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信息杂志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약신식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406
- 国内刊号: 23-119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地黄饮子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阳气虚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且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和Ⅲ级、中医辨证属阳气虚衰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黄饮子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较治疗前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分析中24小时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LVEF及6WMT增加、SDNN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够增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心率变异性.
-
益肾胶囊治疗女性尿频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治疗女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尿频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34例.对照组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治疗组服用益肾胶囊,2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5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痊愈59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74.6%.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不仅在治疗女性尿频、尿急、尿失禁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在提高体力、改善睡眠方面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0例
目的:观察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热和胃法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2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餐前口服,每天1次,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观察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临床疗效确切.
-
中药膏方改善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药膏方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口服膏方,4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7.5%.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方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
和伤散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40例
目的:观察和伤散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和伤散熏洗,对照组采用海桐皮汤熏洗.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92.5%,对照组总优良率8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伤散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
参芪益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益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益心汤口服,连续治疗4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衰症状改善明显、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明显延长、地高辛使用量明显减少、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参芪益心汤加减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
-
自拟安神解郁颗粒治疗惊恐伤神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自拟安神解郁颗粒治疗惊恐伤神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病因病机,验证安神解郁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43例,采用自拟安神解郁颗粒口服治疗12周,根据治疗前后收集病情资料进行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近期治愈24例(55.8%),显效12例(27.9%),进步5例(11.6%),无效2例(4.7%),总有效率95.6%.结论:安神解郁颗粒治疗惊恐伤神型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
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肾活血汤,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8%,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
祛痰化瘀温阳法对模型鼠心肌Ⅰ、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温阳法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衰大鼠TGF-β1、Ⅰ型、Ⅲ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7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依那普利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慢性心衰动物模型;观察大鼠TGF-β1、Ⅰ型、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心肌TGF-β1、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均可抑制TGF-β1、Ⅰ、Ⅲ型胶原的表达(P<0.05);中药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化瘀温阳法可能通过抑制心肌TGF-β1过度表达,减少胶原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间质重塑.
-
伸筋草氯仿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RF、TNF-α、IL-1β、IL-6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伸筋草氯仿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rheumatoid factor,R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伸筋草不同有效部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免疫机制及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AA大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伸筋草氯仿提取物干预治疗,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RF,放射性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RF和TNF-α、IL-1β、IL-6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氯仿高剂量和低剂量治疗组血清RF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氯仿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 <0.05);氯仿低剂量组TNF-α和IL-1β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IL-6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伸筋草氯仿提取物与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相仿,对佐剂性关节炎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降低RF的作用显著.
-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齐墩果酸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探讨齐墩果酸对S180荷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S180肉瘤接种小鼠腋下,制备实体瘤模型,随机分组(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齐墩果酸高、中、低组).连续给药8天,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齐墩果酸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齐墩果酸能诱导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
-
通天草乙醇提取物对Aβ1-40所致的AD大鼠海马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天草乙醇提取物对Aβ1-40所致的AD大鼠海马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使用脑立体定位仪确定大鼠单侧海马Ca1区的颅骨投影位置,注射定量Aβ1-40聚合片段,从而复制得到AD动物模型.利用HE染色法将大鼠脑切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海马区结构和神经细胞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通天草提取物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区细胞带紊乱、变稀、散在分布等异常结构,维持神经元和锥体细胞数量,防止小胶质细胞的增生,从而对神经元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通天草乙醇提取物对Aβ1-40所致AD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
导滞散通便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验证导滞散的功能与主治,观察其急性毒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及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数量的实验研究,观察药物的通便作用.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导滞散能够促进正常小鼠的小肠蠕动,缩短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其排便数量.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导滞散大耐受量为22.86g/kg,是临床小儿用量的136.9倍.结论:导滞散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并且临床用药安全.
-
HPLC法测定浮萍中芹菜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浮萍中芹菜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55:45);检测波长:340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芹菜素在0.101 68~1.016 8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98.91%,RSD=1.07% (n =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浮萍的质量控制.
-
紫椴花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椴花抗炎和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纸片肉芽肿模型和醋酸扭体法.结果: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2.26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肿胀抑制率均大于50%;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纸片引起的小鼠肉芽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疼痛潜伏期较长(P<0.01).结论:紫椴花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为正丁醇部位.
