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未成年人Trapdoor眶下壁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

    作者:李月平;宋钰;赵红;潘叶

    目的 探讨未成年人Trapdoor眶下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手术预后,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Trapdoor眶下壁骨折未成年患者45例(3~18岁)临床资料,眶壁骨折修复术后随访6~9月.结果 未成年人Trapdoor眶下壁骨折患者在同期同年龄段眶骨骨折患者中占41.3%,致伤原因依次为:意外摔伤或碰伤、袭击伤害,车祸.双眼视物重影是伤后主要就诊症状(97.8%),51.1%患者伤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眼-心反射.100%患者有不同程度眼球运动受限,原在位眼位与眼球运动障碍分级构成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11.18,P=0.025).CT扫描检查显示43例(95.6%)肌肉组织崁夹于骨折缝隙.末次随访,21例眼球运动障碍完全恢复,复视完全消失;17例仅周边视野存在复视;7例功能视野有复视.伤后≤5d与伤后6~14 d手术组、伤后≤5d与伤后>14 d组末次随访双眼视觉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8,P=0.029;x2=7.55,P=0.023).伤后≤5d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获得健全双眼视觉比例更高.结论 未成年人眶下壁Trapdoor眼眶骨折发生率高,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恶心呕吐等眼心反射表现是重要临床表现.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解除限制因素恢复肌肉血液供应,可以改善眼球运动障碍、消除复视,特别是早期手术(≤伤后5d)显著增加患者术后获得健全双眼视觉机会.

  • 两种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调节力的比较

    作者:胡晓丹;江晓丹;吕会斌;杨嘉瑞;李罗佳;李学民

    目的 对比分析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调节力,寻找解决白内障患者术后调节力不足的方法.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1至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51例(69只眼).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分为2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组(Tetraflex KH-3500)(A组,20例30只眼)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Tecnis ZCB00)(B组,31例39只眼).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术眼进行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及调节力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可以获得好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以及较好的佳矫正近视力,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裸眼近视力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患者术后的平均调节力为2,85 (2.70~3.26)D,B组患者则为0.95(0.63~1.35)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5,P<0.01).结论 相比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能使患者获得更加优越的裸眼近视力,显著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调节力.

  • 不同麻醉方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影响

    作者:奚春花;马凯;潘楚雄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对照研究.对2015年3~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2例,依据术者选择分为局部麻醉组27例及全身麻醉组25例.局部麻醉采用球后阻滞,全身麻醉采用喉罩通气,静脉或者静脉复合吸入维持麻醉.采集所有患者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一至三天空腹及三餐后血糖值,记录围术期血糖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空腹血糖在术后第一天达到高峰,餐后血糖在手术当晚达到高峰,术后第三天恢复至术前状态.组间比较局麻组手术当天早午餐后及术后第二天空腹血糖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需额外静脉输注胰岛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7).局麻组有一例出现术中急性心肌缺血不能完成手术,一例出现术后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全麻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与局部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并未增高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血糖,也未增加其他血糖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可为复杂玻璃体切除术提供更满意的麻醉效果.

  • 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建萍;蒋春秀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0~4天的3800例足月儿住院期间眼底筛查结果、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及母亲孕期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现46例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其发生率为1.21%.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孕周、羊水过多和(或)过少、胎儿窘迫、羊水混浊、围产期窒息、生长受限、单脐动脉、人工受精、ABO血型不合、地中海贫血及母亲妊娠并发症与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均无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母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对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具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孕周、羊水过多和(或)过少、胎儿窘迫、羊水混浊、围产期窒息、生长受限、单脐动脉、人工受精、ABO血型不合、地中海贫血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等因素均无关.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后远期疗效的观察

    作者:李辉;许江涛

    目的 了解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199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进行斜视矫正手术、随访2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55例纳入研究.使用同视机、同视机专用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对其进行双眼视觉三级功能和远、近距离定量立体视觉的检测.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是(2.25±1.24)岁,平均手术年龄是(6.15±2.22)岁,平均随访时间(4.81±2.50)年,平均末次随访年龄是(10.96±3.16)岁.末次随访时,55例戴镜平均佳矫正视力:右眼(1.06±0.23);左眼(1.05±0.25).术后有51例(92.73%,51/55)保持眼正位,4例(7.27%,4/55)出现继发性外斜视行二次手术后获得正位.末次随访有52例(94.54%,52/55)有Ⅲ级双眼视功能,3例有Ⅱ级视功能.49例(89.09%,49/55)获得不同程度的远距离定量立体视,其中7例(12.73%,7/55)获得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立体视锐度≤60”).有38例(69.09%,38/55)获得不同程度的近距离定量立体视,其中4例(7.27%,4/55)获得近距离中心凹立体视(立体视锐度≤60”).术后远立体视锐度的秒弧与随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36,P<0.05).结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矫正眼位后远期功能治愈情况良好,远立体视恢复优于近立体视,但仅有少部分例能获得中心凹立体视.随术后随访期限延长,定量立体视觉逐渐敏锐,因而在学龄前期尽早手术矫正眼位,为患者争取充裕的双眼视觉发育时间,对术后获得敏锐的立体视觉至关重要.

