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传染病信息杂志

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信息杂志

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전염병신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34
  • 国内刊号: 11-388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西四环中路100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传染病信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菊梅 张玲霞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供者肝内单个核细胞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芳;马筠

    目的 研究供者肝移植物内的单个核细胞(intrahepatic mononuclear cell,HMC)的表型分析和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对移植物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ute cellular rejiection,ACR)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伦敦国王学院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60例供者的HMC,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表面免疫分子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将其与上述移植物受者ACR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MC内CD4+/CD8+比值(均值0.5)明显低于健康者外周血比例(均值1.4),证实细胞标本的肝源性.23.33%的患者在随访期发生了ACR.发生反应患者HMC内的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频率[(24.65±4.83)%]明显低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9.46±2.93)%],P=0.020,呈负相关(r=-0.321).发生ACR患者HMC内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20.55±2.29)%]明显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4.95±1.29)%],P=0.048;产IL-4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6.5±0.8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85±0.41)%],P=0.006;产IL-17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5.39±1.17)%]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2.25±0.31)%],P=0.025;产IL-4的CD8+T淋巴细胞[(7.05±0.73)%]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4.51±0.56)%],P=0.041;产IL-23的CD8+T淋巴细胞[(3.0±0.6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74±0.24)%],P=0.031.结论 供肝内的NK细胞、产IL-2、IL-4的CD4+T淋巴细胞、产IL-17、IL-4和IL-23的CD8+T淋巴细胞与肝移植患者发生ACR相关,上述细胞可能参与ACR的发生.

  • 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金波;孟繁平;冯宇;文凤;贾雪红;马雪梅;张敏;高银杰;向轶;汤汝佳;王华明;马威;李捍卫;王慧芬

    目的 分析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超选注入肝脏,在移植后2、4、8、12周复查肝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选取常规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PTA水平自治疗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从治疗第2周即开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升趋势在治疗12周时仍存在.随访结束时,治疗组ALB水平从(26.55±3.24)g/L上升至(31.54±4.2)g/L.CHE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在治疗后逐步下降,至第12周时下降更为明显(P<0.05).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超选自体骨髓干细胞灌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 法舒地尔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组织ROCK-Ⅰ、α-SMA、p-MBS Thr-697表达

    作者:扈彩霞;陈新月;王玉珍;姜慧卿

    目的 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Ⅰ选择性阻断剂法舒地尔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ROCK-Ⅰ、α-SMA和p-MBS Thr-697表达及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ROCK-Ⅰ、α-SMA和p-MBSThr-697表达,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ROCK-Ⅰ和α-SMA mRNA表达,特异性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骨架变化.结果 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胆总管结扎(bile ductligation,BDL)+法舒地尔腹腔注射组造模第4周ROCK-Ⅰ蛋白、p-MBSThr-697蛋白和α-SMA蛋白与BDL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8.68%、30.69%和20.50%.②RT-PCR结果显示,BDL+法舒地尔腹腔注射组造模第4周ROCK-Ⅰ mRNA和α-SMA mRNA与BDL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2.39%和34.46%.③FITC标记的鬼笔毒环肽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DL+法舒地尔腹腔注射组与BDL组相比,可见大鼠肝组织细胞间网状结构稍规则,周边肌动蛋白丝带连续,荧光信号减弱.结论 ROCK-Ⅰ选择性阻断剂法舒地尔可抑制BDL大鼠模型肝组织ROCK-Ⅰ、p-MBS Thr-697和α-SMA转录及翻译水平表达,可部分抑制BDL大鼠肝组织F-actin重构.

  •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临床观察

    作者:封莉;李磊;丁惠国;平春霞;宋艳明;韩莹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肝硬化腹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7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例慢性乙肝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血流动力检测仪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的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每搏出量、每搏指数、全身血管阻力、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左心作功和左心作功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用于判断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脏泵功能,为评价预后提供参考因素.