-
肿节风的有效部位对小鼠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建立阿糖胞苷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研究肿节风及其各分离部位对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的作用,找出肿节风的有效作用部位.方法:ICR小鼠注射阿糖胞苷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模型,同时灌胃给药肿节风及其各分离部位,观察肿节风及其各分离部位的小鼠的外周血象变化.结果:肿节风组及其总黄酮组有明显提升血小板的作用.结论:肿节风有抗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其分离部位总黄酮部位为其抗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部位.
-
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移植心脏存活和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及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其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以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切片,进行排斥反应,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心肌细胞;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苏木加半量环孢素组都能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减轻移植心脏的组织损伤.结论: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
辽东楤木协同顺铂抑制SKOV3-DDP生长的作用及机理
目的: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与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的协同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LRP mRNA水平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hospho-iκB-α、Phospho-iκκα、Phospho-NF-κBp65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与顺铂可明显协同抑制SKOV3-DDP细胞生长,并诱导SKOV3-DDP细胞凋亡,同时下调耐药蛋白LRP mRNA水平的表达及NF-κB信号传导通路关键蛋白IκB-α、Iκ、NF-κBp65磷酸化的水平.结论: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与顺铂可协同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株的生长,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诱导凋亡、降低耐药因子的表达有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对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阻断而实现的.
-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研究(V)
目的:分离鉴定洋金花(Datura metel L.)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洋金花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及UV、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2个化合物,分别是:Alkesterol B(1),睡茄素B(Lucium substance B,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舒郁九宝丸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舒郁九宝丸治疗伴有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氟西汀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舒郁九宝丸口服治疗.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进行疗效判定,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ER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郁九宝丸能有效的改善GERD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起到泮托拉唑与氟西汀合用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
柔肝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柔肝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柔肝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黄(廑)虫丸治疗,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肝脏超声瞬时弹性等指标的检测,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复常、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柔肝丸具有健脾益肾、祛瘀软坚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及肝纤维化指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剂.
-
益气软坚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软坚泄浊方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8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软坚泄浊方的方法,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72.73%、54.55%;症候平均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足细胞标志蛋白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软坚泄浊法对中医症候改善作用良好,且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有一定作用.
-
加味建瓴汤对67例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建瓴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高血压病Ⅱ~Ⅲ级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建瓴汤.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分别为(8.30±0.70) mg/L和(5.90±0.80) m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分别为(8.60±1.00) mg/L和(8.20±0.70) mg/L,治疗组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加味建瓴汤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hs-CRP水平.
-
中医药对高血压前期干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脏病、终末期肾病、脑血管疾病、中风等的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在高血压的发生机制、预防、治疗等多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高血压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视,中医药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认识及治疗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就近年来中医药对高血压前期干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阅.
-
骨癌痛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骨转移是癌症常见并发症之一[1].其中晚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占70%以上[2],乳腺癌发生转移的顺序依次为:骨、肺、肝、脑、淋巴结等部位.其中骨是乳腺癌转移的首选部位,引起疼痛,骨折,脊髓压缩,高钙血症,所有这些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六味地黄丸研究现状
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1].
-
中医药治疗慢性运动损伤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体抵抗力,加强心肺等器官功能.但与此同时,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运动中采用的方法不得当,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通过对运动损伤的介绍以及对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运动损伤进行探讨.
-
从藏象学说角度浅谈乳腺增生病与便秘的关系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及临床实践,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的角度论证了乳腺增生病与便秘的关系,提出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同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重视对便秘兼症的治疗,并总结了疏肝理气,化痰活血,补肾温阳,滋阴养血等通便治法及其运用.
-
老年糖尿病便秘中医辨治初探
糖尿病便秘属于顽固难治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仅致使血糖以及血压控制不理想,还易诱发脑梗、心梗等并发症.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确切,从分析老年糖尿病便秘病理特点,总结目前老年糖尿病便秘中医治疗现状,以期为临床医师借鉴.
-
辨肺系病无形之痰
根据痰邪有形无形的分类方法,推理肺系病也存在着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阐述了肺系病无形之痰的产生、诊断参考和治疗,对肺系病无形之痰与有形之痰的联系进行了简要论述.