  • 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孙世龙;张英杰;张颖;高延庆;张慧芝;王贝贝;徐磊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来郑州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测定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在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和维生素B12注射液0.2 ml混合液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两组均一天一次,14 d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者视力、视野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善情况,并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较单纯复方樟柳碱的疗效显著.

  • OCT测量下泪河高度在泪溢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程勉征;熊士波;李爱民

    目的 探讨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对泪溢进行分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在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160例,以OCT测量下泪河的高度,同时用问卷方法收集患者泪溢程度分别按照Munk分级和Sahlin分级.对泪溢程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按照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分类标准,提出客观泪溢分级指标.结果 Munk分级:0级无泪溢(M0级<282.36 μm);Ⅰ级偶尔泪溢,每天擦拭泪水2次(262.36<M Ⅰ级<398.65);Ⅱ级每天擦拭泪水3~4次(367.38 μm<M Ⅱ级<452.67 μm);Ⅲ级每天擦拭泪水5~10次(437.48μm<M Ⅲ级<582.67μm);Ⅳ级每天擦泪10次以上,但无持续性泪溢(567.28 μm<M Ⅳ级<767.82 μm);Ⅴ级持续性流泪(740.38 μm<M Ⅴ级).Sahlin分级:Ⅰ级发生于寒冷或大风天气中的暂时流泪(SⅠ级<482.36 μm);Ⅱ级室外持续性泪溢(457.48<SⅡ级<692.67 μm);Ⅲ级室内室外均持续性泪溢(670.58 μm<S Ⅲ级).根据以上分级结合OCT检查可以对泪溢做出如下分级,轻度泪溢(<469.92 μm);中度泪溢(469.92μm≤中度≤681.63 μm);重度泪溢(>681.63 μm).结论 应用OCT测量泪道阻塞患者下泪河高度可以对泪溢进行分级.在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中度和重度泪溢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更适合手术治疗,比目前临床现有泪道功能检查更为客观准确,可以作为术前溢泪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 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FRMD7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布娟;庞宏蕾;刘峰;刘敬

    目的 对一个X染色体连锁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立体视以及代偿头位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手术效果.同时对候选基因FRMD7直接测序,探究该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家系基因研究.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间,收集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对家系所有患者行中间带移位术,术后观察其视力、立体视及代偿头位改善情况.从家系中每一代各选1例患者(包括先证者)及正常人,进行候选基因FRMD7基因的外显子测序.结果 8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代偿头位完全改善,1例术后仍残留10°以上的垂直头位.FRMD7基因第12外显子的出现杂合突变(c.G1403A),导致了编码的第468个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了组氨酸(p.R468H).结论 该X染色体连锁遗传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为FRMD7基因.通过中间带移位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垂直代偿头位,并能提高正前方双眼视力、立体视.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Ex-PRESS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作者:陈春林;叶剑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8例3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24例28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手术时间、以及房角开放距离(AOD 500)、小梁虹膜角(TIA)、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眼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角、小梁睫状体距离均大于术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前房加深,房角开放,适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梁康福;刘肖霞;梁结玲

    目的 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28例(12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鼻泪管再通率两组均为100% (128/128),术后随访有效率,A组与B组分别为90.91% (60/66),82.26% (5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2±4.18) min及(27.3±5.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36% (24/66),11.29% (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73% (15/66),17.74% (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微钻或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便捷,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作者:李爽;张荷珍;韩英军;张满红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行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72例,术后观察网膜复位及视力情况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术后1周66例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为91.67%.50例(69.44%)佳矫正视力提高,16例(22.22%)无提高,6例(8.33%)下降.结论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是有效地治疗方法.