  • 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及预后模型建立的研究

    作者:汤伟亮;赵钢德;董志霞;项晓刚;王晖;周惠娟;桂红莲;郭斯敏;庄焱;谢青

    目的 探讨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52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TBIL、PT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所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模型,计算预后指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92,0.957).结论 年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TBIL、PT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初步建立预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肝衰竭预后评估系统.

  •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婧;胡瑾华;刘晓燕;段学章;何卫平;王慧芬

    目的 观察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乳酸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于我院治疗的74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酸升高与核苷类似物、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服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的2组患者乳酸升高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水平升高与感染、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有关(x2值分别为9.417和6.158,P值分别为0.002和0.013).临床无确切引起乳酸升高原因的3例患者,乳酸呈一过性升高,且预后良好.结论 HBV-ACLF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乳酸升高主要原因是感染和肝肾综合征.核苷类似物治疗HBV-ACLF未引发显著的乳酸升高,安全性良好.

  •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体内细胞因子表达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晨;王慧芬;万谟彬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体内细胞因子表达及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10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43例(HBV-ACLF组),同时选取同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46例(CHB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同时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对43例HBV-ACLF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随访,动态观察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HBV-ACLF组IL-1β、IL-6、IL-10和TGF-β1水平均高于CHB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HBV-ACLF组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V-ACLF组IL-6水平与TGF-β1水平、HBV DNA、终末期肝病模型分值均呈正相关(r=0.403,P<0.01;r=0.322,P<0.05;r=0.338,P<0.05);IL-10水平与CHE呈正相关(r=0.411,P<0.01)、与Na+呈负相关(r=-0.529,P<0.01);TGF-β1水平与CHE呈正相关(r=0.407,P<0.01).HBV-ACLF中、晚期组IL-1水平均高于早期组(P均<0.05),中期组TGF-β1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治愈好转组IL-6、TGF-β1、TNF-α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访第3周时IL-6、TGF-β1水平均低于无效死亡组(P均<0.05).结论 HBV-ACLF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出现紊乱,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动态变化对预测HBV-ACLF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 核因子к B亚基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莉;陈立艳;马英骥;段钟平

    目的 观察核因子кB亚基65(nuclear factor-кB,NF-кB p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ytochrome C oxidase-Ⅱ,COX-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LF4 h组、ALF8 h组、ALF12 h组和ALF24 h组.ALF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800mg/kg)和脂多糖(100g/kg)联合腹腔注射构建ALF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检测各组的ALT、AST、TBIL、ALB、PT、PTA及观察各时间点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NF-кB p65的mRNA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线粒体中的COX-Ⅱ活性.结果 光镜结果显示,ALF8 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凋亡,而12 h组和24 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坏死.ALF组中8 h、12 h及24 h肝脏NF-кB p65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24 h低.COX-Ⅱ的活性在ALF 4 h开始升高,8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P=0.008),12 h开始下降,24 h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ALF大鼠肝脏NF-кB p65的mRNA水平降低,肝脏线粒体COX-Ⅱ活性在凋亡阶段升高,后期降低.二者均参与了ALF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NF-кB p65还可能抑制了ALF过程中肝细胞的再生.

  • 纤维淤胆性肝炎/免疫抑制诱导性肝衰竭新进展

    作者:于乐成;何长伦;汪茂荣;王宇明

    纤维淤胆性肝炎是由严重全身免疫抑制诱发的特殊病毒性肝炎,易发展为免疫抑制诱导性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本文阐述了其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

  • 抗病毒肽结构研究进展

    作者:蒋伟;白雪帆

    抗病毒肽是一类对病毒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小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抗病毒研究的热点.一些抗病毒肽已经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就抗病毒肽的结构特点进行概述.

  • 肝脏干细胞与肝脏再生

    作者:胡敏

    肝脏损伤与再生是传染病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对肝脏损伤与修复中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很快,主要归纳为肝脏内源性和外源性干细胞两大部分.本文主要回顾和介绍了参与肝脏修复和再生的主要干细胞,并结合临床的进展,探讨对肝脏干细胞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肝衰竭的细胞治疗:距离临床有多远?

