56±1.16)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1).结论 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能有效促进DR患者瞳孔的散大,为DR诊断、治疗和临床观察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先天性特发性水平眼球震颤伴斜视21例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任小军;赵堪兴;潘美华;庄建福

    目的 观察分析先天性特发性水平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伴斜视病例21例,既往无眼外伤史和眼部手术史,男15例,女6例,年龄8~25岁.手术方法采用Parks法联合斜视矫正术.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原在位双眼同时视视力均提高2行或2行以上;18例患者头位面转角完全矫正,3例存在15°以内的面转角,其中2例欠矫,1例过矫.19例眼位正位,1例欠矫,1例过矫.结论 对于伴有头位和斜视先天性水平性冲动型眼球震颤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可以有效地提高视力,改善头位,同时矫正斜视.

  • 异体巩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17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雷;章锐;危文哲;赵芳;杨宁

    目的 观察异体巩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眼球摘除术后无法安装义眼的结膜囊狭窄患者行异体巩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诊6月至2年,10例手术术后能安装成品义眼,2例结膜囊水平径偏短的患者能配戴定制义眼片,对合并有眼窝凹陷的5例患者均二期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并配置合适的义眼片.结论 异体巩膜用于结膜囊成形术是一种使用安全、方便、制备保存容易的生物材料.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全脱离复位一例

    作者:黄家林;刘斌;朱增钦;欧武;严静熙

    患者男,65岁.2011年8月13日,患者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本院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艾格,硬IOL)植入术.术前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3.左眼角膜透明,前房略浅,瞳孔圆,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皮质混浊(+++),核硬度Ⅲ级,眼底模糊不清,眼压17 mm Hg.内皮细胞计数未查.诊断为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即在局部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

  • 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一例

    作者:王涛;黄红深;苏淑清;罗牧人;戴沈佳;张瑞雪;高辉

    患者男,28岁.左眼自幼视力不佳,来我院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 0.50DS→ 1.2;左眼视力0.02矫正不应.右眼未见异常.左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清,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散瞳检查:眼底后极部大面积白色斑,几乎将视盘完全覆盖,鼻侧白色斑呈直线状与视盘相连,白斑边缘及远端呈羽毛状,颞侧上下方白色斑沿神经纤维走行呈弓形分布,环绕黄斑区,黄斑中心凹反光点消失,于颞侧水平缝处,纤维排列整齐(图1).

  • Tolosa-Hunt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冰

    患者女,68岁.半月前因感冒出现鼻塞流涕伴有右眼球胀痛及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失眠;测眼压:右眼23 mm Hg,左眼21 mm Hg.给予降眼压,抗感冒等药物治疗,5天后双眼视物重影,右眼球运动不灵活,再给予止痛药物及针灸治疗,眼痛、头痛略有缓解,但重影逐渐加重,于2010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严重弥漫性层间角膜炎一例

    作者:张媛;张岩;高冬梅;姜耀和;谷树严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地预测性和较少的并发症,已经逐渐成为屈光不正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近红外激光,波长为1053 nm,持续时间只有几个至几百个飞秒.它是通过光裂解爆破作用,在组织中形成一道裂隙而将角膜分开,完全由电脑精确设计控制,能够大幅减少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有关并发症,如角膜瓣制作不全、游离瓣、纽扣瓣、瓣厚薄不均等.

  • 视盘小凹一例

    作者:刘敏

    患者女,41岁.主因右眼无明显原因视力下降、视物模糊10余天于2012年2月13日就诊.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不提高)、左眼0.8,眼压:右眼15 mm Hg、左眼14 mm Hg,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后查眼底:右眼视盘明显较左眼大,颞下视盘可见一边界清楚的近圆形灰白色凹陷,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黄斑区与视盘之间可见边界模糊大小约2.5 PD的暗红色隆起(图1);左眼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重度干眼手术治疗一例

    作者:宋金鑫;吴洁

    患者男,30岁.双眼红、异物感、视力下降20天.患者因“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于2010年10月在某医院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来源为其妹.术后2月病情平稳后出院,按内科医嘱口服抗排异药物(他克莫司3 mg/d、骁悉0.58 g/d及泼尼松80 mg/d),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及血液的他克莫司浓度,并根据转氨酶情况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