-
王孟英从阳热论治特殊“阴寒”征象之心法述评
王孟英临床诊病思维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善于辨别复杂寒热病证的本质属性,以病证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遣方用药.尤其是对当时临床比较常见的热病寒象问题处置精当,被同时医家所钦佩,也为后世医者所推崇.详查王孟英医著及医案,发现王氏诊治特殊“阴寒”征象,十分强调不可直接温补,而应详查阳气的通畅与否,对阳气郁、阳气滞、阳气逆所致的特殊寒象,应采取首要疏导、适当清热的方法治疗,诸多医案证实效果显著.
-
《内经》体质养生理论与四象医学体质养生理论比较初探
中医学与韩医学都非常重视养生,通过对《内经》体质养生理论与四象医学体质养生理论进行比较,二者有相通之处,养生的目的不单纯在于治病,而是辨别体质来进行相应的预防与养生;二者又有差异,《内经》认为体质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调整体质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而四象医学认为体质来自先天,只能在确定的体质下进行调整,从而来进行养生.
-
再论气虚发热及阴火
东垣内伤学说的基本论点是脾胃受伤,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由生,从而可以形成“阴火炽盛”的热中病证.但其对阴火概念的分析较模糊,把“阴火”与“心火”、“相火”联系起来,以致于后世医家的理解始终莫衷一是,影响了医者对该方该法的认识和运用.从营卫郁滞角度探讨气虚发热的机理以及“阴火”的概念.营卫来自于水谷,如果脾气虚弱,不能完成转输的功能,生成的营卫之气就可能郁闭在内,这样就会出现发热,所谓甘温除热就是指营卫郁闭于内之热.
-
DDRT-PCR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概述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的基本原理.对近年来DDRT-PCR技术在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中药植物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展望了该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
蝙蝠葛酚性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蝙蝠葛酚性碱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蝙蝠葛酚性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及肿瘤方面的研究.
-
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有抗脑胶质瘤作用,并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功效和少副作用的优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姜黄素、白藜芦醇、大麻素、榄香烯和雷公藤单体等,其抗脑胶质瘤作用涉及多种机制.对近年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西医结合抗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熊胆粉的相关报道,对熊胆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熊胆粉具有较突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为深入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今后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
白芨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回顾性分析
白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用于内伤血证、外科血证及疮疡肿毒.现代中药药理学对白芨成分的进一步研究,使得白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尤其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妇科肿瘤方面针对宫颈疾病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研究,白芨有可能成为阻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药物.
-
针刺手法的发展与现代临床研究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如今对针刺手法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古人,在临床上的应用越少,从针灸的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加以阐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加大对针灸手法的应用.
-
头部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部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百忧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部电针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
-
不同手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风池透风池针刺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寻找预防椎-基底系中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自身对照的原则,将106例自身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风池透风池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风池针刺法,采用经经颅多普勒(TCD)测定脑血流情况,观察患者椎-基底供血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51%,对照组为0.94%,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池透风池针刺法比常规风池针刺法见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不同波形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波形电针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波电针组和疏密波电针组.针刺主穴中脘、下脘、梁门、滑肉门、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阿是穴,随症配穴,将双侧天枢、大横、梁门、滑肉门、足三里、上巨虚接电子针疗仪,连续波电针组选连续波,疏密波电针组选疏密波,频率1.5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波电针和疏密波电针治疗肥胖症均有效,使用疏密波电针对减小腰围效果更好.
-
灵龟八法理论结合穴位辨证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灵龟八法理论是临床使用广泛的针灸理论之一,时空灵龟八法由于其得气速度快、气感强烈,结合穴位辨证,在临床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简要综述了灵龟八法的机理与研究概况,重点论述了灵龟八法理论结合辨证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状况,提出了灵龟八法理论自身存在的部分问题与临床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灵龟八法理论的发展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新加达原饮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外HBV DNA的含量.结果:TC50=14.22mg/mL,TC0=8.13mg/mL,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 DNA的分泌(P <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
麻杏枇杷颗粒对咳喘模型小鼠的影响
目的:复制小鼠咳喘动物模型,对麻杏枇杷颗粒进行止咳平喘作用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引咳法、SO2引咳法造模,观察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2min内的咳嗽次数;用酚红法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祛痰作用.结果与结论:麻杏枇杷颗粒可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
《温病条辨》大、小、调胃承气汤之研究
《温病条辨》与《伤寒论》中大、小、调胃承气汤中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方中药物比例却存有差异.且《温病条辨》中并没有调胃承气汤的方后注.从温病的特点,药物的性味去解释差异之原因,参考《伤寒论》以探讨《温病条辨》中调胃承气汤的服法问题.
