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放射性核素治疗临床应用的法律法规初步解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放射性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如131碘治疗甲亢与甲状腺癌、125碘粒子治疗肿瘤、89锶和153钐治疗转移性骨肿瘤、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磷治疗血液病与肿瘤等,成为临床治疗学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无创伤,一些基层医院也纷纷开展,如131碘治疗甲亢就呈遍地开花之势.蓬勃开展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且不论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是否已具备,重要的是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行医,增强法制观念.本文仅就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临床应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粗略解读.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与肺动脉高压--一类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目前国内医学界对肺动脉高压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肺循环高压的新诊断分类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IPAH)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故难以对肺动脉高压进行准确的分类诊断及危险因素评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就是一类经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却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的疾病.
-
特拉唑嗪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特拉唑嗪是一种长效、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本文综述了特拉唑嗪在BPH和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
"乙肝/丙肝肾移植患者临床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纪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移植中心和单位迅速增加,器官移植人数迅速增多,移植物和移植受者存活率迅速提高.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国已做过肾脏移植的中心和单位近200家,做过肝脏移植的中心和单位超过30家以上;肾脏移植从2000年以来已连续多年保持在每年5 500例左右,累计移植数已超过4万例;肝脏移植在2003年也超过1 000例;移植物和受者的存活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已成为仅少于美国和欧盟的器官移植国家.
-
麻醉诱导期容量管理
1麻醉诱导期的低血压广义上认为,麻醉诱导期从病人入手术室至外科手术开始,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发时段之一.低血压是麻醉诱导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诱导期,尤其在后者发生低血压的概率高,程度也比较严重,大约30%~50%的病人在蛛网膜下腔阻滞期间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有:麻醉前脱水即术前液体损失,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椎管内麻醉后神经阻滞作用.血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外周血管阻力、有效循环血量、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因此,麻醉诱导期如果影响了这四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血压就可能发生改变.以硬膜外阻滞为例,假如硬膜外阻滞后平面不高(低于胸4),由于阻滞区域的交感神经被阻滞,血管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可能会降低;假如硬膜外阻滞后平面高(高于胸4),除了血管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外,心脏还会受到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这时血压可有明显下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低血压的主要措施有:扩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麻醉中常用麻黄碱),同时使用液体治疗和升压药物,其他机械(物理)治疗如抬高下肢、穿抗休克裤等.
-
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OA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按照部位可分为局灶性OA和全身性OA,按照是否有临床症状可分为无症状性OA和症状性OA.临床工作中遇到的OA大多是症状性OA.
-
糖尿病--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2型糖尿病(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率通常是一般人群的3~5倍,冠心病是2型DM患者的主要死因.许多患者刚被诊断为2型DM时就已经存在冠心病,并且早在糖耐量异常(IGT)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已经增加.在一项为期7年的人群调查中,DM患者首次心肌梗塞(MI)或死亡的发生率为20%,非DM患者只有3.5%;有MI史发生再梗塞或心血管死亡者,DM组为45%,非DM组为18.8%,无MI的DM患者其后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危险与非DM的MI患者相似.因此,人们提出了DM为冠心病等危症的新观点.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DM及家族史等,其中DM、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吸烟被认为是重要的.然而,对传统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足以解释DM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高危险性.大量的研究表明,在DM合并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独立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外的因素.
-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下)
3.4心血管并发症(1)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脑出血患者的室性异位心律占24%~60%.心律失常发生后将影响心脏功能,降低心排出量,损害脑灌注.由于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猝死约占脑出血相关死亡的5%,因此,对所有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应给予连续心电监护.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如合并有瓣膜疾病或室壁瘤,可考虑手术换瓣或切除室壁瘤.脑出血并发的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随着血肿的吸收和抗心律失常治疗,可于短期内消失.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外科系统感染预防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自1979年诺氟沙星成功合成并应用于临床至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成及临床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抗菌谱广,尤其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2)细菌突变耐药率低,无质粒介导耐药性产生;(3)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药物浓度高;(4)大多数新型品种为口服制剂,且半衰期长.基于以上特点,氟喹诺酮类药物成为近代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中发展为迅速的药物.90年代以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司巴沙星、左氧氟沙星、曲伐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既保持了对革兰阴性杆菌的强大抗菌作用,同时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的作用也得到了增强,它不仅对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性较高,而且对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作用也较强.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和结核病等.
-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
自196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成为一大类优秀的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作者曾对1990年以前该类药物在眼科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作了综述.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氯喹诺酮类药物在眼科中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总结.
-
抗体免疫诱导疗法对肾移植受者的影响
器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环孢素或普乐可复、酶酚酸脂或硫唑嘌呤以及大剂量皮质激素,用于诱导免疫抑制状态,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为常规免疫诱导疗法.在此基础上,加用各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以增强免疫诱导效果(一般5~7天),称为抗体免疫诱导疗法.
-
热点技术冷思考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新的医疗技术的出现层出不穷,以使用内镜为特点的微创外科手术,则成为其中当之无愧的代表.微创外科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手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实践中深受医生和病人的推崇,并得以广泛应用于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等临床科室.一个简单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先进的医院,85%的妇科手术、70%的泌尿科手术都是微创手术,而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
-
仿制药业的光明前景(二)
美国的仿制药市场被公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场.这里不仅市场细分明确、价格低、而且和欧洲相比,数据专利保护政策也较宽松.正是这样的市场环境加速了仿制药市场的高速发展.根据美国仿制药协会统计2002年美国的仿制药占据51%的市场份额,而Datamonitor预测美国的仿制药市场会继续高速发展,2002年至2008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3.5%,市场价值可达320亿美元.这个预测主要依据在此期间有大量的专利药品将失去保护期而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单就那些"重磅炸弹"级的药品而言,Datamonitor预计在2002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市场价值84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将在2008年都会面临着仿制药的威胁.
-
用PK/PD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在我国,抗菌药物的滥用是一个严重而急需解决的问题.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曾在文章中指出,据WTO统计,中国人在生病时有50%左右应用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可能只有25%的人真正需要.在住院病人中西方国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中国却普遍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