  • 小梁切除术中发生的脉络膜上腔出血一例

    作者:陈耿;高新博;张秀兰

    爆发性或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小梁切除术极为少见但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1,2].一旦发生,多数预后不良,可致视力完全丧失甚至眼球萎缩,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近,作者诊治了一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因及时发现脉络膜上腔出血和术后积极治疗,挽救了眼球并成功控制眼压,经三个月随访,效果稳定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形态学变化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作者:马山;孙先勇

    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放大倍率显微镜,能够对活体角膜组织进行无创,实时动态和四维(三维加时间)观察.文中就近年来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用于观察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形态学变化展开综述.

  • 睑板腺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田琴;周善璧

    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是一种原发于睑板腺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居眼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肿瘤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误诊,由于其具有易侵袭,易复发,易转移等特性,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文中就睑板腺癌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睑板腺癌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兔眼视网膜光凝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斌;马景学;安建斌;柴茜楠;杜颖华;郭秀瑾;崔月先

    目的 通过观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兔眼植入术后视网膜光凝参数及效果,为临床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光凝提供参考.方法 健康成年青紫蓝兔6只6只眼,2只眼植入ZM900型人工晶状体,2只眼植入Rezoom人工晶状体,2只眼作为对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两周,行视网膜光凝.于光凝术后1h,24 h,1周,4周分别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视网膜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别观察激光斑处荧光素渗漏情况和光凝后视网膜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ZM900组200μm光凝斑,平均能量(200.6±14.31) mW; 500 μm光凝斑,平均能量(219.2±3.93) mW; Rezoom组200 μm光凝斑,平均能量(203.6±9.77) mW,500 μm光凝斑平均能量(206.0±9.19) mW;对照组200μm光凝斑平均能量(116.2±14.99) mW,500μm平均能量(133.5±4.78) mW.两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00 μm和500 μm光凝斑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两种直径的光凝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激光能量大于对照组.所有组在光凝后1h、24 h、1周、4周,相同观察时间点内,光凝斑在眼底彩照和FFA中表现基本相同.OCT表现:ZM900组和Rezoom组在光凝后24h,光凝斑处神经纤维层增厚,光斑旁伴有明显的神经上皮脱离,而对照组光斑旁并未出现明显的神经上皮脱离.结论 折射型和衍射型人工晶状体都可以顺利完成视网膜光凝,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目视观察光凝斑强度可能造成光凝过度,建议对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适当减小光凝强度.

  • Endostatin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及影响Flk-1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平;康凤英;邓爱军;李娜;夏飞

    目的 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研究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它对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碱烧伤后立即球结膜下注射ES(1 mg/ml)0.1 ml,隔天一次,用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CNV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Flk-1表达.结果 (1)正常大鼠角膜未见Flk-1表达,碱烧伤使角膜Flk-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Flk-1表达被显著抑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组CNV平均生长长度和速度较B组显著被抑制,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碱烧伤后角膜内Flk-1表达显著增加,Flk-1表达增加是碱烧伤后促进CNV形成的重要原因.(2) ES通过抑制Flk-1的表达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了CNV的形成.

  • 天津市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李志清;张秀娟;孙慧敏;赵乐冬;苑晓勇;马志伟;穆郁;赵金荣;尚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1~3月在天津蓟县桑梓村进行青光眼的普查,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对≥40岁人群进行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40岁人群共1 987人,1 701人接受了检查及问卷调查,应答率为85.6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86,95%CI: 1.409~3.394)、青光眼家族史(OR=6.009,95%CI:2.151~17.253)、眼痛眼胀 (OR=4.485,95%CI:1.590~ 12.665)、一过性视物模糊或虹视(OR=5.651,95%CI:2.112~ 15.119)及白内障(OR=3.318,95%CI:1.290~ 8.481)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呈正相关,文化程度(OR=0.306,95%CI:0.122~ 0.765)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46,95% CI:1.239~ 3.719)及青光眼家族史(OR=6.604,95% CI: 2.141~20.374)均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青光眼的筛检、普查中,应重视青光眼症状的询问,对于高龄伴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定期随访.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