  • 自发性眼眶出血的针吸治疗分析

    作者:马俊杰;许雪亮;谭佳;潘媛;许蓓

    目的 探讨自发性眼眶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针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至201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经针吸治疗的17例单眼自发性眼眶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行B超和眼眶CT平扫增强三维成像检查,并行出凝血功能和眼球突出度检查.在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出血位置、范围后,根据出血对患眼影响的程度在不同时间段行针吸法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抽出的液体例行细胞学检查.在治疗结束后1月通过临床和CT表现评估其疗效.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到1年,评估其有无复发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经局部针吸法治疗自发性眼眶出血后,均抽得暗红色或咖啡色陈旧性血性液体,穿吸量2~7 ml,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至1年,15例完全康复,1例穿刺后出现反复出血,后通过手术治愈.1例因出血量大,就诊时间迟,就诊时视力丧失,经穿刺眼部症状消失,但视力没有恢复.结论 自发性眼眶出血严重影响视力者,可迅速穿刺抽出淤血.对出血较少,但已在眶内形成血肿造成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者,可先予以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行局部针吸治疗.针吸法治疗自发性眼眶出血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复发少.

  •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光学影像学特征及意义

    作者:周才喜;张智萍;毛爱玲;李成泉;刘占芬;张武林;杜哲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眼底光学影像学特征,探讨眼底光学影像检查在AZOOR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经河北省眼科医院门诊检查后初诊为AZOOR的48例(48只眼)患者进行眼底光学影像学检查,包括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以及眼底自发荧光照相(FAF)、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观察患者眼底后极部在各项检查中的改变特征;通过随诊,观察它们的预后转归;并对所有患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眼科门诊初诊为Ⅰ型AZOOR的48只患眼,经眼底光学影像学检查后,大致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28只眼,他们仅在FD-OCT检查中有异常改变,表现为眼底后极部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反光带紊乱,变薄、甚至局部缺失,伴RPE层光带紊乱,并与视野缺损区相对应,而在FAF、FFA、ICGA检查中无异常改变,属于Ⅰ型AZOOR.第二类20只眼,他们在FD-OCT中的改变与第一类相类似,但在FAF、FFA及ICGA检查中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其中在FAF检查中眼底后极部有强自发荧光灶分布;在FFA早期眼底对应部位可见轻微的斑点状强荧光,后期荧光增强;在ICGA早期眼底无异常改变,但后期眼底对应部位出现了明显的低荧光;且这些异常荧光灶在分布上与视野缺损区域均相对应,属于Ⅱ型AZOOR中的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结论 Ⅰ型AZOOR与MEWDS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FD-OCT表现,临床上容易混淆.但他们具有完全不同的FAF、FFA、ICGA改变特征.因此,熟练掌握它们各自在FAF、FFA及ICGA中的改变特征对于这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FD-OCT检查由于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分辨率高等特点,能够动态监测这些患者病变部位的感光细胞层内部结构的改变,非常适合于两者的随访观察.

  •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后复位处理的疗效

    作者:秦洁;王亚玲;宋邦建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瓣移位手术处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齐鲁医院日照分院眼科就诊的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患者5例5只眼,对其进行角膜瓣下冲洗联合复位术.分析角膜瓣移位发生原因、发病特点、手术处理及术后效果.结果 角膜瓣移位分别发生在术后2个月、术后5个月、术后4年、术后9年及术后10年各1例.移位位置1例发生在角膜中央,2例发生在颞下方,2例在鼻下方.外伤原因:指甲划伤3例,被他人打伤1例,被纸箱角戳伤1例.2例伴有皱褶但无上皮植入,3例伴有角膜瓣皱褶、角膜上皮植入;3例累及视轴,2例未累及视轴.所有患者均接受角膜瓣复位术,对于有角膜上皮植入的病例,同时进行角膜瓣下植入上皮清除术.5例患者复位后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术后所有患者角膜瓣对位良好.2例患者复位后角膜瓣透明层间清,无水肿、混浊,瓣皱褶消失;2例患者复位后角膜瓣轻度混浊;1例患者复位后角膜瓣轻度皱褶.结论 外伤是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高危险因素.LASIK术后角膜瓣愈合并不能达到原生态.及时角膜瓣复位处理是恢复视力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LASIK 角膜瓣移位
  • 交感性眼炎合并青光眼白内障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联合超乳手术一例