-
护肝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肝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复制NAS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护肝调脂方低剂量组,护肝调脂方中剂量组,护肝调脂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ml/kg/d,10ml/kg/d生理盐水,5ml/kg/d,10ml/kg/d,15ml/kg/d护肝调脂方,灌胃治疗8周,测定各组血清ALT、TG、TC、LDL-C、HDL-C及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ALT、TG、TC、LDL-C显著降低(P<0.01),HDL-C显著升高(P<0.01),TG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肝调脂方低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护肝调脂方可通过调节脂类代谢、缓解氧化应激等途径,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
地黄饮子对果蝇攀爬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果蝇攀爬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果蝇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1%、2%、4%浓度地黄饮子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测试每组果蝇的攀爬指数,得出佳给药浓度.另取4组果蝇给予佳浓度的地黄饮子培养基,分别喂养1、3、5、7天,测试每组攀爬指数,得出佳给药时间.结果:地黄饮子1%、2%、4%浓度组均可改善果蝇的攀爬能力.其中2%浓度的地黄饮子对果蝇攀爬能力影响大(P<0.05).在给药时间方面,给药5天组果蝇的攀爬能力显著高于1天组和3天组(P<0.05),但5天组与7天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果蝇的攀爬能力,促进果蝇的神经系统发育.
-
补肾醒脑方对VD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制作V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采用大鼠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方法检测海马NO和NOS含量.结果:补肾醒脑方组大鼠跳台学习记忆所需次数比模型组减少(P<0.05);补肾醒脑方组海马NO和NOS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O和NOS含量是补肾醒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之一.
-
益经汤对卵巢早衰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益经汤对大鼠卵巢早衰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经汤低剂量组、益经汤高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变化,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的变化.结果:益经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组均能延长动情期时间,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增多,血清E2的含量增加.其中益经汤高剂量组与六味地黄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FS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经汤对大鼠卵巢早衰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各级卵泡发育,促使优势卵泡成熟化,从而增加雌激素的分泌而实现的.
-
抗支口服液对哮喘大鼠IgE和ECP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支口服液对哮喘大鼠血清IgE和ECP的影响,探讨抗支口服液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抗支口服液高剂量组、抗支口服液中剂量组、抗支口服液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采用大鼠腹腔内注射和皮下注射10%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及喷雾激发哮喘发作方法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分别用地塞米松及高、中、低剂量的抗支口服液对相应组别的大鼠进行灌胃,在预定时间点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E和EC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支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gE、ECP含量,尤其是高、中剂量组.结论:抗支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gE和ECP含量.
-
肾炎消白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的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揭示肾炎消白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并行单侧肾切除加STZ方法致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组、肾炎消白颗粒高剂量组、肾炎消白颗粒低剂量组.观察8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肾脏细胞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低,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高;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洛汀新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肾炎消白颗粒能够降低早期DN大鼠肾组织细胞因子CTGF的表达,减少尿蛋白的排出,达到延缓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目的.
-
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之经验集粹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可伴有胀满不适、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嗳气等症,常反复发作.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癌以及慢性胰腺炎和胆囊炎等以胃痛为主症的疾病.本病在临床之中甚为常见,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本病的治疗上,西医学常采用相应的抑酸、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粘膜、消除致病微生物等疗法,但是,疗效不是甚为满意,常常反复发作,且副作用无法避免.然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着独到的优势,从多脏器多靶点着眼,全面地整体性调节,可使本病临床治愈或彻底治愈.
-
张琪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而呈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性中毒症状,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且预后差,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ESRD(指依赖透析和肾移植的患者)人数持续增加,每年ESRD人数的增加已超过了人口的年增长率.目前,慢性肾衰竭国内外尚无明确治愈的方法,只能控制及延缓其进展,终导致肾脏替代治疗,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
杨素清教授治疗荨麻疹经验体会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患,属常见病、多发病.杨素清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逐步摸索出了荨麻疹的治疗规律.根据荨麻疹的不同表现,结合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将荨麻疹分为以下六型:风寒外束型,风热犯表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亏虚型,湿毒蕴肤型,肺气亏虚、营卫失和型.