    作者:段学章;辛绍杰

    肝衰竭患者因发病急、病死率高常须肝移植.除此之外,可能替代肝移植的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肝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现况,及肝前体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特点和临床应用前景.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贾莹;徐京杭;王军;斯崇文;于岩岩

    目的 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73例于我科住院的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BeAg特点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2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毒学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阴性组352例,占52.3%;阳性组321例,占47.7%.阴性组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较阳性组患者大[(51.2±13.0)、(40.8±14.1)岁,P=0.000]、HBsAg阳性持续时间长[12.0(0.5,59.0)、6.0(0.5,48.0)年,P=0.000]、血清HBV DNA载量低[1.01×104(<103,4.91×108)、1.30×106(<103,7.11×109)copies/ml,P=0.000],2组患者血清HBsAg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85(1,9090)和3530(2,10 600)U/ml,P=0.271].阴性组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较HBeAg阳性组高(20.5%和8.7%,P=0.000).结论 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占相当的比例,HBeAg阴性患者年龄大、病史长、血清HBV DNA载量较低,并发原发性肝癌多见.

  • 6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理分析

    作者:王仲霞;王立福;白云峰;杨慧银;王葽;李永纲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分期及其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61例完成肝脏病理学检查的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该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特点及其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变化.结果 61例中,女49例(80.3%),发病年龄平均为41.11岁.主要症状依次为乏力、尿黄、肝功能异常、纳差、皮肤瘙痒和肝区不适.98.4%的患者GGT升高,86.9%的患者AST升高,80.3%的患者ALT升高,80.0%的患者ALP升高,76.8%的患者TBA升高,60.7%的患者TBIL升高,57.4%的患者ALT/AST>1;仅有11.5%的患者LDH轻度异常,26.2%的患者CHE轻度异常;77.5%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升高,62.8%的患者甘油三酯升高.73.8%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而57.4%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之间只有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改变严重者TBIL升高明显.结论 诊断PBC患者及判断病情的轻重应综合分析其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变、自身抗体检测及组织学检查等,TBIL对病理分期有重要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肝功能指标关系分析

    作者:于宏;孙殿兴;李海军;杨新英;康富标;刘风欣;王玉文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结果 肝组织病理的肝纤维化分级与炎症活动分期有关,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0,rs=0.657.肝脏炎症分期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00,rs=0.602.肝组织纤维化分级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00,但相关性较低,rs=0.385,在S4期清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减低,P<0.05.结论 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有关.HBV DNA高水平复制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相关.肝功能临床指标不能早期提示患者肝纤维化病变.

  • 慢性肝病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小琪;马列清;谭永康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与肝硬化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6月1日-11月30日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因肾衰竭而维持血液透析且HBsAg阳性的患者23例,根据是否进展至肝硬化,分为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分析2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慢性乙肝组共进行血液透析975例次,发生低血压109例次,发生率为11.2%.肝硬化组共进行血液透析608例次,发生低血压140例次,发生率为23.0%.肝硬化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较慢性乙肝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临床上更应该加强对肝硬化患者透析性相关性低血压的预防.

  • 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防治

    作者:秦恩强;赵敏

    近日,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造成欧洲大量人群感染和40人死亡.本文就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原、病因、感染后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治疗进行重点介绍.

  • 咽白喉1例

    作者:郑新杰;江宁;宁红霞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咽、喉和鼻部黏膜充血及肿胀,并伴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为特征.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临床上已很难见到典型的白喉病例.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AIDS合并恙虫病误诊1例

    作者:吴欣华;王万仲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农民,常到野外抓马蜂.因发热、皮肤发黄9 d于2009年9月10日以"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入院.患者2009年9月1日无诱因发热,体温高达41℃,感胸闷气促,并出现皮肤黄染、尿黄、尿量减少.

    关键词: HIV感染 恙虫病 误诊
传染病信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z1
2004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