    作者:李维娜;李学喜;李超

    患者男性,52岁.因右眼反复红痛3个月于2014年9月22日至本院眼科住院治疗.2008年因“左眼角膜穿孔伤,球内异物,外伤性白内障”先后行左眼角膜穿孔伤缝合,球内异物取出以及白内障超乳+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自2014年6月起无明显诱因右眼出现反复红痛,视力逐渐下降.否认全身疾病史.发病后在当地卫生所曾不规则静滴药物治疗,具体药名及用药时间不详.入院时查体:全身一般情况良好.视力右眼手动,左眼0.25.右眼睑痉挛,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大量羊脂状KP,前房Tyn(¨+),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眼底无法窥入(图1).左眼鼻下方角膜陈旧瘢痕,余角膜透明,角膜后可见3个羊脂状KP,前房深,Tyn(-),鼻侧虹膜萎缩,IOL在位(图2).左眼底视网膜平伏,视乳头表面可见灰白色膜(图3).眼压右眼49.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0mmHg.B超双眼视网膜平伏.入院诊断:(1)交感性眼炎;(2)右眼继发性青光眼;(3)右眼并发性白内障;(4)左眼人工晶状体眼;(5)左眼外伤术后.

    关键词: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合并肾衰一例

    作者:宗岩;马景学

    患者男,42岁.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10天,伴恶心呕吐症状于当地医院经眼科检查后拟诊“左眼原田病”,遂于2015年3月9日就诊于我院眼科.既往高血压病4年,慢性肾衰竭1年半,规律透析1年.右眼黑矇半年.眼部检查:左眼裸眼视力:0.1,眼压:10.7 mmHg,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色淡,多灶性神经上皮隆起,累及黄斑.左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左眼早期出现高荧光斑点,晚期融合成湖样荧光积存,视盘高荧光(图1).左眼OCT检查:左眼后极部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神经上皮劈裂(图2).B超检查:左眼局部视网膜脱离(图3).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异常(表1).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关键词:
  •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开角型青光眼一例

    作者:袁晨;刘小燕;李小静;谢学军

    患者男,65岁.因“双眼胀痛,视物模糊4年,加重2月”于2015年4月8日到我院眼科就诊.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8(矫正不能提高),左眼0.35(矫正不能提高).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右眼32 mmHg,左眼35.2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眼位正,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央轴深3 CT,周边1/3 CT,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约3.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玻璃体透明.眼底检查:右眼:视盘C/D≈0.7,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网膜散在点片状出血,微血管瘤,A/V=1/2;左眼:C/D≈0.8,视盘颞侧有一边界清楚的灰白色圆形凹陷,约1/8 DD大小,黄斑部水肿,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网膜可见散在点片状出血,微血管瘤,A/V=1/2(图1-a,1-b).

    关键词:
  • 电焊弧光致双眼黄斑损害OCT观察一例

    作者:杨艳;孙心铨

    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双眼视物模糊、中心暗点一周.追问病史,患者一周前行电焊焊接工作,只佩戴普通太阳镜而未佩戴防护镜,总工作时间约10余小时.次日早晨起床发现视力不好.既往双眼屈光不正(轻度近视)史.2012年7月4日就诊,双眼佳矫正视力:右0.5,近视力Jr5,左眼0.4,近视力Jr5.双眼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瞳孔正常大小,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玻璃体未见异常,视盘界清色可,黄斑中心凹局限性圆形暗红色改变,中心光反射未见(图1).双眼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图1)示:双眼黄斑中心凹处IS/OS带缺损呈不规则的裂隙样低反射区(右眼较左眼范围小),其周绕有一圈不连续的中等反射环,其上方外界膜反射带基本完整且中心凹处反射略有增强,其下方RPE内侧高反射带断续不完整改变.荧光素钠造影(FFA)检查(图2),提示:双眼黄斑中心凹晚期荧光增强.诊断为双眼黄斑光损伤;双眼屈光不正.给予患者泼尼松片(50 mg起始量后渐减量)口服.12天后患者复查,主诉视力有好转,仍有中心暗点.2012年7月23日复查,双眼佳矫正视力:右0.5,近视力Jr1,左眼0.4,近视力Jr2.双眼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双眼前节未见异常,视盘界清色可,黄斑中心凹局限性樱桃红色改变范围较前略变小,中心光反射未见.OCT检查(图3)示:双眼黄斑中心凹处IS/OS带缺损的腔隙样低反射区均较前范围扩大、边界更清晰,其下方RPE反射带完整性较前恢复.2012年8月26日复查,双眼佳矫正视力:右眼1.0-2,近视力Jr1,左眼0.6+1,近视力Jr1.Amsler表右眼中心下方暗区1°,左眼中心暗区1°.眼底表现无明显变化.OCT图显示(图4):双眼黄斑中心凹处IS/OS带缺损的裂隙样低反射区较前范围缩小、边界进一步清晰,其下方RPE反射带损伤一周时连续性恢复、且反射增强.