-
唐乾利教授辨治烧伤创面经验撷英
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在古代,一般以火烧和汤烫者居多,故又称为水火烫伤、汤泼火伤、火烧疮、汤火疮、火疮等[1].对于烧伤的救治,历代医家论述较多,但大多是从全身进行辨证施治,具体到烧伤创面的治疗,则未见有辨证分型的报道.一般都认为是火毒所伤,气滞血瘀,热盛肉腐为脓,治疗上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为总则[2].临床上不分创面愈合过程,不分创面深浅,千篇一律使用一种外用药,由此导致创面加深,病人病程延长,并发症增多,费用加大,治愈率降低[3].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鸡冠花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鸡冠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鸡冠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中各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优化出佳工艺,同时对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确定佳工艺是2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10min.提取的预测值和理论值相比偏差为0.43%,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r)为0.974 9.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鸡冠花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可预测性趋势良好.
-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现象在我国临床已十分普遍.中西药合理联用有利于疾病治疗的一面,反之,配伍不当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产生对疾病不利的一面.通过总结中西药联用的特点,为中西药在临床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依据.
-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使用建议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探讨中药汤剂合理使用建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使用中药汤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将病因总结为药物因素、配伍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个体差异、炮制不当、服用不当、误服误用8个因素,统计各个因素占比,根据病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8大原因,分别为药物因素26.90%、配伍不当9.64%、剂量过大15.74%、疗程过长14.72%、个体差异8.63%、炮制不当12.69%、服用不当10.15%、误服误用1.52%,前3位原因为药物因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应从规范使用、辨证论治、规范配伍、加强监管4个方面加强干预.结论:中药汤剂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应纠正对中药的错误认识,多方面、多途径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中药汤剂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目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疲劳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发病学说.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责之于肝失疏泄及肝血不足,临证之时应从肝论治,调肝解郁,疏畅气机,养血柔肝,以期肝疏气调,气血平和而愈,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类风湿关节炎从肾虚痰瘀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见而难以治愈,肾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痰瘀互结常使类风湿关节炎缠绵难愈,故补肾化痰活血通络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效的关键.
-
益肾活血化痰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探析
根据老年人肾精亏虚、痰瘀互结的生理病理特点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及现代研究,认为肾虚血瘀痰凝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机.肾精虚损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益肾活血化痰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法.
-
通络化瘀法在遗精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历代医家对于遗精病因、病机的阐述,并对临床中遗精久治难治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提出从瘀论治难治性遗精,并搜集了古今医籍中从瘀论治遗精病的经典案例,初步总结了通络化瘀法在遗精病论治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
-
肩周炎从经筋论治验案举隅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关节不能随意运动,好像被冻结或凝固,故亦称“冻结肩”、“肩凝症”.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筋理论强调,临床对筋肉关节病证的治疗,关键在调理经筋局部,“以痛为腧”,使治疗落实到具体的病变部位.
-
张汉启运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慢性肾炎验案两则
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肾炎迁延日久不愈转化而来,正气虚损,易感六淫之邪,产生肺系症状,故应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兼培固肾元,方用银翘散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脑得生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脑得生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脑得生口服液中所含的红花、葛根、川芎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结果:TLC法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在1.70 ~6.80μg(r =0.999 7);人参皂苷Rg1在2.95 ~11.80μg(r =0.999 7);三七皂苷R1在1.10 ~4.40μg(r =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人参皂苷Rb1为100.32%(RSD=1.38%);人参皂苷Rg1为99.95%(RSD=1.26%);三七皂苷R1为100.35% (RSD=1.6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有效控制脑得生口服液的质量.
-
接骨木总苷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接骨木总苷片的初步稳定性.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常温留样试验考察接骨木总苷片的初步稳定性.结果:高湿是影响接骨木总苷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接骨木总苷片的稳定性良好,有效期暂定二年.
-
酸水解-衍生化-TLC法鉴别利康颗粒中的红参
目的:建立利康颗粒中红参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法、甲醇超声法、甲醇回流法、D101树脂柱法以及酸水解-衍生化法等多种样品处理方法,对利康颗粒中君药红参进行定性鉴别研究.以确定利康颗粒中红参佳鉴别方法.结果:由于复方干扰及工艺的影响,无法将人参皂苷Rb1 Rg1、Re三个成分作为指标对红参进行直接鉴别,但可以采用酸水解法将部分人参皂苷衍生化为人参二醇后,再应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间接鉴别.结论:可采用酸水解-衍生化-TLC法鉴别利康颗粒中的红参.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