    关键词:
  • 指纹状角膜内皮病变一例

    作者:钟福炉;王灿林

    患者男,5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于2014年4月2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专科情况:双眼视力0.12,矫正无提高,双眼睑无下垂及闭合不全,无倒睫;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完整、光滑、透明,角膜内皮表面可见呈灰白色指纹状增殖物附着,部分叠加增厚,以下方周边为甚,逐渐向角膜中央侵入,小部分病变累及内皮及内弹力层(如图1、2);房水清,房角正常,虹膜无萎缩及色素异常;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窥不甚清.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为一农民,在45岁开始出双眼角膜白色物增生,因视力影响不明显,无不适感未就诊,无眼外伤、无服异常药物史,无饮酒、吸烟史,血压正常,检查血脂正常,未进基因检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前节OCT示(如图3):角膜内皮表面呈密度均匀高反光,内皮细胞无水肿,边界清.非接触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测量示:双眼内皮细胞密度右眼3 206.0/mm2,左眼3 198.3/mm2.建议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或角膜内皮移植术,于由患者目前视力尚可,对生活无明显影响,暂不考虑.一直门诊随访.未进基因学方面的检测.

    关键词:
  • 眼睑斯氏狸殖吸虫病一例

    作者:王洁月;刘双珍;王平宝

    患者为60岁,女性.因双眼红肿2月余于2014年4月28日就诊于我科门诊.病人2个多月前发现双眼红肿,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服膏后无缓解,自行用泥鳅、海带、芦荟等外敷眼睑后无缓解.既往有双眼抗青光眼治疗史.体查:视力:双眼0.4.双跟上睑红肿,球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右眼上方虹膜周切口通畅,左眼下方虹膜周切口通畅,晶状体轻混.裂隙灯下见右上睑缘处有一活动性物体由睑结膜面向外向下伸展、移动.该物体伸展部呈舌形,前端及周边部呈半透明状,后端可见迂回沟状紫红色肠腔样结构.使用显微镊子夹出该微生物后置于载玻片之上,可见其一端为半透明舌状,另一端为褐色半圆形蠕虫样虫体约6 mm×3 mm大小,滴加一滴生理盐水约10 s后见虫体重新活动,于载玻片上伸展、活动,待水干后又静止不动.

    关键词:
  • 经期发现视盘玻璃膜疣一例

    作者:昝艳;穆劲卫;吴丽华

    患者女,27岁.双眼月经前期视物模糊约1年就诊.约1年来无明显诱因月经前期约3天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随月经的逐渐通畅而恢复.既往无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利,心肺腹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双眼5.0,角膜透明,前房深在,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形,对光反射存在.视盘水肿,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隆起约3D,无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射可见.眼压正常.双眼VEP检查示:P100潜伏期均正常范围.视野检查正常.眼B超示:视盘呈实性隆起,其表面可见线状强回声,分贝降至35 db,球壁组织结构回声消失,仍显影A超呈尖高波.除外颅内压增高引起视盘水肿,行头颅MRI检查未见颅内占位病变.诊断:双跟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

    关键词: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因素分析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敬敬;王康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由多因素介导的导致老年人中心视力损害的主要慢性、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AMD多种相关环境危险因素和致病基因研究,相继发现了年龄、吸烟、氧化应激、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和CFH、HTRA1、ARMS2、CX3CR1等致病基因.文中就AMD的多因素分析和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NOD样受体蛋白与眼部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荣强;胡佩宏;邵毅

    NOD样受体蛋白(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作为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不仅在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自身非菌性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他常见的生理过程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NOD样受体蛋白在眼部炎症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现将NOD样受体蛋白在眼部炎症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眼球炎症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NOD 角膜 视网膜 炎症
  • 心脏灌流固定在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作者:高延娥;杜秀娟;董卫红;沙芳;毕宏生

    目的 评价心脏灌流固定视网膜在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中的可靠性,优化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固定方法.方法 实验研究.于2013年6~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常规固定方法,B组为心脏灌流固定.24 h后制作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比较固定效果.结果 A组均有眼球收缩变形,视网膜脱离.B组经心脏灌流固定的大鼠眼球外形无明显变形及收缩,视网膜未见明显脱离,显微镜下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裂隙.结论 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固定大鼠视网膜可保持视网膜无脱离、结构完整,是用于动物实验固定大鼠视网膜的一种有效稳定的方法.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